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秦鉴 《前进论坛》2014,(7):26-27
<正>这两年,有两句话比较时髦。一句是"梦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我想,那是因为没有将自己的小梦置身于民族和国家的大梦之中。另一句是"幸福来得太突然",我想,那是因为谁都没有想到逐渐实现的中国梦会给每一个中国人带来如此巨大的红利。  相似文献   

2.
城市贫困家庭的食品消费实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叔叔,我在幼儿园挺好的,老师今天夸我,说我坐得端正…我在家不听话,很想吃肉、果冻、鸭子、糖果、红烧肉,喝牛奶、桔子水…" 话题转到"吃",一直端坐在小凳上乖乖地听着大人说话的他,忽然拉着我的手,一反刚才的畏畏缩缩,急切地表达他那常常被大人认为"不听话"的渴望,直到涌出的口水堵住了嗓子.可以想见,这些话已经在他心里憋得很久很久.可是,他又能向谁诉说呢?  相似文献   

3.
漫画与幽默     
“穷”画家   一位贵族带着女儿在湖边散步,不远处有位画家在埋头作画。女儿跑过去看画家画画。   贵族悄悄对女儿说:“瞧,这个叔叔多可怜,穷得连相机都买不起。” 歌唱家   甲:昨天我听见你唱歌了。   乙:是吗?我可是花了 100万来学唱歌。   甲:那我想介绍你认识我的哥哥。   乙:怎么?他也是歌唱家?   甲:噢,不,他是律师。他能帮你把钱要回来。 喂,我是老板   在非洲,白人家里的佣人一般称呼男主人为“老板”或“先生”,称女主人为“太太”,从不直呼姓名。老板说一不二,佣人理解的要执行,不理解的也要…  相似文献   

4.
张勇 《传承》2011,(9):64-65
早期佛教认为,人是由五蕴和合而成,并没有一个恒常自在、联结生死的实体存在,也没有超乎形体和精神之上的另一种东西——"我",也就是说"人无我",或"人空"。[1](P11"8)人无我"是一种反对人的精神、灵魂不灭的独特表述。这个"我"乃是人一切活动的出发点和一切价值和意义的基础,人生所有的一切无不是围绕着"我"而展开的。  相似文献   

5.
保安阿军     
李岩 《中国保安》2009,(8):71-71
"你要是再不听话,我就让你像他们一样当保安!"草坪上,一位年轻的母亲训斥着自己顽皮的孩子。一旁,正在清理杂草的保安员阿军听了很不是滋味。阿军抬头看了看,欲言又止。"叔叔,叔叔,你是不是保安?保安是干什么的,妈妈为什么那样说?"孩子跑过来,拉着阿军一脸天真地问。"小朋友,保安是专门对付坏人的,等你长大了就知道了。"阿军抑制住内心的波澜。"那你们为什么在这儿拔草?"是  相似文献   

6.
一个春日的星期六下午,居民小区旁边的报刊亭里,报亭主人文叔正悠闲地翻阅着杂志。这时一个身穿红裙子、十五六岁模样的小女孩走到报亭前,她四处张望着,似乎有点不知所措,看了看电话机,又悄悄地走开了,然而不多一会儿,又来到报亭前。不知道是反反复复地在报亭前转悠和忐忑不安的神情,还是她身上的红裙子特别鲜艳,引起了文叔的注意,他抬头看了看女孩并叫住了她:“喂!小姑娘,你要买杂志吗?”“不,叔叔,我……我想打电话……”“哦,那你打吧!”“谢谢叔叔,长途电话也可以打吗?“”当然可以!国际长途都可以打的。”小女孩小心翼翼地拿起话筒,认…  相似文献   

7.
四叔     
正叔叔对我说,到他读书的时候,我家的家境开始跌落下来,他是在亲友的接济下才读了十年书。叔叔是省内一所大学的教授,应当说是知名教授。我第一次见到省作协副主席许行先生时,得知他在叔叔任教的那所大学当过校长,我说我四叔程希岚在那所学校中文系当老师。许行说:"你叔叔是古汉语方面的权威,在教材编写上有独特的建树。"叔叔病重时,我去医院服侍了几日,听来看望他的老师说:"程老师是我们学校最早带研究生的人;是最早开学术研讨会的人;是最  相似文献   

