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知识经济和我国改革开放、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实践,使马克思主义的劳动价值论面临着许多新挑战,劳动所具有的新特点也更加显著。发展马克思主义的劳动价值论,就要尊重客观实际,摒弃只有体力劳动才是创造价值的主体的传统观念和传统理论,在创新了的马克思主义的劳动价值中,确立起知识劳动在价值创造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相似文献   

2.
劳动的重新定义与劳动二重性理论的创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深入理解劳动价值论,不能绕开马克思创立的劳动二重性理论,尤其要重新探讨抽象劳动这个核心性概念。马克思把抽象劳动定义为“人的脑、肌肉、神经、手等等的生产耗费”有失偏颇,表现为没有对脑力和体力进行深入研究,把本来是体力的一部分的大脑的生理功能同大脑记忆、思考的内容即知识力混为一谈,导致了对简单劳动的“过度抽象”。因此,我们必须对劳动重新进行定义:劳动是劳动者以体力为基础的对知识力的传承与积累过程。根据这一新的劳动定义,劳动力既属于个人又属于社会;价值和剩余价值不仅是雇佣工人创造的,更是社会创造的,而且,价值的创造越来越依赖于社会,劳动工具参与价值创造;劳动生产率同价值量成正比。  相似文献   

3.
学术编辑知识创新是知识创新工程的组成部分,其创新活动贯穿于学术编辑全过程,创新成果构成新的学术编辑知识树;学术编辑知识创新包括条件知识、本体知识和实践知识三个层面。学术编辑知识增长的核心是知识创新,知识增长因人而异,具有不同的途径和方法;学术编辑知识创新的价值是其创新的有用性,主要表现在对本业的促进与实用,同时又进而表现为对社会的贡献;学术编辑已有知识同所从事的职业所需要的知识不相适应的矛盾是其知识创新的基本矛盾,是产生和推动学术编辑知识创新的动力源。学术编辑知识创新及其实现有其基本的层面、步骤、规律与模式,应区别对待。  相似文献   

4.
人类社会的发展史就是一部生产力进化史,而生产力的进步又离不开知识的创新。马克思早就指出:“发掘和弘扬知识的价值,才能使科学知识获得名符其实的使命,这个使命即知识是生产财富的手段,知识是致富的手段。”在当今经济全球化的浪潮中,我们只有通过不断的知识创新,才能促使知识在转化为新产品、新工艺、新服务的过程中实现其生产力价值。  相似文献   

5.
知识管理是知识军事时代对军队管理的新要求,其核心是管理信息的流动、扩散以创造更多的知识,使需要者正确且快速地获取知识。创建学习型组织是实现军队知识管理的最佳途径,借此平台,可以更好地促进知识的分享、流动与创新。  相似文献   

6.
知识经济条件下 ,劳动形式发生了巨大变化 ,以知识和科技为主要内容的脑力劳动在现代生产中越来越占据主导地位。知识、科技等生产要素以多种形式作用于生产过程的各个方面 ,对劳动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和现实财富的创造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但是 ,无论劳动形式如何发生变化 ,创造价值的仍然只是知识劳动者的劳动  相似文献   

7.
知识管理是通过组织创造知识、分享知识、优化知识,从组织的知识资产中创造价值的艺术。知识管理强调知识及其创新,主张以人为本。党校图书馆在知识经济时代应当按照知识管理的要求加强知识创新,进行人本化管理。  相似文献   

8.
知识链是现代企业管理中的新思想,具有创造巨大价值的潜能,与知识管理相结合,它将加快日常业务活动中知识创新速度,促进知识的产生、知识的传播、知识的转移,帮助企业变成学习型组织,为企业带来企业竞争优势。基于知识链的知识管理模式的构建,包括建立有效知识的生成获得机制、建立有效的知识传递交流通道、建立知识有效套接方式、创建知识的转化创新机制。  相似文献   

9.
隐性知识是深植于人们大脑无法表达却有巨大实践价值的知识。野中郁次郎的SECI模型对公安民警的隐性知识与情报流动做出系统分析与描述,从而构建出了一种公安情报分析模型,该模型能够帮助公安民警创造出新知识,并最终促进公安主体与组织的协同发展。文章通过假设事例对模型具体的工作流程与功能作了解释说明,以促进公安民警知识与情报不断流动循环,并最终达成挖掘知识、创新知识的目的。  相似文献   

10.
能否实现理论创新 ,与理论所具备的知识向度、价值向度和思维向度相关 ,取决于理论三个向度求真、求善和求新的统一。知识向度是理论创新的前提和基础 ,规定着理论创新是否可能 ;价值向度是理论创新的动力因素 ,也规定着理论创新的方向 ;思维向度则决定了理论创新的方式和实现途径 ,是理论创新的保证  相似文献   

11.
平台商业生态系统情境下的新价值形态创造,是工业企业转型升级的核心问题,其路径依赖于工业互联网平台连接利益相关者并创造多价值链条,是在多价值链条组成的价值网络中,“消费者、被孵化企业和供应商”三个维度与“产业平台”一个平面构成的价值空间,即工业互联网平台企业商业生态系统的新价值形态。新价值形态的创造策略主要有以连接方式激活网络效应、以模块方式构建资源池、以数字方式赋能价值网络和以服务方式拓展网络价值。  相似文献   

