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平顶山市     
<正>石龙区人大视察刑事审判工作6月21日,平顶山市石龙区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季梅香带队到区人民法院视察了刑事审判工作开展情况。季梅香强调:把握司法改革新形势,加强和创新审判管理,构筑量刑规范、准确透明的现代化刑事审判新模式;树立科学司法理念,坚守法律底线和法治原则,全面提升办案质效;突出庭审中心地位,坚持证据裁判原则,牢固树立严格标准,推进以审判为中心的司法体制改革;充分发挥  相似文献   

2.
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离不开司法独立,作为司法之关键的审判活动对中国的法治进程起着重要的作用。从审判独立的内涵出发,分析审判独立的的价值,阐述中国审判独立的发展历程及中国当前审判独立的运行情况。在此基础之上剖析影响中国审判独立的几种关系,有助于切实推进我国的司法体制改革,最终实现法治国家的目标。  相似文献   

3.
一般认为,中国是一个伦理道德型国家,但纵观中国古代历史,中国又不是一个没有法治传统的国家,在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历史中,礼与法共同规范着人们的社会生活。然而,这种法治传统是缺乏民主政治背景的,非近代意义上的法治。本文将从法社会学的角度来论述中国古代礼、法与法治传统,以及它们与近代法治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4.
余枫霜 《求索》2013,(3):228-230,40
近年来,中国刑事立法和刑事司法领域,出现了回应社会热点事件的"回应型刑事法治"现象,法的稳定性和变动性的调和、民意和司法的互动、情理对法的渗透是这一现象的成因,但是,社会热点回应型刑事法治模式在弥补成文法的不足、消解社会冲突的同时,也隐含着违背刑法谦抑性、削减法律权威、侵蚀司法独立等潜在危机。  相似文献   

5.
方勇 《人民论坛》2012,(17):164-165
作为中国古代最主要的审判方式,"五听"制度与历史上其他的法律制度一样,在具备合理性的同时也不可避免地具有时代局限性。在当前的司法改革过程中,应该辩证地看待中国传统法律文化,批判地继承,用现代法治精神和法治理念对传统法律文化进行改造,使其成为中国当代法律文化中的有机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6.
上个世纪90年代初,一项关于民事诉讼举证责任制度的改革,拉开了司法改革的序幕。紧接着民事和刑事审判方式改革“牵一发而动全身”,中国司法改革的步伐开始加速。随后.在中央部署下,各地方法院、检察院的司法改革方案遍地开花,一些试点经验还上升为法律,开始引领中国法治进程。  相似文献   

7.
法治的前提是良法的制定,刑事法治建设作为法治中国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亟需在刑事立法及其理念方面进行完善和发展。从法治与政策、刑法与刑事政策的关系分析,刑事立法必须坚持自身的独立品格,重拾"慎独"理念,防止过分回应和积极向政策靠拢而演变为"政策法"。作为一部优良的刑事立法,必须坚持法制统一理念,着力减少、消除和避免作为非刑事法律的前置法与作为后置法的刑法之间、刑法自身内部的不同法条之间的冲突和矛盾,从而维护他法与刑法、刑法自身内部系统的协调性、统一性、衔接性、体系性。受到政策及其背后的权力影响以及民意的负面作用,使得刑事立法不时偏离谦抑性理念;理论上的司法犯罪化观点以及引发学界持续争议的风险刑法、敌人刑法理论从深层次看,不仅违背罪刑法定原则,实际上也是对刑法谦抑性理念的突破和伤害。因此,有必要重新审视和高度重视谦抑性理念在刑事立法中的独特价值。  相似文献   

8.
李莉 《人民论坛》2013,(8):128-129
刑事诉讼法的修改结合了我国的实际状况,适应了社会经济发展和民主法治建设的需要,修改内容涉及公民人权的保障、强制措施的完善、无罪推定原则的确立、刑事辩护和代理制度的发展、刑事审判方式的改革等,在惩罚犯罪的同时更加侧重保障人权,是国家人权事业在刑事司法中的巨大进步。  相似文献   

9.
朱振辉  丁国峰 《求索》2013,(3):168-171
录囚制度是中国古代皇帝以及上级司法机关官员通过直接讯问已经判决而尚未执行之囚徒,检查各级司法机关决狱情况,发现并平反冤狱,纠正错案或督办久系未决案件,核验法官办案效果与效率的一种特殊诉讼制度。录囚制产生于西汉时期,唐代正式成为定制,是一种颇具人文关怀的刑事司法制度,体现了中国古代封建法制日趋成熟的特色之一,并蕴含着公平正义的法治基本理念。它作为古代社会公权力对私权的救济制度,纠正执法偏差,拯救无辜,匡扶正义发挥了重要作用。研究中国古代录囚制度对当今刑事司法制度的改革和完善,建立法律纠错程序制度具有积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0.
张军成  赵龙 《前沿》2013,(1):75-78
本文从对“以人为本”的科学内涵简析为切入点,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刑事法治价值观的应然性本义予以深入解析,强调现代刑事法治价值观应反映在其人文精神层面之上,而论及核心价值观之时则应明确“以人为本”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刑事法治核心价值观的价值观导向的必然性。本文是笔者对刑事法治核心价值观研究所撰写的系列论文之一,之后还将从实践、外向和微观角度展开详细论证。  相似文献   

