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赵润月 《前沿》2004,(4):85-88
当今世界,高等教育改革已成为一种势不可挡的潮流。其重要特征就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而加强人文教育又是其切入点和突破口,也是其重要内容。“人文”一词在中国最早见于《周易》:“刚柔相济,天文也;文明以止,人文也。观天文以察时变,观人文以化成天下。”在欧洲,与人文精神相关联的“人文主义”一词,源于拉丁文的“人文学科”。作为人文精神发展的一个高峰,并与文艺复兴相伴的人文主义思潮,发端于意大利,以后传遍欧洲各国。人文主义高唱人的赞歌,赞美人的力量,着眼于做人的思考,体现为对人的终极关怀。古语云:“民为国之本,国以民而存。”“…  相似文献   

2.
人文主义是一种以“人”为最终指向的价值体系。但是,当前新闻业对人文主义的追求,有许多都偏离了“人”这一最终指向。本文试图通过中西新闻传播活动中出现的对人文主义理解的偏差的比较,发掘人文主义的普适性内涵,使其真正成为全球新闻业共同遵循的理念。  相似文献   

3.
王璐  张哲  乔阳 《前沿》2014,(9):202-203
外国文学之中的人文主义精神有着非常远久的历史,一般可以追溯到古希腊时期。由于外国文学中的人文主义精神体现一种以人为本、自由平等的思想,进而给我们带来了很深远的影响。因此,研究外国文学中的人文主义精神具有非常重大的意义。本文主要介绍了外国文学当中的人文精神,并提出了培养外国文学中的人文主义精神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许霆案所凸显的司法困境,在于法的人文精神的缺失.我们在移植西方法律制度的同时.因欠缺西方法治中人文精神所滋养的文化基础,导致了中国法治的文化悖论.从中国传统法律文化中寻找人文精神,回到法的人文主义传统,将决定中国法治现代化的命运.  相似文献   

5.
市场经济条件下,信息的生发、需求与传播环境发生了重要变化,电视新闻需要实现质的飞跃。电视新闻应加大对新闻本体的解读,为观众提供"澄清"和"解惑"的信息,同时应致力于新闻群组开发、信息环境经营等方面的改革。  相似文献   

6.
人类科学观的发展经历了一个长期的演变过程,近代以来这种演变主要表现为科学主义与人文主义的分裂与融合。在这种背景下,波普尔受康德的深刻影响,在批判前人的基础上建立了自己的、完善的科学观。关于波普尔的科学观,学术界意见不一。笔者认为,波普尔的科学观强调科学中的人文精神和人文价值,在他的科学哲学思想中处处闪烁着人文主义的光辉。研究波普尔的人文主义科学观对于我们今天进行科学哲学的研究具有积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7.
方付建 《电子政务》2012,(12):76-79
网络空间已逐步成为各种社会思潮传播的新空间和新载体。从社会思潮传播主体的构建、传播对象的吸纳、传播内容的改进和传播载体的运用等层面对网络空间社会思潮传播策略进行了详实的分析,研究表明,当前网络思潮传播者综合运用多种策略传播社会思潮并取得了明显效果。  相似文献   

8.
胡华南 《理论月刊》2007,(10):50-52
反科学主义是20世纪西方影响最深远的文化思潮。本文试从生态主义、动物解放主义、人文主义和后现代主义四个方面来论述反科学主义思潮并分析其产生的原因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9.
尚春霞 《新东方》2005,(7):45-50
人文主义是欧洲文艺复兴时期与神本主义相对立的社会思潮。它的基本思想是:承认人的自然本性,肯定人的价值,尊重人格独立,提倡人的平等,维护人的尊严,保障人的权利。人文主义一直是资产阶级反对封建制度和宗教神学的思想武器,后来,随着资产阶级地位的上升和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人文主义成为一种普遍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了西方人引以自豪的人文主义传统。中国与西方有着迥然不同的社会  相似文献   

10.
人文精神与市场经济韩东屏有关“人文精神”失落的话题,已在我国知识界引起热烈回响,有人告警我国的人文精神正在失落;有人则反讥这是学者矫情;还有人则以为:我国从无人文主义传统,何来“失落”之说?此处姑且不论上述观点的孰是孰非,只想指出:“人文精神”这个陌...  相似文献   

