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协商民主:概念、缘起及其在中国的运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20世纪90年代以来,西方民主理论出现了协商民主的转向,这个转向基本上是针对代议民主的缺陷而倡导公民直接参与公共事务的民主模式。协商民主虽然起源于西方,但在中国也有着广泛的运用空间。通过对其概念和缘起的分析不但可以理解其理论实质,也可以更好地理解它对中国民主政治发展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2.
论民主转型与政治文化研究的复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从20世纪后期文化与民主的关系重新引起人们的关注、政治文化研究开始复兴以来,很多著名的政治学家投身政治文化研究,相关成果大量涌现,研究领域和视野得到拓展,研究理论与方法得到创新.这一重要倾向不仅推动了比较政治文化研究向纵深发展并取得了显著的成就,而且对促进全球民主转型与民主巩固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20世纪80年代西方学术界兴起了协商民主理论研究的热潮,国内的学者及时地将译著介绍到中国,一方面梳理、分析和探讨其基本的理论架构和内涵,另一方面关注当代中国政治发展的现实状况,从现实的政治实践中发掘理论资源,为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理论提供实践支撑。准确把握协商民主的基本内涵,探讨中国发展协商民主的现实路径,对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发展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4.
叶剑锋 《新东方》2010,(1):38-42
协商民主是20世纪80年代西方社会兴起的一种新的民主理论,因为其深化了对民主内涵的认识而受到了国内政治学界的重视与研究。近几年以来国内关于协商民主的研究不断增多,2003年复旦大学林尚立教授发表了《协商政治:对中国民主政治发展的一种思考》一文,是国内较早的协商民主研究之一。2004年上海三联书店出版了中共中央编译局陈家刚博士主编的《协商民主》一书,该书全面介绍了国外学者关于协商民主的主要观点,为国内协商民主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参考资料。协商民主研究正在成为国内政治学研究中的一个热点。  相似文献   

5.
协商民主是20世纪后期西方民主理论研究的新转向,近年来中国学术界开展了大量有关协商民主的研究。需要注意的是,西方学者所探讨的协商民主与中国政治制度层面的协商民主并非同一对象。本文回顾了西方协商民主与中国协商民主概念提出的过程,认为中西方协商民主在概念内涵、兴起的实践基础、理论地位、协商的制度与形式以及参与主体的平等性等方面存在差异,但二者在价值追求与实践功能等方面也有契合之处。针对中国协商民主的现状,提出了推动中国协商民主进一步完善的建议。  相似文献   

6.
协商民主是20世纪80年代在西方兴起的,多数学者把它认为是民主理论的一种新发展或是民主理论的一种转型。作为与选举民主相对应的第二种民主形式出现,协商民主标志着民主理论发展的新的可能性。继1980年美国克莱蒙特大学政治学教授约瑟夫·毕塞特在《协商民主:共和政府的多数原则》一文中从学术意义上提出和使用“Deliberative democracy”(协商民主)之后,  相似文献   

7.
主持人言     
正艺术人类学伴随着人类学传入中国而受到中国学者的关注。从开始就有学者从人类学的角度去研究艺术,但艺术人类学真正作为一个学科受到关注,则在20世纪80年代以后。艺术人类学的研究,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走向田野,到2006年中国艺术人类学学会成立,许多研究艺术人类学的学者开始结成一个学术的共同体。走到今天,有关艺术人类学的研究已经开始进入成熟期,也由此,需要对以往的研究有一个理论总结与反思。  相似文献   

8.
彭航 《传承》2007,(7):72-73
20世纪80年代以来,针对传统"投票民主"的缺陷和不足,西方学者提出了"协商民主"的治理思想,这一学说逐渐流行,成为当代西方最重要的政治思潮之一。但迄今为止,西方各国都没有将协商民主纳入国家民主政治之中。而在中国,人民政协不仅实实在在地实现了协商民主,而且克服了协商民主实践过程中的一系列困难,为人类民主事业的发展做出了有益的探索。  相似文献   

9.
万平  罗洪 《前沿》2011,(5):48-52
协商民主理论兴起于20世纪后期。到了20世纪90年代,协商民主理论已经引起国外诸多学者的广泛关注,他们对协商民主理论从多个方面展开论述,这使得协商民主理论成为最有活力的新型民主理论之一。笔者对他们的研究成果进行认真梳理,本文就是笔者梳理结果的部分呈现。  相似文献   

