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一丁 《党建文汇》2007,(1):28-29
《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明确提出,要“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有关专家指出,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前增加“和谐”的修饰语,是我党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总体布局上的一个新的重大突破。这表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体布局,更加明确地由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的“三位一体”发展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与和谐社会建设的“四位一体”。  相似文献   

2.
新农村的生态文明建设与构建和谐社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顾绍梅 《学习论坛》2007,23(4):55-57
构建和谐社会涉及方方面面,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生态文明建设是其题中应有之义,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支撑点。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生态文明建设要在“和谐”中进行,在建设中求“和谐”,在不断消除不和谐因素的动态过程中构建和谐社会。  相似文献   

3.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做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决定,更加明确地将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体布局由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的“三位一体”,发展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与和谐社会建设的“四位一体”。同时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关键在党,要充分发挥党的领导核心作用,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作为最基础的基层党建工作,要适应和谐社会的新要求,不断拓宽领域、完善功能、健全机制、强化措施,提升领导,构建和谐社会的整体能力。一是牢固树立基层组织建设为构建和谐社会服务的思想…  相似文献   

4.
李君如 《世纪桥》2006,(11):4-4
中共中央政治局在关于今年10月召开十六届六中全会的决定中.提出要“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这表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已经成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奋斗目标。那么,今天为什么要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摆到如此突出的地位呢?首先,这反映了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总体布局的新认识,反映了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内在要求。中国共产党在改革开放一开始,就提出要从总体上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5.
先进文化: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精神支撑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严昭柱 《求是》2005,(8):47-50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规律的新认识,表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体布局已经由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三位一体,发展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四位一体。我们要充分认识和深入研究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同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的有机统一关系,通过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来不断为建设和谐社会提供强大的精神支撑,同时又通过和谐社会建设为三大文明建设创造有利的社会条件。一社会和谐是社会文明程度的集中体现。和谐…  相似文献   

6.
李月媚 《新长征》2007,(6):54-55
构建和谐社会己成为中国政府社会建设的新理念。在中国发展的关键时期,“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一理念的提出,充满了现代社会的政治智慧,既是开阔政治视野下的理性选择,更是当代中国社会发展的内在需求。构建和谐社会,关注民权、民生,也是“两会”中最强的声音。然而构建和谐社会是一个复杂艰巨的系统工程,涉及到我国政治、经济、文化方方面面的建设。  相似文献   

7.
《党的建设》2015,(6):15-16
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大计,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重要内容.2013年9月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哈萨克斯坦纳扎尔巴耶夫大学发表演讲并回答学生们提出的问题,在谈到环境保护问题时他指出:“我们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宁要绿水青山,不要金山银山,而且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生动形象表达了我们党和政府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鲜明态度和坚定决心.要按照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理念,贯彻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把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建设美丽中国,努力走向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  相似文献   

8.
竺光 《奋斗》2005,(5):13-15
十六届四中全会《决定》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新命题。“和谐社会”的提出,是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认识的新发展。它表明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总体布局,已经由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三位一体,发展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四位一体,这是我们党对科学社会主义认识的一个重大推进。  相似文献   

9.
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要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强调生态文明建设,不仅对我国自身发展有深远的影响,也是中华民族对全世界日益严峻的生态形势敢于负责任、建设全新文明社会所做出的庄严承诺和决心,彰显了我们党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执政新理念和新境界。  相似文献   

10.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正在成为与时代相对应的新话语模式。我们必须准确理解生态文明理念的基本内涵,充分认识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现实意义。“诗意地栖居”应该成为全社会共同追寻的理想,我们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即生态优先原则、持续发展原则、公平合理原则、有机整体原则。  相似文献   

