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背景:2007年3月,社科院发布的对于新《信访条例》(以下简称为《条例》)实施两周年来的评估报告显示,有71.05%的人认为,新《信访条例》实施以来,地方各级政府对上访人的打击迫害更为严重;有63.9%的人表示曾因上访被关押或拘留;有18.8%的人表示曾因上访被劳教或判刑。这些信访群众进京上访的主要目的,就是要中央对他们因上访遭受打击迫害给个说法。这是社科院课题组进驻上访村,对560名上访者进行了历时一个月的问卷调查得到的结论。  相似文献   

2.
当前群众集体上访的原因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当前影响社会稳定的群体事件中,群众集体上访已排在了首位,成为维护社会稳定中的一个非常突出而又亟待解决的问题。群众集体上访增幅迅猛,占信访总置和上访总量的比例越来越大。据统计,从1995-2001年全国的统计数字看,集体上访的量(人次)已占到全国信访总量(件、人次)的56.5%。认真分析群众集体上访的原因,并采取有力的治理措施,是当前做好信访工作的重要内容。一、群众集体上访的特点从群众集体上访的内容和形式上看,各自呈现鲜明的特点。首先,从群众集体上访反映的问题、涉及的内容看,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问…  相似文献   

3.
《公民与法治》2006,(11):38-39
解决群众重复上访问题是信访工作的重点,也是难点。近年来,群众重复上访呈现出增幅大,劝返难,解决较为棘手等特点。深刻剖析群众重复上访的原因,以人为本,对症施治,才能取得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各地群众进京上访、越级上访、集体上访和敏感时期上访的数量有所增长。上访成为当前部分群众要求解决实际问题.落实有关政策法律的一种重要手段和方式。然而大量越级上访、群体上访.不仅增加了上访群众的精神和物质负担.而且给各级国家机关、政府部门增加了巨大的工作压力.影响了国家机关的正常办公和工作秩序,甚至损害了党委、政府的整体形象。因此,研究探索新形势下涉法信访工作的长效机制,推动涉法信访工作尽快走上规范化、制度化、法制化轨道.成为当前乃至今后一个时期的一项重要而紧迫的工作任务。  相似文献   

5.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各种经济关系和生活关系日益复杂。出于多种复杂的原因,当前部分群众上访不断,有的甚至对上访特别是越级上访“一往情深”。本人通过对一些具体案例的认真分析,认为:造成部分群众痴迷上访的缘由,一是部分群众法律意识淡薄。受历史传统的影响,普通群众遇到问题习惯找政府,碰到纠纷找“包公”。这部分群众总认为上访时找到的官越大问题就越容易解决。  相似文献   

6.
从去年10月11日河南省唐河县人民法院,以聚众扰乱社会秩序罪判处上屯镇张清寨村5位上访村民2年到5年不等的有期徒刑以来,有关村民上访构不构成故意扰乱社会秩序罪的争议,一直没有停息.5位被一审判刑的村民已提出上诉,张清寨的不少村民也在到处为他们申诉.事实情况究竟如何?记者近期赴唐河县进行了调查采访.  相似文献   

7.
被判刑人移转制度是为了便于被判刑人的改造,一国将在本国境内被判处自由刑的人移交给其国籍国或常住地国,由其国籍国或常住地国执行所判刑罚或余刑的制度。这项制度的运用,可以减轻那些远离家乡的被判刑人所遭受的痛苦,为他们复归社会创造有利条件。被判刑人移转制度的适用必须遵循相互尊重主权和司法管辖权的原则,有利于被判刑人的原则,禁止双重审判原则,双重犯罪且应被判处自由刑的原则,尊重被判刑人的意志原则。  相似文献   

8.
从去年10月11日河南省唐河县人民法院,以聚众扰乱社会秩序罪判处上屯镇张清寨村5位上访村民2年到5年不等的有期徒刑以来,有关村民上访构不构成故意扰乱社会秩序罪的争议,一直没有停息.5位被一审判刑的村民已提出上诉,张清寨的不少村民也在到处为他们申诉.事实情况究竟如何?记者近期赴唐河县进行了调查采访.  相似文献   

9.
孙林凤 《内蒙古检察》2007,(2):58-59,50
立检为公,执法为民,“群众利益无小事”,近些年来,根河市院从解决上访群众实际困难入手,站在维护社会稳定大局的高度,全力做好涉法上访案件的息诉工作,用殷殷真情和高效工作赢得了上访群众的理解和信任,为全市的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做出了积极贡献。1998年以来,控申部门连获两届“全国检察机关文明接待室”的荣誉称号。2005年成功息诉了一起多年越级、进京上访案。  相似文献   

10.
在国际刑事司法合作领域,移管制度以其独特的价值追求有别于其他刑事司法合作形式,究其根源乃是移管制度始终将“有利于被判刑人原则”作为宗旨理念和首要原则。随着我国移管实践的推进,出现了制度设计与实务操作之间的偏离倾向。依据国际被判刑人移管的通常规则,结合当前我国被判刑人移管的实践经验,从被判刑人角度具体落实维护被判刑人利益,通过规则保障充分发挥该原则之实益,以期准确把握有利于被判刑人原则的价值旨趣。  相似文献   

11.
放任企业排污造成严重污染,最近,镇江市中级法院判决认定,时任镇江市环保局新区环保分局局长的道路犯环境监管失职罪,被判刑1年,犯受贿罪被判刑8年。镇江市环保局新区分局监察大队大队长张宝林犯环境监管失职罪,被判刑1年,犯受贿罪被判刑1年半。本案中的环境监管失职,主要内容是:发现辖区内存在偷排固体有害废物的环境违法行为以后,并未按规定对固体有害废物采取清理、取样化验、  相似文献   

