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科学发展观遵循了马克思主义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反映了我们党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拓展深化和发展创新。从共产党执政规律层面来看,科学发展观的理论创新重点体现在对党执政宗旨、执政本领、执政方式、执政权力制约的新认识;从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层面来看,科学发展观的理论创新主要表现为对社会主义本质、发展阶段、发展动力、事业总体布局、建设基本方法的新思考;从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层面来看,科学发展观的理论创新主要通过对人类社会发展模式、人类社会发展主体以及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之间的关系的再认识来进行的。科学发展观对"三大规律"的新认识、新观点是相铺相成、内在统一的。科学发展观彰显了其强大的理论生命力,对当前以及未来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都有着长期且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
“五位一体”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深化了中国共产党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认识,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的又一次创新;深化了党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破解了人类社会特定发展阶段如何平稳发展的难题;深化了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的认识,彰显了中国共产党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本质;深化了对科学发展观的认识,实现了与科学发展观在理论与实践上的高度契合。  相似文献   

3.
对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历史进程如何认识涉及的问题很多 ,而怎样正确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这一理论武器来认识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历史进程、怎样看待东方国家率先发生社会主义革命和建立社会主义制度这一历史现象、怎样看待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新变化和发展态势等问题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4.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探索和回答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三个基本问题紧密相联系。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科学水平的提高,正是通过对这三个基本问题思考的深化和理论的发展来实现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这个命题本身蕴含着把握规律的基本要求。马克思主义的思想形态如何通过中国共产党人的实践行动,实现它对当代中国的真理价值,集中表现为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认识的深化。改革开放新时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就是中国共产党理论创新的过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思想同质性,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整合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最重要的基础。中国共产党将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中,迈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步伐。  相似文献   

5.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丰富和发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努力建设和谐社会是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丰富和发展,反映了我们党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认识的深化。马克思、恩格斯关于未来社会的设想,以及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所蕴涵的关于社会主义经济和社会发展理论,都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奠定了重要的思想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6.
从规律层面来看,科学发展观深化了马克思主义关于自然发展规律、社会发展规律、思维发展规律、人类自身发展规律以及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认识,顺应了时代发展潮流,是当代马克思主义发展观,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长期坚持的根本立场、观点和方法。  相似文献   

7.
马克思的精神生产理论及其当代价值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马克思的精神生产理论是唯物史观的核心组成部分,它不仅是马克思考察、分析人类社会建构唯物史观的理论基础,同时也是他剖析、批判资本主义社会,建构未来社会主义或共产主义学说的重要依据。然而,由于时代的局限(特别是物质生活资料的匮乏)、对唯物史观的误读,马克思的精神生产理论长期得不到人们应有的重视和研究,因而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马克思主义的完整性、科学性、当代性。深入地、系统地研究马克思的精神生产理论不仅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而且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8.
习近平的和合思想是中华和合文化与马克思主义和谐思想相融合的最新成果。其理论渊源有中华和合文化、马克思恩格斯共产主义理论和新中国历任领导人的和合理论与实践这三个方面;其内涵是在和的基础上实现合,在团结、和谐的基础上形成合力,以实现互惠互利、共赢发展,具体来讲有个人身心的和合、贵在人和、社会的和谐、天人合一的自然观、协和万邦的国际观这几个方面;其创新发展之处是立足于唯物史观,深化了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认识。另外,习近平重视以和合文化滋养人的心灵,以文化人;其和合思想的当代价值为涵养正确的价值观提供了智慧滋养。  相似文献   

9.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从党的性质、思想路线、任务、宗旨和价值观、领导方式等多方面深化了共产党执政规律的认识;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阶段论、根本任务、发展道路、动力等多方面深化了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认识;从先进生产力、先进文化、人民利益、最高纲领与最低纲领统一论等多方面深化了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  相似文献   

