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墨、美、加3国于1991年6月就实现北美自由贸易问题举行了正式谈判。众所周知,在此之前,墨西哥政府一直以种种理由拒绝参加谈判。那么,当前墨西哥在与美国和加拿大仍存在着巨大的经济反差的情况下,为什么会一反过去立场,积极参加北美自由贸易谈判呢?本文拟从墨美关系的新发展、萨利纳斯总统的经贸改革以及自由贸易对墨西哥经济发展的利弊三个方面加以分析。  相似文献   

2.
1992年12月,美国、加拿大和墨西哥签署了“北美自由贸易协定”。如获3国议会批准,协定将于1994年1月生效。美、加、墨3国为什么要签署北美自由贸易协定?这个协定对3国将产生什么影响?本文拟就此问题和其他几个有关问题谈一些初步看法。一在南北经济关系问题上,始终持强硬的不合作立场的美国为什么愿同墨西哥这个发展中国家进行自由贸易?要回答这个问题,首先应当分析美国为什么要同加拿大进行自由贸易,因为布什政府同墨西哥进行自由贸易谈判的动机与当年里根政府同加拿大签署自由贸易协定的动机大同小异。  相似文献   

3.
美国与墨西哥边境隔离墙回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6年是美国与墨西哥关系史上极不平凡的一年。是年,美国新的移民法案出台,新批准的美墨边境隔离墙开始修建。此举在墨西哥、美国朝野和国际社会引起强烈反响。2008年12月,美国《时代》周刊评选出的2008年度国际十大新闻图片,美墨边境的隔离墙与北京奥运会、四川地震抢险等图片一起醒目地并列其中。  相似文献   

4.
美国与墨西哥之间的禁毒合作由来已久。2007年,美墨双方正式开始名为梅里达计划的新一轮禁毒合作,旨在通过向墨西哥提供禁毒援助,达到遏制毒品犯罪的目的。梅里达计划是美墨禁毒合作的现实要求,自计划实施以来,虽然在剿灭墨西哥境内大毒枭和威慑毒品犯罪方面取得了一些成效,但是也暴露出相当的不足。美墨双方围绕禁毒问题还将继续进行合作。  相似文献   

5.
偷渡的苦工     
偷渡者的鬼门关滚滚东流的格兰德河,沿着墨西哥北部边界蜿蜒千里,注入波涛汹涌的墨西哥湾。它原是墨西哥的一条内河。1848年墨西哥抗击美国侵略的战争失利,被迫签订了屈辱的瓜达卢佩—伊达尔戈条约,半壁江山被北方强邻霸占,格兰德河才变成了墨、美两国的界河。  相似文献   

6.
Ⅰ.背景目前在美国政界、外交界,当人们展望美国对外关系长期趋势的时候,日美关系已被提到特别重要的地位。美国驻日大使曼斯菲尔德去年出版论文集,用“头等重要的盟国”这样的概念作为书题,论述了日美关系。不久前美国国家安全顾问理查德·艾伦谈论日美关系,援引里根总统的话说:“对美国来说,没有比日本更重要的伙伴了。”根据世界银行最近发表的数字,日本的国民生产总值在两年以前已达到与苏联同等的水平。用西方概念换算的苏联国民生产总值,1979年为10,823亿美元,同年日本的数字是  相似文献   

7.
墨西哥与美国关系:变化与前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墨美关系的发展经历了四个阶段。卡尔德龙就任墨西哥总统后,墨美关系出现了一些新的变化和调整,卡尔德龙对美国的政策更趋务实和理性,更强调墨西哥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布什则对墨西哥主要采取安抚措施,在两国面临的一些重大问题上表现出善意。未来墨美关系的主调仍将是合作,但在移民、贸易、扫毒和如何应对地区安全等问题上,墨美之间依然存在不少分歧和矛盾,从而给双边关系的发展带来了新的变数。  相似文献   

8.
美国、加拿大和墨西哥3国经过14个月196轮的艰苦谈判,于1992年12月17日签署了关于建立“北美自由贸易区”的协定。如获3国立法机构批准,这个协定将于1994年1月1日生效。在协定生效后15年内,3国将逐步取消关税和贸易壁垒,相互间可自由开展经济贸易活动。由于建立北美自由贸易区符合美、加、墨发展经济和增强竞争能力的利益,尽管协定签署后,在3国中引起一些不同看法和争论,但就总体来看,这个协定对3国来说还是利大于弊的,预计将会获得3国议会的批准。  相似文献   

