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梁衡 《新湘评论》2006,(7):56-57
泸定县,因红军长征飞夺泸定桥而名扬天下,在县城边为纪念红军长征飞夺泸定桥,建一纪念公园,园内有一“四歌亭”,亭内立一四面体石碑,碑的三面各刻有一首歌,连词带谱。第一首是《歌唱二郎山》,第二首是《英雄们战胜了大渡河》,第三首是《康定情歌》。  相似文献   

2.
据岛内媒体报道,在台湾地区领导人马英九的倡导下,四书,即《大学》、《中庸》、《论语》、《孟子》将编入台湾高中必选课程。对此岛内的“50后”、“60后”们表示赞同,因为他们这一代就因熟读四书受益匪浅。  相似文献   

3.
鲁民 《学习月刊》2010,(21):4-5
闲来读史,看到三个古人的故事。颇多感触。这三个都是眼光不凡、能知微见著的智者.其见识与眼界历久弥新,可穿越时空,给今天的我们不少有益的启迪。  相似文献   

4.
初冬时节,我们来到位于河西区气象南里的老劳模李克勤家,走进温馨宽敞的客厅,午后的阳光洒满小屋,年过古稀的老人依然精神矍铄、神采奕奕。我们的话题自然而轻松地展开,仿佛一见如故的朋友。当我们拿出1962年第5期《支部生活》,将刊有她的封面图片和专题图片递给她看时,老人热泪盈眶地说:“没想到,没想到,没想到党刊还记着我啊!”看到已经发黄的刊物,老人仿佛又回到了那个激情燃烧的岁月。  相似文献   

5.
杜晓莲 《党的建设》2011,(12):42-42
年幼时,在堂屋的抽屉里放有两本用毛笔抄写的“书”,依稀记得一本为《三字经》和《百家姓》,另一本叫《四言杂记》。书皮泛黄,书角早已没了棱状,书页破碎,墨迹模糊。祖父说,这是他小时候的宝贝,陪伴了他一生。  相似文献   

6.
银蛇舞动辞旧岁,金马奔腾吹新风。新年伊始,全省两会在一派新气象中胜利召开。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内容全面、特色鲜明、重点突出,令人耳目一新。《报告》提出许多新思想、新观点和新举措,体现了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的精神。  相似文献   

7.
《当代贵州》2011,(26):67-67
不患人之不己知,患其不能也。(《宪问》)  相似文献   

8.
杨荫榆之出名,源于鲁迅先生的《记念刘和珍君》。在这篇文章中,鲁迅先生曾提到过杨荫榆这位“广有羽翼的校长”。杨荫榆也就成了“反动军阀的帮凶、封建余孽的化身”。然而,掀开尘封往事,我们看到杨荫榆人生的另一个侧面。  相似文献   

9.
丁晓平 《湘潮》2014,(7):4-8
1938年10月,在一次会议期间,毛泽东和贺龙、徐海东等人闲谈时聊起了中国文学。毛泽东半认真半开玩笑地说:“中国有三部名小说,《红楼梦》《水浒传》《三国演义》,谁不看完这三部小说,不算中国人。”  相似文献   

10.
在神州浩瀚的刊海中,我最喜爱的是《党史纵横》。每期到手,差不多都是三天读完,绝不漏掉一页一字。重点篇章,甚至要重读两到三遍。《党史纵横》至少有七大特点:一是“精”。由于资料精确,运笔精练,篇篇文章都十分精彩,以至期期都是精华、精粹,毫无水分。二是“丰”。内容丰富,丰盛,期期都丰美,丰盈。诚如扉页题词所称,“民族沧桑,往事风云,一刊在手,尽收眼底”。三是“严”。按照“读者第一,作者第一,质量第一”的办刊宗旨,史料把关严格,严肃,编辑、排版、校对严谨,严正。四是“活”。文章不拘长短,皆生动、鲜活。排…  相似文献   

