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奥运遗产与中国人的国际意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卢静 《当代世界》2009,(2):45-47
2008年是中国实行改革开放的第30年,30年的实践证明,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只有对外开放,积极参与国际竞争与合作,才能谋取发展。30年的对外开放使中国的综合国力不断增强,国际地位大幅提升,中国以更加自信与负责任的心态参与到国际事务中,并向世界郑重承诺要在世界事务中做一个“负责任的大国”。  相似文献   

2.
国际关系理论是对国际体系运行状况、运行规律的一种抽象性说明和解释。由于学者都是基于本国在国际体系中的角色和地位来进行理论思考,因此,一国所诞生的原创性国际关系理论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该国在国际体系中所处的位置。由于历史的变迁,中国在国际体系中的角色地位发生了多次变化,这种变化直接影响了中国学者对国际体系运行的理论认知。在过去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中国要么与西方国际体系隔绝或者孤立,要么是西方体系的配角,中国没有对国际体系的原创性思考,因此也谈不上国际关系理论的建构。在21世纪的第二个十年里,中国成为国际舞台上的主要角色,这为中国提供了具有普遍意义的国际关系"核心问题"及随之而来的"问题组",从而给中国学者的国际关系研究特别是理论创造提供了难得的契机。在未来10—20年的时间里,如果中国国际关系学界能够进一步完善学术制度,并深入探索中国在国际体系中的行为特征及其带来的国际后果,中国学者有可能继美国学者和欧洲学者之后为国际关系学科贡献巨大的知识财富。  相似文献   

3.
叶自成  杜鹏 《国际展望》2012,(3):12-26,40,139
国际社会正面临自1648年威斯特伐里亚体系出现以来最复杂的大变化大调整,它表现在国际政治格局、国际经济格局、新的外交形式的出现、全球性话题的突出和中国地位与作用的提升等方面。为适应这种变化,中国外交也在进行深刻的调整,对中国与国际社会的关系、中美关系、中国与发展中国家的关系等进行深入的思考和政策的调整。  相似文献   

4.
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成就,综合国力显著增强。对此,本刊特约请三位专家从中国国际地位、经济发展和外交理念三个角度,分别阐述中国阔步走向世界30年的辉煌成就。  相似文献   

5.
熊伟 《当代世界》2009,(5):58-59
2008年以来,国际政治、经济格局发生了深刻变化,而中国外交在继承的基础上进行了许多创新和调整,其中特别令人瞩目的一点是,多边外交在中国外交中的分量显著增加,其地位有了质的飞跃。  相似文献   

6.
中国外交现状与发展战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中国国际地位的上升,中国的外交政策及战略日益成为牵动整个国际格局变化的重要因素,外界对中国外交的关注也日益强化。2009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周年的大庆之年,新中国外交也走过了60年不平凡的历程,此时对中国外交进行一个评估可以说适得其时。以改革开放为分界点,  相似文献   

7.
国际格局是中国生存与发展、在发展的基础上走向强盛的基本环境和条件,也是谋求中国自己应有国际地位的基本环境和条件。中国与国际格局的关系,即中国在国际格局中的地位和角色,是中国国际战略中的一个基本问题。这一基本问题的处理是否得当,既会影响到中国国际战略的制定和执行,又会影响到中国外交活动的根本方向,归根到底会影响到中国的经济大国和政治大国地位  相似文献   

8.
中国与国际体系的互动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颖 《当代世界》2009,(3):11-13
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与世界的面貌都发生了历史性的变化。中国突破种种困难,日益深入地融入国际社会;国际社会也通过各种方式影响着中国。通过观察中国与国际体系的互动可以发现一些特点,获得几点启示。  相似文献   

9.
中国共产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在新世纪新阶段国际形势发生深刻变化以及中国国际地位和影响不断提高的情况下,对新时期中国外交的长远目标进行了新概括,提出了推动建设和谐世界这一指导中国对外工作和处理国际关系的新方针.  相似文献   

10.
首脑出访与中国外交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通过系统考察从新中国成立到2006年的中国首脑出访活动,揭示了中国外交在不同历史阶段的重心和特点,并进而探讨了首脑出访在中国总体外交中的地位和作用,及其反映出的中国外交风格。首脑出访的增加,既是中国走向世界的一个体现,也是当今全球化形势的客观要求。首脑的高频率出访,反映了首脑外交在中国总体外交中地位的上升,以及与相关国家关系的状况,首脑出访的议题和作用的变化,体现了当今中国外交乃至国际政治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1.
张庆辉 《当代世界》2009,(12):84-85,94
随着核电在国际能源结构中的地位逐步提高,世界各国都制定了宏伟的核电发展规划,而铀则是发展核电的基础。据中国2006年制定的《核电中长期发展规划》,中国核电装机容量在2020年将达到4000万千瓦,年发电量达到2600---2800亿度,那么天然铀的年消费量将达到7000多吨。相比2020年的未来需求,中国核电建设所需铀总量的30%以上要靠进口,  相似文献   

