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奉献与索取     
人的价值,确切地说人的生命价值何在?这是一个古老而常新的课题。有的人认为:人生在世,离不开“吃穿”二字;有的人认为人生的意义在于扬名谋利,所谓“雁过留声,人死留名”,所谓“人为财死,鸟为食亡”,如此等等;还有人认为,人生如梦,万事皆空,因而今朝有酒今朝醉,得行乐时且行乐;但却也有的人认为“人生的价值在于奉献,而不是索取”,“自己活着,就是为了使别人过得更好”。雷锋就具备了这样的人生观。现在虽然我们所处的时代已经与雷锋生活的年代有所不同,但根本的东西并没有改变,我们提倡的仍然是共产主义理想与道德。…  相似文献   

2.
“死”,是人生最终的一幕布景,而又是无上的乐境;所以人们有的惧怕“它”,有的愿意和“它”亲吻。 如果要评判一个人的死价值是比泰山还重,或比鸿毛还轻,就要先明白他致死的原因,和濒死的情境。因为那是人格表现的终极。  相似文献   

3.
重义与重利     
一着不慎,满盘皆输,虽然说的是下棋,但移植于人生,类似情景亦不鲜见。因为人生的紧要处往往不过几步,倘若选择差之毫厘,结局则会失之千里,以致误入歧途,大错铸成。人间万苦人最苦,其苦其难就在于恪守正确的价值选择、道德选择和人生选择并非易事。在面临着形形色色的选择时,特别是在“义”与“利”面前,是以义为先还是以利为重,从理论上说早已有圆满的答案,而实践上远未达到尧舜境界。于是,想起了宋太祖在听到“有吏受赃,事觉赴井死”之后,对群臣说的这样一段话:“彼知利之利,而不知利之害,徒知爱利,而不知爱身,人之愚…  相似文献   

4.
何士龙 《党课》2011,(2):75-80
这个世界上有很多人都怀揣着“美国梦”,有的人在美国挖到了“金矿”,实现了梦想,有的人则终其一生也未有所收获。而阿诺德·施瓦辛格则用他的传奇人生为“美国梦”做了最好的诠释。这个出生在奥地利的普通男孩,  相似文献   

5.
项平 《新湘评论》2008,(3):63-63
我们这代后辈,读到了哲学教科书,记得“哲学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及其发展的一般规律的学问”。可是,冯友兰先生说:“哲学是人类精神的反思”。他严格地区分了哲学与科学的区别在于“前者求好,而后者求真”。从“哲学在于求好”的认识,才悟到了冯友兰先生为哲学下的定义:“哲学是人类精神的反思”的道理,才悟出了冯先生这个定义的更高的概括性。从这个观点看,他说,求“最后一般规律”乃是科学的事,“超越规律,注重人的精神价值,才是哲学的事”。这一点就非常了不起。他指出:“中国哲学对人生方面特别给以注重,因此其中包含有人生论和人生方法,是西洋哲学还未详细讨论之外的”。  相似文献   

6.
项平 《学习导报》2008,(3):63-63
我们这代后辈,读到了哲学教科书,记得“哲学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及其发展的一般规律的学问”。可是,冯友兰先生说:“哲学是人类精神的反思”。他严格地区分了哲学与科学的区别在于“前者求好,而后者求真”。从“哲学在于求好”的认识,才悟到了冯友兰先生为哲学下的定义:“哲学是人类精神的反思”的道理,才悟出了冯先生这个定义的更高的概括性。从这个观点看,他说,求“最后一般规律”乃是科学的事,“超越规律,注重人的精神价值,才是哲学的事”。这一点就非常了不起。他指出:“中国哲学对人生方面特别给以注重,因此其中包含有人生论和人生方法,是西洋哲学还未详细讨论之外的”。  相似文献   

7.
核算人生     
人生是一种自我经营过程。要经营就要讲核算,人生是离不开加减乘除的。人生需要用加法。人生在世,总是要追求一些东西,追求什么是人的自由,所谓人各有志,只要不违法,手段正当不损害别人,符合道德伦理,追求任何东西都是合理的。比如,有的人勤奋工作,奋力拼搏为的是升职,有的人风里来雨里去,吃尽苦头,为的是增加手中的财富;有的人“头悬梁、锥刺股”,发奋读书是为了增加知识;有的人刻苦研究艺术,为的是增加自己的文化品位;有的人全身心投入到社会实践中,为的是增加才能;有的人……人生的加法,使人生更富有、更丰富多彩。…  相似文献   