11.
《前线》2005,(2)
市委九届九次全会提出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首善之区”,这是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六大,十六届三中、四中全会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进一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新要求,是提高全市各级党组织的执政能力、切实推动首都北京各项事业发展、实现“新北京、新奥运”战略构想的新任务。北京是全国的首都,理应在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设中走在全国的前列,理应在经济、政治、文化等各项事业发展中成为“首善之区”,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提出,则为建设“首善之区”注入了新的内涵,从总体上提升了建设“首善之区”的要…  相似文献   

12.
十六届五中全会确定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内涵为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这是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全局出发提出的重要战略目标,既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认识的深化和拓展,又是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认识的新飞跃。这就要求全党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应更加自觉地加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使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和社会文明全面发展。近年来,南川市高举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伟大旗帜,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以优化发展环境服务和谐社会建设,以增强经济实力推动和谐社会建设,以促进文明进步引领和谐社会建设,努力把南川建设成为和谐发展的新型中等城市,取得了阶段性进展。在构建和谐南川实践中,处理好三个关系对于建设和谐社会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3.
党的十六大报告初步提出了构建和谐社会的理念。十六届四中全会进一步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放到与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相并列的突出位置 ,号召全党不断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 ,“努力形成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局面。”和谐社会理念的提出 ,体现了中华民族孜孜以求建设美好社会 ,实现美好生活的社会理想 ,体现了文明的发展与时代的要求。我们要建设的和谐社会是一个什么样的社会 ?胡锦涛同志在一次研讨班讲话中进行了阐述。根据新世纪新阶段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新要求和社会出现的新趋势新特点 ,…  相似文献   

14.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战略构想,并明确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主要内容。这表明,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总体布局,更加明确地由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三位一体发展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四位一体。深刻认识和处理好“四个建设”的辩证关系,对于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扎扎实实推进和谐社会建设,对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意义重大。一在改革开放之初,邓小平同志提出了“两个文明建设”即物质文…  相似文献   

15.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党中央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公主义事业新局面的全局出发提出的一项重大任务,它体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共同愿望。宣传思想工作要准确把握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新要求,着力营造和谐舆论环境.提供强大精神动力.培育文明道德风尚.创造良好文化氛围,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6.
王贵 《当代贵州》2008,(1):36-36
党的十七大明确提出要建设“生态文明”。如何在这一大背景下更好地贯彻落实。保住绿水青山也是政绩”的理念?生态文明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之间有何关系?通过什么样的发展路径、领域行业实现生态文明?本刊特开设“生态文明面面观”专栏。欢迎广大读者就此来稿提供观点、交流心得、贡献经验。  相似文献   

17.
朱君  杨芝林 《学习月刊》2012,(4):128-129
近年来.荆州市荆州区人民法院认真贯彻执行中共中央《关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若干重大问题的决议》,紧紧围绕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和区委、区政府确立的“经济强区、文化名区、和谐新区”发展战略.结合法院工作实际,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方针,狠抓精神文明建设和新一轮文明创建工作,  相似文献   

18.
走生态文明发展之路是人类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欠发达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正确选择。欠发达地区发展生态文明要搞好产业结构调整,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选择健康的消费方式,在建设生态文明中构建和谐社会。  相似文献   

19.
裘会文 《新长征》2007,(5):57-58
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关键在于领导干部要有良好的作风作保障。胡锦涛同志在中央纪委第七次全体会议上的重要讲话,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的战略高度,深刻阐述了全面加强新形势下领导干部作风建设的极端重要性和紧迫性。当前,靖宇正处在经济社会发展至关重要的时期,实现和完成靖宇县第十三次党代会确定的建设全国著名矿泉城、到2010年县域经济综合实力跨入全省中游行列的发展目标,需要不断增强基层领导干部的执政本领,不断改进基层领导干部的工作作风,为建设文明富裕和谐的新靖宇提供有力的作风保障。  相似文献   

20.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为重要议题专门研究部署,并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十重大问题的决定》,第一次在党的正式文件中提出要“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标志着我们党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正在达到新的高度,是指导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纲领性文件。笔者结合吉化集团包装制品厂的实际,谈一些个人体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