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钟和  高巍 《奋斗》2010,(2):46-48
近两年来,省委、省政府把保障和改善民生摆上了突出位置,坚持以人为本,千方百计创造条件,下大力气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迫切的民生问题。在“小财政”支撑“大民生”矛盾较为突出的情况下,秉持情为民所系、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努力为群众多办事、办好事、办实事。  相似文献   

2.
60年的艰辛拼搏和探索实践。波澜壮阔,催人奋进。新青海已经站在了一个加速起飞的历史起点上,正在向新的更高的目标冲刺。暮然回首。在历届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青海的民生建设取得了重大成就。青海的面貌、青海各族人民的意识发生了巨大变化。秉持“小财政大民生”的超前理念,青海把改善民生作为当务之急,从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入手。千方百计为群众排忧解难,注重解决民生问题。  相似文献   

3.
孙永先 《奋斗》2010,(8):42-43
近年来,东宁县始终把解决民生问题作为工作的重心,先后制定和实施了~系列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大政方针政策,从群众最直接、最现实、最急需的问题入手,着力改善社会民生状况和群众生活水平,认真解决好事关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住房、就业、教育、就医等问题,民生保障范围不断扩大,居民生活水平进一步提高。  相似文献   

4.
民生问题,是人民群众最基本的生活需要问题,直接反映着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准,是群众利益最直接的载体。构建民生和谐,就是要为民造福,就是要让人民群众得到实实在在的利益。神农架林区党委政府始终认为民生就是发展,民生就是政治,解决民生问题是最大的政治,改善民生问题是最大的政绩。  相似文献   

5.
《党课》2008,(4):4-5
民生问题,是我们党始终关注和着力解决的一个重大课题。在新形势下全面改善民生,必须要把改善民生摆到更加突出的位置,做到亲民有真感情,爱民有真举措,惠民有真成效。一要着力保障人民群众的基本生活。要让人民群众有活干、有饭吃、有衣穿、有房住,生能顺、老能养、病能医、故能安。要围绕解决好这些问题,形成就业再就业、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等多层次、  相似文献   

6.
付宁生 《共产党人》2007,(18):34-35
以人为本,注重民生、发展民生,切实解决好民生问题,让广大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始终是我们党的为政理念和执政主轴。解决好民生问题,要围绕民生、民和、民安来进行。要以幸福宁夏建设为目标,把民生、民和、民安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把党和政府追求的目  相似文献   

7.
王文刚 《新长征》2009,(12):48-49
梅河口市是一座发展中的区域中心城市,是我省东南部重要的交通枢纽、商贸中心、物流集散中心。近年来,我们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建设富裕和谐区域中心城市为目标和定位,坚持把关注民生、改善民生作为最大的学习与实践,牢同树立解决民生问题是最大政治、改善民生是最大政绩的理念,切实从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入手,着力办好顺民意、解民忧、增民利的好事实事,真正使改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  相似文献   

8.
保障民生是执政之基,兴国之本。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各项建设,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内在要求。科学发展是保障民生的基础和前提条件,保障和改善民生,若离开科学发展,民生问题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当前,我们要把推动科学发展与保障和改善民生有机统一起来,通过保障和改善民生来激发广大人民推动科学发展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相似文献   

9.
《新湘评论》2010,(19):20-22
省委、省政府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坚持把以人为本、民生为先作为保增长、促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注重从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入手,切实加大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工作力度,不仅让全省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而且使经济发展步入良性循环的轨道,获得源源不断的内生动力。  相似文献   

10.
在新的历史发展时期,我们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思想的鲜明时代内涵是: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持科学发展观的指导思想和坚持改善民生问题。只有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才能在新时期保障我们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根本宗旨不动摇;只有坚持科学发展观,才能树立“以人为本”的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理念;只有坚持改善民生,才能解决人民最关心的现实问题,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思想落实到具体实践中。  相似文献   

11.
李翠兰 《新长征》2011,(9):42-43
民生问题既是重要的经济问题和社会问题,也是重大的政治问题。国家"十二五"规划坚持民生优先,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今后五年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为党和政府明确了新时期发展的目标和工作的重点。保障和改善民生就是要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人民的利益,解决好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关注利益问题,切实处理好各种利益关系,有效化解利益矛盾,积  相似文献   

12.
本文通过研究陈云建国后解决民生问题的具体实践,归纳了陈云关于民生问题的三条基本经验,即要以“真正为人民谋福利”为根本出发点解决民生问题;“第一是吃饭,第二要建设”;解决民生问题“应该成为重要的国策”。并由此提出关于在当前历史条件下继续推进民生建设、解决民生问题的三点启示,即在各项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中,要始终坚持“以人为本”,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要以全面、联系和发展的眼光看待民生问题,在解决民生问题时要统筹处理生产与发展、物质与精神、民生与民主的关系问题;要致力于建立健全能够持续而广泛地改善民生并能够获得民众支持的体制机制。  相似文献   

