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唐晓明  董山民 《求索》2012,(6):254-255,117
一般而言,教育的对象是"人",教育的目的是培养"新人",教育的过程是在"人与人之间"展开的。因此,教育理论和实际都必须对"人的本质"与"教育的本质"关系问题进行思考。作为这种思考的一个结果就是在思考者的意识中形成各种以人性假设为核心的观念性知识。这些观念性知识又勾勒出或明或暗的"人的本质"与"""教育的本质"来反思与重塑开始。  相似文献   

2.
柯闻秀  黄健柏 《求索》2012,(2):96-98
人力资源管理在本质上是对人的管理,对"人"的认识是人力资源管理思想的逻辑起点和理论基石。从"经济人"、"社会人"、"自我实现人",到"复杂人"和"文化人",人性假设的发展是一个逐渐向人性化回归的演变过程,但它们都未超越将人看作实现企业目的的手段。其实,人是手段同时也是目的,人是丰富的集合体,人的需要是人性演进的内在动力。随着对人性深入全面的认识,加上生产力发展决定了人高度的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全球化加速了对全面发展的个人的迫切需要,产生了"全面发展的人"的假设,人本管理是以"全面发展的人"假设为基础,以人为本是人力资源管理的最高境界。  相似文献   

3.
人学逻辑是贯穿马克思主义学说形成史的一条隐性线索。人学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有机构成部分,"人的本质"问题在该思想中居于核心地位。马克思先后对人的本质给出过不同定义,其中以《关于费尔巴哈提纲》中的"现实本质"定义最具代表性。事实上,人的本质问题究其根本是一个哲学问题,有其终极向度,"现实本质"定义的生存论解释不能代替本体论追问,而本体论追问的必要性源于人性的复杂性、矛盾性、二重性,也就决定了人的本质定义之多维性、多元性、多义性。  相似文献   

4.
在当代中国,"创新"的问题被提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有其深刻的理论背景和重大的现实意义.按马克思主义哲学所揭示的人的本质所理解的创新,是人的存在方式和人类永恒的追求.创新不是对传统的否定,而是传统的继续,创新的实质就是发扬传统.理论创新是社会发展的动力,人的本质规定了人及人类社会的发展是一个永无止境的创新过程.  相似文献   

5.
人性假设是规范行政自由裁量行为的前提.然而,"经济人"与"公共人"的线段式人性假设都过于极端,建基于此也就无法认识自由裁量行为的行使结果."利益人"作为一种新的人性假设范式,跳出了"性善"与"性恶"的窠白,言明了行政人员真实的利益取向.作为"利益人",公共行政人员的自由裁量行为既可能以权谋私.也可能是一心向公.由此,对其自由裁量行为的规范也必须从"利益人"的实然人性出发,通过彰显行政人员的道德自主性和完善制度规范两个维度,确保裁量行为的公益取向.  相似文献   

6.
研究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人性范畴要从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的概念入手。然而,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概念有两种看似矛盾的观点,即一方面认为“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另一方面又认为“人的本质是人的自由发展”。研究建立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人性范畴所遵循的不一定是马克思本人的“原话”、甚至不一定是马克思某段话的“原意”、而一定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人性范畴靠查找原著是无法得到的,它深藏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之中。研究马克思主义哲学人性范畴,首先必须廓清三个关键问题:“人的社会属性和自然属性的区别”、“人的个性发展和社会约束的矛盾”和“马克思主义的哲学和政治经济学的关系”。并以“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与“分工与分配矛盾”的联系为结合点,将“对分工与分配的否定之否定”或“人在分工与分配中的矛盾”认识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人性范畴。  相似文献   

7.
"天地人"的人性假设更加注重的是关于"人"的哲学化思考,更加突出的是"人"在"天"、"地"之间"万物之灵"、"天地之心"的地位,更加关注的是天、地、人的同生并存、和合共赢发展。其对人的基本判断是:人是"天地人"。在哲学层面上,是主客体相和合的关于我们所生息的宇宙物质世界的高度哲学概括;在管理思想上,既强调了"人"在"天"、"地"之间所应有的地位,又主张"天大、地大、人亦大",并以实现"天地人和"为最高目标;也因此,是对管理学史上既往一切管理人性假设的超越,且不仅与当代管理的基本理念和目标完全一致,亦有望全面提升和拓展管理理论的视域,进而有效地解决当今时代出现的管理失灵和发展失灵,或可一并揭开世界管理思想史的崭新一页。  相似文献   

