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000年在朝鲜半岛实现南北首脑会谈的大背景下.朝鲜对俄外交日趋活跃,与此同时,俄罗斯也在积极调整对朝政策,从而使俄朝关系获得了正常发展。俄朝关系实现正常化的主要原因是:朝鲜半岛南北关系发生了积极变化;朝鲜为摆脱孤立状态开展了活跃的外交;俄朝双方互有战略需要;俄罗斯恢复大国地位重塑大国形象的需要等。  相似文献   

2.
朝鲜半岛存在周期性局势紧张的原因在于冷战的遗产、美韩的对朝政策,以及朝韩的竞争与对立。发展核武器是朝鲜维护政权生存的、应对朝韩力量对比失衡的重要举措,也是造成半岛局势紧张的一个因素。俄罗斯在朝鲜半岛有安全和经济等方面的利益关切,维护半岛局势的和平与稳定符合俄罗斯的利益。俄不允许朝鲜发展核武器,但却保持了相对审慎克制的态度。新世纪以来,俄罗斯以灵活务实的态度对待半岛事务:一方面,加强与韩国的经济合作,深化拓展两国关系;另一方面,继续发展与朝鲜的关系,双方关系在2014年有明显增进。但是,俄罗斯虽然希望促进北南和解进程,也能够发挥一定的调解作用,但它在朝鲜半岛的影响力和调解作用却又极其有限。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俄朝关系得到了恢复和加强,尤其普京执政后,俄罗斯在朝鲜半岛施行平衡的发展与朝鲜、韩国关系的策略。积极参与朝鲜半岛事务。其主要目的一是提升俄罗斯在东北亚地区的外交影响力,提高自己在朝韩对话中的发言权;二是谋求连通朝韩铁路再与西伯利亚大铁路贯通,以此带动俄罗斯远东地区经济的发展,为开发远东和西伯利亚地区创造发展机遇,出于政治经济利益的需要,俄罗斯的这一对半岛策略。未来将会延续下去。  相似文献   

4.
东北亚正处于向新格局转换过程中。和平与稳定局面继续发展,表现在朝鲜核问题走向解决,朝韩关系有所缓和,各国关系保持平稳,经济合作更加密切,安全对话与合作提上日程。但朝鲜半岛双方内部局势,冷战思维及其影响,仍是不稳定和不确定因素。美日在朝鲜半岛的活动,日本的走向,俄罗斯影响的增大,跨国界问题的出现,值得人们密切关注。  相似文献   

5.
2001年下半年以来,朝鲜半岛局势发展出现许多波折,在美国布什政府对朝强硬政策和“9·11”事件后国际局势发生深刻变化的情况下,朝韩双方呈现出积极寻求改善关系的趋势,并出现多次反复,其总体趋势出现“合作与分歧”并存的局面。展望2003年,考虑到朝鲜半岛内外因素的影响,南北关系的改善不会一帆风顺,朝韩关系缓和的阶段性,渐进性和脆弱性不容忽视,真正实现和解尚需在政治上解决对立,经济上解决差异,军事上解决对峙等问题。  相似文献   

6.
黄凤志  丁菱 《东北亚论坛》2019,28(3):102-113,128
"极限施压"政策是否是朝鲜在2018年回到无核化谈判轨道的决定性因素,是学界的一大研究热点。特朗普政府上台后,随即对朝改行"极限施压"政策,利用美国的超强实力与国际影响力,对朝鲜实施全方位的高压威吓、惩罚和孤立,以迫使朝鲜弃核求和。2018年朝鲜半岛局势发生新变化,从金正恩的新年讲话、平昌冬奥会、朝韩板门店宣言到美朝签署联合声明,美朝关系发生新变化,朝鲜半岛显露和平曙光。特朗普政府对朝"极限施压"政策的战略意图是先"极限施压"迫使朝鲜屈服再与其接触,其与金正恩政府先确立可信拥核事实再逼美和谈的战略意图发生共振,使得朝鲜半岛紧张局势大为缓和。美朝第二次首脑会晤无果而终,表明半岛无核化进程不会一蹴而就。鉴于美朝之间根深蒂固的敌意与不信任,"极限施压"将长期作为美国対朝政策的基本面。探讨特朗普政府对朝"极限施压"政策及其特点、效能,对于认知朝鲜半岛局势变化及其走向,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韩国总统金泳三于6月1~4日访问俄罗斯,此次访问表明韩国对发展韩俄关系的重视,特别是争取俄在朝核问题上支持韩国的立场。 一、访俄意图 (一)急于谋求俄国在朝核问题上的合作,期待俄与韩共同对朝施压,促朝作出让步,以克服朝核危机。韩国认为,目前朝核问题正处在关键时刻,韩国面临是否对朝制裁的重大选择,此刻加强与俄的关系至关重要;俄是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又是朝核设施的提供者,为  相似文献   

