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去年,扬州市委提出了建设世界名城的目标,这是扬州人的"扬州梦",是"中国梦"的扬州篇章。我们要与时代"合拍"、与党政"同行"、与群众"共鸣",紧紧围绕建设世界名城这个"扬州梦",凝聚智慧、汇集力量、履职尽责,努力把人生价值释放到实现"扬州梦"、"江苏梦"、"中国梦"的实践中,为谱写好"中国梦"的扬州篇章而努力奋斗。一、履行职能满腔热忱。满腔热忱才能谱写激情乐章。政协委员只有把荣誉和责任  相似文献   

2.
汪辉 《江苏政协》2011,(2):51-52
<正>提起江都市公安局马长旺,不仅在业内,而且在基层群众的口口相传中,"那一枪"也是出了名的。那是1989年5月的一天,马长旺到扬州出差,路遇歹徒持刀具和枪支在闹市区滋事,伤及4位民警和无辜群众,情势万分危急。马长旺出于职业责任,毅然决然、单身一人、匍匐滚爬,一枪将歹徒击毙。  相似文献   

3.
<正>"我想从沧海桑田扬州城、风起浪涌扬州事、灿若星辰扬州人、绚丽华章扬州文四个方面来触摸扬州2500年的历史脉络……"2015年5月4日,扬州市政协文史委主任王虎华《2500年的扬州故事》的专题讲座,拉开了一年一度扬州市政协"界别活动周"的帷幕。从2007年开始,市政协连续九年以"界别活动周"为载体,组织委员深入基层,察实情、求良策、汇民智,既密切了委员与群众  相似文献   

4.
我认识扬州是在诗词里。杜牧的《寄扬州韩绰判官》:"青山隐隐水迢迢,秋尽江南草未凋。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散吹萧"。读了这首诗以后,我的心和扬州联系在一起了。扬州不是宏大的京城,没有那种恢宏的气势,扬州是静静躺在大运河边的一朵睡莲。瘦西湖的情影,平山堂悠悠的钟声,瓜州渡口的烟水,野渡的气息,五亭桥十五个卷洞里的月色,都给人们留下了诗一般美好的印象。扬州给人的印象永远是淡淡的,像一泓碧绿的湖水,像秋夜里淡淡的月色,像石涛笔下的水墨画。扬州充满灵气的山水铸就了"扬州八怪"的画家们,就是画坛的一代宗师石涛…  相似文献   

5.
<正>2012年以来,扬州持续推进城市荣誉体系建设,着力打造文明风尚新高地,每年召开城市荣誉表彰会,开展"十大功臣"、"十大扬州好人"等荣誉项目评选活动,推出各类先进典型,先后有2人荣获全国岗位学雷锋标兵,5人荣获"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2人当选省"时代楷模"等,社会向上向善叠加效应凸显。全方位培育践行中树立大局  相似文献   

6.
正杖头、布袋、提线是中国木偶界三大表演形式,扬州木偶是杖头木偶的主要传承地,它以"不是真人胜似真人"的艺术效果蜚声中外,以"让所有观众成为孩子"的艺术魅力使人童心未泯,以"博采众长、人偶同台"的艺术样式向世人证明木偶来源于中国。我们应该让扬州木偶风靡于大运河畔,也应该让它走出扬州、走遍全国,进一步走向世界,成为文化交流传播的  相似文献   

7.
《台声》2016,(6)
正记得贫僧还是儿童的时候,在离家不远的地方,有人问我:"你是哪家的孩子?"我说:"万福新村的。"我父母的故居就在万福村。到了扬州,人家又问我:"你是哪里人?"我告诉他们:"我是仙女镇的人。"到了南京,出家以后,经常有人问起贫僧哪里人?我说:"我是扬州江都人。"后来有因缘到了其他省份,每当人们问起贫僧哪里人?我就回答他说:"我是江苏人。"四五十年前,贫僧周游  相似文献   

8.
今年11月22日,是我国现代著名文学家、爱国者朱自清先生诞辰100周年纪念日。朱自清在《我是扬州人》一文中写道;"我家跟扬州的关系,大概够得上古文说的‘生于斯,死于斯,歌哭于斯’了。现在亡妻生的四个孩子都巳自称为扬州人了;我比起他们更算是在扬州长成的,天然更该算是扬州人了。"扬州最为繁华的琼花路旁,竖立着一块"朱自清故居"的指示牌,沿着指示方向,就到了古朴小巷安乐巷27号,这就是朱自清故居。朝东的大门旁,一块深绿色的匾上,江泽民总书记亲笔题写了5个大字:"朱自清故居"。这是一所扬州传统的小四合院,进入大门有一门堂,三间两厢,甚为幽静。来到第一展览室,刚进门就看见一座用大理石雕成的朱自清头像,他举目昂视,脸上显露出愤怒和不安。看得出,朱自清对当时国家的前途、民族的命运,忧心忡忡。无论是反对独裁,还是反对侵略,他都和广大师生站在最前沿。最突出的是1948年,美国一方面支持国民党打内战,扶植战败的日本,一方面又"援助"美国面粉。当时全国物价飞涨,民不聊生,朱自清有严重的胃病,很需要这些面粉,但他仍然于6月18日在《抗议美国扶日政策并拒绝领取美援面粉宣言》上签了名,把配给证退了回去,并叮嘱夫人陈竹隐:"我们家...  相似文献   

