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产翁"即男子"坐月子",是唐至清代广泛流行于中国南方壮侗语族先民中的一类特殊习俗。与"射日"有关的神话在中国也曾广泛流行,西南地区苗瑶族群中至今流传,甚至遗有表演这一神话的"射日舞"。分析发现,二者均是古之某种仪式的遗存。其中,"产翁"之俗是人们相信男子"坐月子"可保母子平安信仰下的一种仪式,它的出现或与南方湿热气候下初生儿的存活率有关。而"射日神话",本是对"射日"仪式的解释,"射日"是人们在旱灾中登高以箭射日的一种仪式,基于人们相信如此可驱退酷热的信仰,其或与发生在距今4000年前后的气候异常有关。  相似文献   

2.
《台声》2017,(6)
正@台声杂志官方微博本期话题#这就很"jiān jiè"了#日前,台湾教育部门认定,"尴尬"也可以读作"jiān jiè"。在一些网络语言中,"尴尬"经常被读作"jiān jiè"。但据台湾媒体报道,台湾省教育部门目前已经正式认定,"尴尬"是可以读作"jiān  相似文献   

3.
<正>在现代汉语中,"咖"有两个读音:一为ga,比如"咖喱";二为ka,比如"咖啡"。这两种读法的"咖"都是音译用字,没有实际意义。然而近年来,"咖"字又添新义。例如:(1)冯小刚贺岁剧《私人订制》来袭,葛优王宝强大咖加盟。(《北京晚报》,2013年9月26日)(2)《亚当斯一家》内地首演,怪咖家族遇上麻瓜一家。(《深圳晚报》,2013年7月19日)这些标题中的"咖"都读作ka,  相似文献   

4.
李辽宁 《今日海南》2014,(11):16-16
正五千年的中华文明源远流长,蕴含着丰富的传统文化,"官文化"就是其中之一。"官"者,官吏、官员之谓也,是阶级社会中居于统治地位的各级各类管理人员的统称。从性质来看,"官"是一个中性词,意味着一定的社会身份和社会地位。不同的历史文化传统和社会治理模式,孕育着不同的"官文化":在统治型社会治理模式中,"官文化"以"权治"(亦即"人治")为核心内容,通过权力和权谋来解决人与人之间的矛盾;在管理型社会治理模式中,"官  相似文献   

5.
"五溪蛮"生活于相对封闭的地理空间内,保留了大量具有重大文化意义的民俗仪式。"抬狗求雨"是广泛流行于"五溪蛮"地区的一种民俗仪式,它具有非常明显的人类学意义:首先,"抬狗求雨"体现了"五溪蛮"地区的"槃瓠崇拜","槃瓠崇拜"中有非常明显的"狗"图腾崇拜;其次,它体现了至少在汉代时就十分盛行的"蚩尤崇拜",在汉代时,"蚩尤"神像有非常明显的"狗"元素;最后,"抬狗求雨"民俗仪式又体现了非常明显的狂欢化本质。"抬狗求雨"仪式传达了大量与原始社会相关的文化信息,我们有必要对它进行深刻的认识。  相似文献   

6.
朱铁志 《今日浙江》2012,(19):61-61
从古至今,读书在咱们中国都是个微妙的事情。国家要大治,首先号召书生"学好文武艺,货与帝王家",于是"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学而优则仕";国家要大乱,书生往往成为首当其冲被迫害的对象,"焚书坑儒"使文化走向专制,"文化大革命"使全社会走向极端反智。在这样一种矛盾的逻辑氛围中,"书生气"就容易成为遭灾罹祸的"莫名之气"。一个人就  相似文献   

7.
在改革开放的大潮里迅速崛起的中国青年中,"海派"青年是格外引人注目的一群.这些生活在昔日大上海——"冒险家乐园"中的年轻人,由于所处地理位置和历史文化传统的不同,使他们无论在思维方式、价值取向还是在行为特征上,都表现出与内地青年不同的特点,形成了具有鲜明个性的"海派"青年文化.本文试图概括"海派"青年文化的特点,并从历史和文化的角度作一剖析.开放性的"海派"青年文化与内地青年的正统、保守和相对封闭相对照,"海派"青年文化则表现出新潮、现代和开放的总体特征.本来,上海就是一座国际性大都市,曾接受过西方文化的长期熏陶,对西方文化的开放和较强的吸收能力是"海派"文化的固有特征."海派"青年无疑承袭了  相似文献   

8.
<正>距离春节还有一个星期,可从福建打工回来的恭城瑶族自治县莲花镇矮寨村村民唐庆章夫妇已经开始忙碌,要购置年货,又要忙着制作春节的佳肴。"好多年没有回来了,进村时我都不敢相信这就是矮寨。过去矮寨穷,总感觉矮人一等,今天看到村里的变化,发现我们矮寨不‘矮’了。"为此,唐庆章今年特意请人写了这样一副对联贴在家门口:"忆往昔生活无奈家穷人苦,喜今朝丰衣足食村靓室美。"像唐庆章这样在外打工的人,回到家乡的最大  相似文献   

9.
作为中国文化中的重要价值和道德评价标准,"忠"与人的修养密切联系在一起,而作为最基本的价值要求,"忠"又与其他的价值要求相互融合,共同构成了中国的价值文化。在所有的价值规范中,"忠"既是一种最基本的要求,又是最高的精神价值存在,对一些人的敬仰乃至神化的关键一点就是其对"忠"的践行。"忠"是人人都必须遵循的标准,包括最高统治者,所以"忠"的主体和客体有时也要发生相互转化,应该说,这是中国"忠"文化的一大特点。而也正是由于"忠"本身的独特,使其构成了中国精神的重要内核。  相似文献   

