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7 毫秒
1.
两岸的长期隔阂和岛内的复杂政治生态,致使部分台湾同胞具有较复杂的统一观念,既具有一定的“拒统”情结,也具有坚定的“不独”态度,这种观念为“被统”意愿的萌生提供了潜在的空间。鉴于部分台湾同胞具有复杂的统一观念,必须在“寄希望于台湾人民”的政策引导下,通过深化两岸经贸文化互利共赢局面、合理安排“一国两制”台湾模式等加快两岸融合进度,并在此基础上对台湾同胞的统一观念进行再建构,尽可能地促进台湾同胞的“被统”意愿向“被统”认同转化,强化对祖国统一的光荣感与自豪感,壮大台湾的“统派”力量,加速祖国统一步伐。  相似文献   

2.
2008年两岸关系发生历史性重大转折以来,一系列民调数据和2012年大选结果显示,“统派”在台湾社会的边缘地位并没有发生显著变化。这反映出台湾民众“国家认同”异化问题仍相当严重。大陆必须注重关于“和平统一”的论述。当前最主要的是加强两岸关系“和平发展”与“和平统一”之间的连接,并利用各种可能的途径,促进台湾社会“中国认同”的重塑,奠定两岸统一的思想根基。  相似文献   

3.
台湾大选中的美国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 0 4年 3月 ,台湾将举行第 11届“总统”大选。目前 ,台湾执政与在野形成两大势力 ,他们竭尽全力为争取更多的选票而营造有利的氛围。但他们对国际因素 ,尤其是美国因素在大选中的作用也相当重视。美国出于自身利益的考虑 ,在台湾问题上一直采取着“以台制华”的政策 ,尽管由于国际政治格局的变化 ,美国在不断调整其全球战略的同时也在调整其对台湾的政策 ,但支持台湾“拒统”是美国的一贯立场。为此 ,对于台湾的政党竞选 ,美国自然会积极介入 ,甚至施加压力。无论对民进党陈水扁 ,还是对国民党连战、亲民党宋楚瑜的支持与否 ,其最终目的是为了利用大陆和台湾的关系获取其最大的利益。  相似文献   

4.
台湾政局变迁后美国对台政策的调整及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台湾3月18日政局变动后,美国对台政策在一定幅度内进行了调整。当前值得注意的有以下几个方面继续维持对台基本政策方针;“一国两制”原则在美国国内日益引起争议;美国将增加对台军售和加强对台的安全保护;对中国大陆“动武”定义进行宽泛解释;将两岸关系和其他问题挂钩;敦促两岸恢复对话,以拖化压待变;利用“第二轨道”加强影响两岸关系。美国此举既试图稳定两岸关系以避免直接对抗,也试图扶植和利用陈水扁,延迟中国的统一进程,继续“以台制华”,遏制中国的进一步崛起。  相似文献   

5.
俄乌“斗气”;印尼泥石流埋进200人;伊朗宣布撕掉“核封条”;大陆赠送台湾大熊猫;金正日对我国非正式访问……  相似文献   

6.
李洪波 《外交评论》2013,(6):133-146
在奥巴马政府的亚太战略中,台湾的战略地位实际上得到了提升,因此美国采取了一系列旨在强化美台关系的政策,其主要框架是:强化美台军事安全关系;加强美台“准官方”交往的力度;谨慎对待两岸关系和平发展进程,防止自己被边缘化;着力提升台湾当局的“国际能见度”;重启美台TIFA协商,加强美台经贸关系建设;继续支持台湾的民主政治建设。这些政策的特点是:以军事安全关系为核心,实现政治和安全方面的多种功能;以关注岛内民众的各种需求为切入点,与大陆争夺岛内“民意”;以台湾的“民主范式”为样板,推动美式价值观在东亚地区的传播;以对台军售和TIFA建设为抓手,从美台关系中攫取“超额利润”。奥巴马政府的对台政策将使东亚地区内国家间关系更加复杂,使中美两国本已脆弱的战略互信关系受到进一步挑战,使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势头在一定程度上放缓,并且使美国干预岛内政治进程更为便利。  相似文献   

7.
简论新形势下创新大学生党建工作的“三度”路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形势下,创新大学生党建工作是高校坚定党的领导,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的本质要求,是高校党组织必须承拒的政治责任。要有效创新大学生党建工作,必须加强对大学生党建管理,讲求工作“尺度”;注重大学生党员发展质量内涵,着重工作“刻度”;坚持实践育人原则,努力拓展工作“广度”,全面统筹“三度”的协调发展,共同促进大学生党建工作的新发展。  相似文献   

8.
《人事天地》2006,(3):47-47
最近召开的“第十届海峡两岸机械电子商品交易会暨厦门对台出口商品交易会”新闻发布会透露,“台湾地区专业人才暨大学毕业生大陆就业洽谈会”将于2006年4月8日在厦门举办,这是中国大陆首次举办的专门针对在大陆求学的台湾学生及专业人员的人才交流会。  相似文献   

9.
“亲亲得相首匿”是我国古代的司法传统,这一传统也为现代世界刑事司法潮流所认同。而我国当代刑事司法却忽略了特殊证人——近亲属证人的权利,即拒绝作证权。法律应当规定近亲属作证豁免权;近亲属作证豁免权应先定为当事人的直系亲属或直系姻亲;享有亲属拒证权的证人,对于不利于其近亲属的证言可拒证。  相似文献   

10.
大陆涉台“一国两制”宣传及研究中的问题与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陆在涉台"一国两制"宣传和研究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着实功不可没,但在涉台"一国两制"宣传和研究方面也存在着许多不足。针对这些不足产生的原因,我们建议应从四个方面来加以改进和完善,包括加强对涉台"一国两制"的创新性研究;加强对涉台"一国两制"的基础理论研究;加强对"一国两制"台湾模式的设计研究和改进"一国两制"的宣传方式并提高其效果。  相似文献   