8.
我是一个父亲,一个在北京做保安的父亲。因为儿子有一个做保安的父亲,所以他见到他父亲的时间还不如他每天早晨喝牛奶的时间多。因为“非典”的缘故,今年六月份的休假泡汤了。儿子在电话里说:“我想你。”一下子把我激动得眼泪汪汪。等我回过神,才有点明白,我想儿子是真的,儿子想我,怕是“别有用心”。儿子是很现实的,在他的眼里只有一个叫“叔叔”的爸爸对他不错。“叔叔”每年的六月份到家里一次,会给他带好吃的好玩的。叫“叔叔”的爸爸会抱着他出去玩儿,而且肯为他花钱。更重要的是,当妈妈向他动手挥舞鸡毛掸子的时候,这个人会很及时地…  相似文献   

9.
世说新语     
《当代广西》2014,(18):9-9
正一个人安静地待在井底,是我做了一辈子的梦。——村上春树在爱丁堡国际图书节受访时回答"到底井代表了什么",他说,只要想象自己待在井底,就有很强烈很生动的场景出现,"你看写小说就有这个好处,你想到哪儿去就到哪儿去。真是太棒了"你要关注专业以外的事情,但是你必须要负责任。不能够胡说八道,比如我的专业不是教育,我要对教育发言,那我要对  相似文献   

10.
深夜,独自坐在路旁的竹椅上。抬起头,望着远方那明润、轻盈的月儿,心儿不由自主,又回到了亲切、温馨的“阳光”之家──保安班。对于一个出生平淡的农村孩子来说,他最大的期望与幸福,不外乎得到一份蕴藏着“阳光”的温暖,那只有在纯洁的亲情和友情的滋润下才能够真正的感觉到。不怕大家羡慕,我觉得自己就好像被阳光和露珠漫润着的小草,充分享受着阳光的抚摸与关怀。“人生的路,永远不存在着笔直,更不存在着一帆风顺。”当然我也不例外。然而,我在困难面前从没有惧怕过,更没有屈服过。我想你会问我其中的奥秘。并不是因为我有着…  相似文献   

11.
胡柯  靳晶 《小康》2015,(3):46-49
每一个画家都是特别的,韩伟华尤其显得不同。也许,画家都有这样的"毛病",因为太过于追求内心的修炼,所以,不善言辞。韩伟华恰恰是修心中的一员,所以,他说起话来总是在思考,在停顿,在我看来,就是在"找词"。请原谅我这样说,这让他看上去有一些笨拙。画家肖毓方这样评价他,体宽腰圆但不臃肿,带着一种超然的气息。韩伟华看上去确实如此,眼底带笑,眼睛深处似乎还流淌着一种情怀,我觉得应该  相似文献   

12.
"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在今年全国两会上,习近平当选为国家主席后,再一次深入阐释"中国梦",令人振奋,催人奋进!我心情激动,立即拨通了蒋开儒老师的电话。蒋开儒是中国著名的词作家,他创作的《春天的故事》《走进新时代》已红遍大江南北,而作为姐妹篇的《中国梦》亦唱响。和蒋开儒谈着谈着,电话这头的我眼前不禁浮现因工作关系,多次走近蒋老师和他的《中国梦》的情景……梦的诞生"中国人,爱做梦,千年美梦一脉相通  相似文献   

13.
想和不想我想生病但不想疼我想悃觉但不想耽搁梦里玩耍我想爸爸妈妈但不想他和她见面就吵架鸟飞得好快小鸟快得就像一个幻影这么快,这么快什么也追不上它你肯定没见过的那一只可惜我也没法儿给你证明如果把全世界的雪都堆起来如果把全世界的雪都堆起来做成一个雪人儿和它玩儿陪它说话儿再给它找一个妈妈中最好的妈妈我们的家很难找到在风筝上写上几个大大的字“这是小羊圈胡同乐乐的家”人们抬头看看天顺着风筝的线就拐呀拐的找上门来了我都成了一块冰妈妈开飞车不飞不过瘾飞得太快我都成了一块冰新年音乐会上的老熟人整整等了多半个钟头《…  相似文献   

