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五四纪念”的历史与“五四运动”的历史几乎一样长久。作为一个历史事件,五四运动已经过去八十一年了,但对“五四”的纪念却延续下来并将继续延续下去。“纪念”实际上是对过去的一种理解,而理解———如伽达默尔所说———本质上是把过去的意义置入当前的情景的一种调解或翻译。人们通过纪念的方式表达对过去的理解与对现实的确认,乃至对未来的设想。每一时代的人都按适合于该时代的特定需要的方式重新解释历史,纪念过去,因此每一次的五四纪念都会构成一种新的五四话语。五四的形象由此变得变幻不定,五四的意义也就在纪念中不断延伸。“…  相似文献   

2.
<正>五四运动是一场思想上的辛亥革命。在封建统治被推翻之后,中国出现了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两种思想、两种道路之争,形成了五四青年的思想分野。今天,我们纪念五四运动,怀念当年那些为了国家的兴亡而生死与之的热血青年  相似文献   

3.
从表面上看,五四运动是一场政治运动,因为运动的目标关乎政治(外交),但从另外的层面讲,五四是一场影响极为深远的文化运动。其一,五四运动是新文化"运动"的产物,新文化为五四运动提供了广泛的思想动员;其二,五四运动是新文化的一次社会化实践,使新文化获得广泛的社会认可,从而真正成为一场社会化的运动;其三,自运动发生后,不同时代、不同社会力量对五四文化的建构从未停歇,五四文化一直处于"运动"状态。  相似文献   

4.
五四运动是20世纪初叶中国发生的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伟大事件,从此揭开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序幕。五四运动无论是作为一场爱国政治运动,或是一场思想解放运动,还是一场文化革命运动,都对此后半个多世纪的中国社会历史进程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可以说,如果没有...  相似文献   

5.
【从"北大之子"痛殴"北大之父"谈起】 五四运动90周年之际,各方从不同角度对"五四"进行了解读。大致能听到两种声音:一是要把"五四"精神统一到"爱国"与"进步"这两个主题上来;二是坚持"五四"当年的原貌:  相似文献   

6.
“五四”新文化运动已经发生整整八十五年了。这是中国激进知识分子发起的一场启蒙和救国的群众运动,他们热烈地倡导新文化、新道德,反对旧文化、旧道德,振臂高呼“打倒孔家店”的口号,高举民主与科学的大旗,向落后腐朽的旧制度宣战。运动深刻地改变了中国人的精神面貌,向欺压自己的列强和无能腐败的当权者奋起抗争。八十五年来,围绕“五四”运动的争论从来没有停止。守旧派抨击它数典忘祖,毁灭传统文化,使中国不再像中国;极左派则利用其激进的口号,鼓吹平均主义的小农式乌托邦;狭隘民族主义者把“五四”的爱国主义解释成盲目排外,特别是反…  相似文献   

7.
90年来,对"五四"的纪念从未间断,而每个时代都各有自己独特的纪念目的:五四精神一度与"反帝反封建"联系在一起,与"爱国主义"联系在一起,与"革命造反"联系在一起,与"思想解放"联系在一起……  相似文献   

8.
《群众》1999,(5)
80年前的“五四”运动作为一次伟大的反帝反封建运动,一次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和新文化运动,“爱国、进步、民主、科学”的“五四”精神,已经成为现代中国民族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今天,我们纪念“五四”,最重要的是要继承和发扬“爱国、进步、民主、科学”的“五四”精神实质,引导青年,奋发进取,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全面推向21世纪。  相似文献   

9.
“五四”及其新文化运动是一场伟大的启蒙运动,不仅对新文化是一种启蒙,是中国文化的一个分水岭,而且对现代化也是一种启蒙,给当代中国留下了一笔丰富的精神遗产。所以,我觉得纪念“五四”很有意义。  相似文献   

10.
杨建生 《前沿》2010,(2):152-155
从少年时期到"五四"前夕,瞿秋白受"避世复古"人生观和思想倾向影响,萌生了强烈的救国救民、变革现实的心愿,并立下"以文化救中国"的宏愿,这是瞿秋白文艺思想发生的思想文化背景。后在"五四"运动洪流的洗礼下,瞿秋白独特的文艺社会学话语形态初见端倪,这是瞿秋白文艺思想孕育、萌芽阶段;从1920年秋踏上赴俄旅程到回国参加政治运动这段时间,是瞿秋白文艺思想的形成发展阶段;1931年,瞿秋白开始领导"左联"和苏区文艺运动,这是瞿秋白文艺思想渐趋成熟阶段,其中最具标志性的文稿便是《〈鲁迅杂感选集〉序言》的发表。  相似文献   

