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关于犯罪根源问题的讨论,总是集中在:人为什么会犯罪,社会中为什么有犯罪,犯罪在社会中是如何产生的问题上。对这三个问题的回答,人们具有认识社会现象的不同视角。本文作者以人性论为基础,回答了上述三个问题,并特别提出:为什么社会上绝大多数的人会遵守社会规则,不去犯罪?过去的讨论多在剖析犯罪根源方面,而忽略了不犯罪的根源方面。对这一问题,作者在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也给予了简要回答。  相似文献   

2.
犯罪本质是刑法学研究的核心内容,在中国刑法学界对其研究也是由来以久。但中国的刑法学者关于规范刑法学中犯罪本质的认识存在三个误区:第一,认为社会危害性说与法益侵害说是关于犯罪本质学说的分歧;第二,法益侵害说的过度提倡;第三,形而上的犯罪本质研究与积极的罪刑法定原则。笔者采取叙述性的描述方式,阐述了这三个误区,澄清了规范刑法学中犯罪本质研究的相关概念,为关于犯罪本质研究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3.
在如何对待马克思主义的问题上,主要有三种错误思想:一是“过时论”,认为马克思主义已经过时;二是“学派说”,认为马克思主义最多只能作为百家争鸣中的一家之言;三是“僵化论”,认为马克思主义不需要随着实践的发展而发展。产生这些错误思想的认识根源在于:一是不了解马克思主义的科学含义;二是没有正确认识坚持与发展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关系。因此,要从根本上纠正这些错误思想,澄清被搞乱了的理论是非,就必须首先搞清楚两个重要的理论问题。  相似文献   

4.
刑事矫正论     
刑事矫正论陈兴良在一个社会里,犯罪现象是不可避免的。有犯罪现象,就有犯罪人。因此,对于犯罪人的态度就成为一个社会文明的标志。在刑罚学中,刑事矫正具有重要地位。刑事矫正的思想来源于刑事实证学派。刑事古典学派中无论是报应主义还是功利主义,都不存在对犯罪人...  相似文献   

5.
关于违法性认识在犯罪论中的地位,陈兴良教授主张违法性认识必要说,理由体现在立法、学理和违法性认识的内容上。根据违法性认识不要说,陈教授的违法性认识必要说存在三个理论问题,不能完全得到立法例的证明。违法性认识和社会危害性认识作一致解释的做法,导致违法性认识不被评价,其实是不要说。而在独立于犯罪论的刑事责任论中评价违法性认识比较妥当。  相似文献   

6.
业务过失犯罪的伦理根源及预防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在犯罪根源问题上 ,对业务过失犯罪的伦理根源的探讨有其必要性。行为人的职业道德感、社会责任感和人生价值取向是业务过失犯罪深层的思想根源。相应地 ,此种类型犯罪的预防也要从这三个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7.
马克思主义产生150多年间,关于冲突与战争根源的论述有三种,即私有制根源论;帝国主义根源论;霸权主义根源论。近年来,国际恐怖主义对人类造成的危害已经引起国际社会的关注。恐怖主义是诱发冲突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8.
作为一种价值判断体系,犯罪论需要考虑分层判断问题。但是,传统的"四要件说"犯罪论没有阶层和过程判断;即便对犯罪构成的四个要件进行重新排序,也不具有阶层的区分。"四要件说"之所以没有阶层,其宏观层面在于贯彻了主客观相统一原则和社会危害性原则,其具体制度设计层面在于仅仅重视入罪机制,忽视建构出罪机制。缺乏阶层区分的"四要件说"只是犯罪论的初级阶段,存在诸多弊端。摒弃以客观要件与主观要件为支柱的"四要件说",建构以违法与责任为支柱的阶层犯罪论,是犯罪论发展的必然趋势。  相似文献   