14.
亲爱的人:不管你知道不知道,同意不同意,我就这样默默称呼了你。不知从什么时候起,你就像谜一样吸引了我。我不敢对你说。也不敢让你知道我是谁。因为我知道你有一个幸福的家。而且,我不想让你把我归入贪图体声名权势的那一类女人之列。我纯粹地爱着你,就像爱着自己的一个梦。我永远永远也不想让梦醒来。好好保重你自己,保重你的身体、微笑和灵魂。我以我的生命起誓,我不是一个轻浮的人,也不是一个恶作剧制造者。之所以给你写这封信,也许只是为了让我内心澎湃的爱情变得平和一点儿。如果你看了这封信会觉得恐慌不安或者鄙视和反弃…  相似文献   

15.
侯松平 《黄埔》2013,(3):59-62
大好人父亲是个好人,正如黄埔军校同学会会长林上元叔叔讲的:"你父亲有特点,不是一般的人,是个了不起的人。"父亲有特点、了不起,用我母亲的话说:"你爸是个大好人,也是个死心眼的人。"父亲的"死心眼",是我母亲常讲的"笑话"。"千万不要寄皮袄!"那是1958年,为迎接国庆十周年大庆,北京的人民大会堂、军事博物馆等十大建筑正如火如荼  相似文献   

16.
人生有时候就像一场梦,人们被命运那只无形的手推着,在一个既定的轨道上漫无目的地走着,不知道来自哪里,也不知道去向何方。这也许是一些大学生职业生涯中的普遍心态。当青年为着个人就业压力而苦恼,为着迷茫的前途而彷徨,为着父母不是高官、富贾而抱怨时,你可否想过,你为了自己的明天准备了什么?——作者题记  相似文献   

17.
健全男人能理所当然当爸爸;而残疾男人当不成爸爸也理所当然,尤其在农村。我不信这邪,苦挣苦斗喘吁吁,要给残哥们树起面希望的旗帜。书中自有颜如玉,我一个猛子扎进书海,巴望进高等学府做高等人,好让丘比特射中。一心想尝尝儿子拳头滋味的我,不想被"文革"的乱石撞得茫茫然,趔趄在萧瑟的秋野,手里托着梦的碎片。好在我幸运,那年月还有本破旧的《红岩》,残缺的书又圆起我的梦。我照猫画虎汗淋淋,虽是比着猫涂的,但毕竟是"虎",居然跳上县报,我也随之登上村"秀才"的高座。  相似文献   

18.
人家常做什么梦我不知道,这么多年来,我只知道自己常做的梦,要么是绕着大街小巷行走,要么孤独地埋头水旱田里干活,或是背着行李到一个陌生的住处寻找铺位,再就是到一个熙熙攘攘或冷冷清清的大食堂打饭,不是没有粮票了,就是打烊收摊了,总之吃不上一碗顺心饭。我没找人解过梦,不管是土法的,还是弗洛依德的。醒着的事情还无可阐释,顾得上梦中那虚无缥缈吗?我想,这大概是反映了"食、色,性也"的第一需要,冥冥中提醒我,吃饭的大事不可轻视吧。老实说,我没有在严格的意义上挨过饿。  相似文献   

19.
其实,梦并非都是虚幻,而是紧紧联系着希望、坚持、大爱、感恩……也就成了理想,有了理想,机遇、幸福、快乐就会降临到你身边……在我看来,理想和梦是两个截然不同的概念,理想是可以实现的,而梦是虚幻的,但从另一种意义上来说,二者又带着某种能够互通的关系。因为命运的玩笑,我常常徘徊在理想和梦之间。  相似文献   

20.
阮直 《当代广西》2013,(14):9-9
<正>俗语说:"千里送鹅毛——礼轻情意重。"我误读多年,以为那是吝啬鬼美化自己的油彩,一度不愿意别人千里之外送来鹅毛,愿意他把千里之行的路费给我,人就别来了,你不旅途劳顿,我也得个实惠。那时我想得简单,不知道人情不光是用情来维系,还有"债"在其中。人情就在于往来,这"往来"说白了就是"投桃报李",不能烧火棍子一头热,得两头加温,人情关系才能"水深火热"。一头热,就欠下了人情债,久而不还,情就淡了,"债"却在。国人的人情味浓烈,千百年来温馨暖人,那是因为大家送鹅毛的时候多。小时候家住四合院,生活简单,邻里之间有人情没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