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新东方》2019,(4)
海南应该进行新的身份定位,以期在建设国家重大战略服务保障区的征程中完美履职:应服务于国家海洋强国战略,储备好海洋事业发展所需要的各类人才,并且建设海洋执法维权的后勤保障基地,写好海洋这篇文章;应以博鳌亚洲论坛为抓手,抓住论坛永久会址所在地的契机,推动国家对外开放战略的永续发展,并且通过建设自贸区港展示中国积极融入国际体系的姿态;应在"一带一路"倡议中发挥海南的地理区位、历史文化优势,合作培育"丝路"精神和打响"丝路"名片。  相似文献   

2.
李戴克 《小康》2013,(3):23-25
中国,如何在这个博弈愈演愈烈的国际社会上找到一条最为适合的海洋强国发展之路?"谁控制了海洋,谁就控制了世界。"六百年前,中国曾是世界上最强大的海洋强国,也是世界经济大国。六百年后的今天,中国正式向世界宣称中国将成为海洋强国,外界认为这是中国正式吹响"中华民族复兴"的号角。十八大政治报告中明确指出"提高海洋资源开发能力、发展海洋经济、保护海洋生态环境、坚决维护国家海洋权益、建设  相似文献   

3.
正走向海洋,建设海洋强国,无疑是中国梦的重要组成部分。今年全国两会的政府工作报告将发展海洋事业列为全国工作重点之一,并提出"坚持陆海统筹,全面实施海洋战略,发展海洋经济,保护海洋环境,坚决维护国家海洋权益,大力建设海洋强国"的整体工作思路,再次凸显国家高层建设海洋强国的战略考虑。浩瀚的南海占据我国海洋面积的2/3,近乎渤海、黄海、东海三大海域总面积的两倍,蕴藏丰富的海洋油气、生物、矿产和旅游资源,开发价值和发展潜力极大。然而南海却是我国走向海洋,建设海洋强国战略的短板。从外在因素看,由于历史和现实的  相似文献   

4.
正2017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广西时指出,广西"要打造好向海经济,写好新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新篇章"。党的十九大进一步提出"加快建设海洋强国"的战略目标。向海经济,是依靠海洋获得资源和创造财富,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一种经济模式。迈向海洋,靠海兴桂,要求我们必须迅速行动,履行"三大定位"新使命,高效高质地落实国家海洋强国战略,推动广西海洋经济蓬勃发展。  相似文献   

5.
<正>一、问:《天津市建设海洋强市行动计划(2016—2020年)》出台的背景。答:党的十八大将"建设海洋强国"提升到国家发展战略的高度,提出了"建设海洋强国"的战略构想,随后,沿海省市纷纷响应,积极提出了建设海洋强省、强市的战略。天津作为中国北方最大的沿海开放城市,拥有丰富的海洋资源,海洋科技优势突出,发展海洋经济具有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2012年,经国务院批准,我市成为全国五个海洋经济科学发展示范  相似文献   

6.
郁鸿胜 《中国发展》2013,13(3):70-75
21世纪是海洋世纪,海洋大国在海洋资源、海权以及海洋经济等方面的竞争日益激烈。中国高度重视海洋发展,中共十八大报告提出建设海洋强国的奋斗目标,明确提出要提高海洋资源开发能力,发展海洋经济,保护海洋生态环境,坚决维护国家海洋权益,建设海洋强国。海洋经济已成为国家发展战略的重要内容。为落实中国海洋战略,该文对发达国家的海洋战略进行分析,总结国际海洋经济发展的基本经验与内容,为中国海洋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7.
林西西 《新东方》2013,(6):43-44,45,46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提高海洋资源开发能力,发展海洋经济,建设海洋强国",表明我党加快了建设"海洋强国"的步伐。海南作为全国海洋面积最大的省份,应把发展海洋旅游业作为建设"海洋强省"的重中之重。笔者采用波特的国家竞争优势理论为研究基础,从生产要素、需求状况、相关及支持产业表现、企业的战略结构与同业竞争四个基本要素,分析海南海洋旅游业竞争力现状,并就提升海南海洋旅游业竞争力提出相应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8.
"一带一路"视阈下中国海洋文化国际传播路径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当前我国积极推进"一带一路"与海洋强国建设的宏观背景下,如何有效传播具有中国特色、表达建设海洋强国发展诉求的海洋文化,业已成为新时代中华文化国际传播过程中必须面对的现实问题。一般认为,唐宋两朝是中国历史上海洋文化最为繁盛的时期,因此,深入挖掘唐宋时期海洋文化的历史基因,考察其依托"海上丝绸之路"传播海洋文化的方式与途径,对于探究中国海洋文化在国际传播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及其成因,优化海洋文化国际传播理念,缩小与世界海洋文化产业发展之间的差距,乃至将我国建设成为21世纪世界海洋强国,均具有积极的借鉴意义和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9.
张景全 《人民论坛》2023,(20):26-29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站在民族复兴的历史高度,提出了建设海洋强国的战略目标。党的十九大报告以及党的二十大报告再次强调“加快建设海洋强国”,为我们在新时代发展海洋事业、建设海洋强国提供了行动指南。当前,我国海洋强国建设面临一系列机遇,国际层面包括泛海洋时代的到来、和平与发展依然是时代主题;国家层面包括党和国家历来高度重视海洋工作和海洋事业发展、我国海洋强国建设取得显著成效、人民群众大力支持海洋强国建设。但同时也面临一系列挑战,国际层面包括东海、台海、南海等涉海主权问题的联动、其他国家在海洋相关领域的竞争、非传统海洋安全挑战凸显等;国家层面包括地理位置与自然环境的限制、海陆复合型国家的压力、海洋强国建设仍存在短板等问题。  相似文献   