11.
寇研 《廉政瞭望》2013,(15):76-76
“三女神”或“三姊妹”,是西方神话的常见母题。例如美惠三女神;《金苹果》故事中的赫拉、雅典娜和阿佛洛狄忒;莎士比亚《李尔王》中,古代不列颠王李尔有三个女儿;《灰姑娘》故事中也是三姊妹……  相似文献   

12.
五色梅     
《党建文汇》2002,(11):47-47
特殊使命,换照片,打折,职业习惯,只怪我们太穷了,四季歌。  相似文献   

13.
《天津支部生活》2014,(7):54-54
公方彬在《人民论坛》上撰文指出,当前推进社会公平有三个突破口:第一个是实现执政理念的突破。很长时间里,我们认为发展经济,提供更多的物质财富是解决社会矛盾的最佳途径。这样的观念和想法在特定阶段是正确的,但吃饭问题得到解决后,仍然坚持这样的观念就很落伍,且会导致越来越多的矛盾和问题。  相似文献   

14.
梁衡 《新湘评论》2009,(12):49-51
现在我们来看一下范仲淹怎样写文章。三、我们该怎样做文章—文章达到的“三境之美”1.一文、二为、三境、五诀在中国古代,文章是官员政治素质的一部分。“立功、立德、立言”三者缺一不可。古今有三种文章,一是官场应景,空话、套话,人们很快忘记;  相似文献   

15.
《党课》2014,(13):34-35
避免盲目崇拜。马克思主义不是《圣经》,不是宗教神话,它不需要用神秘的虚幻世界来诱惑人们信奉它,而是完全把自己置于实践的严格检验之中。马克思主义著作之所以成为经典,因为它是被历史和实践反复证明的科学真理,时刻释放着无与伦比的思辨力量、流光溢彩的真理光芒和历久弥新的理性魅力。毛泽东说:“我们的斗争需要马克思主义。我们欢迎这个理论,丝毫不存在什么‘先哲’一类的形式的甚至神秘的念头在里面。”  相似文献   

16.
聂晓民 《学习导报》2011,(21):52-52
《人民日报》今年6月23日、《新湘评论》今年第15期刊发了梁衡同志的《百年革命三封家书》。文章发表后,反响强烈。文中提到的三封家书中一位叫“茂德”的烈士写给妻子的信。更引来广泛关注。9月下旬。一位读者的来信,让我们了解到烈士身后一段感人的故事。  相似文献   

17.
在一些人的眼里,做报纸副刊编辑是一件很容易的事。只需将别人的成品拿来,用红笔在上面圈圈删删,就算大功告成了。然而,我们常见的这些只是表面现象,做一  相似文献   

18.
“我们唱着《东方红》,当家做主站起来,我们唱着《春天的故事》,改革开放富起来。”每当我唱起这首歌,都不禁心潮澎湃,我国改革开放30年来的变化实在太大了,我们一家人都亲身经历了这日新月异的一切。大的方面咱不表,就说我们感受最深的小秋千的变迁吧。  相似文献   

19.
提起王春,不少读者可能感到陌生,他离开我们已经半个多世纪了。但是,我们不应该忘记他。 王春,字千秋,1907年12月30日出生于山西阳城县东四侯村。幼年时代,王春便有强烈的求知欲望,常常手不释卷,《三字经》《千字文》《四书集注》等都能过目不忘,被誉为“神童”。  相似文献   

20.
“两个必然”不仅是《共产党宣言》的核心结论,还是马克思恩格斯及无数马克思主义者的生命旨归,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旨归。马克思的代表性著作都是论证“两个必然”,《共产党宣言》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主要通过历史事实论证“两个必然”,并从实践上指导无产阶级怎样实现“两个必然”。《〈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标志着唯物史观的最终科学确立,主要通过形式逻辑论证“两个必然”。《资本论》作为马克思主义的百科全书,主要通过“大写字母的逻辑”(辩证逻辑)论证“两个必然”。而《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作为包含新世界观的天才萌芽的第一个文献”,其结论也是“两个必然”的萌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