12.
吉熙 《江淮法治》2008,(24):19-19
绩溪县检察院认真吸取个别地区因上访渠道不畅引发越级上访、群体上访的教训,把畅通信访渠道作为改进控申接待工作、解决信访问题的关键,采取“三三二”的工作方法,完善控申接待机制,使群众“上访有路、告状有门、有事能诉、有冤能申”。  相似文献   

13.
法治快报     
《公民与法治》2014,(6):2-3
中办国办明确不受理越级上访和涉法涉诉信访 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创新群众工作方法解决信访突出问题的意见》。《意见》要求,进一步畅通和规范群众诉求表达渠道,引导群众依法逐级反映诉求,不支持、不受理越级上访和涉法涉诉信访。  相似文献   

14.
近几年来因企业改制、职工下岗等问题引发的群众进呼甚至进京越级涉检上访数量急剧增加,并已成为制约本地区经济健康快速发展的重要因素。如何做好上访人员思想教育工作从而减少越级上访,能否把问题解决在基层,解决在萌芽状态,从而避免出现更多越级涉检上访的关键就是要做好上访人员面对面的思想教育工作,这不仅直接反映出控申检察部门接待工作质量的好坏,而且直接影响着检察机关在人民群众中威望和形象。通过几年的接待工作实践,笔者认为要做好上访人员面对面的思想教育工作应坚持以下“五要”: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一些地方集体上访的人数和规模逐渐增大,已成为影响当地社会稳定的突出问题。处理集体上访的做法有很多,但主要离不开以下三步。一、分析成因分析成因是化解集体上访的前提。分析成因主要分析两个方面,一是上访群众方面,二是信访工作人员方面。在上访群众方面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1)有理重复上访。群众反映的问题客观存在,但多次举报后得不到解决或解决的结果群众很不满意,群众就会借助群体力量促使问题的解决,这就形成了集体上访,甚至越级上访。(2)有理无序上访。有些有理的上访群众对信访法规了解不多,出于某种原因不愿单独上访,认…  相似文献   

16.
张永春 《特区法坛》2004,(11):41-42
近年来,海口市群众集体上访、重复上访、越级上访及群体性事件有上升的趋势。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较为集中的问题有:农村土地权属纠纷;企业改制过程中,人员安置就业、工资待遇、社会保障等问题引起的上访;城市社会管理中,交通运输管理、城市建设、城市管理、医疗机构管理等引发的上访和群体性事件;涉法上访;部分企业军转干部上访等问题。这些信访突出问题及群体性事件的发生影响了基层社会稳定,  相似文献   

17.
涉检上访案件产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案件来源多,处理起来被动,办理时间长,不仅影响了检察机关在人民群众中的形象,也影响了和谐社会建设。从检察机关的办案实践出发,剖析涉检上访案件产生的原因,预防、减少涉检上访案件,建立完善涉检上访案件办理机制。  相似文献   

18.
潘柏生  杨震宇 《法制与社会》2010,(24):147-147,156
近年来,群众进京上访、越级上访、集体上访和敏感时期上访的数量有所增长。上访成为当前部分群众要求解决实际问题,落实有关政策法律的一种重要手段和方式。大量越级上访、群体上访,不仅增加了上访群众的精神和物质负担,而且给各级国家机关、政府部门增加了巨大的工作压力,影响了国家机关的正常办公和工作秩序,增加了不和谐和不安定的社会因素。因此,研究探索新形势下调处和化解涉法涉诉上访矛盾工作新机制,使涉法涉诉上访的调处和化解工作尽快走上规范化、制度化轨道,成为当前乃至今后一个时期的一项重要而紧迫的工作任务。本文主要论述了化解上访矛盾过程中应当坚持五项原则,化解上访矛盾的长效工作机制。  相似文献   

19.
《法制与经济》2009,(9):42-42
最近一段时间,各地群众上访事件有增多趋势,有的是群体性的,越级直接上京的也不少,弄得地方政府很是紧张。为了防止群众上访,有些地方建立了包保“责任制”,每个干部包几家几户。干部们没有办法,就用经济手段来限制七访。如江西省丰城市某公司为了阻止职工上访,竟然下发书面通知以扣发工资和罚款相威胁:“上访一次罚款两百元,上访两次罚款四百元,上访三次工资扣发。”有些地方则充分发挥宣传工具的作用,广为宣传不得上访的规定,有些地方干脆打出标语:“不准上访,上访罚款”!前些天在网上看到一幅照片:农村某住家墙上赫然写着:“越级上访是犯法的”。人们不禁要问:这是哪家的法律?怎么连老百姓找个地方说说心里话也犯法了?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让基层领导干部最头痛的事,莫过于上访。本来就够忙的工作,让上访一搅和,立时乱了套。可农民群众上访也有他们的苦衷,谁吃饱了饭有事没事地花钱到处跑?两年前,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呼图壁县上上下下、大大小小的领导也曾为此苦恼过。可现在,他们不必了,上访的几乎没有了,全县农村呈现出一片祥和向上、共奔小康的可喜局面。这样大的变化是如何得来的呢?农民群众说,我们现在有个“民主日”,对干部有意见可以当面提;村干部说,有了“民主日”,天天受监督,想搞点歪的邪的,行不通了,只有一心一意带领群众致富才能赢得群众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