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政策顾问     
《党的建设》2014,(12):53-53
国家再次提高 优抚对象补助标准 目前,中央下拨15.8亿元用于提高残疾军人(含伤残人民警察、伤残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伤残民兵民工)、“三属”(烈属、因公牺牲军人遗属、病故军人遗属)、“三红”(在乡退伍红军老战士、在乡西路军红军老战士、红军失散人员)、在乡老复员军人、带病回乡退伍军人、参战参试人员(含参与铀矿开采军队退役人员)、老烈士子女(含镨杀后被平反人员子女)、农村老退伍义务兵,以及老党员(建国前入党的农村老党员和未享受离退休待遇的城镇老党员)抚恤和生活补助标准。  相似文献   

2.
《实事求是》2007,(3):I0005-I0005
和田地委组织部进一步深化和拓展“双满意”活动,从构建和谐和田需要上审视和把握组织工作,主动作为,充分发挥组织部门在构建和谐和田中的作用,取得了明显实效。一、树立正确的用人导向,为构建和谐和田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和田地区环境恶劣,条件艰苦,稳定和发展任务十分艰巨。我们把选好人用好人作为党委满意、群众满意的一项重要内容。按照地委提出用好人、管好人、教育人、关心人、约束人五个方面加强干部队伍管理和教育。把群众公认、政治上强、工作有实绩作为选人用人的主要标准,制定了《关于领导干部提高素质参加培训的暂行规定》。3年来,全地区共举办领导干部素质提高班3期,有226名领导干部参加了培训班。二、实施“四厚”工程,提高农村“三老”人员的政治生活待遇一是政治上厚待。为全地区1011所农村中小学聘请了1118名“三老”人员担任校外政治辅导员。组建了1958个“三老”带“三青”小组,4623名“三老”人员参加了帮带活动。二是生活上厚养。建立了万亩“三老”人员养老补贴生产基地,将农村“三老”人员生活补贴提高到80、110、130、150元。三是患病时厚爱。针对农村“三老”人员患大病后无钱医治的问题,通过从地、县市委组织部自留党费拿一点、县市财政拨一点、“三老”人员养老补贴生产基地出一点的办法,建立大病医疗补助基金,为300多名患病农村“三老”人员补助医疗费44万元。四是去世后厚葬。“三老”人员去世后,由乡村党组织出面组织送葬、召开追悼会、修建坟墓,并对“三老”人员家属给予困难补助。三、加强村委会阵地建设,巩固党的执致根基针对部分村有组织无阵地,村党支部无钱办事的现状,近两年,全地区新建村委会办公场所和活动场所640个。2007年计划在十七大召开前,完成300个村(社区)级组织办公场所和活动场所建设任务,彻底解决全地区村级组织无办公场所和办公场所危房的问题。四、规范部内工作运行机制规范组织部门人事管理制度、工作制度、监督约束和激励机制,完善议事决策、纪律约束、工作回避、考核评价等各项制度。对拟调入组织部门的干部,进行严格考试和考察,从源头上保证组工干部的质量。五、建立组织部门扶贫帮困联系点地委组织部投入6万元为对口帮扶村新建50亩鱼塘,帮助发展旅游业,使村级集体经济收入不低于5万元。今年春又帮助村里定植优质红枣200亩。向13户低收入户捐赠生产母牛30头、生产母羊65只,扶持发展养殖业,使对口帮扶村的低收入贫困户由2003年的127户减少到目前的11户,村民人均收入达到2161元,村容村貌发生了根本变化,该村一举成为全市经济发展先进村、文明村。和田地委组织部扶贫帮困工作受到自治区党委组织部的通报表扬。  相似文献   