9.
“人生只爱扬州住,夹岸垂杨春气薰”、“嘹唳塞鸿经楚泽,浅深红树见扬州”……提起扬州,人们总会在诗词之中一窥它的风采,毕竟这“淮左名都”在历史的岁月中给人们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象。如今,“逢人犹说好维扬”的时代更续写出新篇章,从文化到经济,从教育到科技,现在的扬州显示出愈加不凡的实力,而扬州残疾人事业亦成绩斐然。这里的残疾人工作有声有色来源于扎实,可见,扎实并不普通,因为扎实之后留下的是一份持久的幸福。  相似文献   

10.
<正>作为全国首批历史文化名城,扬州历史文化场馆资源丰富。5.09平方公里的古城内,会馆遗址及经典民居老宅,如同一颗颗散落的珍珠,将古城扬州点缀得缤纷多彩、灼灼其华。一、会馆的由来及扬州独特的禀赋优势所谓"会馆",是明清之际易籍人在客居地建立的一种特殊社会组织  相似文献   

11.
怀古"同人西辞阅江楼,烟花三月下扬州。"擅改李白诗一句,实权宜于概括我们"委员活动日"的时间地点和活动意向的。而我与扬州还别具夙缘。上世纪"反右"运动,我曾贬谪扬州22载。  相似文献   

12.
正4月中旬,台湾中天电视《魅力东方》栏目组、台湾《民众日报》媒体代表团赴扬州实地采风,走访多地拍摄扬州自然风光,寻找古城风韵,用镜头、文字、图片聚焦扬州满城春色、人文情怀。台湾媒体"扬州行"采风活动已连续举办两年,活动旨在以台湾媒体人的"双眼"发现古城之美,向台湾同胞推介扬州城市形象,已经成为台湾同胞认识、了解扬州的一扇"新窗口"。  相似文献   

13.
陈东东  storyof 《小康》2005,(1):74-75
一段似乎可以重回的慢的时间,那是现代人心目中的古扬州,符号化的扬州比现实具体的扬州更属于扬州。  相似文献   

14.
袁秋年 《群众》2010,(6):52-53
<正>近年来,我市坚持以"发展创新型经济、建设创新型城市"为要求,紧紧围绕建设"创新扬州、精致扬州、幸福扬州"目标,弘扬主旋律,打好主动仗,对内加强  相似文献   

15.
正打造"健康中国扬州样本",是扬州"十三五"期间的民生"1号工程"和全市重点抓好的十件大事之一。扬州市把建设18家农村区域性医疗卫生中心作为造福300万扬州农民的重要举措,通过财政投入、人才培养、医联体帮扶、信息化建设等一系列措施,改善了农村医疗条件,极大提升了农村群众对医疗服务的获得感和满意度。2017年全省卫生计生工作会议充分肯定了扬州做法,并要求推广扬州经验。探路医疗资源重心下沉。扬州  相似文献   

16.
《群众》2016,(10)
正习近平总书记在多次讲话中指出,传承久远、绚烂多姿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门,是构建文化自信的重要元素。在历史的长河中,扬州学派、扬州画派、扬州评话、扬剧、扬州工艺、淮扬美食等汇成了一幅幅光彩夺目的人文画卷。目前,扬州拥有"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3项、国家级非遗保护项目19项、省级项目61项。多年来,扬州高度重视非遗保护,出政策、建机制,搭平台、育人才、夯基础、促发展,形成了独特的"扬州样本"。  相似文献   

17.
对于扬州的印象源于杜牧的那首流传了一千多年的名诗:青山隐隐水迢迢,秋季江南草未凋,二十四桥明月夜,何处玉人教吹萧。于是提及扬州总觉得应该是浅夜无雨,钟磬清圆,茶汤半凉时的思绪。到过扬州的人,对扬州的水、扬州的桥、扬州的文化总会念念不忘。詹境福先生就是这样一个人,他在扬州生活多年,甚至把家从台湾迁到了扬州。终于有机会,我们去拜访了这位有着传奇经历的台商——扬州市台胞投资企业协会副会长,扬州久鑫渔具有限公司董事长,詹境福先生。“我是扬州人”很多台商来到大陆后可能会有些“水土不服”,不大适应大陆的环境,比如衣食住行…  相似文献   

18.
<正>进入新时代,扬州发展正面临前所未有的重大历史性机遇,"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大运河文化带等战略在扬州叠加,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扬子江城市群、宁镇扬一体化进入实务化项目化操作。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重大决策部署,围绕高质量发展要求和省委"把人  相似文献   

19.
扬州人性格兼具南北,北人的坚毅,南人的细腻。扬州历史上曾经是中国最富有的城市之一,曾经富商云集。因而也形成了享受之风,扬州人很少外出打工,而在外云游四方的扬州人在赚足了一笔钱之后也忙不迭地回到这里,尽情享受平淡却有滋有味的生活。 享受扬州菜 吃在扬州是一种  相似文献   

20.
《群众》2012,(4):2
<正>近年来,在省委、省政府领导下,扬州市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围绕建设"创新扬州、精致扬州、幸福扬州"战略目标,统筹推进改革、发展、稳定等各项工作,以"三新一网一书"产业为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