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刘烈龙同志的《“初级阶段社会主义”不等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一文(以下简称《刘文》,载《理论月刊》1998年第5期)提出的“初级阶段社会主义”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关系问题,对于促进人们思考和深刻理解这个问题是有益的,但其观点却不敢令人苟同。1《刘文》开门见山地提出:“党的十三大文件引述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党的十五大文件引述了‘初级阶段的社会主义’,由此就实现了这两个概念从同义语到本质区别的飞跃。”这里,““本质区别”一语表明“初级阶段社会主义”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两个根本不同的东西,这就…  相似文献   

2.
一、初级阶段社会主义的由来“初级阶段社会主义”这一科学概念,是邓小平同志在党的十一届三中以来的改革开放实践中,在对社会主义的再认识过程中逐步提出来的。早在1980年他就指出:“不解放思想不行,甚至于包括什么叫社会主义这个问题也要解放思想。”“不要离开现实和超越阶段采取一些‘左’的办法,这样是搞不成社会主义的。”①还说:“社会主义是一个很好的名词,但是如果搞不好,不能正确理解,不能采取正确的政策,那就体现不出社会主义的本质”。②1987年8月他在会见外宾时还说:“我们党的十三大要阐述中国社会主义是处在一个…  相似文献   

3.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与四项基本原则廖鹤,云侠我们党的“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是依据马克思主义和我国还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基本国情和最大实际而制定的。党的十五大再次郑重指出:“全党要毫不动摇地坚持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把以经济建设...  相似文献   

4.
党的十三大作出了“我国正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科学论断,提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基本路线,即“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 因此,如何正确认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民族问题,从而制定出适合于民族地区的经济和文化发展的方针政策,这是我们现阶段研究民族问题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5.
党的“十三大”报告第一次较系统地阐述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明确指出我国还处在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这个初级阶段至少需要上百年时间。这就产生了一个问题:划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根本标准或划分社会主义发展阶段的根本标准是什么?有的同志认为是生产关系,有的同志认为是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还有的同志提出是生产力、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统一,是“综合标准”。本人认为,生产关系以及在此基础上建立的上层建筑是划  相似文献   

6.
深入认识全面理解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邱镇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和纲领作出了全面深刻的论述,这对我们推进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有重要意义。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一科学论断及党的基本路线,是在党的十三大系统形成并明确提出的...  相似文献   

7.
为什么要重新提出和强调我国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赵曜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们党通过认真总结历史经验,在几个重要文件中提出我国这样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国家进入社会主义以后要经历一个很长的初级阶段这个马克思主义的新的科学论断。十三大报告将这一论断作为立论的基...  相似文献   

8.
1985年以来,很多文艺论著中出现了一个既新颖又流行的概念——当代意识(亦称现代意识)。但是,对这个“意识”内涵和外延的解释,颇不一致。我以为,按照党的十三大对“我国正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判断,我们中国人的当代意识,应是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为指导的意识。其他各种各样的进步意识都是从这一  相似文献   

9.
郭于晋 《传承》2014,(10):74-75
党的十三大首次作出"我国正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论断,以后历届党代会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都有新的认识。我国现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一基本国情取得了广泛的共识。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党中央牢牢把握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一基本国情,高举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不断丰富和发展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不断完善各项社会主义制度,坚持走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  相似文献   

10.
党的第十三次代表大会明确指出“我国正处在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提出了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基本路线和一系列具有长远意义的指导方针,初步形成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框架。这是对马克思主义的贡献,在国内外引起了积极的反响。但是,对这个理论也有另一种反映,其典型的说法就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是个筐,什么东西都可以往里面装”。社会上甚至出现这样一种思想,以为初级阶段理论是一切不正  相似文献   

11.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赵紫阳同志在党的十三大报告中作了全面而精辟的阐述。正确认识我国正处在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首要问题,是制定和执行正确路线和政策的根本依据,也是处理我国民族问题的首要问题和制定、执行党的民族政策的根本依据。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特指我国在生产力落后,商品经济不发达条件下建设社会主义必然要经历的特定阶段。”这个历史阶段是要摆脱贫  相似文献   