8.
由于布什政府推行冷战政策的影响,朝鲜半岛的缓和形势出现了一定程度的倒退.但在朝韩双方的共同努力下,南北实现统一的大趋势仍不可扭转.今后一个时期,朝美复谈、金正日访韩等问题将成为影响半岛局势的重大因素.  相似文献   

9.
2019年,朝鲜半岛处于美朝无核化博弈和东北亚地区大国战略博弈之中。美国主动出击,在朝鲜半岛地区推行其"印太战略",中国和俄罗斯正面迎击,韩国谋求与美国"印太战略"对接,朝鲜半岛的战略博弈呈现新态势,缓和下的博弈成为一种新常态。朝鲜半岛紧张局势缓解,军事对抗强度降低,安全形势无巨变亦无升温。美国的对朝制裁施压、对韩约束限制政策为韩朝关系投下了阴影。韩朝关系有缓和,但也有波折:军事和解取得进展,但军事合作协议尚未完全履行;保持了对话合作的渠道,但合作交流止步不前。有关国家为促进朝鲜半岛无核化和建立朝鲜半岛永久和平机制付出了努力,无核化进程仍然处于"双暂停"阶段。半岛问题出现钝化迹象。  相似文献   

10.
李明博政府对朝政策调整及其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韩国总统李明博上台后调整了对朝政策.这一政策调整是在韩政局变动、卢武铉对朝政策面临挑战、朝鲜弃核进程出现新变数情况下进行的,它同时体现了李明博政府的实用主义外交理念.韩新政府对朝政策表现出了强硬性、务实性以及加强与美协调三大特点,其对朝政策调整将对朝鲜半岛战略格局产生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1.
美国对朝鲜半岛的政策是其亚太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基于中美亚太主导权竞争的需要,美国极力谋求削弱中国在朝鲜半岛的影响,为此采用了楔子战略,意在对中朝、中韩关系进行双重分化。美国分化中朝关系主要采取"以压促变"的方式,对中朝进行"拉打结合"的区别对待,不断加剧中朝两国内部的矛盾,使得朝鲜成为中国的战略负担而非战略资产。对于分化中韩关系而言,美国在经济方面采取签署美韩FTA、拉拢韩国加入TPP和阻止韩国加入亚投行等方式的效果有限,而在安全方面的楔子战略相对更加有效,"萨德"入韩便是明显的例证。美国在朝鲜半岛谋求双重分化的楔子战略加剧了朝鲜半岛局势的复杂性,也使得中美战略竞争加剧,导致东北亚分化更加严重。  相似文献   

12.
<正> 东北亚地区是二战后大国关系盘根错结,民族、边界、领土、意识形态冲突频起的地方。在东西方冷战时代,朝鲜半岛成为观察亚太地区政治军事形势的晴雨表。在两极格局解体后的今天,东北亚局势的发展又成为判断亚太新格局如何形成的主要依据。冷战的结束给世界局势带来了全面的缓和。东南亚地区出现了战后前所未有的缓和局面。然而,东北亚地区的情况则有所不同。虽然朝鲜半岛北南双方出现了缓和的趋势,俄美在该地区也部分裁减了军备,俄韩、中  相似文献   

13.
在当前国际金融危机的大背景下,朝鲜的核和导弹问题、朝韩关系、朝日关系、朝美关系等更加复杂,半岛局势起伏跌宕,也使中国的地位和作用更加突出。中国对朝鲜半岛问题坚持“参与、平衡、稳定”的原则,并体现出特有的大智慧。中国在解决朝核问题“六方会谈”中的努力可体现中国在朝鲜半岛事务上“新”的外交思维。  相似文献   

14.
朝鲜半岛的稳定是东北亚稳定的关键,朝鲜半岛的未来不仅受朝韩关系的影响,更受周边大国相互关系的制约。因此,朝鲜半岛的统一前景不容乐观。针对朝鲜半岛的现状和未来的演变,中国应当及时调整自己的朝鲜半岛政策,做到未雨绸缪,积极应对。  相似文献   