11.
乔莉萍 《长白学刊》2012,(3):156-157
一、人文主义思潮的兴起与“人的发现” 1350年开始的意大利文艺复兴,标志着欧洲近代文化的新开端.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是一场新文化运动.它以人文学科的研究与学术为基础,与基督教神学人生观相对立,以人和人的现实生活为中心,以培养多才多艺、全面发展的人为理想,以促进和实现人类幸福的现实生活为目的.  相似文献   

12.
当前,我国意识形态领域存在几种突出的错误思潮。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社会利益格局复杂化以及全媒体时代新兴媒介的参与,为错误思潮的传播、发酵、流行提供了时代境遇。社会思潮在社会意识结构中承担的"中介"角色以及当下错误思潮在理论建构、传播载体、受众聚焦等方面的改良,很大程度上造成公众对主流意识形态话语权的信任缺失和认同危机。文章从社会思潮的功能和错误思潮消解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话语权的方式入手,分析新自由主义、历史虚无主义等思潮的本质,对抵制和瓦解错误思潮对社会成员的思想侵蚀,牢牢把握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话语权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吴新颖 《求索》2010,(9):131-132,77
近代实学的产生有其特有的社会背景,也有其学理上前后贯通,它产生于宋代,形成明清,清代成为主流思潮,它是心学的反叛,对于近现代积贫积弱的旧中国摆脱贫穷,走向独立,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但是,这种思潮弊端一直未能清理,以至当社会人文精神缺失与这种思潮续延有着很大作用。随着我国经济发展,人文精神重建,都需要对实学思潮应有反思,而重新对王学的心学、良知说作出应有阐释、发扬。  相似文献   

14.
王红 《淮海论坛》2011,(3):39-41
一、医学人文精神的发展与内涵 当前,“人文关怀”、“医学人文”等名词已经成为社会热议的话题。医学人文精神由来已久。中国传统的人文精神,源于儒家的“仁爱”思想。“仁者,爱人”,尊重人的生命,尊重病人的人格,对所有的病人都应一律平等对待。在西方,一般认为比较系统的医学伦理规范源于《希波克拉底誓言》,强调医疗行为的目的是为病人服务,这也体现了古代医德中朴素的人文主义思想.  相似文献   

15.
自然法思想是现代法治的精神渊源。自然法思想的底色,一言以蔽之,即人文主义。虽然中国传统法文化里缺乏西方话语意义上的自然法精神,但是却蕴含丰富的人文主义思想。所以通过与传统对话,传承续造人文精神,就可以超越“卡夫丁峡谷”实现中国法治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6.
本文分析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的必然性与可能性,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指导和教育社会思潮传播主体、规范和发展社会思潮传播载体的角度,探讨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的路径和方法.  相似文献   

17.
杨晓玲 《理论月刊》2004,(10):115-116
随着传播形态由宣传本位向新闻本位的回归,新闻改革步伐进一步加快,一系列新闻表现方法相应出 现新的改革和发展。背景材料作为新闻竞争中发展新闻的重要手段之一,渐获强势,并体现出一定的规律性。  相似文献   

18.
新媒体条件下,社会思潮传播呈现出一系列新特征,即传播话语的明快化、"科学化",传播内容的现实化、碎片化,传播方式的立体化、个性化,传播路径的网状化、裂变化,传播时效的高效化、国际化等。这些新特征对社会发展和个人进步带来了机遇和挑战。在新媒体时代,科学引领社会思潮,必须立足社会思潮的传播特点,深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社会思潮的跟进式引领,推进社会思潮传播内容的治理和研究,延拓主流意识形态传播的新媒体平台,强化社会思潮传播路径的规范性调控,切实培养正能量的网络意见领袖。  相似文献   

19.
新闻传播事业的改革和发展,催生了新闻理论的创新。当前,应当引起新闻传播领域关注的重要理论前沿问题主要是:关于提高主流媒体核心竞争力;关于新闻传媒产业属性认识;关于突发性敏感性问题报道;关于公共安全事务的舆论调控;关于"三贴近"的内涵和具体要求。  相似文献   

20.
作为欧洲文艺复兴巅峰时期的英国文学,所体现实际上是一种基督教人文主义。这一时期英国诗歌 的主题与意象的结构原则依然是托勒密的宇宙认识论,这主要反映在诗歌所表现的时空观念和情爱意识。一方 面,受人文主义思潮的影响,英国文艺复兴诗歌肯定人的尊严与世俗享乐,另一方面,传统的天文哲学理念又为 这种人性的张扬注入了神性的内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