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吴亚明 《台声》2013,(1):53-54
民进党“立法委员”蔡其昌在大陆网站开微博的新闻,成为2012年12月12日国台办记者会的焦点之一。其实,近年来微博大行其道,看中其无远弗届的影响力,台湾各个行业的知名人士多已经捷足先登开微博,活跃在各大门户网站上。甚至连龙应台都萌生过开微博的念头。微博已然成为两岸民众沟通的一个重要渠道。  相似文献   

2.
《上海人大月刊》2011,(1):47-47
近年来,随着社交网站、微博等社会性媒体的大规模使用,人们的话语权——向其他公众发表意见和看法的机会——也得到了极大的增强。有人把诸如社交网站和微博这样的网络应用功能看作是一种民间舆论平台。但这样一个具有公共空间性质的舆论平台,客观上存在着被滥用、  相似文献   

3.
伍皓的贡献应该肯定2011年初,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共广东省委书记汪洋号召领导干部要带头开微博。几乎与此同时,云南省委宣传部副部长伍皓转任红河州委宣传部部长,同时在其微博中声明:“本博改为只发宣传信息,回避谈个人的任何事情和个人观点。”“终于找准了官员微博的定位,官员开微博,就不能有自我。”两相对照,颇耐人寻味。  相似文献   

4.
有人曾经把快速成长的开盛集团以及开盛集团已经取得的辉煌业绩通俗地称为“开盛集团现象” ,也有人力图通过对开盛集团的深入了解 ,从中挖掘出能够诠释开盛快速发展的经营之道。其实 ,和其他有建树的企业一样 ,开盛的发展 ,首先离不开各级党委、政府的关心与支持 ,离不开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指引 ,离不开社会各界的关爱 ,用开盛集团董事长王焕臣常讲的一句话 ,就是“开盛人要思源”。应当说 ,“思源”是开盛集团发展的一种动力 ,正是在集团董事长的率先垂范下 ,各级管理人员都把勤奋敬业、创造良好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作为“思源”的具体…  相似文献   

5.
"官博"要想受到欢迎,关键要放下身段,不回避问题、不回避矛盾,坚持把群众所思所想所惑所感,变成自身的所思所想所惑所感,主动融入社会,回应网友关切政务微博在突发事件中起到了很好的沟通效果。近两三年来,各级政府和领导干部高度重视网络舆情,不断利用网络与民众沟通交流,听取民意。特别是2011年,中国政务微博发展已趋向成熟,被称为中国的"政务微博元年"。每每突发事件发生后,越来越多的机构通过官方微博及时跟进,并与网友互动、释疑,起  相似文献   

6.
微博、微博热及“微博问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兴亚 《群众》2011,(8):72-73
当下,微博很热。各大网站纷纷增添微博功能,政府机构、名人、官员等争先恐后开微博,微博成为现如今中国社会的一个热门话题。  相似文献   

7.
2011年5月16日23时21分,王功权发了一条“私奔”微博,一石激起干层浪,短短三天时间该条微博已转发超过七万次并有四万多条评论,轰动一时。有人说他真性情,有人说他在炒作,各种言论层不出穷。然而,王公权本人却在5月18日发微博声明“私奔”与工作无关的同时,表达了对于被大家谩骂谴责致身败名裂的无所谓。  相似文献   

8.
四川省十一届人大四次会议开幕前一天,“四川省人大”微博开通。两会闭幕后,这一微博将何去何从?1月25日,该省人大常委会办公厅宣传处相关负责人表示,“四川省人大”微博将继续开下去,并逐步纳入制度化、常态化管理,搭建起省人大与广大群众日常沟通交流和倾听民意的桥梁和纽带。(《四川日报》1月27日)  相似文献   

9.
四川省十一届人大四次会议开幕前一天,“四川人大”微博开通。两会闭幕后,这一微博将何去何从?据相关负责人称,“四川人大”微博将继续开下去,并逐步纳入制度化、常态化管理,搭建起省人大与广大群众日常沟通交流和倾听民意的桥梁和纽带。(据《四川日报》1月27日)  相似文献   

10.
时下,微博让每一个“小我”都有了发声的平台,特别是党政机关和各级领导干部纷纷开微博,在展示自我风采的同时,进一步畅通干群对话渠道,塑造亲民形象,这种做法值得称道。但其中有的微博习惯于打官腔,敷衍了事,和群众打“太极”。官腔官调不仅容易伤民心,而且损害了政府和干部自身形象。  相似文献   

