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在我国已经步入风险社会的情况下,大型聚集活动面临诸多安全风险,现行的安全管理制度已经不能满足大型聚集活动安全需要。在系统梳理大型聚集活动所面临的公共安全风险基础上,对大型聚集活动安全管理现状与问题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健全组织领导体系、完善安全运行机制、强化运行保障和监督"的对策建议,通过构建大型聚集活动公共安全体系主动应对安全风险,保障大型聚集活动公共安全。  相似文献   

2.
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让人们的娱乐方式日益丰富,人们对大型群众性活动的参与热情增高。大型群众性活动具有人群密集且构成复杂、活动类型繁多且影响广泛、多种因素综合且不易控制等特点。安全风险评估作为大型群众性活动管理的重要环节,对于减少和避免大型群众性活动中发生人员伤害和财产损失具有重要意义。大型群众性活动安全风险评估要坚持以人为本、客观全面、科学性、实现效能等原则。同时,安全风险评估主体应根据不同活动类型,合理确定安全风险评估范围及内容,利用流程图、故障树、事件树、蝶形图、风险矩阵或者雷达图等分析方法进行准确评估。  相似文献   

3.
"多元主体参与"是新时期地方政府大型公共项目风险沟通的最新探索。基于扎根理论质性分析方法和结构方程模型(SEM)对陕西省地方政府大型公共项目进行分析,结果显示:项目性质、主体合作特征、主体间关系质量是新时期显著影响风险沟通有效性的核心要素;项目性质依次通过主体合作特征、关系质量影响风险沟通效果,影响路径存在链式、多重中介效应。"以关系为本"发挥关系质量"黏合剂"作用、培育合作主体、强化项目社会舆论治理是新时期实现大型公共项目风险沟通有效性的主要路径。  相似文献   

4.
当前,大型群众性活动安全监管中存在缺少安全监管相关安全技术标准、活动承办者逃避安全监管、市场力量发展缓慢、活动许可程序设置不够科学、各行政机关的安全监管责任不明确以及安全保卫措施确定不科学等问题。应从完善立法,制定安全监管规范和技术标准,正确界定"政府直接举办的大型活动",鼓励各类市场力量参与安全管理,建立附条件许可制度、政府综合协调制度、安全分级分类管理制度、风险保障制度等方面建立和完善安全监管机制。  相似文献   

5.
"谁举办、谁负责"是大型群众性活动安全管理的基本原则,然而,在实际执行过程中,公安机关承担的不仅仅是监管责任,甚至承担着主要的安保责任。政府的态度、保安市场化运作机制的匮乏、公安机关本身的做法,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大型群众性活动安全管理工作的走向。明确大型群众性活动安全管理责任的归属,可以有效促进大型群众性活动安全管理工作效率和提高安全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6.
"谁举办、谁负责"是大型群众性活动安全管理的基本原则,然而,在实际执行过程中,公安机关承担的不仅仅是监管责任,甚至承担着主要的安保责任。政府的态度、保安市场化运作机制的匮乏、公安机关本身的做法,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大型群众性活动安全管理工作的走向。尽快解决这一问题,明确大型群众性活动安全管理责任的归属,可以有效促进大型群众性活动安全管理工作的效率和水平。  相似文献   

7.
闭路电视监控器与大型公共交通系统反恐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伦敦地铁爆炸事件、西班牙马德里火车站爆炸事件等一系列袭击公共交通系统的恐怖事件,使人们越来越关注大型公共交通系统的安全和防范问题。大型公共交通系统由于流量大,无法运用航空系统的安全检查模式。在大型公共交通系统安装闭路监控器,恰恰可以在不影响这些大流量公共交通工具运行速度和效率的情况下,有效地起到安全防范的作用。英国和美国在大型公共交通系统安装闭路电视监控器的经验和模式,可以为我国大型公共交通系统的安全防范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8.
现代社会为风险社会,公共财政为公共风险的规制提供物质保障,为公共风险的防控提供公共资金,"公共风险"与"财政风险"形成了"共生"与"继生"的复杂关系.因应公共风险防控需要而产生的税收优惠措施和紧急税制等税法制度,预备费和预算调整制度等财政法制度,以及财政管制和经济统制等相关措施,均需受到宪法控制.将公共风险的防范机制纳入法治化的轨道,尤其是将公共风险的财税法规制措施纳入"合宪性控制"之下,此为新时代财税法领域的重要宪法课题.  相似文献   

9.
举办大型群众性活动有利于促进经济发展和精神文明建设,但短时间内人员的高度集中和流动也容易引起交通堵塞、拥挤、踩踏以及遭受恐怖袭击等方面的公共安全风险。为此,应当通过规范评估主体、标准、程序以及完善相关法律制度等途径完善我国大型群众性活动公共安全风险评估工作。  相似文献   

10.
非政府组织参与公共外交的主要路径包括:开展对外宣传,塑造国家形象;参与国际会议,影响公共决策;发挥桥梁作用,促进官民交流;组织社会运动,开展游说活动。但另一方面,非政府组织在参与公共外交的过程中也存在成为政府附庸、被消极势力利用等潜在风险。  相似文献   

11.
天津市入室盗窃风险的差异在社区构建上具有机会性。正如日常活动或生活方式理论所预言的那样,目标吸引力和监护的指标与入室盗窃的风险息息相关。又如社会解构理论预言的那样,集体效应和公共控制的社区进程影响了入室盗窃的风险。同时,社区结构和中国城市犯罪之间的内在联系,需要那些在西方观察不到的因素来解释。  相似文献   

