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网络民主"是由美国学者斯劳卡最早提出的。网络民主具有形式上的虚拟性、平等性,传播过程中的直接性、开放性、便捷性。网络民主在提高公民的政治参与程度,推动公共决策的科学化、公开化,扩宽民主监督渠道,构建新型民主文化方面产生了积极作用。同时,网络民主也对我国民主政治建设产生了一系列负面作用,它既有可能损害政府的公信力,又有可能导致无政府状态或更加隐蔽的集权控制,而且网络发展还为政治发展的非常规操作提供了便利,等等。因此,加强对网民的教育,完善网络民主机制,建立健全有关的法律法规,加强政府的监管力度,是引导网络民主可持续发展发展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2.
葛少虎 《法制与社会》2013,(23):158+162
网络的日益普及使人们的政治生活更加民主和自由,网络问政则成为现代民主政治发展的福音。但在网络问政的发展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如"网络伪舆情"的干扰、网络问政活动的"空壳化"、网络民意的"被代表"以及网络"广场政治"的正负效应。这些问题影响网络问政的健康发展,因此,在政府执政过程中需要谨慎对待。  相似文献   

3.
网络在中国的迅猛发展,深刻地影响着公民的政治参与程度和热情,推进了现代民主政治的发展进程。本文从网络政治参与的内涵和特点入手,客观地分析了网络政治参与给我国民主政治建设、政治稳定等方面带来的双重影响,并提出规范网络政治参与的对策。  相似文献   

4.
徐振增 《河北法学》2012,30(9):166-172
网络实名制关涉民主政治乃至和谐社会的构建.匿名性为民主政治的基础性条件,其与虚拟性网络相契合,有力推进了民主政治进程.网络实名制将削弱民主政治的基础性条件,对公民表达权产生不当限制,更有消弭网络的政治安全、促进人全面发展和“权力分散化”等优势,韩国经验也说明我国尚不具备全面实施实名制的条件.在目前后台实名注册的管理制度上,构建公民网络政治参与的法律保障机制是实现网络安全与推进民主政治的有效之道.  相似文献   

5.
作为当代民主理论和实践的最新发展,协商民主强调公民通过自由而平等的理性对话、辩论、推理和审议等方式来参与公共生活,赋予政府立法和决策以合法性,从而保证公民自治和真实民主的实现,推动民主政治的发展。而公民的网络政治参与过程体现了与协商民主理论在一些方面的一致性,网络政治参与在近似地实践着协商性民主的理想,成为协商民主的一种新形式。但同时,要合理有序有效的实现网络政治参与,还需要政府和公民的共同努力。  相似文献   

6.
吴雄 《法制与社会》2010,(19):195-195
民主是一种社会政治制度,互联网是大众传播的技术手段,它本身并不能产生民主,但随着互联网在政治生活中的运用,网络民主悄然兴起,但是网络民主自身的局限性使其很难成为一种有效的民主形式。  相似文献   

7.
李蓓  曹楠 《法制与经济》2009,(5):66-66,75
“网络民主”促进了公众政治参与能力的提高、电子政务的发展等等,但它还处于发展的初期阶段,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本文在阐述中国“网络民主”发展现状的基础上,试从法律等角度对引导“网络民主”做出了初步探索.  相似文献   

8.
曹金龙 《法制与社会》2013,(14):146-147,155
民主问题一直都是诸多政治问题的重中之重,在漫长的人类历史长河中,关于民主的探讨经久不衰。理想的民主是全民参与的直接民主,但由于现实的考虑,理想从来就没有真正实现过。随着网络的迅速发展,一种新的民主模式——网络民主应运而生,给直接民主带来无限希望。然而网络民主在解决许多问题的同时也带来新的问题,加上现实的局限性,网络民主在未来的很长一段时间内,也只能作为现有代议制民主的一种补充。  相似文献   

9.
网络社会迅速发展的结果,除了对人类的日常经济活动产生革命性的转变之外,对人类社会的政治活动模式同样产生了巨大的变革。网络民主已经对传统的代议制民主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改变了政府和社会的互动模式。本文指出网络民主有利于弥补代议制民主的某些缺陷,是当今时代条件下代议制民主的一种新发展。  相似文献   