8.
政治是属人的社会活动,"界定人性内涵"和"符合人性规定"直接构成了政治生活历史的、逻辑的起点,政治人性因而成为政治生活的鲜亮底色与政治哲学的内在根基。从历史来看,颇具代表性的政治人性理论是古典政治时期崇尚德性的"公共人"设定和近代以来追求自利的"自然人"设定,从政治维度来看这两种范式的政治人性理论都具有浓厚的先验色彩和目的论叙事方法,故而既抹杀了国家的阶级本质也不符合历史事实,因此陷入一种虚幻的道德论证。所以,当前有必要在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的基础上建构一种具体的、历史的政治人性理论,理清马克思主义政治人性理论在"劳动""社会关系"和"需要"这三个层面的内涵与相互关系,并以此指导和推进旨在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新时代政治进程。  相似文献   

9.
刘晓平 《求索》2012,(8):191-193
本文从人的动物属性和社会属性角度,阐述了人性恶的本质。在制度缺失的情况下,人性恶的本质使人有趋于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而对他人利益的实现与否相对冷淡的倾向。公司治理中制度的设置和原则的规定蕴含了深刻的人性哲理,公司三机关分权制衡制度、独立董事制度、股东派生诉讼等制度的设置皆着眼于对人性恶的抑制或疏导,实现的公司各方利益主体的制衡和公司整体利益的最优。  相似文献   

10.
人性·德性·品性——兼评亚里士多德的道德哲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易险峰 《求索》2012,(5):164-165,119
对人性观的考察,是一切伦理哲学研究的理论起点。亚里士多德的人性观包括求知乃人之本性、人是理性动物、人是政治动物等三个重要命题,这三个命题分别从人的感性认知、理性认知和社会政治认知等三个层面对人的本质作出了哲学解释。亚里士多德认为,人类理性实现对人类实践的规约,理性规约的结果形成公民之"德性"、城邦之"善性"。所以,从这个意义上讲,亚里士多德的人性论是一种以德性论为核心的道德哲学。当下,正值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历史的使命要求大学生在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的同时,更加注重自身道德品性的培育,这是亚里士多德道德哲学的品性之思。  相似文献   

11.
德国古典哲学对以往哲学的突破在于康德以"哥白尼式的革命"的方式实现了"人为自然立法"的"主体论转向",把过去"主体归结到客体解释"转变到"客体归结于主体解释",形成了新的哲学坐标。这一转变经费希特到黑格尔,构成了德国哲学在近现代发展的传统。马克思哲学的德国传统包括了对这个转变的批判继承,具体表现为"人的本质"理论的新构造,从《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到《德意志意识形态》都关涉此。马克思的"人的本质"研究及其观点不是什么囿于费尔巴哈"抽象的人本学",而是马克思哲学本身所包含的"主体"这个出发点的需要和体现。但马克思的"主体"范畴已经超越了康德和黑格尔,即已经是"现实的个人"意义上的规定。正是基于"人的本质"的科学规定和实现为"现实的个人"这个历史前提和出发点的提出,才为唯物史观奠定了基础。准确理解马克思的唯物史观,必须从他的人的本质理论出发,深入对德国古典哲学的"主体论转向"的扬弃的梳理和把握。  相似文献   