13.
正问计民生、体恤民情是党的优良传统,可以说,一部党的发展史就是一部中国共产党人探寻有效解决民生问题道路的历史。从毛泽东的"为人民服务",邓小平的"最终达到共同富裕",到江泽民同志的"我们党要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胡锦涛同志的"要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解决好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再到习近平总书记的"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我们可以清晰看到,中国共产党人的民生情怀薪火相传、生生不息。中国共产党人为什么历来高度重视解  相似文献   

14.
曹李海 《实事求是》2012,(2):113-F0003
民生连着民心,保障和改善民生问题是“两会”高度关注的热点问题。保障和改善民生不仅关系到人民群众的生活,关系到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而且是社会稳定的重要基石;要集中解决紧迫性问题,切实办成一些让人民群众看得见、得实惠的好事实事。民生问题主要涉及就业和社会保障、教育、医疗、住房等方面、其中,住房问题格外受到关注。真正使房价合理回归到与居民的收入相适应,与成本和合理的利润相匹配,政府任重而道远,必须持续采取针对性的政策措施抑制投机和投资性需求。  相似文献   

15.
民生问题。是省委、省政府始终关注和着力解决的一个重大课题。这一点,在刚刚过去的2007年体现得尤为突出。 2007年初,在省十届人大五次会议的政府工作报告中,省长宋秀岩代表省政府向全省人民庄重承诺:年内,办好改善民生的八件实事,进一步让人民群众共享青海改革发展的成果:一年中,全省在改善民生和加快社会事业发展方面累计投入资金190亿元,比上年增加36.2亿元,使改善民生的八项实事全面完成,广大群众就业、上学、医疗和住房实际困难继续得到有效缓解。  相似文献   

16.
在十七届五中全会上我们党指出:"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必须逐步完善符合国情、比较完整、覆盖城乡、可持续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提高政府保障能力,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民生问题,就是与百姓生活密切相关的问题,主要表现在吃穿住行、养老就医、子女教育等生活必需方面。民生问题,也是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解决民生的根本目的,是要让广大人民群众过上幸福生活,让广大人民群众安居乐业。  相似文献   

17.
文化民生,就是文化生活领域的人民生计,就是老百姓最迫切需要的文化需求。党的十七大报告强调要“使人民基本文化权益得到更好保障,使社会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使人民精神风貌更加昂扬向上”,表明我们党把文化民生作为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的目的,作为与社会领域的民生问题同等重要的课题,体现了我们党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益的决心。在高度重视并着力解决社会民生问题的同时,高度重视并着力解决文化民生问题,应该成为各级党委政府的重要职责。  相似文献   

18.
在革命和建设实际中,毛泽东特别强调群众的利益、群众的作用,强调要相信群众、依靠群众,让群众当家作主,尊重群众的首创精神。毛泽东的群众观点对我们今天保障和改善民生有着重要引领作用:保障和改善民生要从人民群众的利益出发,解决好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充分尊重人民群众的意愿,发挥人民群众的作用;真正落实国家的各项惠民政策,使人民群众切实分享改革开放成果。  相似文献   

19.
改善社会民生 促进社会和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前线》2007,(9)
在我国现阶段,民生问题日益凸显,已经成为时代提出的重大课题。胡锦涛总书记在2007年新年贺词中指出,将"着力促进社会发展和解决民生问题"。温家宝总理在2007年春节团拜会上也讲到:"关注民生、重视民生、保障民生、改善民生,是我们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的要  相似文献   

20.
《党课》2007,(4):8-8
解决民生问题是最大的政治,改善民生问题是最大的政绩——这是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理念得出的必然结论。中国共产党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自己的根本宗旨,始终坚持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党除了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没有自己的特殊利益,党的全部任务和责任,就是带领广大人民实现自己的利益。能否解决好民生问题是对我们执政能力的重要检验,我们要把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我们一切工作的最高标准,始终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不断提高为人民谋利益、办实事的能力,不断提高党的执政能力。我们坚持以人为本,就要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就要关注人的生活质量、幸福指数,最终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就要进一步改进干部作风,各级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要更加深入群众、贴近群众,急群众之所急,想群众之所想,办群众之所需,倾听群众呼声,体察群众情绪,反映群众诉求,关心群众疾苦,为群众诚心诚意办实事、尽心竭力解难事、坚持不懈做好事,脚踏实地,求真务实,通过办好事实事更好地改进作风,在改进作风中为群众办更多的好事实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