11.
增强军队对台宣传的效果 ,应当从两岸形势和宣传对象的实际出发 ,坚定对台宣传的原则性 ,体现对台宣传的战斗性 ,加强对台宣传的针对性 ,注意对台宣传自身的特殊性要求 ,重视对台宣传的科学性研究 ,不断探索新方法 ,以期提高宣传效果。  相似文献   

12.
面对充满挑战的新时期 ,人民警察要认真学习实践“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思想 ,坚持党的群众路线 ,努力提高自身政治素质、法律素质、业务素质 ,积极做好群众工作 ,加强警民协作 ,共同营造良好的社会政治、经济、执法环境 ,共同夯实群防群治的社会治安防范基础。  相似文献   

13.
为了了解青年大学生对台湾问题的认知,我们分别对文、理科各100名本科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从调查的结果看,总体上青年大学生对台湾问题是关注的,并且迫切地希望大陆与台湾能尽早实现"三通"和统一,体现了较强的爱国主义.但是对台湾问题也存在一定的模糊认识,需要进一步教育引导.  相似文献   

14.
针对我国警检关系出现的问题,有人提出了警检一体化模式.通过对我国台湾警检关系存在问题的分析,可以看出警检一体并不能解决我国当前警检关系存在的问题.目前,首先应对我国警检关系存在的优势和缺陷进行明确,从正反两方面借鉴警检一体模式,以检察引导侦查似乎是一可行方案.  相似文献   

15.
两岸跨境犯罪新情势、新问题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10年的"1011"与"0810"项目,以及2011年的"0310"项目行动,让人们见识到跨境电话诈骗之猖獗。事实上,打击跨境犯罪的困境,体现在"跨境"的字义上。从犯罪人的角度而言,跨境犯罪的实施,便意味着增加了执法机关追诉的困难并降低了犯罪人被捕的风险。另外,在此信息社会下,两岸跨境犯罪呈现组织化、科技化、隐蔽化、严重化及被害普及化之新趋势,传统跨境治理体系已无法处理日益复杂化的全球跨境犯罪问题。如何避免全球治理缺口,即"管辖权的缺口"、"参与性的缺口"、"诱因性的缺口"及"功能性的缺口",成为当前防治跨境犯罪急需注意的课题。所以,未来两岸为了有效防治跨境犯罪,应以全球化治理的观点来检视两岸跨境犯罪问题,以强调"网络"、"互赖"及"规制"的特质(低政治、高功能),建立一个永续合作的发展模式,共创两岸人民双赢的局面。  相似文献   

16.
大学英语课是跨文化的人文学科,英语教师们应具备丰富的英语国家文化、历史、政治、经济以及社会背景等知识。从英语教师自我发展的角度来看,英语教师应是英语教学的研究者和终身学习者,完成从“经验型”向“反思实践型”,从“教书型”向“专家型”的转变。  相似文献   

17.
地方是突发疫情防控的实施者,地方治理奉法,疫情防控治理效能就显著。疫情的突发应急性要求地方治理打破常规治理思维,甚至采取超常规治理措施,而这些措施一旦使用不当,公民人权保障和国家法治秩序就会面临威胁,鉴于此,有立法权限的地方人大及其常委会须加强属地疫情防控的预防性立法;地方政府要以法治政府建设为抓手,强化疫情防控的法治思维和法治能力;地方各级司法机关严惩涉疫情犯罪须坚持主客观统一原则,警惕个人极端暴力犯罪;强化疫情防控公众守法意识的培育,以"两个区分"提升公众"知法"能力,以良善社会政策促进公众"守法"自觉。  相似文献   

18.
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指出:“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我们寄希望于台湾人民。台湾同胞具有光荣的爱国主义传统,是发展两岸关系的重要力量。”作为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闽南文化在争取台湾民心,促进祖国和平统一的伟大进程中,具有独特的作用和价值。在新的历史时期,通过加强闽南文化研究、密切两岸文化交流合作、加快载体建设、注重发挥民间力量,进一步弘扬闽南文化,对于促进两岸同胞的相互了解,增进共识,争取台湾民心,增强台湾同胞对祖国大陆的认同感和两地同胞同根同祖的感情意识,切实推动祖国统一大业进程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9.
宗教工作服务于精神文明建设问题是宗教工作贯彻“以德治国”方略的具体体现。做好这篇大文章,就必须努力做到:强化学习宣传,把握正确方向;保障宗教信仰自由,加强科学无神论教育;抓好自身素质提高,变“想当然”为“所以然”;摈弃“宗教搭台,经济唱戏”,坚持“以人为本”,奠定物质基础;发挥宗教某些积极因素,丰富繁荣社会主义文化;服务社会公益事业,为精神文明添砖加瓦;关心宗教教育,继承优良传统;重视理论研究,引导健康发展;不断“打邪制非”,维护安定团结;贯彻“三个代表”思想,巩固爱国统一战线。  相似文献   

20.
对刑法中"包庇"的整体性研究,包括三方面的内容:"包庇"的主体、"包庇"的对象和"包庇"的行为。"包庇"的主体,从解释论的角度看,只有在特定情况下才可以包括被包庇者本人,从立法论的角度看,应当包括"单位"。"包庇"的对象,各个犯罪的要求有所不同,既可能是一般意义上"犯罪的人",也可能是特定的违法犯罪分子。"包庇"的行为,在具体罪名中的表现形式存在差异,但都是以作为的方式帮助违法犯罪人逃避刑事处罚,既不同于"纵容",也有别于"知情不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