12.
在中国近代思想史上,康有为、严复、梁启超、谭嗣同等维新派思想家为了推翻旧的价值体系,建构了一个较为完整的启蒙思想体系,奠定了中国近代启蒙思想的基本架构."严复的'自由'、谭嗣同的'平等'、康有为的'博爱',完整地构成了当时反封建的启蒙强音."[1]启蒙思想从本质上讲,是一种人学学说,"新人"是维新派阐释启蒙思想的人学范式."新人"主要体现在价值观的"新"上.新人学说建立在确立理性权威、重新阐发人性的基础上,并以此为根据对社会价值体系进行重新考量.维新派思想家的"新人"学说,无论在当时,还是在其后漫长的历史时期,对构建社会价值体系都具有深刻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3.
论马克思主义的人性观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客体都是有思想、有主见、有实践能力的社会的人。因此,对人的关注是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应有之意。马克思的人性论是从哲学的高度对人本质所做的最高的理论概括,它为我们科学的认识人、教育人、发展人提供了理论依据。本文以介绍马克思主义人性观点为基础,分析人性理论和思想政治教育的关系,以及其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指导和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4.
国内对于政府人的研究文章并不多,现有的少数文章也多停留在探讨政府人的人性假设上,缺少更深入的发掘与研究。而对政府人的研究有必要从人性假设的应然和实然层面着手,来寻找政府人建设的中国路径。应该看到的是,中国政府人仍然不能从理论和实践上摆脱经济人假设的困扰。事实上,基于不同时期的政府目标,中国政府人的发展呈现多种属性的混合,因此中国政府人的发展并不是单一的线型目标实现过程,而是多元的环境适应性过程。  相似文献   

15.
人的本质或人性问题是哲学中的重大问题。中国传统人性论偏向善恶之争,而马克思主义人性观则认为人的本质属性是社会属性。两者审视角度不同,但仍有融合之处。本文从性善之还原、本性之劳动和思维之能动性三个方面来彰显人类思想的共通性。  相似文献   

16.
李刚 《人大研究》2007,3(12):36-38
在人类历史上,任何制度的设计和安排都有意识或无意识地以某种人性假设为前提和基点。人性的假设有很多种,如"经济人"、"政治人"、"道德人"、"社会人"以及"无限人性"  相似文献   

17.
刘建新 《湖湘论坛》2004,17(1):14-16
马克思主义哲学本质上具有批判和创新的本质。在这个创新的时代 ,马克思主义哲学面临着许多新形势、新情况和新问题 ,需要马克思主义哲学进行理论创造 ,实现对传统理论的超越。实践是哲学创新的最深厚根基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创新是立足于实践 ,并以批判的精神和开放的胸襟实现其革命性变革的。在新的世纪 ,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 ,进行马克思主义哲学创新 ,是每一位马克思主义者应该肩负的崇高历史使命。  相似文献   

18.
"美好生活"是新时代人民对于社会发展的共同追求,探讨"美好生活"的哲学内涵及美学意蕴,将为"美好生活"的实现提供理论根基和价值导向。从哲学的角度分析,"美好生活"意味着人在"日常生活"和"闲暇生活"中,能够充分占有自己的生产即"享受生活",以及从事自己全面性的劳动即"发展潜能"。从美学的角度分析,"美好生活"之"美"是人自觉的实践活动中不断发展着的"人的类本质",同时"美"又表现为人的生活世界之"和"、人的生活方式之"雅"以及人生态度之"逸"。  相似文献   

19.
黄萍  贾作璋 《求索》2013,(5):104-106
人性善恶是自古以来争论不休的话题.但始终不分伯仲。根据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本质的理论可知.从人的社会属性来考量,人性无分于善恶,是社会决定了人的善恶,而不是人性善恶决定了社会。向“善”是人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必然要求。文章并非延续人性善恶的争辩.而是通过对自然灾害过程中显现的不同人性的分析.意欲让人们更清晰地认识到唯有改变社会存在不合理的状态和加强主观教育,才能改造人的“恶意”,引导人们向善。  相似文献   

20.
什么是"人的本质"?人们有种种答案。综而观之,笔者认为,"人的本质"是对自身存在的反思。所谓反思,是哲学意义上的思考。黑格尔认为,"本质"是扬弃了的"存在",是"存在"的自我否定,自我映现,"本质在它的这个自身运动中就是反思"(《逻辑学》下卷第14页)。本质是存在的反映,它扬弃"存在"的直接性,对"存在"进行深入的认识和思考。人是有意识的存在物,人的意识是对存在的反映,对直接的反映进行深入的思考,力求从根本上和总体上把握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