8.
市委二届九次全委会上,汪洋书记明确提出了“培育库区自强不息、开拓开放的人文精神”的要求。所谓人文精神,简单地说,就是“仁者爱人”,或者说对人的关爱。说到底,人文精神就是指“一切要以人为本,以人为中心”,集中体现在重视人,尊重人,关心人、爱护人,最终目的在于从根本上启发、启迪社会上每一个人的“天生我才必有用”的自信心、自尊心和自强不息的人生悟性和人生动力;在于启迪、启动人的自重、自爱以及人间关爱的人生追求和人生价值;  相似文献   

9.
有位哲人说过,只有一次的生命是人生最宝贵的财富,但有的人宁愿用它来换取那些不甚宝贵甚至是浪费生命的财富,把全部生命耗费在名声、金钱、权力的积聚上。在他们临终时,当如此悔叹:我只是拥有过生命,但生命的价值为负增长。在山西临汾,有个名叫乔安有的人,正是这样的人的典型代表。他为了实现自己的“名、利、官”,采取了“闹”的办法:为出名而闹,为谋利而闹,为升官他还是闹,可谓把“闹”发挥到了极致,把“闹”作为人生“发展的硬道理”。为名而闹乔安有,1951年1月出生在山西省临汾市尧都区的一个偏僻农村,1973年9月就读于山西师大,1976年1…  相似文献   

10.
守法者幸福     
人生在世,要经受的考验太多了。有的人能严格自律,明白什么事能做,什么事不能做。这样的人活得有价值,也幸福。有的人却放任自己,无视法律法规,结果栽了跟头,追悔莫及。因此,守法既是对每个人最基本的要求,也是每个人追求幸福人生的基础。明太祖朱元璋在一次早朝时问诸位大臣:“天下何人最快活?”诸大臣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有的说功成名就的人最快活,有的说富甲天下的人最快活,有的说洞房花烛夜的人最快活……朱元璋听着这些回答只是颔首拈须,不以为然。而当一个名叫万钢的大臣回答说“畏法度者最快活”时,朱元璋点头称是,称赞他的见解“甚…  相似文献   

11.
有人说:“人生一世,草木一秋”,但不同的人一辈子在世上留下的印迹却各不相同,有的让人景仰崇敬,有的让人不忍忘怀,有的让人切齿痛恨,有的无声无息,默默无闻,有的威振四方,赫赫有名,有的功业盖世,精神永存……,大家的人生刚刚开始,又处于韶华青春时期,应该尽早规划自己的人生蓝图。  相似文献   

12.
在省委党校历届理论班毕业的学员中,有的已走上领导岗位,有的成为各级宣传部门的中坚力量,有的成了理论研究部门的业务骨干。本文所介绍的则是辛勤工作在农村支部书记岗位上的省委党校八七届哲学班学员阴强安。截至目前,省委党校毕业的学员中,在此岗位上的可以说绝无仅有。然而,正是他这种心系农民,扎根基层,吃苦耐劳,刻苦锻炼的行为,着实让人敬佩。不久前,记者专程采访了他。他那执著的进取精神,忘我的工作态度,科学的领导方  相似文献   

13.
人生,多么神圣的字眼,多么严肃的话题。 然而,前一段时间,“何不游戏人间”,“我拿青春赌明天”之类的歌曲颇为流行,有的青年学生如醉如痴,玩世不恭的哲学成了时髦,我不知道小小年纪就要“游戏人间”,就要“拿青春赌明天”潇酒一回”,这是我们这个时代的进步,还是悲哀? 歌德说过:谁要是游戏人生,他就一事无成;谁不能主宰自己,就永远是一个奴隶,生命是短暂的,人生是曲折的,人生  相似文献   

