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05年5月中旬,贵州电视台“今日视点”栏目播放了《最贫困的地方享有最温暖的阳光》。这是一部反映贵州新阶段扶贫开发的7集系列专题片,讲述贵州省委领导亲自挂点极贫乡镇,从改善基本生产生活条件、找准基本增收门路和提高劳动者基本文化素质三个方面入手,一点点引导基层困难群体摆脱贫困,步入温饱和建设小康。该题材的创意人、省委组织部常务副部长陈华祥称该片基本反映了贵州最高领导人的执政力度与执政特点——最高决策层在抓大事、谋发展的同时将基层的困难群体纳入视野,亲自帮助扶持他们;该片编导陈海宇介绍,这是贵州电视台创作人员在重大时政性新闻报道上的一次较为成功的探索——在充分尊重客观事实的基础上,做到了内容与形式的有机结合。  相似文献   

2.
2005年3月中旬,贵州电视台"今日视点"栏目播放了<最贫困的地方享有最温暖的阳光>.这是一部反映贵州新阶段扶贫开发的7集系列专题片,讲述贵州省委领导亲自挂点极贫乡镇,从改善基本生产生活条件、找准基本增收门路和提高劳动者基本文化素质三个方面入手,一点点引导基层困难群体摆脱贫困,步入温饱和建设小康.  相似文献   

3.
贵州经济发展总的特点是资源富有、经济贫困、结构失衡。这就从本质上决定了贵州经济发展的基本战略思想应当是通过结构调整,达到开发资源,改变贫困的战略目的。这对一论题,我在《中国经济文库》、《当代论文选》、《中国跨世纪改革发展文献》等刊物上发表的《对贵州经济发展的几点认识》、《把握规律,探索路子》、《论西部开发》等文章中已经作了论述,本文仅仅是对贵州经济结构调整的重点和指导思想问题谈几点粗浅的认识。 一、关于工农和城乡结构调整问题 贵州近十分之九的人搞饭吃,四分之一的农民连温饱都尚未解决,95%以上的自然资源在农村,这是贵州最大的省情。这一最基本的省情决定了贵州尚处在从农业文明开始向工业文明过渡的历史时  相似文献   

4.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日益深化,中国的经济进入了快速发展的阶段。与此同时,以下岗待岗失业人员及农民工为主体的困难群体正在我国社会悄然形成,并且呈扩大趋势。困难群体在面临物质困境的同时,也存在严重的精神动力缺乏问题。不但承受着物质贫困的压力,而且还遭受着精神贫困的煎熬。他们不仅需要物质关怀,更需要精神关怀。要使困难群体走出困境,还需要激发困难群体的精神动力,在全社会的支持帮助下,通过自身的艰苦奋斗,摆脱贫困,进入社会主流群体。一、以人为本,切实解决困难群体的实际困难和最基本需求困难群体由于生活十分艰难…  相似文献   

5.
《党建》2007,(7)
光阴荏苒,岁月如歌。1968年7月1日,郭沫若先生亲自题写台名的贵州电视台正式开播,成为全国最早上星的省级台之一。  相似文献   

6.
适应城市基层管理体制改革和社会基层的深刻变化,提高社区党组织的民意表达和整合能力,及时反映民众诉求,化解各类利益矛盾,是基层党组织的一项基本职责。中共上海市松江区岳阳街道党工委以改革创新精神推进党的建设伟大工程,在居民区创设“党员诉求工作站”,这是有效发挥基层党组织民意表达和整合功能、夯实党的执政基础、提高党的执政能力、  相似文献   

7.
困难群体有时也被称为社会脆弱群体、社会弱者群体、贫困群体或弱势群体等,实质上都是指由于社会转型、体制转轨和自身条件等外部或内部原因使他们在政治上无权,缺乏社会支持,经济上贫困,文化心理方面自我价值不被认同也难以实现,自信心不足,在社会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的人们的总称。我国理论界对此作了各种不同的阐释,目前为止尚存在着分歧,笔者赞成困难群体这一说法,原因有三:其一是因为我们现在所处的社会条件已经发生变化,新时期的困难群体不再是改革开放以前意义上的单纯的贫困人群。当然,在改革的进程中会遇到困难,也必然会出现困难群…  相似文献   

8.
林明达 《当代贵州》2004,(17):26-27
“八七”扶贫攻坚之后,我省剩下的300万农村贫困人口分布更加分散,生产生活条件更加恶劣。一句话,最后的贫困往往也是最难攻克的堡垒。 通过对贵州农村贫困现状、原因的广泛深入考察调研、分析求证和对一些贫困乡镇、村的亲自帮扶、指导,省委书记钱运录明确指出:“三基本”是贵州脱贫绕不过的“弯子”。摆榜的变化是对“三基本”的生动注解和说明,对其他极贫乡镇的扶贫开发无疑具有良好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9.
贵州,中国最贫困的省份。如果说,西部是中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短板",贵州就是这短板中的"最短板":经济社会发展相对滞后、贫困人口多、贫困程度深……身处"经济洼地"之中的贵州,如何才能创  相似文献   