12.
<正>进入21世纪以来,尤其是金融危机后,东亚地区的国际形势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呈现出一系列新特点:一是力量对比的变化。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使其跃居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地位,综合国力显著增强,同时也提升了东亚地区在国际社会中的地位。二是东亚不断发展的经济一体  相似文献   

13.
2002年12月18-19日,上海国际闷题研究所举办“第二届中国国际战略理论与实践研讨会”,来自北京中联部、中国国际问题研究所,上海高校和科研机构的国际战略问题专家学者30余人参加了会议。与会者围绕学习十六大精神,开创战略研究新局面的主题,就美国、日本、俄罗斯、欧洲、东亚、印度等国家和地区以及发展中国家等在中国国际战略中的地位和作用、国际关系格局等专题进行了热烈的讨论。  相似文献   

14.
相互的责任共同的责任——正析"中国责任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实行改革开放以来,国民经济实现了长期的持续稳定增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更加坚固,中国的国际地位和国际影响力不断提升.西方世界观察中国的心态也是千变万化,时下"威胁论"、"机遇论"、"责任论"并存.  相似文献   

15.
毛泽东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提出的与全世界解放的民族携手、建立抗日国际统一战线以及中间地带的战略观点,为新中国国际战略的制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根据国际时局的变化及时调整中国的对外战略,使新中国在国际社会的惊涛骇浪中站稳了脚跟,逐渐成为一支独树一帜的战略力量,从而奠定了新中国的大国地位。  相似文献   

16.
非洲在美国和中国各自国际战略中所处的地位不同,其作用和意义也不尽相同.在国际体系深度变革、世界格局加速重组的进程中,特别是在中美战略博弈加剧的背景下,非洲更多的是被美国当作遏制中国的工具,但非洲却是中国外交"基础之基础",其基础性地位不容动摇,这也是近年来中国始终维系中非关系高位运行的缘由所在.目前,中美关系已进入"战略竞争时代",但两国在非洲关系仍处于从"常态"向"非常态"转化的过程中.美国对中国的遏制是全球性的,在非洲也不会例外.一旦美国将大国竞争引入非洲,也就意味着中美在非洲关系由"常态"步入"非常态",这必将对中国在非洲利益,乃至中国在非洲的国际处境产生重大影响.  相似文献   

17.
1999年台湾“务实外交”评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9年是台湾当局挑战“一个中国”原则、公开制造分裂达到高峰的一年,“务实外交”则是其推行分裂路线的一个重要方面。一年来,台湾当局以“两国论”为基调,通过各种手段加紧谋求国际承认,继续在国际上进行制造“两个中国”的分裂活动。然而,在中国国际地位迅速上升,国际社会普遍奉行“一个中国”原则的大趋势下,“两国论”碰壁国际,“务实外交”困境依旧。  相似文献   

18.
中国和平崛起与中美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个强国地位的确立大凡都要经历崛起的过程。新 中国成立半个多世纪来、特别是改革开放20多年带来的厚积薄发,为中国的崛起奠定了基础。 历史经验表明,一个后起大国的崛起总会给国际关系带来深刻的影响.以至于引起国际格局的变化。正鉴于此,中国的崛起,自然也会引起世人的关  相似文献   

19.
2004年岁末,印度洋发生的"世纪海啸",已造成了近30万人丧生,140多亿美元的财产受损的特大灾难.国际社会闻之震惊,同时也唤醒了人类惺惺相惜的良知.面对这场突如其来的大灾难,世界许多国家,不论大小,不分贫富,上自国家领导人,下至普通平民百姓,都纷纷投入到救灾行动之中.其规模之大,行动之快,实属空前,甚至出现了从未有过的"损款竞赛"现象和许多感人的事例,在全世界掀起了史无前例的灾难救援的高潮.在这场全球大救援的行动中,不仅反映了国际社会的一个变化,这就是互助共存的全球安全共同体的意识骤然上升,而且也体现了联合国地位的提升和它主导下的国际合作的加强.  相似文献   

20.
胡锦涛在法国国民议会波旁宫的演讲,是中国国际政治地位提升的一个标志性事件。这既是对20年来中国求真务实、经济腾飞的回报,也是一种肯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