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基于一项对南宁市城市居民社区意识的问卷调查,对城市社区意识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南宁市居民的社区意识总体上较为积极,居民的人口特征、阶层特征对其社区意识的影响较小,而社区与互动因素的影响较大,特别是社区参与经历是社区意识的主要影响因素之一。总体上看,城市化对居民的社区意识的消极影响并不明显,加强社区内居民间的互动、协作则有助于促进社区意识的提升。  相似文献   

2.
正社区意识是社区建设的关键,研究影响因素及路径,对促进社区文明建设具有重要意义。社区认同、社区依属、社区凝聚力和社区满意度是作为社区意识的四个基本特质~([1]),受到单位制社会的转型、城镇化、市场化等因素的影响,社区发展受到很多困境。本文结合我国的现实情况从四方面来探索社区意识的影响因素并提出对策,为我国城市社区发展做出一点思考。笔者实证调研了杭州市临安区葡萄园社区意识现状,主要采用了问卷调  相似文献   

3.
一、精神文明建设是控制和改善城市社区精神环境的主体行为城市社区环境是城市主体(即城市居民)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和社会条件的总称。从社会角度来看,构成社区环境的各种条件与社区居民的生存和发展需求密切相关。首先,社区是城市居民赖以生存及活动的空间;其次,社区居民作为特定的生产和生活方式的载体,有着较高层次的物质追求;再次,社区居民作  相似文献   

4.
社区自治视角下的居民参与有效性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当前居民参与有效性不强成为制约和影响我国城市社区自治的重要因素,本文通过对影响居民参与有效性的因素和我国居民参与现状的分析,尝试从培育社区意识、制度建设等方面提出较为切实可行的努力方向。  相似文献   

5.
史光辉 《创造》2001,(10):35-36
列宁指出“人们的意识不仅反映客观世界,而且创造客观世界。”随着社区居委会、社区议事委员会、社区居民代表大会和社区居委会党支部委员会的“四位一体”社区管理体系相继建立,加强城市社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基层政权建设、城市现代化管理和维护社会稳定,提高居民生活质量,也就成为社区建设的内在需要和必然要求,也是贯彻落实江总书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具体体现。而构成社区意识的社区认同感、归属感和参与感,将在整合社区资源、凝聚社区力量、实现共同利益和共同目标等方面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笔者拟就如何培养社区意识,思…  相似文献   

6.
韦天文 《人民论坛》2014,(8):162-164
建设新型农村社区是我国推进城镇化的重要途径,目前新型农村社区居委会必须重视培育和提高自己的协同能力。同时社区居委会还必须克服居民社区意识不浓、社区舆情意识不强、干部导向意识不强等制约因素。因此,新型农村社区居委会在工作中必须强化居民社区认同,坚持多元共治,加强力量整合,以培育协同能力。  相似文献   

7.
建设新型农村社区是我国推进城镇化的重要途径,目前新型农村社区居委会必须重视培育和提高自己的协同能力。同时社区居委会还必须克服居民社区意识不浓、社区舆情意识不强、干部导向意识不强等制约因素。因此,新型农村社区居委会在工作中必须强化居民社区认同,坚持多元共治,加强力量整合,以培育协同能力。  相似文献   

8.
教育,从本质上看,是人类传递知识塑造社会意识形态及行为模式的社会教化过程,是社会延续和发展的手段和方法。社区教育作为社区工作的一个组成部分,是以教育为手段的一种社区服务工作。社区教育是强化社区功能,提高生活质量,推进社区文明建设的特殊教育。本文旨在探讨社区教育的基本定位以及商业社区的特色教育等问题。一.社区教育的定位社区教育与正规教育、成人教育和一些专门教育既相关联又相区别。社区教育作为社区服务工作的一项基本内容,目的在于不断提高社区居民的社区意识及参  相似文献   

9.
陈笑 《人民论坛》2010,(8):216-217
立足北京建设"世界城市"的背景,梳理"世界城市"中居民参与社区治理的特点,发现了目前存在的诸如参与主体结构失衡、政治参与水平不高等问题,提出了增强居民社区意识、优化治理内容结构、促进社区民主自治、壮大社区治理组织、健全社区治理制度等相应的完善对策。  相似文献   

10.
城市社区发展是社会现代化发展的重要基础.特别是在城市化进程加快的今天.城市社区经济社会发展对整个社会的发展与进步具有极大的推动作用,其发展的重要性、紧迫性和艰巨性不言自明。城市社区文化是凝聚城市社区居民归属意识的凝合器.是塑造城市社区形象和提升城市社区品位的内在驱动力.也是城市社区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显然.作为逐步提高城市居民的道德文化素质和整个城市的文明程度的城市社区文化建设.具有特殊的重要意义和不容忽视的紧迫性.  相似文献   

