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翻开过去一些党员、干部蜕化变质的历史,主要教训可以概括为两个方面:一是别人“演变”了自己。二是自己“演变”了自己。外因要通过内囡起作用。因此,可以得出这样一个结论:自我“演变”的教训是主要的。在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发展市场经济的过程中,外在“演变”因素和内在“演变”因素仍然不可避免地会存在。党员干部在高度警惕外在“演变”因素的同时,更重要的是必须谨防自己“演变”自己。  相似文献   

2.
梁鲜  符其武 《新东方》2006,(2):39-42
20世纪80年代以前,国内谈到词义演变的类型,基本上是“扩大、缩小、转移”三分法的一统天下。80年代以后,随着现代语义学研究的深入,对词义演变问题有了更多的理解,学界提出了许多新的看法。一方面,“扩大、缩小、转移”三分法仍在各种场合时有所闻,甚至被认为是词义演变的主要  相似文献   

3.
道尔吉 《前沿》2003,(12):168-172
蒙汉语词义的演变和发展 ,是为了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和交际的需要。词义的演变特点在它的运动过程中显示出来 ,词汇是一种最直接与民族历史文化、社会生活等密切相关的语言要素 ,而且以词义的演变发展深化了语言内容  相似文献   

4.
肖洪磊 《前沿》2014,(5):115-117
本文在对旅游小镇开发演变的概念、基本特征等基本理论初步界定的基础上,对其开发演变的背景、影响因素、演变机制进行了分析,进而通过选取影响旅游小镇演变的两大因素——经济发展水平与旅游业发展水平作为研究切人点,构建了旅游小镇开发演变的方格理论模式。  相似文献   

5.
公民社会歧向性演变与伦理道德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陆昱 《前沿》2008,(11):124-126
在公民社会的发展过程中,国家化和私民化歧向性演变的原因在于人们没有认识到公民社会良性演变的价值初衷、中途保障和终极目标都是人类社会须臾不可或缺的伦理道德。在避免和缓解公民社会国家化歧向性演变和私民化歧向性演变方面,伦理道德显示出了它作为公民社会正当性存在基础和秩序性发展保障的双重价值作用。  相似文献   

6.
从国际大都市空间结构的演变规律来看,大部分都经历了由单中心到多中心格局的演变历程。在这一演变过程中,出现了“卫星城”、“新城”、“城市副中心”等一系列的概念。  相似文献   

7.
苏联演变不是社会主义的失败,而是民主社会主义的破产──苏联演变及其教训的思考之五马坚有一种流行的看法,认为苏联演变证明了社会主义的失败,至少证明了苏联社会主义的失败。从这个论断出发,他们得出以下结论:苏联的演变是必然的、不可避免的;因此,苏联的演变是...  相似文献   

8.
龚婷 《思想战线》2018,44(2):147
审美文化是人类审美活动在文化形态上的体现, 是社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与人类的社会存在形式、 社会场域密切相关, 也必然要随着人类的社会存在形式、社会场域的变化而变化。 当代科技革命的发展, 导致了虚拟社会的兴起, 实现了社会存在形式、 社会场域的创新。 与此相适应, 审美文化在虚拟社会也发生了前所未有的、 重大而深刻的演变, 其演变具有内在的必然性。 一方面, 人类社会存在形式、 场域的创新必然要求人类的审美文化发生相应的演变, 这是人类社会存在状态决定人类文化存在状态的必然结果; 另一方面, 活动于虚拟社会中的人类新的审美需要, 也必然要求人类的审美文化发生相应的演变, 这是人类需要决定人类活动及产物的必然结果。 正是通过这一演变, 使作为审美文化构成要素的审美观念、 行为和结果表现出了新的状态, 使审美文化呈现出了审美选择的虚实交融性、 审美方式的高度智能性、 审美交流的方便快捷性和审美成果的广泛共享性等新的特征。  相似文献   

9.
从词义褒贬色彩的演变看语言与社会互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左林霞 《理论月刊》2004,(10):83-84
本文从历史发展的角度论述了社会生活与词义褒贬色彩演变的互动共变关系,认为社会变革、风俗习惯的变迁、思维能力的提高、价值观念的改变等是影响词义褒贬色彩转化的基本原因。词义褒贬色彩的演变显示了汉民族思想文化变迁的态势。  相似文献   

10.
据有关资料记载,清代两淮榷盐体制的演变经历了纲盐制、票盐制和循环转运法三个阶段,而榷盐体制的演变与私盐的泛滥是密切相关的。通过分析本文认为,榷盐体制的不合理性为私盐的泛滥培植了土壤,而私盐的泛滥则加速了榷盐体制的败坏与演变,并最终促使榷盐体制随着清政府的日渐衰败而走向崩溃。  相似文献   