10.
行政民主理论视角下的政务透明和公众参与关系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20世纪70年代以来,随着世界各国公共行政改革实践的不断深入,行政民主理论迅猛发展,其地位和作用日益凸显。而政务透明和公众参与作为行政民主理论的两翼,都是政治民主发展的必然产物。二者相互联系,密不可分。因此,基于行政民主理论这一视角,结合我国政治和行政改革的实际,对二者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就具有较大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1.
协商民主理论是20世纪80年代以后在西方兴起的一种民主理论研究.中国有着发展协商民主的本土资源:和合文亿的支撑及政治协商的实践土壤,但也存在一些制约因素:公民社会的弱小和选举民主的不足.  相似文献   

12.
黄秋燕 《传承》2014,(9):94-95
协商民主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兴起于西方的一种新的民主理论范式,作为一种对自由民主反思和修正的民主范式,它在现实政治实践中具有重要的价值。兴起于特定社会和时代背景的协商民主,其实现需要公民素质、政治制度、经济基础、社会文化等方面的保障。  相似文献   

13.
何谓民主?民主一词源于希腊字“demos”,意为人民。“协商民主”正是民主的一种重要表现形式。“协商民主”一词,是由20世纪80年代的西方学界开始关注的新领域,并在罗尔斯、哈贝马斯等著名政治哲学家的推动下,协商民主逐渐赢得了越来越多的承认,成为当代中西方民主理论研究的热点问题。但在中国,协商民主有着属于自己独特的发展,  相似文献   

14.
叶剑锋 《湖湘论坛》2010,23(6):119-121
达尔的现实民主指的是自17世纪起,尤其是19世纪末20世纪以来发展起来的民族国家的大规模代议制民主。达尔的现实民主是实现了与理想民主相分离,祛除了价值约束的程序民主。但达尔认为,不能因此认为程序民主在某种程度上可以抛弃道德义涵,不能因为公正的民主程序产生了不公正的后果而断言正义的要求与民主的程序相矛盾。民主作为程序,是一种预设了价值诉求的程序。民主过程预设了广泛的基本权利,民主本身就是权利。  相似文献   

15.
在经历了20世纪八九十年代的民主基本知识启蒙后,中国学界开始反思民主理论中的一些常识性的被意识形态化了的基本议题,包括民主的主体、形式,民主化过程中不同民主形式的适用范围与次序排列等,并试图在中国经验的基础上重构民主理论,为中国政治民主化平稳有序的进行提供观念路线图。本文在概括评述国内前沿学者的反思与重建主要议题的基础上,指出它们本身存在的一些误区,期望推进中国民主理论的更加理性的建构。  相似文献   

16.
在经历了20世纪八九十年代的民主基本知识启蒙后,中国学界开始反思民主理论中的一些常识性的被意识形态化了的基本议题,包括民主的主体、形式,民主化过程中不同民主形式的适用范围与次序排列等,并试图在中国经验的基础上重构民主理论,为中国政治民主化平稳有序的进行提供观念路线图。本文在概括评述国内前沿学者的反思与重建主要议题的基础上,指出它们本身存在的一些误区,期望推进中国民主理论的更加理性的建构。  相似文献   

17.
网络民主是一种能增强国家机构回应和公民政治参与的新型民主形式,已日益成为包括政治学学科在内的热点研究课题和众多学者的学术旨趣。目前国内外学者对网络民主的研究虽热,但并未形成较为广泛的共识。基于此,有必要介绍学者们对网络民主的研究成果,以了解网络民主的特征、网络对民主政治的影响,并寻找网络民主发展的对策,从而为网络民主的发展建设提供相应的理论认识和经验借鉴。  相似文献   

18.
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军民主问题研究述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军队内部实行民主是我军的光荣传统,是人民军队本质的重要体现.20世纪80年代以来,有关我军民主建设的理论和实践,一直受到军事学界的关注.本文在梳理和分析相关研究文献的基础上,提出我军民主问题的未来研究路向.  相似文献   

19.
在民主作为一种普适性的价值理念越来越被人们接受之后,人们对民主的关注也从价值层面转向技术层面的研究,对民主技术的研究和实践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题中应有之义。但目前来说,民主技术是一个新话语,对民主技术的研究也涉及多学科、多方向和多个视角,如何从政治发展的视域来界定民主技术的论域,是我们当前政治民主技术研究的前提,也有利于促进政治民主技术在理论与实践两个方面的发展。  相似文献   

20.
于峰  卢瑾 《前沿》2011,(22):33-36
20世纪中后期,参与式民主理念作为对西方代议制民主为代表的自由主义民主模式的批判和修补,丰富了民主政治的合理内核,代表着现代民主的发展方向而备受重视并逐步兴起。在民主化日益成为当代主流话语的背景下,系统梳理西方参与式民主理论的发展逻辑,分析研究其价值与局限,对于进一步推进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实现人的自由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