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宁化是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中央苏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最早成立的中央苏区县之一,是中央苏区战略支撑点,是"中央苏区乌克兰"及中央红军长征出发地之一,在中国革命历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为革命付出巨大牺牲。宁化为什么有"中央苏区乌克兰"之称,鲜见有完整具体的论述,本文对此作一分析,以起抛砖引玉的作用。一、"中央苏区乌克兰"的形成条件宁化是世界客家祖地,它成为全球亿万客家人的总祖籍地是历史的选择。正如客研先躯罗香林教授在《宁化石  相似文献   

2.
将乐县在要求确认为"中央苏区县"过程中搜集整理了大量历史文献资料,其中最明确最清晰地昭示将乐县当年属于中央苏区范围,是中央苏区的一个行政县的文献是上世纪30年代的<彭、滕、袁关于蒋蔡对公培谈话之概略报告>.  相似文献   

3.
<正>宁化是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中央苏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战略支撑点,是中央红军长征4个出发地之一,有"苏区乌克兰"之称,在中国革命历史进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红色中华》是当时中央苏区发行范围最广、发行数量最多、影响力最大的红色刊物。我们可以从《红色中华》对宁化的范围广泛、内容丰富、题材多样、特色凸显的报道中感受到当时宁化在中央苏区的影响和作用。一、中央苏区县随着红一方面军第一、二、三次反"围剿"  相似文献   

4.
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期间,蒋介石为消灭红军,彻底摧毁中央革命根据地,先后调集大批军队,对中央革命根据地进行了五次反革命"围剿".其时,抚州域内共有六个全红县,是中央苏区的重要组成部分.抚州红色区域西南部紧连着中央苏区的吉安和赣州,东北部与赣东北苏区接壤,东部与福建的邵武、建宁、泰宁毗邻,西北部大部是白色区域,小部则是游击区域.抚州红色区域是中央苏区的前沿阵地和天然屏障,也是中央苏区连接赣东北苏区的枢纽,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国民党军要进占中央革命根据地,必须突破抚州红色区域这个重要门户.因此,抚州红色区域成为红军与国民党军争夺的战略要地.中央苏区五次反"围剿"中,第四、五次反"围剿"的主战场就在抚州区域,在此期间的战役战斗尤为频繁和激烈,这些战役战斗的胜负对中央苏区的兴衰产生过重要而直接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宁都是中央苏区前期的政治军事中心,是中央苏区第一至三次反"围剿"的红军集结地,决策指挥部,主要战场之一,第四、五次反"围剿"的重要后方基地、阻击地和最后放弃的核心根据地之一。  相似文献   

6.
改革开放以来,"共产国际与中央苏区关系"研究经历了从初步兴起到蓬勃发展的过程。从整体上看,研究者们的关注点相对集中于以下领域:共产国际与中国革命道路的探索、共产国际与中央苏区的土地革命、共产国际"左"倾错误对中央苏区的影响、共产国际与中央苏区关系中的重要人物、共产国际与中央苏区关系中的其他重要问题,等。在可预见的将来,"共产国际与中央苏区关系"研究可能会朝着如下趋势发展:研究对象从上层政治领域向下层政治领域扩散,研究所使用的史料多边化、多样化,注重对具体问题和历史细节进行实证研究。  相似文献   

7.
中央苏区是在1931年10月粉碎了国民党对赣南、闽西革命根据地的大规模军事"围剿"后,由毛泽东、朱德等直接领导下开辟的中央革命根据地(又称中央苏区).  相似文献   

8.
红都瑞金历史照片是中央苏区和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文史资料的重要组成部分。红都瑞金的历史照片是中央苏区和中华苏维埃共和国的历史见证,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开辟中央苏区和缔造中华苏维埃共和国的历史见证。胡锦涛总书记指出:"历史是一面映  相似文献   

9.
正在革命战争年代,中国共产党人从来没有放松没有硝烟的战争――反腐败斗争。在中央苏区,反腐败斗争深入持久,卓有成效。1934年春,中共中央和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查办了中央苏区于都县县委书记刘洪清、县苏维埃主席熊仙璧等官员集体腐败案(时称"于都事件")。该案由于牵涉面广、涉案人数多、产生影响大,被称为"苏区第一案"。"于都事件"是我党历史上的第一个集体腐败案,它的查处成为中央苏区反腐败斗争的"扛  相似文献   

10.
由于中央苏区人民群众的文化水平低,使得中央苏区文化建设承载着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与化大众的双重任务。在中央苏区建设的实践中,文化建设呈现宣教"网络"普及化、载体形式生活化、革命理论通俗化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特征。  相似文献   