9.
国家工作人员职务经济犯罪的原因众说纷纭 ,各种观点归纳起来可分为主要根源论和综合根源论两大类。探究国家工作人员职务经济犯罪的原因必须以马克思主义关于犯罪本质及其产生原因的一般理论为指导 ,考虑中国的历史传统及改革开放、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现实 ,考虑该类犯罪自身的特殊性。该类犯罪的一般原因是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的存在、商品经济消极因素的作用及个体利益需求扩张 ,特殊原因是对该类犯罪打击不力及权力集中并缺乏有效监督。  相似文献   

10.
任何犯罪论体系的建构均有其特定的哲理基础。德日刑法理论中,新古典犯罪论体系的提出深受新康德主义价值学派的影响。新古典犯罪论体系是对古典犯罪论体系的扬弃,该体系不再像古典体系那样一味强调"价值无涉"的体系构造,开始着眼于"价值关涉"的体系构造。新康德主义对新古典体系的影响集中表现在三个方面:规范的构成要件要素、超法规违法阻却事由和规范责任论。  相似文献   

11.
犯罪原因的研究是犯罪学的核心内容,在对原因论取得符合客观需要的理解之后,才有可能由此延伸到犯罪控制的研究领地(现实情况却是难遂人意的。许多司法对策似乎不屑于对犯罪原因做理性思考就可以出台——笔者注)。这种延伸实质上不是通过犯罪学的传播而实现的,相反,这种延伸恰恰是由刑事司法活动来实现的。以古典学派。实证学派、社会学派和新社会防卫论犯罪心理学派的犯罪原因论做为理论积淀,犯罪控制论才有了安身立命的土壤。从严格意义上来讲,犯罪学就是原因学,所谓犯罪预防学中的司法预防的内容实属刑事司法的研究范围(早以缺…  相似文献   

12.
犯罪的产生必有其原因。犯罪兼有社会、人文、自然三重属性,其产生遂兼有社会、人文、自然三重原因。犯罪的社会原因与自然原因,很大程度上又可概括为犯罪产生的外因,亦即犯罪的客观原因;犯罪的个人原因,很大程度上又可概括为犯罪产生的内因,亦即犯罪的主观原因。犯罪原因论之关键的问题与问题的关键,在于认清到底是主观原因还是客观原因,应该属于犯罪产生的首要原因。故而,犯罪原因论中进行主、客观原因地位的比较研究,具有非常重要的理论意义与实践意义。但主、客观原因在产生犯罪中的地位问题又十分复杂,致使犯罪学界对其长期纠结,众说纷纭,莫衷一是。“主观说”、“客观说”、“折衷说”(“主、客观原因并列冠军说”)、“说不清说”等,各有千秋,各有得失。而“双因交互,异况各论说”,既取各论之长、又避各论之短、还重自主创新,是一种颇有智慧的主、客观原因地位论。“双因交互,异况各论说”认为,产生犯罪必须主、客观原因同时具备,主、客观原因在产生犯罪中的地位没有统一模式,对主、客观原因在产生犯罪中的地位需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相似文献   

13.
19世纪大量移民涌入美国,他们在促进经济持续发展的同时,也引发了诸多社会问题.犯罪社会学派立足文化冲突理论,结合对当时美国犯罪状况的调查研究,认为美国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移民犯罪问题,是由特定历史时期、特定经济发展状况和移民大量涌入共同作用而出现的社会现象;是移民在融入美国社会生活的过程中,因文化冲突而产生的激烈社会矛盾的产物.  相似文献   

14.
西方犯罪学家曾经用所谓社会解体论、差别交往论、文化冲突论、社会反常论、机会论、相对剥夺论、违法者低文化群论等犯罪学说来阐明经济发展进程中犯罪行为的变化状态。其实,这些在本世纪西方犯罪学界占据国际犯罪学统治地位、号称当代“激进的和战斗的犯罪学派”,尽管五花八门,林林总总,但其研究目标都万变不离其宗,可一并归之为:经济发展的现代化进程对犯罪行为的现实影响。  相似文献   