12.
学术编辑知识创新是知识创新工程的组成部分;其创新活动贯穿于学术编辑实践的全过程,创新成果构成新的学术编辑知识树。条件知识、本体知识和实践知识的创新是学术编辑知识创新的不同层面,并各具特色;探索能力、综合能力和创造能力的培养是学术编辑知识创新的必备素质,并各有特点;引进创新、自主创新、组合创新和开发创新是学术编辑知识创新的模式选择,并各有侧重。  相似文献   

13.
知识生态系统关注知识在利益极大化条件下的创造、整合、共享和使用,它具有模块化、网络化及价值创造三大属性.在培养目标、运行机制、知识价值链、教与学以及知识网络五大维度,本科人才培养表现出知识生态属性.本科人才培养的知识生态系统是由知识生态个体、知识生态种群和知识生态群落等不同层次的系统所构成的复合体,其主要功能是创造知识价值、商业价值及社会价值.本科人才培养知识生态系统的运行机制包括功能支撑机制、利益协调机制和条件保障机制,其运行遵循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和共享的原则.  相似文献   

14.
深化对劳动价值论的认识,就必须正确理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价值创造和价值分配问题。在这里,其它要素虽然参与了使用价值的创造,但劳动仍是价值创造的唯一源泉。生产要素参与价值分配,是以各要素在生产过程中所发挥的作用为客观依据的,它不仅与按劳分配是统一的,而且更适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和符合“三个有利于”标准。  相似文献   

15.
知识创新是基于一定的价值取向,通过创造活动而求得的对既有理论、方法、技术、手段等 的革新或突破。知识创新不仅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特定时期的指导思想,而且是世界各个国家、各个民 族谋求未来发展的一个时代理念,同时,也是人的本性——创造性的伸张的反映。知识创新是人类发展的 必经阶段和必由之路。只有将知识创新与实事求是统一起来,才能真正做到知识创新,使人类从“必然王 国”进入“自由王国”。  相似文献   

16.
现代高等学校是以知识的传播和人的培养为基础,以知识的生产为重心,以知识的物化为途径而构成的三大基本职能并存的高智力劳动领域。高校的知识物化职能,对于智力资本构成的意义在于,它不仅设计研制开发出大量的智力、功能、物化形态的手段,而且有助于以知识、资本和劳动为内涵的新经济增长方式的进一步完善,同时,它也为高等学校自身的发展创造必要的经济前提  相似文献   

17.
人类社会将于本世纪下半叶全面进入知识经济时代。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是社会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知识含量的高低决定人力资源质量的高低,决定着产品资源的数量和质量,决定着对自然资源的认识和开发程度,知识、信息、技术都成为社会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都具有价值。知识商品的价值是获取知识和更新知识所花费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智力型劳动比普通劳动具有更高的价值,而且具有更高的使用价值,知识商品的特殊使用价值就是创新。  相似文献   

18.
合作生产是一种重要的公共服务生产模式,在提高公共部门回应性和推动公共服务创新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面对解决"棘手问题"的挑战,复杂的外部治理环境催生了对公共行政价值问题的反思,合作生产不仅要关注行政效率的提升,也要重视以公民为中心的多元价值创造。在此情境下,公共服务合作生产向价值共创转变。本文梳理了不同时期的公共行政理论对合作生产的影响,对合作生产概念的演变与发展进行了探讨,阐释了从合作生产发展为价值共创的内在逻辑。在此基础上,本文分析了理解价值共创的三种理论路径,并结合我国公共服务发展的现实背景,讨论了公共服务价值共创的启示。  相似文献   

19.
推动高校有组织科研发展的关键在于知识转移评价改革。在强调效率评价和线性创新的社会背景下,高校有组织科研知识转移评价逐渐异化为对经济绩效和功用的追求,面临评价方式单一化、评价方法效率化、评价指标经济化的现实困境,其背后体现的是以线性知识观为基础的知识内部生成观、知识单向线性转移观与知识工具化价值观。随着知识生成观从内生转向交互生成、知识转移观从单向线性转移转向互动过程转移、知识价值观从工具价值转向内在价值,以往的评价方式难以跨越现有的藩篱。重构高校有组织科研知识转移评价,要构建基于知识属性的分类评价模型、探索线性与互动性知识转移评价方法和开发促进社会贡献与价值的评价指标。  相似文献   

20.
知识和信息已经成为当代社会生产力增长的发动机和加速器。传统的分配模式被打破 ,按“知”分配的方式应运而生。按“知”分配是建立在现代知识分工基础之上 ,以知识 (智力 )资源的占有、配置、开发和使用为最重要因素 ,并以此衡定其创造价值大小的新型分配方式。它第一次将知识贡献与价值分配明确地结合起来 ,是在知识经济的背景下对复杂劳动的知识价值的全新认知与确立 ,是经济升华和知识物化的结晶。按“知”分配突破了传统的“权力使人获得物质财富”的畸形模式 ,创造了“知识贡献使人获得物质财富 ,物质财富又使人更好地获得知识”的全新分配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