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是在实践中不断完善和发展的,是一脉相承而又与时俱进的科学体系。与时俱进不仅是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的理论品质,还是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永葆青春的法宝。  相似文献   

2.
马克思主义认为,压迫别的民族的民族,本身决不是自由的。无产阶级革命胜利后建立的社会主义国家,遵照马克思主义的民族理论,普遍采取了民族自治的政策,以实现民族平等和各民族的共同发展、共同繁荣。本文试就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问题谈谈自己的认识。  相似文献   

3.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问题是具有头等意义的重大理论问题:它关系到马克思主义理论自身的前途和命运,关系到中国共产党的前途和命运,关系到整个国家、民族的前途和命运。  相似文献   

4.
《共产党宣言》是在资本主义高速发展的背景下产生的,其中充满了对当时制度的观察和反思,在全球经济危机的今天,其对法治建设仍然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马克思主义法学理论的中国化要求我们要把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我国的法律实践相结合,要求把法治发展和民族发展的特点相结合,要求重视马克思法学理论的创新。社会主义法治理论是对宣言中法学理论的传承和发展。  相似文献   

5.
本文根据在校新疆维族大学生的抽样调查,对其民族意识的调查统计情况进行统计和分析,主要从民族认同问题,民族文化对民族意识的影响,影响民族意识发展的因素及对民族关系的评价和民族意识的转变情况等方面进行了分析并提出相应对策及建议,旨在突出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与政策教育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6.
党的十五大强调,学习马克思主义,一定要以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际,以我们正在做的事情为中心,着眼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运用,着眼于对实际问题的理论思考,着眼于新的实践和新的发展。这“一个中心,三个着眼于”,是总结过去,面向未来得出的正确结论,是党的...  相似文献   

7.
论毛泽东的民族自信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毛泽东民族自信心的形成,一方面与时代紧密相联,另一方面与中国传统文化的教育和熏陶直接有关。确立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以后,毛泽东在马克思主义民族观的指导下,民族自信心在内容和实践上有新的发展。毛泽东民族自信心具有继承性、科学性、人民性等主要特点。毛泽东的民族自信心在中国革命和建设事业中显示了巨大的威力。学习毛泽东民族自信心对我们有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8.
马克思主义法学原理中国化是马克思主义有关国家政权与法的基本原理在中国社会的具体运用和发展。它的第一个发展阶段体现为毛泽东思想中的人民民主专政和人民民主法制理论,第二个发展阶段体现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的民主政治和法治理论。共和国六十年的实践探索,围绕着科学、民主、人权、法治这些基本问题展开,最终找到了一条适合自己的发展道路,其核心就是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统一。总结经验教训,我们要认真学习、正确理解、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法学原理,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借鉴人类法学和法制经验的有益成果。  相似文献   

9.
李玉铃 《法制与社会》2010,(22):184-184
确立和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民族基本理论同我国民族问题实际相结合的重大成果,是符合我国国情和人民利益的正确选择。  相似文献   

10.
陈露 《法制与经济》2008,(22):118-119,121
马克思主义能够在中国得以传播和发展,并在与中国传统文化交锋的过程中不断开拓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程是中国社会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从传统文化的角度来看,正是由于马克思主义能够解决近代中国社会在转型过程中传统文化所不能化解的问题,能够推动中华民族实现民族独立、富强的历史任务,实现政治、经济、文化、社会之间的协调发展,因此,马克思主义成为了中国社会的的历史必然性选择。  相似文献   

11.
邓小平的人权理论与观点不是停留在一般的论述上,而是紧密结合中国的客观实际与针对西方发达国家的人权观点,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旗帜鲜明地阐明了自己对人权的独特见解。这不但极大地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的人权理论,而且对于指导、推动本国与世界人权的发展将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现将邓小平人权思想的主要之点探讨如下:  相似文献   

1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形成和发展的基本经验是马克思主义必须与本国国情相结合、与时代发展同进步、与人民群众共命运.这也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基本经验.只要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与本国国情相结合、与时代发展同进步、与人民群众共命运,我们就能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不断焕发出强大的生命力、创造力和感召力,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从胜利走向新的更大的胜利.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国情相结合所产生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永葆青春与活力的源泉.  相似文献   

13.
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的提出和系统化,是党的十六大以来我们党具有里程碑性质的理论创新,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历史进程中的标志性思想成果。科学发展观的形成,充分反映了我们党在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拥有高度的理论自觉和理论自信。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八大政治报告中指出: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同当代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产物,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对新形势下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重大问题作出了新的科学回答,把我们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规律的认识提高到新的水平,开辟了当代中国码克思主义发展新境界。  相似文献   

14.
在哲学漫长的发展历程中,关于人性的理论也由不成熟发展到成熟,而马克思主义人性论正是哲学发展到成熟的成果,是科学的人性论。从中国建国到改革开放,再到新时期新阶段的发展,中国杰出的领导人们结合本国的国情,不断赋予它新的内涵,并把它付诸于中国具体的实践当中去,形成了一系列具有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人性论,使其在中国的革命与建设中发挥出应有的价值。  相似文献   

15.
本文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党建理论,运用政治学,法学和其他社会科学的基本理论观点,分析了法治视野下党的执政方式转变的途径等问题。  相似文献   

16.
"生态学马克思主义"作为当代西方马克思主义的主要流派,是在人类社会发展正处于重要历史时刻和基于对人类生存困境深沉思考的理论结果。尤其在当前马克思主义处于低潮、世界社会主义运动面临重大挫折和全球生态危机日益严重的情况下,它能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批判精神,对当代资本主义的发展问题、生态问题、环境问题、人与自然问题以及政治问题进行了深刻的剖析,并为资本主义的发展提出了各种理论设想。  相似文献   

17.
和谐社会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国际社会理论与当前国际形势特点相结合的产物。它科学运用了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和唯物史观的原理,继承了中国的传统哲学思想,是对中华文明的优秀传承,它丰富和诠释了《联合国宪章》理念,是国内政治理念中的和谐社会概念在国际范围内的延伸,是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又一大理论成果,对推进中国外交实践、发展具有中国特色的外交理论和国际关系理论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8.
王辉 《行政与法》2000,3(3):28-29
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第二代领导集体在改革开放实践中,把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的实际紧密结合,在理论认识上发生了第二次历史性的飞跃。同样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对私营经济的认识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发展了毛泽东的“新经济政策”思想,形成了邓小平的私营经济理论 首先,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科学地界定了会主义初级阶段,为发展私营经济奠定了理论基础。 我们党之所以在1957—1977年间多次犯“左”的错误,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把马克思主义理论教条化了,没有与本国实际很好地结合。毛泽东等领导同志忽视了半封建半殖…  相似文献   

19.
我们党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科学决策是和谐哲学思想的运用和发展,充分体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和中国传统哲学的结合,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大理论创新,是党的理论创新的新成果。  相似文献   

20.
姚建宗 《法学论坛》2007,22(2):16-18
马克思主义法律观是马克思、恩格斯等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在系统阐述自己的思想和理论的过程中,以及包括中国的马克思主义者在内的后来的马克思主义的思想家和理论家在进一步运用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过程中,所阐发的关于法律的基本立场、基本观点和基本理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