11.
亚文化圈是个什么圈有人认为,对领导干部亚文化圈进行管理是自讨没趣,是思想不解放的表现。目前,对领导干部亚文化圈进行管理,持反对意见的不少。首先,应该承认亚文化圈对领导干部作风建设的影响具有两面性。既然是文化圈,就不是一种个人行为,也就是说有背景和环境,他们必然接触到具体的文化内容和载体,必然同一些人打交道。这中间有积极的、健康的因素,也会有消极的、不健康的东西。因此,领导干部亚文化圈不仅是客观的,而且是必需的。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随着社交网站、微博等社会性媒体的大规模使用,人们的话语权——向其他公众发表意见和看法的机会——也得到了极大的增强。有人把诸如社交网站和微博这样的网络应用功能看作是一种民间舆论平台。但这样一个具有公共空间性质的舆论平台,客观上存在着被滥用、从而最终导致平台功能的弱化甚至废止的危  相似文献   

13.
2012年9月28日《人民日报》刊登江柳依的文章,有人发长微博,捏造某大学学生会干部贿选的故事,写得情节跌宕,只在文末说,这是自己编造出来的,希望微友“在转发批判之前,先要动动脑子”。然而,很多人明知是假的也在大量转发、当真讨论。这从一个侧面表明很多人面对微博信息,没有耐心看完,没有时间思考,没有理性思辨。  相似文献   

14.
微博,是时下最新兴、最流行的传播媒体,它以海量的信息资源和便捷的传播方式,成为了当今大学生获取和交流信息的一个重要渠道。从娱乐八卦到"咆哮体"、"丹丹体"、"私奔体"的一夜走红,从"元芳体"到"流氓体"的万人转载,到"笨笨的红烧肉"的无数人跟风,有人说,这只是众人宣泄自己内心的一种手段而已。而笔者认为,从"QQ时代"到如今的"围脖时代",以腾讯微博、新浪微博、搜狐微博为代表的主流微博,正在为新时期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开辟一个崭新的阵地。  相似文献   

15.
刘旭涛 《时事报告》2010,(11):35-37
有人说,干部考核是衡量干部德才的“一把尺子”,是督促干部工作的“一条鞭子”,是反映干部政绩的“一面镜子”。有什么样的干部考核导向,干部就会向那个方向努力。自十六大以来,中央围绕贯彻科学发展观要求,加强了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的考核评价机制的研究和探索,各地和各部门的领导干部考核评价机制更趋完善。  相似文献   

16.
今年6月,90后女孩郭美美以“中国红十字会商业总经理”的实名认证身份,在新浪微博上炫耀住豪宅、开豪车,相关信息迅速被微博转载逾百万次,引起全国舆论一片哗然,搅起一场慈善业的信任危机。无独有偶,7月23日晚,两列满载乘客的动车在浙江温州发生剧烈追尾,事故甫一发生,人们就通过微博第一时间掌握了最真实最鲜活的现场情况。微博改变了以往重大突发事件的传播方式,有媒体评论说,突发事件被“加工”后才告知公众的方式已越来越难横行于世。  相似文献   

17.
可以称得上是明星官员的前云南省委宣传部副部长伍皓,因一则关于拆迁的微博与《晶报》记者李鸿文及众多网友之间的口水战打得不可开交后又不了了之。《民主与法制》2011年第8期就此事刊发了三篇切入点不同的文章进行了多角度的剖析,介绍了事情的原委,也提出了“官员微博应该怎么开”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詹奕嘉 《中国减灾》2013,(2X):44-45
<正>近三年来,微博已经成为防灾减灾领域不可忽视的"必修课"。一方面,微博的"波浪式传播"使灾害相关信息瞬间扩散、流言蜚语交织翻倍传播:另一方面,积极正面的主流声音也借势传播"正能量",打造出及时发布灾情提醒、组织动员抢险和凝聚正面精神的网络全民互助平台。这种"双刃剑"效应是微博与生俱来的特性所决定,但其作用的发挥可以因人为的导向与努力而改变。熟练掌握新媒介的传播规律、有效挖掘和放大"正能量"、消除和转化"负能量",已成为党政领导干部应对重大灾情的"必修课"。  相似文献   

19.
蔡奇轩 《前沿》2012,(8):178-179
在这个日新月异的信息化时代,"微博"作为大学生当前最常用的信息传播工具之一,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为了将思想政治教育深入到大学生的日常生活中去,教育者应该开启用"微博"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新时代,充分利用好这一新的平台做好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相似文献   

20.
问题一:提倡一部分人先富起来适合领导干部吗?  在经济常识的学习中,有的学生问:“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提倡一部分人先富起来,这是否适合领导干部?”  最近,江泽民同志在中央纪委第四次全体会议上讲话时指出:“作为党和国家的各级领导干部,不能看到群众和基层党员中有人先富起来就坐不住了,就想自己也先富起来。”“对党的领导干部来说,不管是革命、建设还是改革时期,‘吃苦在前,享受在后’这个原则不能变。”由此可见,提倡一部分人先富起来不适合领导干部,领导干部不能先富起来。这是因为:  一、这是由党的性质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