10.
在当代中国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进程中,中国共产党人赋予唯物史观以新的时代特色和鲜明的中国特色。唯物史观在当代中国获得了新的表现形态——邓小平理论。作为一种新形态。邓小平理论进一步拓展了唯物主义的社会认识论、深化了对社会规律和社会结构的认识.实现了社会认识论与社会结构论的统一。  相似文献   

11.
马克思用唯物史观理论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认为社会经济是推动历史发展的动力,生产方式和交换方式的变换发展是社会转变的主要原因。在此理论框架下,马克思阐释了由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变的现代化过程,即资本主义社会的现代化发展道路,并解剖了资本主义社会现代化过程中的结构性缺陷,进而构建出了符合人类社会发展的非资本主义社会的现代化道路。中国式现代化就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原则指导下符合中国国情的实践运用,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就决定了中国式现代化的非资本逻辑,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使得以人民为中心的理念贯穿了中国式现代化的整个历程。在世界历史意义上,中国式现代化所创造的人类文明新形态丰富了人类社会的发展模式,拓宽了人类历史由传统社会转向现代社会的理论和实践路径。  相似文献   

12.
江泽民同志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八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资本主义社会的劳动和劳动价值的理论.揭示了当时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运行特点和基本矛盾。现在,我们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马克思主义创始人当时所面对和研究的情况有很大不同。我们应该结合新的实际,深化对社会主义社会劳动和劳动价值理论的研究和认识”。本文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劳动和劳动价值理论认识的深化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3.
科学发展观是对我们党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关于发展重要思想的继承和发展,坚持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反映了我们党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认识的深化,体现出鲜明的科学理论品质.……  相似文献   

14.
科学发展观的唯物辩证法和唯物史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科学发展观是对经济社会发展一般规律的认识和深化,是指导发展的世界观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是推进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全面发展的指导方针。它的哲学基础是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和唯物史观。  相似文献   

15.
马克思恩格斯以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为主要基础,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发展的特殊规律,使社会主义从空想发展为科学。十月革命超越了马克思主义创始人关于社会主义将在先进资本主义国家首先胜利的观点,而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家率先进入社会主义这一伟大创举却给社会主义发展带来了一个“历史难题”,即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家如何建设和发展社会主义?本文试图从历史唯物主义这一视角审视这一历史难题求索的启示。  相似文献   

16.
中国梦的提出有着深刻的理论意义,既是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认识的深化,也是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认识的深化,更是对中国共产党执政规律认识的升华。高举中国梦伟大旗帜,是时代的要求,是人民的期望,也是历史赋予中国共产党的重任。中国梦的最终实现,需要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之下,以中国精神为力量源泉,凝心聚力,科学发展,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相似文献   

17.
唯物史观是马克思主义观察社会的方法论基础和分析问题的理论范式。唯物史观视角下的"世界历史"是马克思恩格斯从整体上研究人类社会和历史发展规律提出的理论,唯物史观视角下的"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习近平在新时代条件下思考人类前途命运提出的新思想,是"世界历史"的逻辑延展,实现了"共同体"思想与现代社会的创造性结合,为21世纪马克思主义的创新性发展和世界社会主义事业的破浪前行贡献了"中国智慧"。  相似文献   

18.
江泽民通过对人的全面发展与社会全面进步、社会主义建设、共产党执政的相互关系的论述 ,揭示了人全面发展的普遍规律和社会主义条件下人全面发展的特殊规律 ,深化了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共产党执政规律的认识。  相似文献   

19.
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提出与建设,是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认识的深化,是对邓小平两个文明理论的继承和发展。我们必须按照人类文明发展的规律,进行全方位、多层面的配套性建设,协调发展,同步推进。  相似文献   

20.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思想的提出,既是对中、西方文化“和谐”观念中优秀成果的汲取与继承,也是对党执政经验的总结;既是对马克思主义和谐社会建设思想的丰富和发展,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丰富和发展;既是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认识的深化,也是一个重大的理论创新,有着深刻的思想渊源和深厚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