15.
驻韩美军调整及其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驻韩美军当前进行的重新部署可以说是朝鲜战争结束以来最大的一次调整,表明了美国在朝鲜半岛开始实施一种“以退为进”的战略。连同与之同步进行的加强美军战斗力的计划,驻韩美军的重新部署将使美国在军事上和政治上取得更大的灵活性和主动权。但另一方面,这一调整有可能给美朝、美韩关系乃至地区安全局势带来新的不确定因素。  相似文献   

16.
2010年,朝韩对抗不断升级,半岛无核化难度增大,局势高度紧张。 一、朝韩对抗不断升级 “天安”舰事件致使朝鲜半岛南北关系从相对缓和转向直接对抗,美韩频繁联合军演和延坪岛炮击更是为朝韩对抗火上浇油。  相似文献   

17.
由于历史和现实原因,叶利钦时代美国对俄罗斯政治的影响深远。这种影响经历了美国帮助叶利钦巩固政权、支持叶利钦确立俄罗斯发展方向和维护叶利钦政权延续3个阶段。叶利钦时代美国推动俄朝西方民主制度转变是美对俄政策的主要内容和目标。每当俄罗斯国内经济和政治危机加深,美国就会加强对俄罗斯内政的干预。俄罗斯国内政治进程遭受挫折反而会加强美国内反对把俄作为战略伙伴的趋势。美国对俄实施经济援助是基于经济市场化对政治民主化具有促进作用的构想。美国把援俄当作影响俄国内局势、增强叶利钦政治地位的重要手段。美国对俄国内改革的支持主要体现在对叶利钦的支持上,并对俄罗斯人事变动施加压力。  相似文献   

18.
1997年12月9—10日,中、美、朝、韩在日内瓦召开了朝鲜半岛问题“四方会谈”首次正式会议,这标志着建立朝鲜半岛和平机制进程的启动,意义重大。 一、会议提出的背景 1996年4月16日,美国总统克林顿和韩国总统金泳三建议举行有中、美、朝、韩参加的四方会谈,其背景有: (一)有必要缓和朝鲜半岛局势。冷战结束后,朝鲜与美日关系和韩国与中俄关系各有不同程度的改善,但朝鲜南北方的关系却几度剑拔驽张。1993年3月朝鲜爆发的核危机使刚刚起步的南北关系缓和陷于停顿。1994年10月,美朝签署核协议后,核危机引起的紧张局势渐趋  相似文献   

19.
朝鲜第四次和第五次核试验搅动了东北亚局势,美韩借此蓄谋部署"萨德",严重增加了区域紧张,导致了区域失衡。朝核与"萨德"根源在于朝鲜半岛区域公共产品的缺失,这一缺失主要源于朝鲜半岛政治经济结构的两大矛盾:"安美经中"的二元结构分裂与竞争;"南融北斥"的南北结构失衡。构建朝鲜半岛区域公共产品,概有三个努力方向:力推美朝与南北关系正常化,构建中美朝韩四国外长会晤机制、中美朝韩四国首脑峰会;力推朝鲜半岛无核化,签署和平协议,构建中美朝韩共同治理和平委员会;力推半岛南北平衡发展,在"一带一路"战略框架下促成中朝自贸区。进而在此基础上,搭建一个强有力的制约性整合平台,即中美朝韩四国共管的朝鲜半岛区域合作组织——"跨半岛联合体"。"跨半岛联合体"不仅面临区域公共产品构建的共有困境,同时面临东北亚秩序的特有困局,若要破解这些困境,中美需将"新型大国关系"机制化、推动双边同盟体系转型和构筑"共同外部威胁"意识,同时借鉴东盟与上海合作组织等模式,组建一套完备的"跨半岛联合体"体系,以共建、共享朝鲜半岛安全、和平与发展。  相似文献   

20.
朝鲜半岛是关系俄罗斯安全利益的重要地区,朝鲜半岛的和平与稳定直接关系到俄罗斯远东地区的安全。俄罗斯希望通过加强与朝鲜半岛上两个国家的政治经济关系,促进远东地区经济发展和融入东北亚地区经济一体化进程。普京执政后,俄罗斯对朝鲜半岛的政策有了新的转变,它注意平衡发展与朝鲜和韩国的关系,积极参与朝鲜半岛事务调节,增强自己在东北亚地区的影响力。对于朝鲜核危机,俄罗斯的立场是支持朝鲜半岛无核化和核武器不扩散制度,坚持通过政治外交手段解决问题,以期实现地区的持久和平与稳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