15.
作为一项预防犯罪、保安社会的刑事政策和制度 ,保安处分赖以存在的社会根源和理论基础在于 :现代化生产方式的发展、社会本位观念的形成、现代性社会问题的涌现、犯罪现象的突出、报应刑思想的没落和社会防卫论的兴起  相似文献   

16.
当前腐败根源研究观点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关于当前腐败现象的根源问题,理论界有以下几种主要观点。剥削根源论:腐败现象根源于社会上所存在的残缺的剥削制度、剥削阶级、剥削思想;体制转型根源论: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变过程中社会失序导致腐败泛滥;权力异化根源论:社会主义国家同样存在着的公共权力所有权与行使权相分离状况使权力异化仍不可免;思想观念根源论:腐败根源于思想蜕化变质;需求驱动根源论:腐败是掌权者利益需求与利益实现手段之间矛盾运动的产物;综合根源论:权力失控,利益关系混乱,转型时期社会震荡,消极的文化诱导,主体价值观念偏误  相似文献   

17.
在由来已久的犯罪根源讨论中,形成了人性恶与制度恶两大分野。从犯罪之恶推演人性之恶,将人性恶作为犯罪根源存在方向性的错误,很容易将犯罪预防引入歧途。同时,将人性恶视为制度设计的出发点,这种先验性的论断一方面强调人性恶的本源性,另一方面又认可制度可以控制人性之恶,本身就是一个悖论。无论是由社会下层人员实施的传统犯罪与新型的仇恨社会犯罪,还是由社会管理层实施的白领犯罪主要都表明制度之恶才是犯罪的真正根源。现实犯罪的存在样态、规模乃至发展趋势,最终都可以归因于相关制度设计与运行的缺陷。同时,确认制度之恶是犯罪之源,不仅仅是尊重基本人性的必然要求,更是有效预防犯罪的根本所在,唯有不断夯实促进社会公平与正义的良性制度基础,作为社会现象的犯罪才能从根本上减少。  相似文献   

18.
中国的经济得到快速发展是个事实,中国的犯罪增长很快也是个事实,由此,人们自然而然地开始思考这样一个问题,经济发展与犯罪增长二者之间是否存在着必然的联系?我国学术界对于这一问题的探讨始于80年代中期,大致分为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80年代末之前。在当时,经济起飞、犯罪增长这一现实促使许多学者、专家开始探讨经济与犯罪二者之间的关系,提出过各种见解,例如:(1)“正比论”。认为犯罪率与经济发展成正比,即:经济落后,犯罪率低,而经济发展,犯罪率就会高。(2)“同步论”。这是和“正比论”近似的观点,认为犯罪率发展趋势与经济发展的趋势呈同步状态,经济发展,犯罪率上升。(3)“代价论”。认为社会要现  相似文献   

19.
论暴力犯罪     
暴力犯罪社会危害性大,治理起来也比较困难。文章着重研究了关于暴力犯罪的四个方面问题:一,暴力犯罪产生的基础是行为人的犯罪需要;二,引起暴力犯罪的六个方面的原因;三,导致近年来暴力犯罪增多的八个主要因素;四,对暴力犯罪进行防范和控制的方法,其中提高人的素质和道德修养是防范暴力犯罪的基础。  相似文献   

20.
论犯罪原因     
一、犯罪原因概述犯罪原因是犯罪学所要研究的核心问题,也是犯罪学中分歧最多、争论最大的问题,至今尚有一些问题并未彻底弄清,值得我们进一步深入研究。1.犯罪碌因历来是犯罪学研究的重点自从人类社会出现阶级、产生国家和法律以来,犯罪作为一种社会现象一直伴随着人类。犯罪的存在,迫使人们去探索犯罪的原因。早在公元前三、四百年,古希腊的著名学者柏拉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