10.
正习近平总书记曾多次强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国学是中华五千年文明的结晶,国学宝库中蕴含了"三严三实"的深刻内涵,"三严"是对儒家修己安人之道的凝练与提升,"三实"是对领导干部作风建设的更高标准。"三严三实"思想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最好的继承与培养,是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方法论。学习"三严三实"中的国学精神,可开拓党员领  相似文献   

11.
春节一过,新学期的工作又紧锣密鼓地开始了。冬去春来,万物复苏。二月二,"龙抬头"。新一年的期待与希冀,也悄悄地在现实中展开。"龙抬头"的说法里面,包含了很深刻的文化意味。有人将其解释成为"斗转星移"。按照星宿的划分,二月初的黄昏,是二十八宿中属于"东方苍龙"的角宿从东方地平线上出现的时  相似文献   

12.
杨小草 《前进》2017,(4):52-53
<正>中国自古就是文明古国、礼仪之邦,古代君子要求具备"礼、乐、射、御、书、数"六艺。作为社会主义事业的组织者、推动者和实践者,领导干部更应该从"君子六艺"中感悟领导艺术。领导干部应具备"礼"所要求的高贵品格和礼仪修养。礼,古有五礼:"吉礼,凶礼,军礼,宾礼,嘉礼",是古人对君子文明礼仪方面的要求。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礼"属于社会道德范畴,后经儒家宣扬和教化受到统治阶层关注和利用,形成典章制度和社会规范。  相似文献   

13.
"敬业"是一个历史文化范畴,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敬业",更多地内涵了"敬事"的意义,而"敬位"、"敬职"则具有相近意义。从一般意义而论,从"职事"到"事业"反映出人们从事职业的境界,由此而展现的"敬业"说到底体现的是人们的文化生命境界,"敬以直内"与"义以方外"都是提升自己文化生命的方式。  相似文献   

14.
正当前,蔡英文当局大搞"去中国化",推行"文化台独",妄图从根上斩断台湾与大陆的联系,从而达到"台独"目的。但台湾到处可见中华传统文化,正如李敖所说,"台湾无处不中国"。事实上,台湾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台湾史前文化源于祖国大陆;中华文化一直是台湾文化的主流,并抵御了外来文化的侵袭;海峡两岸文化民族形式相同,具有鲜明的中华文化特色。  相似文献   

15.
梦鸽 《乡音》2012,(12):50-50
"中国元素"已不仅仅是传统文化的一种象征,"中国元素"的精彩绽放,不仅让国人为之兴奋骄傲,更让世界为之赞叹和痴迷。诚然,有一种不可争辩的事实,当世界经济离不开持续增长的中国经济时,世界文明也离不开中国文化。孕育着中国文化精神的"中国元素"将会为中国品牌走  相似文献   

16.
观察蔡英文近来的政治言行发现,"新政治文化"只是政治谎言,只是美丽的传说。蔡英文打着"新政治文化"的旗号,还在延续陈水扁与民进党的"旧政治文化"与"民粹政治文化",还在制造政治仇恨、制造族群对立。  相似文献   

17.
有媒体称:2008年为"山寨元年","山寨"正成为一种现象和潮流,甚至被命名为"山寨文化"。君不见,"山寨产品"摧城拔寨,"山寨文化"层出不穷。据媒体调查,有近五层的网友看好"山寨文化"的未来。"山寨"从哪里来这么多的底气?它真的能够扛着大旗高歌猛进,开创新的文化潮流吗?  相似文献   

18.
王灿 《长江论坛》2019,(2):92-96
"三不朽"源自《左传》,是对后世影响很大的人物评价体系。长期以来,"立德、立功、立言"中的"德"被单一解释为"修身"之"德",这是不恰当的。此处之"德"应为创制优良制度文化,使其保持对民众和后世的长久福佑和影响之"德"。除此之外,"德"作为排名首位的"不朽",其内涵亦贯穿"三不朽"中,先秦时期关于历史人物的评价,也基本上遵循着"德"的原则。  相似文献   

19.
在有关动量词"次"起源的诸种观点中,最受学者推崇的是"位次"说。本文认为"位次"说有待进一步商榷,理由主要如下:第一,"位次"说与词义发展的规律不太相符;第二,"位次"说与汉语动量词语法化的普遍规律不太相符;第三,"位次"说在句法功能方面与动量词"次"历时发展的语言事实不太相符;第四,"位次"说所举最早用例不太可靠,这又可从两个方面来看:一是用例中"次"的字形不太可靠,二是用例与汉语动量词句法位置发展的普遍规律及动量词"次"自身的语言事实不一致。本文的观点是:动量词"次"起源于"叙事时,居于前项之后的称次"义。  相似文献   

20.
欧阳林夕 《创造》2006,(6):60-65
阮鸿献的办公室古朴文雅,脚边的游鱼,半隐的书柜,透着儒家气。这分明是一位雅士的修身之所,"云南药王"如何从这里在商场上释放锐气?"对不起,让你们久等了!"这是阮鸿献与记者见面说的第一句话。阮总介绍办公室的风格定位,首先说了一条:任何人都喜欢"新"的东西,不喜欢"旧"的。那他怎么向"旧"呢?对于阮鸿献,他选择了医药行业作为事业方向,他选准了这个行业,选准了医药--中国历史文化的渊源,"中国医药业文明发源于3000多年前,3000多年的历史文化是中国真正的文化,医药集合了中国中医中药的文化"。阮鸿献要把云南的医药、药材优势呈现出来,"这是我的想法"!故而一间办公室的风格也就确定下来:从古,为不忘根源;从源,而定业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