11.
中央苏区反腐倡廉工作是中央苏区史研究的重要领域。改革开放以来,学者对这一问题的研究总体呈现出从重"反腐"研究到趋"倡廉"研究的视域转向。纵观已有研究成果,学界在中央苏区反腐倡廉建设举措的研究中,主要围绕制度治腐、机制保障、思想教育等层面展开。在中央苏区反腐倡廉建设思想的研究中,学界走出了马列主义理论与实践规范的单向度范式,逐渐建构出马列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理论框架。针对既有研究存在的研究边界不明、史料挖掘不够、批判性思维缺乏等不足,学界需从史料的进一步挖掘利用入手,下沉研究视角,注重个案呈现,从事实和价值的双重维度中辩证分析中央苏区反腐倡廉工作的得与失。  相似文献   

12.
陈弘君 《广东党史》2016,(12):39-40
正中国工农红军长征是中国革命由挫折走向胜利的伟大历史转折点。广东东江革命根据地曾是中央苏区的重要屏障,粤东北苏区更是中央苏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广东是红军长征首先顺利经过的省份。广东人民为中央红军长征的开局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广东曾是中国大革命的策源地和中心,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东江革命根据地成为中央苏区的南方屏障,粤东北部分区域属于中央苏区范围。1927年"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后,中共  相似文献   

13.
<正>闽西苏区是全国最早建立红色政权的地区之一,是中央苏区的半壁江山和经济中心,是20年红旗不倒的革命堡垒。2014年10月3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古田全军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整个福建都是老区,闽西和江西赣州的一部分是中央苏区,对党和革命的贡献是最大的。"同时还指出:"闽西是原中央苏区所在地,对全国的解放、新中国的建立、党的建设、军队的建设作出了重要的不可替代的贡献。"这里的"贡献",包括了我党最早在闽西苏区开展的  相似文献   

14.
《福建党史月刊》2012,(19):I0001-I0004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长汀是中央苏区的核心区域,既是福建省委、省苏维埃政府、省军区的所在地,也是中央苏区的经济中心,被誉为"红色小上海"。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长汀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取得了巨大成就。近5年来,长汀县委、县政府紧紧围绕建设"山清水秀、业兴民富、  相似文献   

15.
<正>闽西苏区是全国最早建立红色政权的地区之一,是中央苏区的半壁江山和经济中心,是20年"红旗不倒"的革命堡垒。2014年10月31日,习近平同志在闽西古田召开的全军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整个福建都是老区,闽西和江西赣州的一部分是中央苏区,对党和革命的贡献是最大的";同时还指出,"闽西是原中央苏区所在地,对全国的解放、新中国的建立、党的建设、军队的建设作出了重要的不可替代的贡献"。1939年10月,毛泽东在《〈共产党人〉  相似文献   

16.
中央苏区妇女解放运动是党领导的整个民族解放战争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它的研究可以更进一步的了解党领导妇女解放运动的方针和目标以及它的现实意义。梳理中央苏区妇女解放相关研究的现状,引起学界对"中央苏区妇女解放"研究的重视,从而深化对该问题的研究,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作为事关中共苏维埃革命走向与命运的战争,中央苏区反"围剿"一直以来都是革命史关注的热点问题。改革开放前,中央苏区反"围剿"史研究政治色彩过于浓厚,更多是对政治定性的阐释。改革开放后,这一领域学术化趋势日渐凸显,并逐渐实现了由政治阐释向学术研究的转变,进而呈现出多方视野探讨、多元观点争鸣的局面。由此,中央苏区反"围剿"史研究取得了较为丰硕的成果,涌现了一批具有代表性的论著,并达到了相当的学术高度。当然,中央苏区反"围剿"史研究在取得令人瞩目成绩的同时,也存在诸如选题陈旧、观点同质化、内容低水平重复、缺乏深入分析等问题,在理论运用、史料挖掘、研究视角转换、新领域拓展等方面仍有进一步发展的空间。  相似文献   

18.
崇安(今武夷山市)苏区,是中国共产党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创建的苏区之一,曾是中共苏区史上一颗璀璨的明珠. 历史上的中央苏区,是指以红都瑞金为中心的"毛泽东朱德式"的红色政权.今年4月,是崇安苏区进入中央苏区县76周年,本文就崇安苏区打造中央苏区县经过三次历史性的转折综述于后,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9.
夺取"一省胜利或几省首先胜利"战略是中共中央在土地革命时期制定的武装斗争的战略,成为指导这一时期全国武装斗争的战略依据。分析湘鄂赣苏区从被确定为中央苏区到失去这次发展机遇,改"向东南发展"成为中央苏区屏障,配合中央苏区和其他苏区开展斗争的过程,探讨湘鄂赣苏区发展呈现出的特点,对湘鄂赣苏区史研究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  相似文献   

20.
中央苏区的妇女解放运动是通过政权的推动而开展的,可以将其概括为"政权主导"模式。这一时期,中央苏区政府提倡男女平等、保障婚姻自由,发展妇女组织、提高妇女的劳动技能。就其效果而言,一方面促进了妇女解放运动的较快发展,为近代以来的中国妇女运动开辟了新的道路;但由于时代和客观条件的影响,中央苏区妇女解放运动也带有一些局限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