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物业管理在我国虽然已经走过了20多年的发展历程,但由于相关法律制度的不完善不配套,使得物业管理行业不够规范,物业管理纠纷日益增多。本文首先明确了我国物业管理法律关系的主体,然后探讨了物业管理中的法律关系,对各方主体的权利、义务、责任承担进行了较为细致的梳理。期盼能为我国的物业管理立法和维护物业管理民事主体权利起抛砖引玉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物业管理中的法律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物业管理中的法律关系 物业管理涉及到的法律关系很多,最基本的法律关系是物业管理委托合同关系。其构成要素是:1.主体。包括业主(物业的所有权人)和非业主使用人(承租人)及代表他们行使权利的业主委员会、物业管理公司。2.客体。即物业和物业管理使用行为。3.内容。即物业管理合同中各主体的权利与义务。  相似文献   

3.
目前我国物业管理立法上存在立法层次较低、立法水平和技术滞后等不足。现实生活中业主与物业管理企业之间纠纷不断且矛盾一直没有得到有效解决。我国传统的房屋管理体制和物权法律结构阻碍了市场化物业管理的推行。其中,这又与业主作为物业管理中的主体,其权利一直没明晰不无关系。为此,笔者从区分所有的向度出发,界定业主在物业管理中的权利范围,对物业管理立法进行探讨,以冀推动物业管理行业规范发展,促进城市社区和谐有序建设。  相似文献   

4.
物业管理中的业主自治机构法律性质浅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在建筑物区分所有的背景下,业主通过业主自治机构实现物业管理权利。业主自治机构的法律性质如何,直接关系其行为的法律后果,业主的合法权益也与之息息相关。对此,根据对国外物业管理相关立法模式的借鉴与取舍,结合我国法律实践,指出我国物业管理相关立法的现状与不足,提出我国法律构建的建议与思考。  相似文献   

5.
关于物业管理纠纷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常见的物业管理纠纷出发,在法律和物业管理制度上分析了发生纠纷的原因,提出了减少纠纷发生的措施。并就当前环境下如何减少物业管理纠纷提出完善合同,细化主体的权利和义务的建议。  相似文献   

6.
随着城市建设速度的加快、商品房开发的不断增多,物业管理纠纷也随之增多起来,物业管理在实践中遇到的与立法不相符合的困境主要有业主委员会的法律地位不明确;开发商与物业管理企业责权利不对等,解决的对策不仅要从立法上明确划分建设单位与物业管理企业的权利、义务和责任;明确物业公司与业主的关系——服务与被服务、被委托与委托的合同关系、业主大会与政府的关系等等,这样有助于正确处理物业管理纠纷案,稳定社会秩序。  相似文献   

7.
由于我国目前关于物业管理方面的法律制度不完善、市场化程度不高等原因,造成物业管理在一定程度上处于被动地位。所以要想真正提高物业管理的水平,全面发挥其社会和经济效用,就必须加强立法做到物业管理有法可依、加大法制宣传力度促使业主积极履行相关权利、严格规范行业标准,整体提高从业人员专业水平。  相似文献   

8.
黄祥 《法制与社会》2013,(32):32-35
物业管理中的法律纠纷较多,矛盾一直未能得以有效解决,其原因比较复杂。从根本上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是要明确物业管理活动中的主体及其相互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目前我国物业管理立法中对相关主体的规定存在很多问题,必须进行重新构建。赋予住宅小区民事主体资格,明确其应有的权利和义务,在理论上可以与我国现行民事主体制度相容,在实践中可以有效解决物业管理中的许多矛盾和纠纷,在物业管理立法过程中可资考虑。  相似文献   

9.
包蕾 《法制与社会》2010,(24):187-187
物业管理与广大居民的生活、工作息息相关,但生活中侵犯业主权利的行为仍然屡屡发生,业主的合法权益一再遭到侵害。在西方发达国家,无物业管理的理论早已是一种成熟的法律制度,物业管理的重要作用已为发达国家的实践所肯定。而在我国,专业化的物业管理起步较晚。2007年《物业管理条例》的出台为维护业主的全力提供了法律保障。本文从民商法的角度对如何保护业主权利的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0.
朱四明 《法制与社会》2012,(20):108-109
我国立法所确认了同工同酬作为被派遣劳动者的法定权利,但近年来我国劳务派遣的畸形发展中普遍存在同不工同酬的现象,在劳务派遣法律关系中被派遣劳动者的同工同酬权利受到了严重侵害,这已直接影响了我国劳动关系的和谐发展。究其原因之一在于劳务派遣中同工同酬权利救济程序中的举证责任分配不明确,用工单位和用人单位作为共同的责任主体来理应承担同工同酬的举证义务。  相似文献   

11.
社会保障法律关系关涉民生的社会保障法的调整对象,它由主体、客体和内容三要素组成,国家、用人单位和社会成员是社会保障法律关系的主体,社会保障利益是社会保障法律关系的客体。深入研究社会保障法律关系中主体的权利和义务,有助于推进我国正在进行的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建设。  相似文献   

12.
<正> 多年来,我们忽视了支票的法制建设,全国既没有统一的票据法典,也无专门的支票法规。现存的一些支票制度仅散见于某些单行的经济法规之中。这些仅有的支票制度很不适应近年来我国迅速发展了的商品经济的客观要求。从而在支票使用中出现了许多问题,影响了我国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发展。其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一、支票法律关系主体的范围狭窄,不符合我国商品经济发展的实际。我们知道,当支票关系被支票法律规范所调整时,就形成了支票法律关系。支票法律关系的主体是指参加支票法律关系享有支票权利的承担支票义务的当事人。所以支票法律  相似文献   