11.
郑琳 《人民论坛》2012,(5):38-39
非营利组织作为社区组织的一部分,也是社区的基础。非营利组织在社区建设、公民社区意识觉醒中扮演了不可替代的角色。作为政府职能转变的承载者、社区居民自治的组织者、社区服务者,可以有效地提高社区公共产品供给效率、有力地推动社区的公民社会发展。  相似文献   

12.
社区是城市的细胞,城市社区自治是城市居民参与社会自治的重要形式。在民主化管理的过程中,要转变政府职能,完善社区居委会的组织架构,培育多元参与主体,以期形成合力,推动城市社区居民自治民主化管理的进行。  相似文献   

13.
我国社区参与的现实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社区作为聚居在一定地域范围内的人们所组成的社会生活共同体 ,离不开社区人的共同参与。针对目前我国城市社区参与的现状 ,社区建设应注重以人为本 ,培养社区意识 ,疏通参与渠道 ,完善参与机制 ,来提高社区人参与社区建设的积极性。  相似文献   

14.
社区是具有一定功能的社会地域生活共同体,是一个以居住和生活区域为天然纽带的组织形式,它作为都市的细胞,包含着“社”和“区”的相互关系,是个具体、直观的社会实体,其构成具有广泛的社会性。所谓社区意识,就是社区居民(包括法人居民)对所在的社区的认同感、归属感、责任感和参与感。社区意识是社区的灵魂,是社区人现代文明的一种体现,是在长期的社会交往中共同孕育创造出来的,形成对某些事物的共同评价标准,相互承认作为社会成员的权利和义务,从而形成社区的群体凝聚力。  相似文献   

15.
海陵区是泰州市的主城区。近年来,我们坚持以人为本,把打造和谐社区作为建设和谐城市、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工程,努力建设居民自治、管理有序、服务完善、治安良好、环境优美、文明祥和的新型社区,在全区群众中营造了心齐气顺、团结向上的浓厚氛围,促进了全区经济社会更快更好的发展。强化社区意识,动员居民群众积极参与和谐社区的构建。广泛发动群众参与社区建设,进一步增强对社区的认同感和归属感,是构建和谐社区的重要前提。在工作实践中,我们坚持“三支队伍”一起抓:一是以“职业化”为目标,调优配强社区工作者队伍。2004年,结合居委会换…  相似文献   

16.
正随着城市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工作节奏的加快、家庭小型化、人口老龄化,居民对社区公共服务的需求越来越多,要求也越来越高。社区公共服务关系到城市社会的和谐稳定,面对社区居民日益增长的多元化服务需求,亟需建立以满足社区居民需求为导向的社区公共服务模式。近20年来,全国各地对城市社区治理进行了有益的探索。但从社区治理的现状和客观需求来看,还存在不少矛盾  相似文献   

17.
中国城市社区民间组织存在与兴起有着复杂的背景,它既是我国"总体性社会"向"后总体性社会"转轨的产物,也是国家一元化结构向国家、市场、社区三元化结构转型的结果。此外,单位社会职能外溢、城市社区人口结构变化、城市居民闲暇时间增多等也是社区民间组织兴起的重要原因。文章描述了我国社区民间组织发展现状,分析了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18.
城市社区建设是一个重大的社会问题、政治问题 ,必须引起高度重视。加强城市社区建设 ,一是要大力培育社区意识 ,二是要紧紧抓住社区党建这个“龙头” ,三是要重点抓好社区服务这项中心任务。  相似文献   

19.
庞道沐 《湖湘论坛》2002,15(5):22-24
在我国,随着城市改革的深化和经济的发展,社区不仅要承担日益增多的管理服务职能,还要协助政府做好下岗职工就业、社会治安、计划生育等多项工作。因此,必须强化社区功能,努力加快社区发展。一、加快社区发展是我国城市改革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社区作为城市的组成部分,是构成城市肌体的微小细胞。城市建设离不开社区的发展,社区建设是城市建设的基础。在新形势下,推进城市社区建设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是城市管理体制的重大改革和创新,是提高城市居民生活质量的重要举措,是加强基层民主政治和两个文明建设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20.
当前,社区建设在各级党委、政府的领导下,在各级民政部门的指导下,形成了群策群力、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整体推进取得了明显成绩,正向纵深方向发展。但是,从总体上讲, 还面临不少问题,如社区的主体意识还需进一步强化、社区建设的经费保障体系尚需要健全、居民自发参与的积极性不够,社区中介组织发育不够健全等,需要引起我们重视,并积极运用有效手段和方法,加以改进和完善。第一,树立大社区意识。党委、政府应把社区建设纳入城市工作的总体规划和布局,从管理体制、政策导向、考核办法等多方面入手,加大社区建设力度。驻区单位要切实转变观念,打破传统的条块分割的界限,树立“我为社区做贡献、我与社区共发展”的意识,成为社区建设的参与者和受益者。区街居各级组织要强化大社区观念,淡化本位意识,跳出“小圈子”,积极主动与社区加强联系。社区要以良好的服务赢得各类社区成员的理解和支持,切实调动驻区单位和居民参与社区建设的积极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