11.
82年前的"五四"运动,知识分子的批评精神和勇气令人敬佩,他们对于中国摆脱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建立新中国发挥了巨大作用;今天,我们纪念"五四"运动,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仍然需要继承和发扬当年知识分子的批评精神和勇气.  相似文献   

12.
今年是“五四”运动七十周年,我们纪念“五四”运动,应该发扬“五四”的科学精神,繁荣我国的科学事业。“五四”运动提出要发展科学的口号,虽然已取得了很大的成绩,特别是建国以来的四十年,我国的科学事业已取得了惊人的飞速发展。但是,与世界发达国家相比,我们还有很大的差距。纪念“五四”运动,我们就要奋发图强,加强我国科学事业  相似文献   

13.
刘晓平  刘立 《求索》2010,(6):207-208,7
郭沫若的诗《炉中煤》人们都很熟悉。他在诗中把自己比喻为火炉中燃烧着的煤,把祖国比喻为"我心爱"的"年青的女郎"。他在《创造十年》中又曾解释说:"‘五四’以后的中国,在我的心目中就像一位很葱俊的有进取气象的姑娘,她简直就和我的爱人一样。""《炉中煤》便是我对于她的恋歌。"这种比喻,有些人会觉得不伦不类,因为一般人常把祖国比喻为"母亲",比为"爱人"似乎不严肃。但在郭沫若却是郑重的,毫无轻佻之意。这是由他的女性意识决定的。这里要谈的就是他作品中的女性意识的特点。  相似文献   

14.
1919年5月4日爆发的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迄今已80周年了。为纪念“五四”运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中央人民政府于1949年12月正式宣布:五月四日为中国青年节。“五四”运动具有极为重要的历史价值。“五四”运动是在当时具有共产主义思想的先进...  相似文献   

15.
刘柠 《同舟共进》2012,(11):26-28
2012年9月11日,日本野田(佳彦)内阁通过了将钓鱼岛"国有化"的决议。至此,折腾了大半年之久的钓鱼岛"所有权归属"问题,便以这种为日方单方面操作的"非法、无效"(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语)的形式,画下了句号。然而不承想,句号竟成了后续一系列事件的序幕——这恐怕是中日两国都始料未及的:9月15日开始的一周,在中国内地五十多个城市,爆发了一场声势浩大的反日运动,规模空前。激愤的人群打着“还我钓鱼岛”。  相似文献   

16.
厄运降临农工党中央委员德德玛是中央民族歌舞团著名蒙古族女中音歌唱家 ,国家一级演员。1 998年 2月 ,应日本创作学会邀请 ,德德玛随中央民族歌舞团赴日本参加纪念“日中邦交正常化 2 0周年”及“周恩来诞辰 1 0 0周年”系列演出活动。歌舞团抵达日本后 ,立即按预定日程开始了紧张的演出活动。这次出访活动安排得非常紧 ,演出一场接一场 ,中间连个休息的时间都没有。常常是凌晨一两点钟回到旅馆 ,早上 8点多钟又赶往另外一个地方演出。那段时间 ,所有演职人员几乎每天都在透支着自己的体能。 4月 2日晚 ,又一场演出按时开始了。像往常一样 …  相似文献   

17.
严国军 《前沿》2011,(6):168-171
陈独秀很早就认识到文化选择与思想革命的重要与必要,这是他五四之前专注于青年知识分子思想改造运动的主要原因。由于厌弃与宪政精神相背离的党派运动,他倾心于无政党的大众自治型"国民政治"。五四后的中国社会现实使陈独秀的政党观念发生了转变。在政治参与的路径选择上,由倡导多数优秀国民直接行动的"国民运动"转而主张社会精英分子组建新式政党以改造政党而改造政治。自此,陈独秀以他所理解的马克思主义再度投身于社会改造的努力之中。  相似文献   

18.
杨早 《同舟共进》2009,(5):19-20
他是"五四"《北京学界全体宣言》的起草者、"五四运动"这一名词的最早提出者,但他对运动的态度一直很矛盾,曾为参与"五四"感到"懊悔"……  相似文献   

19.
现金焦虑     
夏燕 《观察与思考》2010,(12):38-39
就在央行宣布加息的第2天,外贸经理潘慧有一笔10万元的一年期定期存款刚刚到期,只不过她并没有像之前一样继续办理定存,而是决定再观望一段时间。"存银行,钱缩水。"潘慧说,10万元放在银行一年,就要"贬值"1100元。  相似文献   

20.
王在希 《台声》2011,(3):20-21
辛亥革命不仅仅是一个伟大的历史事件,更是一场伟大的社会运动。百年前辛亥志士的思考和探索,追求中国现代化的各方面实践,都已成为宝贵遗产,在此后百年的中国历史发展进程中产生重大深远影响。为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本刊将陆续刊发文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