13.
当前我国的物业管理法律法规还不健全,为了更好地规范物业管理关系,我们有必要深入的研究物业管理合同。本文从物业管理合同的基本概念入手,分析了物业管理合同的类型和特征,并指出物业管理合同涉及的相关法律问题。  相似文献   

14.
论优先购买权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一优先购买权是特定的民事主体依照法律规定享有的先于他人购买特定标的物的权利。其法律特征如下:第一,优先购买权是特定民事主体享有的权利。在某些特定的买卖关系中,特定的民事主体在购买买卖标的物时可以先于其他民事主体。这表明,在同一买卖关系中,享有优先购买权的民事主体与其他民事主体的购买法律地位是不平等的。第二,优先购买权是一种机会权利。本来,在一般的买卖关系中,所有的买方主体具有同等的法律地位和购买机会,不存在优先与否的问题。但在某些特定的买卖关系中,法律赋予某些特定的购买主体可以在其他购买主体之前…  相似文献   

15.
业主是物业的所有权人和物业管理法律关系的主体之一,在范围上应包括已取得房屋所有权证书的人和已办理商品房预售合同登记且所购房屋已入住使用的人。本文在探讨业主概念的同时,对物业使用人的概念及其准业主身份和权利范围,进行了初探。  相似文献   

16.
权利为何物,东西方法学研究者见仁见智,各执一词。在我国,一般情况下把权利理解为法律权利。教科书上也是从法律形式上给权利下定义,如法律权利是指法律规范所规定的法律关系主体所享有的做出某种作为的可能性”,或者就是对法律规定的各种权利进行诠释。它们无法解释法律基于什么规定权利,权利的内在价值和表现形式是什么,权利如何在主体中实现等问题。笔者认为,权利是一个具有丰富内容的价值体系,需要用广阔的视野和深刻的思辩来认识。  相似文献   

17.
本文通过回顾和反思目前法学界关于法律关系的理论,就中国社会主义法律关系的性质,以及主体、形成、内容、客体等诸方面问题,展开了新的探讨。作者的主要观点是:(1)法律的基本性质是综合性,即除了人们在法律领域的活动中所形成的少数比较纯粹的法律关系外,法律关系不仅包含有思想社会关系中适合于法律调整的部分或内容,而且还包含有物质社会关系中、人与自然间形成的生产力关系中适合于法律调整的部分或内容。(2)法律关系是基于法律规范和一定的法律事实或直接基于法律规范而产生;法律关系的意志性一般是指法律所体现的国家意志,当事人的一定意志表示并不是法律关系形成的普遍情况;法律行为并不都是具有一定意志或意思表示的行为。(3)法律关系主体享有权利和承担义务在总体意义上的平等一致,并不妨碍在许多具体法律关系中必须严格地区分权利主体和义务主体;对于同样一件事,法律关系主体除享有权利或承担义务两种情况外,还存在既享有权利又承担义务的情况;义务也可以是主动的。(4)在社会主义法律关系中,人的人身、人格是自己的权利客体;同时,在一定条件下,法律关系主体一方人身或人格的某些方面,也完全可以或应该成为他方的权利客体。  相似文献   

18.
随着我国房地产业的迅速发展,越来越多的人成为小区里的业主,接受物业公司提供的物业管理服务。同时,业主和物业公司之间就物业管理引起的各种法律问题也越来越多。目前,我国调整物业管理的法律是民法通则、合同法、物权法、物业管理条例和其他相关部门或地方性规章制度。虽然物业管理在国外已经具备了成熟的模式,并有配套的法律法规进行调整,但在我国现在还是处于相对的发展初期,相对应的法律法规也正伴随经济的迅猛发展而逐步完善。本文结合实践中出现的各种有关物业管理的法律问题,探讨了物业和物业管理的概念、物业管理的法律关系、业主和业主大会的法律地位以及我国物业管理的法律现状和对策。  相似文献   

19.
物业管理合同的性质及其法律适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物业管理合同是我国现行立法肯认的一种有名合同,但因法律规定过于简陋、主体交易经验的积淀欠缺、市场发育不成熟等因素,再加上对该类合同相关问题理论认识不一,导致物业管理合同在履行过程中产生很多纠纷。讨论物业管理合同的法律性质,进一步确定其法律适用规则,在法律适用过程中充分体现对当事人意思自治的尊重,对妥当解决纠纷,彰显民法的基本精神,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王建文 《当代法学》2021,35(4):93-103
我国《民法典》第五章对商事权利作了规定,但该规定纯属为贯彻民商合一的立法指导思想而设,对商事权利的法律适用不具有实质意义.商事权利作为商事法律关系的内容,其特殊性与独立性的内涵、外延阐释,可谓理解商法特殊性与独立性的钥匙.我国亟待确立商事权利理论体系,推动商事权利制度体系化,促使我国商法学科体系与规范体系走向成熟.商事权利可分为商事财产权和商事人格权,又可进一步分为基本商事权利和具体商事权利.某些商事权利,如商事留置权、商事承租权,虽然具有典型性,但因其仅存在于特定的商事关系中,不属于普遍存在于各种商事关系中的商事权利,故只能作为具体商事权利.营业权、商业名称权、商事信用权、商业秘密权、商业形象权、公平交易权则系商主体普遍拥有、依法应予保护的基本商事权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