10.
《奋斗》2020,(10)
正贫困老人如何脱贫?这是一个复杂的社会治理问题。其复杂性在于——同样是达到脱贫目的,是追求物质上完成任务,还是实现物质上和精神上双赢。脱贫攻坚取得决定胜利、进入收官之年,剩余贫困人口中的老年人占比高,这是一种必然的工作形势变化,也是实现全面胜利必须面对的困难挑战。贫困老人群体,普遍年事已高又多患疾病或残疾。毋庸置疑,社会兜底保障是帮助贫困老人群体脱贫的重要手段之一。如果只是简单的"一兜了之",而忽略家庭子女本身的义务责  相似文献   

11.
贵州。中国最贫困的省份。 如果说,西部是中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短板”,贵州就是这短板中的“最短板”:经济社会发展相对滞后、贫困人口多、贫困程度深……  相似文献   

12.
金兆林 《唯实》2005,(4):48-49
村级组织是我国最基层的组织, 不少人习惯地称这个基层组织的"头儿"们为"九品官"。这是一个人数多达近400万的特殊群体。他们不在编,不脱产;既是农民,又担负着教育农民、引导农民和管理农民的责任, 他们是党在农村的执政基础,他们的能力,直接影响着党在农村的执政能力。因此,搞好"村官"培训,是我们基层党员干部教育工作部门的一项重要职责。  相似文献   

13.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要"创新基层党建工作,夯实党执政的组织基础",这为我们今后的基层党建工作指引了方向。面对新形势新挑战,如何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作用,不断提高基层党组织社会管理能力,成为了党在基层工作的一项紧迫任务和重大课题。一、基层党组织在社会管理创新中的地位和作用1.基层党组织是社会管理创新最有效的基础力量基层党组织置身于社会基层,是党的整个执政体系中的末端,也是最基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农四师七十一团加大力度实施帮扶困难群体的"阳光工程",从生活、就业、子女上学等方面积极帮扶贫困职工,取得了实效。该团的主要做法是: --保障贫困职工的基本生活。该团有贫困职工138人、五保户14户、困难家属89人,为解决他们的实际困难,每年团进行两次最低生活保障排查,基本实现应保尽保。仅去  相似文献   

15.
正近年来,农二师二十四团工会坚持把帮扶困难群体作为服务贫困女职工的重要工作,着力为贫困女职工办实事,办好事,促进贫困女职工全面发展,共同进步。一是结合每年开展的女职工健康行——育龄妇女生殖健康检查免费服务活动,为全团女职工进行妇科病、常见疾病的免费检查、治疗服  相似文献   

16.
一、当前贵州扶贫开发的困难和问题 20多年来,在党中央、国务院的亲切关怀和国家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贵州各级党委、政府率领全省广大干部群众自力更生、艰苦奋斗,扶贫开发工作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初步走出了一条有时代特征、贵州特色的扶贫开发之路,基本形成了全社会共同关心和扶助贫困群众的良好社会氛围。但是,也要清醒地看到,受自然条件、地理环境、历史因素、思想素质等影响,贵州在扶贫开发工作方面还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17.
2020年基本消除绝对贫困现象,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这是党中央、国务院既定的发展目标。但时至令日,贵州贫困程度深、贫困面大、贫困人口多的状况仍未根本改变,贫困人口、贫困发生率都居全国之首。解决500多万贫困人口的脱贫问题进入"倒计时",留给贵州的时间只有10年。不管千难万难,贵州不能拖全国的后腿,与全国同步迈进小康社会的目标必须实现。  相似文献   

18.
"扶贫的事儿一件件,感人的故事讲不完",爱心,阳光普照着农一师十四团这片广阔的土地。十四团地处沙漠腹地,是农一师最边缘的团场。近年来,该团的经济有了较大的发展,但全团仍有部分职工家庭生活困难。贫困,紧紧地缠住了这些特殊困难群体。为了使他们早日摆脱贫  相似文献   

19.
威宁重构     
中国,贵州。一座高原新城启动奇崛程序拔地而起。这就是威宁彝族回族苗族自治县。这是一块海拔2200米、6280平方公里的奇特高原,是贵州省面积最大、海拔最高、人口众多的大县,与上海面积相当,差不多有4个新加坡、6个香港那么大。威宁的特色,是阳光、是风、是自然,也是贫困。时光转到2012年,威宁显然又多了一个特色,那就是解脱旧习惯枷锁,抹去贵州贫困符号,战天斗地,勇当构筑精神高地、冲出经济洼地的先锋。2009年之前,威宁像个火药桶,威而无宁。  相似文献   

20.
贫困与反贫困问题作为关系国计民生的社会问题、经济问题、政治问题,长期以来一直被高度关注.尽管党和政府扶贫济困的脚步一直没有停止过,但是贫困问题并未从根本上解决.探讨贫困的演变趋势,进行有效的政策选择,不仅有助于改善贫困群体的生存状态,使之共享社会发展成果,而且有助于在稳定中解决经济社会发展中的深层次问题,这是提高党的执政能力,践行执政为民宗旨的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