11.
近日,南昌市西湖区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罗时民及委员一行7人来到西湖法院视察刑事审判工作。在听取了汇报后,视察组对该院刑事审判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认为,西湖法院在争取区委、人大、政府对刑事审判工作的支持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并取得一定成效。特别是公、检、法三方联调联动机制很有特色,对于依法严惩违法犯罪行为,构建和谐社会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同时,委员们还就  相似文献   

12.
死刑复核复奏制度萌芽于汉代,确立于北魏,定型于隋唐,完善于明清,是中国古代刑事审判中的重要制度,是慎刑思想在立法与司法上的体现。这一制度对现今司法改革仍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它能够有效的减少冤假错案,使中国刑法更加科学化、人道化,促进我国人权状况的进一步完善。  相似文献   

13.
刘宏  熊丹 《人民论坛》2011,(9):92-93
死刑复核复奏制度萌芽于汉代,确立于北魏,定型于隋唐,完善于明清,是中国古代刑事审判中的重要制度,是慎刑思想在立法与司法上的体现。这一制度对现今司法改革仍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它能够有效的减少冤假错案,使中国刑法更加科学化、人道化,促进我国人权状况的进一步完善。  相似文献   

14.
<正>(2023年10月24日第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六次会议通过)一、免去王晓东的最高人民法院刑事审判第二庭庭长、审判员职务。二、任命马岩为最高人民法院刑事审判第二庭庭长,免去其最高人民法院刑事审判第三庭庭长职务。三、任命陈鸿翔为最高人民法院刑事审判第三庭庭长,免去其最高人民法院刑事审判第四庭副庭长职务。四、免去林文学的最高人民法院民事审判第二庭庭长职务。五、任命高晓力(女)为最高人民法院民事审判第二庭庭长,免去其最高人民法院民事审判第四庭庭长职务。  相似文献   

15.
张锦锦  郭建 《求索》2013,(7):208-210
作为衔接我国封建时期及社会主义时期法律制度发展脉络中不可缺少的环节,南京国民政府在民事审判方面进行了较为全面的制度创新,它留给后人很多思索和评价。在中国刑事审判制度现代化的进程中,南京国民政府时期刑事审判制度的建构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历史价值,值得研究与探讨。基于此,本文从法理学和法史学的视角,综合运用历史分析、文本分析及比较分析等方法,较为全面系统地分析了南京国民政府时期的刑事审判法律制度的设计及运作,揭示了民国时期刑事审判制度现代化的路径。这段历史对我国修改现行刑事法也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6.
"民愤"对刑事司法领域的渗透和影响是当前我国刑事司法领域令人困惑的难题之一.随着传媒深度介入刑事司法,"民愤"得到激化和渲染,媒体审判的弊端也日益凸显.现代法治国家要求新闻媒体应当充分尊重司法理性,尊重司法机关的地位及其对司法权的行使,不能以冲动代替思考,以义愤代替理性.法官应当在坚持法治原则的前提下,对"民愤"进行准确的理性分析和鉴别,坚持法律思维,服从法律规则,做到既密切关注"民愤",又不为"民愤"所染,不为媒体所惑.  相似文献   

17.
一、免去任卫华的最高人民法院刑事审判第二庭庭长职务。 二、任命裴显鼎为最高人民法院刑事审判第二庭庭长。 三、任命戴长林为最高人民法院刑事审判第三庭庭长。  相似文献   

18.
(2007年12月29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一次会议通过)一、任命江必新为最高人民法院副院长、审判委员会委员、审判员。二、任命薛淑兰(女)为最高人民法院刑事审判第一庭副庭长。三、任命苗有水为最高人民法院刑事审判第二庭副庭长。四、任命朱和庆为最高人民法院刑事审判第三庭副庭长、审判员。五、任命党建军为最高人民法院刑事审判第四庭副庭长。六、任命韩维中为最高人民法院刑事审判第五庭副庭长。  相似文献   

19.
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全面总结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其中充分肯定了党着眼于国家长治久安、人民安居乐业,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中国取得的成效。刑事审判承担着惩罚犯罪、保护人民、维护稳定、促进和谐等重要职能,事关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事关人民群众切身利益,事关平安中国、法治中国建设,在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0.
在当下中国建构民族地区和谐法治社会的进程中,基于族缘关系的同质性和凝聚力,刑事和解已经成为民族地区解决刑事纠纷的一种智慧性生存范式.刑事和解以建构谅解型和协商性司法模式为基准,通过建构本土化的刑事和解路径,恢复社会原有的正义,增益于民族地区刑事法治的秩序性建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