10.
买保江 《法制与社会》2011,(21):14-14,23
互联网影响并推动着我国社会的发展,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劳动方式和思维方式,使得言语表达自由的范围变得更为广阔。网络表达自由,对于扩大社会民主,促进监督民主,缓解社会矛盾冲突,促进公民知情权的实现起到了非常好的的促进作用。网络加强了公民政治沟通的能力,提高了政治表达的自由,网络表达了公民意志,伸张了公民权利。用网络养成社会民主或者带动、促进社会民主,是我们发扬民主的一种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11.
公民文化是政治学中十分重要的概念。在阿尔蒙德和维巴的研究中,公民文化和政治社会化息息相关,可以说,它们是支撑民主制度的核心要素。我国在建设宪法政治的过程中,也必须认真对待公民文化对于宪法政治的支撑作用,并从宪法社会化的角度出发,探索公民文化对宪法政治建设的推动作用。对我国来说,正确处理公民文化和宪法制度的关系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2.
协商民主与公共新闻学是在西方政治学与新闻学领域兴起的对西方社会民主缺失的反思,二者皆强调公民作为主体参与政治的民主实质。大众传媒应促进公民参与公共生活,并对事关公共利益的问题作有意义的议题设置,引导公众思考和作出决策,提供公共论坛,呈现各种不同观点,积极地推动公共讨论和论辩,以推进民主发展。  相似文献   

13.
李劲 《行政与法》2004,(12):68-70
网络是一把“双刃剑”,它在开拓青少年眼界,为他们提供丰富的信息资源和方便快捷的学习条件的同时,对青少年人格形成、学习成绩、行为方式等方面都将产生负面影响,因此,必须加强对青少年进行网络法律保护,这是法治社会的必然要求,是保证青少年健康成长,为青少年提供良好社会环境的重要手段。为此,应当加强立法,加大行政执法力度,对互联网信息服务提供者以及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进行法律管理,这样才能切实有效地减少网络对青少年的侵害和影响。  相似文献   

14.
人民民主是我国社会主义国家政权的本质,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实现人民当家做主是我国宪法、宪政的核心使命。秉承这一使命,我国现行《宪法》实施30年来,极大地促进了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发展。然而,在当前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新时期,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也面临着不少问题与挑战。因此,有必要结合既有成就,正视新时期的挑战,通过进一步推进我国现行《宪法》的实施,探索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发展的新路向。而培育社会主义民主文化,关注公民身份、提升公民的民主行动能力,走社会主义民主渐进发展之路,促进我国社会主义民主制度的完善与创新则是最为重要的环节。  相似文献   

15.
司法审查在美国民主政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美国确立司法审查的理论基础是动态的参与民主机制。对国会立法进行违宪审查目的是建立一种动态的参与民主机制,在代议制民主和大众之间建立沟通的桥梁,弥补代议制民主的不足,从根本上说司法审查不是反民主的,而是为了让民主运转起来。  相似文献   

16.
全面贯彻科学发展观,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巩固民主团结、生动活泼、安定和谐的政治局面,建设“和谐社会”。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结合和辩证统一。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  相似文献   

17.
Kunal Parker's Common Law, History, and Democracy in America, 1790–1900: Legal Thought Before Modernism shows how nineteenth‐century thinkers thought about law and history differently than do post‐Holmesian modernist sociolegal scholars, whose ahistorical law appears contingent on politics, power, or will. Understanding time and history to be essential to law, nineteenth‐century jurists conceived of a common law that was able to work with and to shape democracy, Parker argues. Contra modernist histories then, Parker claims that the common law was not a reactionary force that stood in the way of democracy and economy. His history of legal thought before modernism suggests, further, the predicament of antifoundationalist modern law and modernist scholars: stripped of time and without its own history, how can law be anything other than politics, power, or will?  相似文献   

18.
Mark Fathi, Massoud . 2013 . Law's Fragile State: Colonial, Authoritarian, and Humanitarian Legacies in Sudan .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Pp. xxii + 265. $109.99 cloth, $34.99 paper. Does the rule of law guarantee peace and democracy, as so many people in the development and governance field believe? What are the historical and sociocultural conditions that shape the way rule of law mechanisms work in practice? Mark Massoud's monograph tracing the changing dimensions of the rule of law in Sudan from its colonial period to the present offers an important perspective on these questions, casting doubt on the simple argument that the rule of law produces democracy and peace. Instead, he shows how colonial and authoritarian rulers used the rule of law to consolidate power and legitimate their rule. In Law's Fragile State: Colonial, Authoritarian, and Humanitarian Legacies in Sudan, Massoud develops the concept of legal politics, arguing that the way the rule of law works varies with the political system in which it is embedded. He concludes that the forms of legal politics that reinforce the power and authority of legal institutions are more likely to sustain an authoritarian state than to bring democratic rule. His analysis is a valuable caution to those who promote the rule of law as the salvation for all. Taking a sociolegal perspective, he shows how it works in practice.  相似文献   

19.
胡水君 《法学研究》2007,29(3):20-35
在现代化进程中,处理传统方式与现代方式之间的关系,更为合理的思路在于,在现代方式的主导下,容纳并发挥传统方式的长处,而不是相反。由此,就政治、行政及其关系而言,民主政治下的为民之道、价值主导下的治理逻辑、程序机制下的服务意识,应该成为中国政治和法律发展的一种可取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