12.
党的十三大提出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为统一战线工作开辟了广阔的前景。十三大报告指出:“是否有利于发展生产力,应当成为考虑一切问题的出发点和检验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毫无例外,也是检验统一战线工作的根本标准。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统战工作面临着一个新的课题:就是如  相似文献   

13.
社会主义阶段性的划分,以及当前处在社会主义的哪个阶段,都不是由人的主观意志来决定,而是有着客观依据和客观标准的。社会主义所以分成不同阶段,这是由于各个阶段之间,在社会主义公有制的基础上具有的不同或部分质的不同,这是划分历史阶段的科学依据。我国正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科学论断,是邓小平同志依据这个质的不同,实事求是的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我国具体实践相结合而取得的一个重要成果。党的十五大针对世纪之交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新的实践,进一步强调了我国仍处在并将长时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对深化全党对这…  相似文献   

14.
对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特征的概括,目前停留在三点上:低水平,多层次,不平衡。其实,这只是一种现状的描述和静态的理解,并未揭示初级阶段生产力的本质规定性。这一问题有待深入研究。 要确定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的特征,必须首先弄清“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一概念。(1)它是一个时间概念,党的十三大报告把这一历史时期划定为100年左右。在这一时期内,我国社会生产力将经历一个动态的发展过程,由低水平、多层次,逐步进入世界先进生产力水平的行列。因此,要从动态的角度描述生产力发展变化的“时期特征”或“过程特征”,而不能仅仅停留在“低水平、多层次”这一起始特征上。(2)  相似文献   

15.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们党明确指出,我国正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党的十三大报告对此作了全面阐述。这一科学理论的提出,标志着全党对我国国情认识的深化,是对社会主义进行再认识的重大成果,也是对某些关于社会主义的传统观念的冲击。认真剖析并自觉地转变这些传统观念,是正确理解这一科学理论的关键。  相似文献   

16.
党的十三大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系统论述是我们党充分认识本国国情的重大理论成果,经过十三大以后十年的实践,党对国情的认识更深刻,对社会主义的研究也更深刻了,十五大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新发展表现了党在认识上的又一次飞跃。一、对什么是初级阶段的社会...  相似文献   

17.
党的十八大指出,作为邓小平理论重要组成部分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依据"。社会主义社会可以划分阶段,这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也是经历了一个认识过程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贯彻了党的思想路线,体现了警惕右和防止"左"的统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与新民主主义社会同属社会主义范畴,但不可混为一谈。党的十三大以来,我们党坚持和不断深化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将其作为立足现实国情、发展社会生产力须臾不可离开的重要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8.
党的十五大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和纲领作了深刻的论述,为我们理解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与实践提供了极其重要的依据。党的十五大提出的“我们讲要搞清楚‘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就必须搞清楚什么是初级阶段的社会主义,在初级阶段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论断,强调了要从社会主义和初级阶段的统一性上去理解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不能把社会主义和初级阶段割裂开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八个字是内在统一的。近二十年来,我们之所以能够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中取得士。此巨大的成功,根本原因之一就在于,我们既…  相似文献   

19.
<正> 由中国科学社会主义学会、湖北省社会科学联合会、华中师范大学、湖北省委党校、湖北省科学社会主义学会联合举办的“全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与实践研讨会”于1988年5月在武汉召开。来自全国各地的理论工作者围绕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与实践这个主题,进行了广泛探讨和热烈讨论。现将讨论的主要问题简述于下: 一、深化理论研究的“三大突破”、“两大转变”、“十大课题” 1,党的十三大提出了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但这只是刚刚破题,还有待进一步深化。而深化  相似文献   

20.
党的十五大再次强调我国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邓小平同志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有一个非常简明的概括:“社会主义本身是共产主义的初级阶段,而我们中国又处在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就是不发达的阶段。”目前我国的状况是:一、生产力仍不发达。据有关资料反映,1981-1995年15年中,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年增长10.2%,是世界上最快的国家;1996年国内生产总值达到67795亿元,排列世界第六位,但人均水平在世界164个国家中仅排第117位。可见,我国的生产力水平仍然比较低,产业结构和国民经济总体素质不高,地区发展不平衡,人口多、底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