14.
人生又何尝不是在上山呢?人生的过程,可以说是不断往山上攀登的过程。为了尽享上山过程中游览各景点之乐趣,为了获得“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惬意,就要围绕着如何上山做好各种准备。  相似文献   

15.
在党校长班的课程设置中,公文写作是培养学员基本公文写作技能的课程。因此,认识公文写作的重要性以及重视其教学工作是非常必要的。一、党校学员必须具备公文写作能力。公文从诞生之日起,就承担着社会管理工作的重任。古人说“上古结绳而治,后世圣人易之经书契,百官以治,万民以察。”曹丕说:“盖文章,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都说明了公文是社会管理工作中不可缺少的重要工具之一。《中国共产党党校工作暂行条例》第二十七条规定:学制长的培训班,应开设“领导干部必备的业务知识课和现代科学文化知识课”,而公文写作就是党校…  相似文献   

16.
有为与有位     
“有为才有位,有位要有为。”“有所为必须有所不为,有所不为才能有所为。”这是两段很有哲理的话,引人深思,给人启迪。人总是有所追求的,总希望体现出人生的价值,最大限度地发挥出自己的聪明才智,在历史的长卷中留下难灿的一笔。马克思推崇人的本质力量的积极方面c“有为”者之所以有为,正是自身“积极方面”充分发挥潜能的结果。而作为对其“有为”的肯定,社会给“有为’十提供适当的空间位置.目的是企盼他在“有位”中更加“有为”。这种“有位”的机遇有的人把握住了,在时代风云之中创造了辉煌;但有的人丧失了,把“有位”…  相似文献   

17.
核算人生     
人生是一种自我经营过程。要经营就要讲核算,人生是离不开加减乘除的。人生需要用加法。人生在世,总是要追求一些东西。有的人勤奋工作,奋力拼搏为的是升职;有的人风里来雨里去,吃尽苦头,为的是增加财富;有的人头悬梁,锥刺股,发奋读书是为了积累知识;有的人全身心投入到社会实践中,为的是增长才能……人生的加法,使人生更富有、更丰富多彩。人在社会上不是孤立存在的,从这一意义上讲,人生增加自己的内涵并不全都意味着自私自利,而是对社会大有好处。传统观念中不赞成人们追名逐利,这是一种偏见,其实追名逐利对人生具有正面…  相似文献   

18.
王明教条宗派的形成 经过分化和改组,中大的学员基本上有两部分人:一部分是大革命失败以前进校的知识分子,有的是留校的毕业生。他们俄语比较好,不但在学校里占有重要的地位,有的任副校长,有的是支部局委员,有的还是共产国际东方部和校内中国问题研究所的实习生或研究生。王明是米夫的翻译,党的六大期间又担任大会的翻译,斯大林和中国领导人谈话时也由他口译。张闻天和博古先后担任过向忠发的翻译。我是翻译班的,又担任特别班的口译。人们称我们为“翻译派”,对领导比较靠近。另一部分人是大革命失败后从国内来到莫斯科入校的,…  相似文献   

19.
《求实》1992,(1)
理论班吴昊来稿说,有人把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归纳为“自强不息”,有的归纳为爱国主义,有的归纳为人文主义。这些内容在中华民族的历史中可以说是标榜显赫。然而,这些内容对于其他民族来说何尝不是追求的理想。以上的归纳不具有特性。“精神”一词,指的是一种肯定的价值和内容。当然只有人,才赋予它丰富的内涵。我们常说,“人总应该有点精神”,强调人应该有一点积极上进的精神。总之,精神讲的是“立人”的问题。中华民族精神讲的是富有民族特色的“立人”问题。儒道旨义的重德精神、务实精神、自强精  相似文献   

20.
“命运”一词,在人类历史上最初和神秘主义联系着,表示人生的一种不可捉摸的“定数”。马克思说:“各个人可以看到自己的生活条件是早已确定的:阶级决定他们的生活状况,同时也决定他们的个人命运,使他们受它支配。”列宁也说:“一个有觉悟的工人,不管他来到哪个国家,不管命运把他抛到哪里,他都可以凭《国际歌》的熟悉曲调,给自己找到同志和朋友。”由此可见,问题不在于是否承认命运的存在,是否使用“命运”这个概念,而在于应该坚持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