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我国人口增长趋势1989年4月14日,我国大陆人口突破11亿。(包括台湾和港澳地区为11.26亿人)。同1949年的5.4亿人相比,增加了5.6亿人,增长1.04倍。在今天世界50多亿人口中,我国人口占22%;在亚洲30多亿人口中,我国人口占36%。1986年以来,我国进入第三次人口生育高峰,每年净增人口1500多万。按目前人口增长速度,到2000年,有可能突破13亿,到2020年至2030年,将达到15亿左右。  相似文献   

2.
调研数据     
我国出口文化产品187亿美元全国海关报告,2011年我国出口文化产品187亿美元,比上年增长22.2%,创出新高。统计显示,2011年,广东出口文化产品73.5亿美元,增长0.4%,占同期我国文化产品出口的39.3%,为我国文化产品出口最大省份。同期,福建和浙江分别出口20.3亿美元和19亿美元,分别增长54.5%和12.2%,分列第二、三位。在文化产品出口  相似文献   

3.
调研数据     
《中国青年研究》2012,(11):117-119
2011年度慈善捐助人均捐款62.7元《2011年度中国慈善捐助报告》核心数据发布,数据显示2011年,全国接收国内外社会各界的款物捐赠总额约845亿元,占我国GDP比例为0.18%,人均捐款62.7元。捐赠总量与2010年相比下降18.1%。此外,2011年我国筹集彩票公益金688.7亿元,志愿服务价值约10亿元。三项相加,  相似文献   

4.
方元龙 《小康》2004,(10):10-10
进入21世纪,就业不足已成为中国 社会面临的主要矛盾之一。在解决就业问 题上,我国将长期面对超级庞大就业需要 的巨大压力。 一是劳动力总资源的庞大。我国总 人口近13亿,未来20年内将达到15亿左 右,目前全国的劳动力资源总量约9亿人 (2000年为8.88亿人),接近世界全部高收 入国家的总人口(2000年世界高收入国家 为9.03亿人,见《国际统计年鉴,2002》)。 到2020年左右,我国劳动力资源总量将超 过10亿人,超过世界全部发达国家的总 人口。  相似文献   

5.
正2011年我国城市人口历史性地超过农村人口。现在,按照常住人口计算,我国城镇化率接近56.1%,城镇常住人口达到7.5亿。到2020年,常住人口城镇化率将达到60%,户籍人口城镇化率达到45%。"十三五"时期,将是城镇化发展进入全面提质增效的爬坡过坎期,也是城市管理面临更多更新挑战的攻坚期。中央提出的3个1亿人在城镇安居乐业的目标要实现,我们就必须关注2.5亿以农民工为主体的外  相似文献   

6.
说,现在我国人口近13亿,未来20年内将达到15亿左右,目前全国的劳动力资源总量约9亿人,到2020年左右,我国劳动力资源总量将超过10亿人。我国的有效就业资源究竟有多大?去年我国实际就业人员为7.4亿人,扣除其中的2亿农村剩余劳动力和2000多万城镇职工冗员,真正有效的就业岗位也只  相似文献   

7.
国际上对中小企业的标准界定为‘,2、3、4’’,即员工在2000人以下、销售额在3亿元以下,企业资产在4亿元以下。按此标准衡量,我国目前的大企业仅1800余家,99%以上为中小企业。从目前来看,中小企业创造了国内过半的GDP,提供了70%以上的就业岗位,并连续5年对出口的贡献率在60%以上。我国企业百分之九十九为“中小”  相似文献   

8.
在谈到信用缺失所造成的危害时,中国企业联合会理事长张彦宁算了这样一笔账: 我国每年因为逃废债务造成的直接损失约1800亿元;由于合同欺诈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约55亿元;产品质量低劣和制假售假造成的各种损失至少2000亿元;由于“三角债”和现款交易增加的财务费用约有2000亿元。几项合计为5855亿元! 这真是让人心疼的5855亿! 2001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为95933亿元,比2000年增长7.3%。如果不损失这5855亿,增长就可达2位数,那就更是亚太  相似文献   

9.
《小康》2020,(6)
正人口老龄化是社会发展的重要趋势,是人类文明进步的体现,也是今后较长一段时期我国的基本国情。实现我国养老服务业高质量可持续发展是一项长期性系统工程,任重而道远。我国自20世纪末进入老龄化社会以来,老年人口数量和占总人口的比重持续增长,2000年至2018年,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从1.26亿人增加到2.49亿人,老年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从10.2%上升至17.9%。未来一段时间,老龄化程度将持续加深。  相似文献   

10.
2011年,广西农业实现良好开局,据统计,2011年全区农林牧渔业增加值首次突破2000亿元达2047.3亿元,同比增长4.8%;农民人均纯收入5231元,比上年增长15.1%。广西农业为何取得如此好成绩?在2012年2月15日的全区农业工作会议上,自治区副主席陈章良一语中的:"这些成绩的取得,离不开农业科技创新的贡献,科技已成为我区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的主导因素。"  相似文献   