11.
人类社会发展观的演变与现代化进程是紧密相关的,因为发展观的演变不仅是一种思想理论的演变,更是社会变迁、进步与发展所要求的。发展观的演变经历了这样一个过程,从经济增长发展观到综合发展观,再到以人为核心的发展观,直至今天的科学发展观。而与发展观相对应,社会管理的侧重点也发生了相应变化,从经济管理到综合管理,再到人性管理,直至科学管理。对于符合发展要求的科学发展观,要不断坚持贯彻和落实,把科学发展观所包含的科学管理模式和方法应用到社会建设的方方面面,推动中国社会不断向前发展。  相似文献   

12.
上个世纪80年代以后,伴随着国民党的党务革新、解除戒严、解除党禁和报禁,以及终止“戡乱时期”,台湾进入重要的政治转型期。突出的标志是一批新党相继建立起来,呈现国民党一党优势下的多党竞争局面。随着政治转型的不断推动,台湾的政党体制也经历了一个发展演变的过程。推动政党体制演变的原因非常复杂,社会经济状况、政治思想意识及选举制度都会对政党体制的形成与演变产生重要影响。对台湾来说,省籍与族群矛盾、国民党长期的威权统治和黑金政治以及民主化和本土化等,都是台湾政党体制形成与演变的重要原因。展望未来,台湾政党体制似乎出现了政党的集中化、政党的力量对比有利于民进党以及政党的趋同化加剧等几大趋势。  相似文献   

13.
研究汉语声调的历史,要了解调类演变的情况是比较容易的,要了解调值演变的情况就相当困难了。把观察问题的视野从汉语扩大到少数民族语言,在认识调值的演变上可能得到有益的启发。本文以龙里羊场、贵定巩固、贵阳青岩和安顺黄腊布依语的汉语借词材料为依据,考察现在当地汉语阴平、阳平、上声和去声等四个调类中的去声调值的历史变化。由于篇幅的限制,汉语阴平、阳平和上声调值演变的情况,另文讨论。  相似文献   

14.
美国自建国起便奉行孤立主义的外交政策,将美国孤立于国际纷争之外。但随着美国国力的增强,孤立主义原则演变出了多种形式和思想,门罗主义、威尔逊主义以及杜鲁门主义都是其新的演变形式。门罗主义将美洲纳入自己的势力范围;威尔逊主义将美国推向世界,奠定了整个20世纪美国外交战略的根本指向;杜鲁门主义是美国在冷战时期外交政策的宗旨。三者之间有抛弃、有继承、更有发展,从它们的发展演变中可以清晰地看到美国走向全球霸主的过程。  相似文献   

15.
产业结构演变是现代经济发展的标志性特征。促进产业结构优化是提升产业竞争力的基本途径。然而,受区域经济发展的禀赋条件、历史传统以及技术路径的制约,不同区域产业结构演变路径与模式往往各具特点,通过对广东、江苏、浙江3省产业结构演变过程的比较,有利于我们理清促进浙江产业结构优化、提升浙江产业竞争力的基本思路。  相似文献   

16.
蒋长栋 《求索》2005,(10):159-162
质素系统研究法是将艺术质素、内容质素等质素的研究与系统论方法结合起来的一种研究方法。运用这一方法研究中国韵文的文体演变,既具有质素研究法便于揭示文体演变中质素整合与变异之本质的优点,又具有系统论方法便于全面联系而又动态地探讨韵文文体演变之规律的长处,因而这一方法对于中国韵文文体演变研究之成功有着突破性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20世纪40年代的中国史学呈现出两大演变趋势:一是各派史学的融合互流,一是马克思主义史学成为中国史学发展的主流。这既是学术自身发展的要求,也是抗日救亡的需要。这种演变深刻地改变了中国史学的格局,对以后的中国史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人的本质是马克思恩格斯早期著作中重要的主题,对人的本质的认识有一个从"异化"、"自由"、"本身"到"发展"、"关系"、"解放"等哲学范畴演变的过程,这个演变的过程也是唯物史观形成的过程。通过对各种所涉关系的辩证考析,马克思主义创始人实现了对人的本质的全面透视和科学阐释。  相似文献   

19.
越南革新以来的民族政策的继承、演变和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夏军城 《传承》2008,(14):106-107
本文从越南民族政策的演变的角度深入地阐述了越南革新以来民族政策的继承、演变和发展过程。详细地论述了这种变化的内在机理,突出其阶段性和发展性。  相似文献   

20.
理性审视英国福利国家时期社会政策的演变历程,可以发现政府与市场之间的矛盾是影响社会政策演变的关键因素,文章尝试以英国福利国家时期社会政策演变为背景,围绕政府与市场两个主体的博弈与契合,理性审视英国福利国家时期社会政策演变的内在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