3.
在新形势下,农村老党员比重逐渐增大,如何加强对他们的管理,如何充分发挥他们的作用,直接关系到党在农村执政基础的稳固,已成为各级党组织不可忽视的重要课题。上海市松江区泖港镇按照“政治上尊重老同志、思想上关心老同志、生活上照顾老同志、精神上充实老同志”的工作要求,围绕着有效发挥农村老党员作用,大力实施“三心工程”,积极探索老有所学、老有所靠、老有所为的长效机制,取得了初步成效。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省路桥集团公司按照“基本政治待遇不变,生活待遇略为从优”的原则,积极创造条件,主动地抓好老干部“两个待遇”的落实,解决老于部工作在新形势下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积极、热情、周到地为离退休职工办好事、办实事,千方百计地为他们排忧解难,为老干部们送去了党的关怀和温暖,创造了一个老有所养、老有所为、老有所乐的良好环境。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省老干部局把建立和完善离休干部“三个饥制”,进一步落实离休干部生活待遇.作为一项政治任务来抓,干方百汁,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全省离休干部“两费”得到较好的保障,离休费按时足额发放,医药费按规定实报实销,实现了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乐,受到老干部们好评和社会各界的广泛称誉。  相似文献   

6.
《天津支部生活》2011,(2):32-32
由中共天津市委统战部、天津市工商联和天津市光彩事业促进会联合发起的“天津市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光彩事业感恩行动”启动仪式近日在蓟县举行。在启动仪式上,来自天津市的60名非公有制经济代表人士捐款捐物共计15万元,与60名老革命、老党员、老模范建立了对口帮扶关系,决定对生活困难的“三老”人员每年给予一定的资金帮扶,并采取提供就业和培训等方式,尽力帮助“三老”人员及其家人发展生产、增加收入。  相似文献   

7.
《党建文汇》2004,(12):14-15
各地学习贯彻四中全会精神 加强和改进基层党组织建设;各地认真贯彻全国街道社区党的建设工作座谈会精神;宁夏进一步强化县委书记党建“第一责任人”职责;黑龙江解决全省社区党组织“三无”问题取得新进展;新疆增拨1000万元提高农村“三老”人员生活补贴待遇;福建制定措施帮扶困难党员;四川制定全省党员电化教育干部专业职称评定实施细则。  相似文献   

8.
农村“三留守”人员的问题,主要是指留守儿童的监护与教育、留守妇女的健康与安全、留守老人的赡养与精神慰藉.这些问题带来不少社会影响:一是家庭人口结构缺损;二是农村人口结构失衡;三是农村的自我管理能力和社会风气下降;四是农村可持续发展面临困难.近年来,为妥善解决农村“三留守”人员问题,中央和地方政府制定了一系列政策法规,广泛开展关爱服务活动,取得了明显的进展和成效,但仍存在一些不足.要切实做好农村“三留守”人员工作,不仅要着眼于既往工作存在的不足和面临的困难,而且要着力于“三留守”人员问题本身的解决.需要在进一步加强已经取得明显实效的法规政策措施的基础上,完善和创新“三留守”人员服务管理体制机制,形成解决问题的合力.  相似文献   

9.
程道斌 《发展论坛》2002,(12):66-66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和人口日趋高龄化的新形势下,如何在原单位服务管理的基础上,发挥社区优势做好老龄工作,为老同志提供更多更好的服务,已成为亟待研究和解决的新课题。一、发挥社区优势做好老龄工作,是实践“三个代表”的需要江泽民同志多次强调:“基础不牢,地动山摇”。基层政权建设是党的各项工作的基础,“三个代表”的要求最终要落实到基层,改革、发展、稳定的各项任务最终要靠基层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体现在老年人工作中,就是要不折不扣地落实老年人的政治、生活待遇,使老年人真正实现老有所学、老有所为、老…  相似文献   

10.
目前在我国广大农村地区工作的医疗卫生人员主要有乡镇卫生院卫生人员和乡村医生。三十年前我国农村实行赤脚医生制度,一大批经过选拔的农村知识青年在接受卫生部门的短期培训后,加入了赤脚医生队伍。他们虽然医疗技术水平较低,但在宣传卫生知识、开展爱国卫生运动、推行计划免疫、推行合作医疗制度、处治小伤小病等方面都起到了很大的作用。赤脚医生、合作医疗、县乡村三级医疗卫生网,曾被称为中国解决农村缺医少药问题的“三件法宝”。为提高医疗技术服务水平,方便“赤脚”医生“穿鞋”行医,赤脚医生后来改称为“乡村医生”,他们与乡镇卫生院的卫生人员一道,至今仍坚守在我国农村三级医疗卫生网的“网底”,为我国农村医疗卫生事业作出了巨大贡献。  相似文献   