11.
数据     
我国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人口覆盖率达93.9% 《人民日报》2004年12月16日报道,截至目前, 我国普及义务教育人口覆盖率已提高到93.9%,全民教 育成果显著。20世纪末,我国普及九年义务教育覆盖 到了85%的地区,青壮年文盲下降到5%以下。1990年 到2000年间,15岁以上人口中的文盲数量减少近1亿 人,成人识字率居9个发展中人口大国前列。进入新  相似文献   

12.
综合信息     
《政策》2012,(3):93-95
2011年我国GDP增长9.2%从国家统计局获悉,2011年,中国经济实现了"十二五"时期良好开局。初步测算,全年国内生产总值471564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9.2%。2011年,我国农业生产稳定增长,全年全国粮食总产量达到  相似文献   

13.
数据     
▲改革中工人阶级队伍的新变化《人民日报》2003年2月21日报道,从单一的公有制经济向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转变,我国工人阶级队伍已发生了明显变化。一是人数大幅增加。1978年,全国在职职工总数为1.2亿多人。2000年增长到2.7亿人,占全国总人口的20.61%,占城乡从业人员总数的36.67%。二是越来越多的进城务工的农民,也转化为工人阶级的一部分。2000年,乡镇企业职工占职工总数的49.14%,私营企业职工占职工总数的7.71%。三是工人队伍的年龄结构也发生了变化。据调查,目前全国职工平均年龄只有36岁左右。▲现代人的“快乐时光…  相似文献   

14.
陈永明 《山西政报》2012,(Z1):36-37
近年来,随着县域经济持续、健康、快速发展,昔阳县经济实力不断增强,综合竞争能力不断提高,社会各项事业取得全面进步。财政收入由2001年的6503万元增长到2011年的10亿元,地税收入也由2001年的2361万元增长到2011年的3.1亿元,地税收入占GDP的比重由2001年的3.29%提高到2011年的7.17%。,地税收入规模逐年壮大,对保持财政收入的增长和收支平衡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为全面了解经济税源  相似文献   

15.
这是一串闪光的数据:2011年1—10月,全市累计完成客运量11.29亿人、旅客周转量339.72亿人公里,同比上涨11.5%和16.28%;累计完成货运量6.73亿吨、货物周转量628.05亿吨公里,同比上涨18.88%和27.94%……2011年,重庆市运管局在市委、市政府和市交委的正确领导下,认真贯彻落实全市交通工作会议精神,紧紧围绕"深化改革、加  相似文献   

16.
调研数据     
《中国青年研究》2012,(10):117-119
▲2011年末全国就业人员超7.6亿"2011年度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2011年末全国就业人员76420万人,其中城镇就业人员35914万人。全国就业人员中,第一产业占34.8%;第二产业占29.5%;第三产业占35.7%。2011年度全国农民工总量为2  相似文献   

17.
能源的供需平衡是能源安全的核心。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我国在保持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的同时,采取了一系列政策措施节约资源,保护生态环境,发展循环经济。但限于基本国情和所处发展阶段,能源消费总量由2000年的不到14亿吨标准煤增长到2011年的34.8亿吨标准煤,最近10年能源消费  相似文献   

18.
国家统计局新近发布的《2005年全国1%人口抽样调查主要数据公报》显示:截至2005年底,我国总人口为13.0756亿(未包括中国香港、中国澳门、中国台湾省人口数)。2005年全国1%人口抽样调查工作的样本量为1705万人,占全国总人口的1.31%。根据调查,与2000年11月1日零时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的总人口相比,中国人口总数在5年中增加了4045  相似文献   

19.
上篇:土地、种子忧思录中国科学院的一项研究资料表明:预计到2000年,我国土地资源的合理人口承载量为11.6亿人。然而,1995年,我国人口已经突破12亿。据有关资料推算,到2000年,我国人口将达到13亿,按全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耕地还将净减少1800万亩。人口剧增,耕地锐减。一要吃饭,二要建设,有限的耕地和生存与发展的需求使我们面临的问题愈来愈严峻。  相似文献   

20.
王永昌 《政策瞭望》2006,(11):18-20
近年来,我们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坚持以科学发展观和省委“八八战略”为指导,以国家宏观调控为契机,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着力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有力地促进了绍兴经济社会又快又好地发展。综合实力不断增强,2005年全市生产总值为1440亿元,比2000年年均增长13.8%。财政总收入为150亿元,年均增长25.8%。财政收入占生产总值比重由2000年的6.42%提高到2005年的10.45%。经济结构不断优化,三次产业比重从2000年的10.5∶58.8∶30.7演进为2005的6.6∶61.0∶32.4;运行质量不断提高,“十五”时期,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年均增长21.4…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