12.
人类已进入一个全球风险社会的时代,风险和危机业已成为社会常态。如何治理各种风险导致的公共危机已成为各国政府面临的严峻挑战。政府无法单枪匹马地应对各类公共危机,必然需要各类治理主体的协同共治。政府还担负着公共危机治理的重要责任,主要是公共危机治理的掌舵性责任、风险预防的前瞻性责任、各方协同共治危机的统筹协调责任以及承担公共危机治理失败的最大责任等。要促使政府尽责,建立公共危机治理的政府责任机制。  相似文献   

13.
作为一个国家或地区影响力较大的社会性活动,大型体育赛事是恐怖袭击关注的重点目标。为了更有效地做好大型体育赛事的安保工作,对于极端主义和恐怖主义等犯罪行为,除了运用常规的防控体系进行反恐预防外,还需提高对反恐情报的认识,强化反恐情报预警,深入分析反恐情报预警的运行难题,在此基础上加强情报主导防控理念,加大恐怖袭击风险因素分析,扩大情报搜集的广度及深度,从而进一步提高情报分析和处理能力,构建完善的情报决策转化机制,利用人工智能提高情报决策效率,促进反恐情报预警体系更加成熟,最大限度地提高大型体育赛事的安全防控水平。  相似文献   

14.
公共管理职业活动的伦理基础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公共管理是人类社会治理史中新近出现的一种社会治理模式。从事公共管理活动的公共管理者,是这一社会治理活动的职业承载者。如果说工业社会的社会治理活动更多地遵从科学化、技术化的原则,那么作为后工业社会治理活动的公共管理,则奉行伦理的规定。因此,有必要分析公共管理活动的职业体系、公共管理者的职业角色和公共管理者的职业行为,探讨公共管理职业活动的伦理基础。  相似文献   

15.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国际间交往的扩大,大型社会活动与日俱增,而公众对大型社会活动的安全问题也日益关注。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与完善、政府职能的转变,公共安全服务领域允许企业进入并提供多样化的安全服务。目前我国在大型社会活动安保工作市场化运行中存在着一些问题,应从完善立法、风险转移、建立专业保安力量以及公安机关监督、指导等方面进行探讨,构建大型社会活动安保工作市场化运行机制。  相似文献   

16.
重大公共决策因其涉及多元主体利益关系而面临更加复杂的风险因素,网络舆情更是成为重大公共决策不可忽视的治理场域,对风险治理手段有着更高的要求。数据驱动下的信息技术是重大公共决策网络舆情风险治理的重要工具集,并融合专家参与,成为全媒体时代风险防范与化解的有效方式。通过分析重大公共决策网络舆情风险研判单向线性机制存在的不足,提出了基于专家与数字技术深度融合的迭代闭环式舆情风险研判系统,能够从革新现代化治理技术、吸引专家全程参与、加强制度建设、构建良性互动机制等几个维度推进重大公共决策网络舆情风险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相似文献   

17.
虚拟空间与现实空间相互转换存在的双重公共风险为理解网络空间秩序提供了全新视域。网络空间秩序作为一种预测和规避公共风险的重要手段,因网络空间内信息不足、信息过多和信息扭曲三种不确定性叠加而导致其风险预测失败,诸如技术控制、法律控制、后生秩序以及多重均衡等多种构成现行网络空间秩序的因素强化了网络空间的公共风险。基于虚拟与现实社会相互转换的逻辑,网络空间秩序的重构与优化应该从虚拟向现实、现实向虚拟以及虚拟向虚拟三个维度展开,最大限度消解和规避公共风险。  相似文献   

18.
陈翔 《外交评论》2018,(5):132-156
区域安全公共产品是特定地区范围内安全类国际公共产品,其提供者向来以霸权国及全球性国际组织为主。随着安全公共产品“供应赤字”的加剧及安全地区主义的发展,小国集团作为区域安全公共产品供给主体的角色曰渐凸显。从公共产品视角来看,区域安全公共产品的有效供给受到行为体意愿与能力的共同驱动。就小国集团而言,自主偏好是其进行区域安全公共产品供给的内在推力,集体力量汇集是其供给区域安全公共产品的外在动力,二者的耦合助推小国集团有效供给区域安全公共产品。而自主偏好与力量汇集的错位,则会导致小国集团自主追求意愿下降、集体力量趋弱,造成区域安全公共产品供给不足。小国集团供给区域安全公共产品还受到地区权力结构、区域主导规范、外部力量介入等因素的干扰。考察东盟供给区域安全公共产品的历史演进,可以诠释小国集团有效提供区域安全公共产品的逻辑。  相似文献   

19.
完善我国公共健康安全法律制度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我国公共健康安全受到严重威胁,成为社会经济发展的制约因素.健全公共健康安全法律保障机制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通过探索环境与公共健康安全的法律保障机制,认为我国在公共健康安全立法中存在公共健康有效应急处置机制不健全、公共健康安全的范围模糊、公共健康安全标准的衡量体系不健全、公民在保护健康安全的义务与责任不明确等问题.并从公共健康安全立法目的、公共健康安全法的基本原则、公共健康安全保障的法律制度建设等几个方面提出了构建和谐的中国的公共健康安全法律保障机制的法律建议.  相似文献   

20.
大型活动安全风险评估作为大型活动安保工作社会化的一个有益尝试,在强化主办单位安全管理能力和风险意识等方面起到了积极的作用。进一步推动大型活动安全风险评估工作的有效途径是将公众责任保险与安全风险评估进行捆绑操作,从而最大限度转移和化解活动安全风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