11.
支凤翔 《实践》2011,(6):21-21
乌拉特中旗立足自身实际,创新工作机制,采取“三个加强”激发老党员、老干部的创先争优热情。有效促进了“两老”人员“老有所学、老有所为、老有所乐”。  相似文献   

12.
这里说的“三老”,是指老党员、老干部和德高望重的老村民。他们是农村不可多得的政治资源,把他们的作用发挥好了,对党支部开展工作很有利。  相似文献   

13.
荣昌县有60岁以上的农村老党员4200多名。在第三批先进件教育活动中,荣昌县重新点燃了花甲老人的青春火焰,激发了农村老党员的激情,给年轻党员上了一堂生动的“党课”——  相似文献   

14.
陶世祥 《探索》2011,(5):86-90
农村“三权”抵押融资是当下解决中国统筹城乡发展的关键,对于促进农业发展、增加农民收入、缩小三大差距、构建和谐社会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本文通过对重庆农村“三权”融通配套改革的实践考察,剖析了制约深化农村“三权”融通配套改革的因素,并提出完善建议,以期达到既最大限度盘活农村“沉睡”资产,有力激发农村经济活力,又创新金融制度,防止信贷风险,实现农业与金融共同发展的双赢。  相似文献   

15.
江泽民同志曾经指出抓好农村基层组织建设,要重点解决好“有人管事”、“有钱办事”、“有章理事”的问题。经过几年的集中整顿和建设,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在“三有”问题上得到不同程度的解决、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对照江泽民同志的“三个代表”和农村经济进入新阶段的要求,还有较大差距。我认为解决当前农村“三有”问题,要在以下三个方面下功夫。  “有人管事” 经过几年的集中整顿和建设 ,大部分农村软弱涣散、瘫痪半瘫痪等后进党支部得以整顿和转化,农村“有人管事”问题得到初步解决,但水平不太高。因此,现在我们要认清农…  相似文献   

16.
赵豹 《党课》2010,(23):67-67
湖北省襄樊市樊城区针对党员教育管理“三多四难”(即老党员多、下岗职工党员多、流动党员多;人员难组织、时间难统一、活动难开展、作用难发挥)的新情况,探索社区党员教育管理新模式,做到“四个结合”。在党组织设置上,实行条与块相结合。  相似文献   

17.
当前,我国已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快车道。我们清醒地认识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头戏”在农村,困难也在农村。因此,解决好“三农”问题是当务之急,是实现小康社会的“牛鼻子”。处于农业、农村和农民工作前沿的乡镇党委、政府,如何创造性地理解、运用好中央一号文件,以及上级关于解决“三农”问题的各项方针政策,直接关系到“三农”问题解决的好坏和快慢。结合当地实际,我们的做法是“三抓三促进”。  相似文献   

18.
《党课》2012,(13):47-48
一、健全综合管控机制。加强治安防控,构建社区、农村、居民楼院、重点要害部位、单位内部、安全生产“六条防治线”,夯实天网(域外联防联治网络)、地网(域内群防群治网络)、互联网“三网合一”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加强社会管理服务,对流动人口实行“以房管人、定位管理”并帮其解决就业、居住、就医、子女就学等问题,对刑释解教人员采取社区民警、社区主任、家庭、企业主“四帮一”安置帮教工作模式,对吸毒人员采取公安民警、社区干部、老党员、  相似文献   

19.
《求贤》2007,(10):12-13
村级“两委”一把手是农村最基层的“第一责任人”。无论是解决三农问题还是构建和谐社会,最终都要落脚在提高村“两委”一把手的能力索质上。当前,各级党委和政府部门,都在着手研究如何对基层班子实行“帮带”的问题。但包括乡镇在内的各级单位和部门,对解决基层农村问题,在思想和工作方法上都存在三个方面的问题。  相似文献   

20.
《支部生活》2008,(7):23-23
丰城市注重解决非公企业党务工作者队伍建设中存在的“人员难选拔、队伍难稳定、作用难发挥”三火难题,取得明显成效。一是拓宽视野选,解决“人员难选拔”的问题。建立健全非公企业党务工作者人才信息库,制定非公企业党务工作者人才库入选标准,公开入选条件,面向社会各个行业吸纳102名党务人才进入信息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