10.
《新东方》2020,(2)
服务海洋强国建设是海南自贸港打造国家重大战略服务保障区的主要内容之一,发展海洋经济是建设海洋强国的关键环节。海南是海洋资源大省,具有发展海洋经济的资源优势、政策优势和区位优势。海南应克服挑战,结合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建设做好海洋经济顶层规划,着力优化海洋经济产业结构,注重提升海洋产业国际合作的技术转移,将丰富的海洋资源转化为海洋经济产业发展优势,为打造海洋强省进而服务国家重大战略服务保障区建设作出应有的贡献。  相似文献   

11.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要提高海洋资源开发能力,发展海洋经济,保护海洋生态环境,坚决维护国家海洋权益,建设海洋强国。"这是党中央准确把握时代特征和世界潮流,深刻总结世界主要海洋国家和我国海洋事业发展历程,统筹谋划党和国家工作全局而作出的重大战略抉择,意义重大、影响深远、指导性强。一、加快建设海洋强省的重大战略意义(一)加快建设海洋强省是  相似文献   

12.
冷战结束后,海洋的战略地位日益提高。在当今乃至未来,中国的国家利益拓展、国家安全威胁、军事斗争焦点皆在海洋。发展海权和建设海洋强国,是中国国家战略的必然选择。这需要发展强大的海军,其可行途径是:明确海军的角色定位,制定正确的建设思路;加强海军信息系统建设;提高作战能力;加强非军事行动能力。  相似文献   

13.
张一平 《新东方》2013,(6):22-24
党的十八大报告把建设海洋强国提高到国家战略高度,表明党中央对海洋事业的高度重视。地处南海的海南作为中国海洋面积最大的省份,应当抓住机遇,在海洋强国建设中发挥更多重要作用。这就要求我们,积极参与地区一体化与全球化发展进程,引进高级别技术与高层次人才,在国际市场引进资金和项目,开创国际旅游岛发展的新路子,创建海洋经济可持续增长的新模式。  相似文献   

14.
《今日海南》2012,(12):17-17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提高海洋资源开发能力,发展海洋经济,保护海洋生态环境,坚决维护国家海洋权益,建设海洋强国。十八大代表、国家海洋局局长刘赐贵就此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解读报告首提“海洋强国”的意义,阐述国家海洋局在“建设海洋强国”战略上的具体部署。  相似文献   

15.
蒋升湧 《当代广西》2013,(13):36-37
当前,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创造着全区近1/3的经济总量,沿海经济已经成为拉动广西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一、广西建设"海洋强区"的重要意义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指出,提高海洋资源开发能力,发展海洋经济,保护海洋生态环境,坚决维护国家海洋权益,建设海洋强国。这一重要论述,对全国具有海  相似文献   

16.
袁南生 《同舟共进》2013,(11):12-15
党的十八大作出了建设海洋强国的重大部署,习总书记也曾指出,建设海洋强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作为海洋大国。如何充分吸取历史经验教训,以文明转型为基础,增强海洋大国意识,突破长期以来的海洋困境,成为名副其实的海洋强国,是摆在国人面前的历史性任务。【中国古代海洋文明并不落后】中国以龙自诩,中国人以龙的传人自称,龙的固有属性与海洋分不开。从自然地理条件看,中国是海陆复合体国家,既有海洋性又有大陆性。  相似文献   

17.
蔡娟 《理论月刊》2015,(3):5-10
古代中国因重视陆权而兴起,近代中国因海权式微而衰落,现代中国因瞩目海洋而转型,可以预期未来中国将因再度走向海洋而胎动.历史上海上强国争锋不断,因海洋而崛起的强国发展的动因和路径值得探讨,其中的经验教训可资借鉴.从党的十八大提出“建设海洋强国”的战略目标,到2013年10月习近平主席提出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都彰显党中央高度重视建设中国特色海洋强国之战略视野.这不仅在国内外形势异常复杂的当前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更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走向世界强国,实现中国梦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18.
<正>21世纪是海洋世纪,世界海洋国家围绕海权的争端将会加剧。近年,中国在走向海洋的征程上迈出实质性步伐。由于地理位置特殊,国家层面的海洋强国战略、海上丝绸之路战略、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战略在海南这个全国最大的经济特区重叠。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和海上丝绸之路建设作为海洋强国战略的  相似文献   

19.
韩静 《小康》2018,(11)
正风起于青萍之末,浪成于微澜之间,多年来在国家建设海洋强国战略推动下,处于我国"南大门"的海南向海图强,紧抓优势深耕蓝色经济,绘就着以陆促海、以海带陆、陆海统筹、人海和谐的宏伟蓝图,为我国建设海洋强国不断贡献力量。21世纪是海洋经济的时代。拥有长达1823公里环岛海岸线的海南,作为我国管辖海域面积最大的省份,三十年来在海洋强国战略中肩挑重担,紧紧围绕"以海带陆、依海兴琼、建设海洋经  相似文献   

20.
《新东方》2018,(4)
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海南建省办经济特区3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和《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支持海南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指导意见》要求,助力中国海洋强国的国家战略,海南省应该为发展海洋经济立法。作为全国最大的经济特区,海南应运用经济特区特别立法权,在全国任何省份或地区都没有专门为发展海洋经济立法的情况下,迈出为海洋经济立法的第一步。从长远看,海南应完善海洋经济发展体系,明确重点发展海洋产业,利用"一带一路"契机发展和东南亚国家的海洋合作。在当前,海南应做好海洋环境污染的综合防治,加快海洋人才储备建设,并积极推进军民融合战略的实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