9.
美墨季节工计划通常指1942~1964年间两国政府签订的跨国劳务计划,它不仅标志墨西哥季节工的移民活动从自由化阶段转向制度化阶段,也加剧了墨西哥人合法或非法的越境活动.该计划是发展中国家向发达国家移民的典型代表,也是墨美移民的一个特殊历史阶段,在两国移民史上占有独特并重要的历史地位.季节工计划的文化和社会意义颇为深远,它在1848年确立的美墨政治边疆上建立起持续扩张的"人口边疆"和"文化边境",在两种文化交汇处构建起"墨西哥-美国"社会.  相似文献   

10.
由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出版社1987年出版的《打入国际市场:理论构想与墨西哥实例研究》一书是戴维·R·马雷斯撰写的一部研究南北贸易关系的专著。作者从理论上分析了影响南北贸易关系的诸要素,强调了国家干预在国际贸易中的作用,尤其是南方国家的农产品在进入北方国家市场过程中,国家保护作用的必要性。马雷斯在写作本书时是美国加州大学圣迭戈分校政治学副教授和墨西哥政府计划部顾问。由于作者在美墨两国从事研究工作,他深谙两国的经济、政治现状,对美墨之间的农产  相似文献   

11.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墨西哥对美关系中有两个特点:在资金技术市场等方面严重依赖美国和在外交上相对独立于美国。本文主要对这两个特点的形成,相互间的联系及其发展作些分析。一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墨西哥的资本主义经济有了较大发展,1945年以后墨西哥开始了以“进口替代”为中心的工业化进程。由于国内储蓄不足、资金短缺、技术落后,墨西哥历届政府执行开放政策,以优惠条件吸引  相似文献   

12.
美国的墨西哥移民近20年来增长迅速,以致于对美国的经济、政治、文化生活造成了一定程度的冲击与挑战。美国政府对墨西哥移民的态度也从一开始的纵容、欢迎逐渐变为近期的排斥、抵制,但由于对移民成因和动机的错误认识,导致移民政策屡遭失败。美墨移民有着历史、文化、地缘等方面的独特性,这就决定单单依靠强硬的边界政策是无法根本解决问题的。要想趋利避害,有效解决美墨移民问题,就要对美墨移民的独特性有正确的认识,从而有针对性地制定出更加可行的移民政策。  相似文献   

13.
萨利纳斯总统执政后,根据国内外形势的发展和变化,对墨西哥的外交政策进行了必要调整。其主要表现在3个方面。一、迅速改善墨美关系同美国的关系历来是墨西哥外交政策的核心。然而,由于历史的原因,长期以来墨美之间结下了许多疙瘩,给两国关系留下不少伤痕。远至上个世纪墨西哥被迫割让领土,近至70~80年代两国在一些重大国际问  相似文献   

14.
墨西哥是中国在拉美的重要经贸合作伙伴。与《北美自由贸易协定》相比,《美墨加协定》提高了对汽车和纺织品的原产地要求,协定规则涉及领域广且标准高,并加强了对非市场经济国家的歧视性约束。《美墨加协定》一旦生效实施,将对中墨经贸关系发展产生不利影响:将会抑制中国对墨汽车和纺织品出口贸易,并影响中国的全球价值链分工;宽领域和高标准规则将会约束中墨自贸协定的谈判和签订;强化了墨西哥对中国非市场经济地位的定位,从而阻碍中墨经贸合作的深入发展。在《美墨加协定》背景下,为了促进中墨经贸关系的进一步发展,中国应采取五项对策:合理规避协定对原产地的高要求,拓宽中墨经贸合作的领域和方式;加强对中国企业在墨西哥直接投资的引导,保障中国投资企业合法权益;借鉴《美墨加协定》的宽领域和高标准规则,努力提高中国自贸协定水平;尽早启动中国—墨西哥自由贸易协定谈判;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和促进公平竞争,争取墨西哥早日承认中国的市场经济地位。  相似文献   

15.
中墨关系研究是中拉关系研究中的一个独特案例,其独特性不仅在于墨西哥的国土面积、人口规模、经济总量、文化传统等诸多要素在拉美地区具有的鲜明特性,而且在地缘政治经济上还涉及墨美之间存在的既复杂又不对称的相互依赖关系.由此,中墨关系研究中提出了“美国因素”的命题.墨西哥是拉美最早向中国释放建交试探政治信号的国家.20世纪50年代,墨—中友好协会的成立、民间交往的扩大、半官方接触的出现,都是中墨关系发展中的重大突破.然而,墨方一直“估量”和“盘算”发展对华关系的利益,实际上它较为看重对华商品出口的经济利益.尽管墨西哥政府多次试探与中国建交,但传递的政治信号极其微弱,两国政治关系并未出现根本性突破.  相似文献   

16.
美国和墨西哥的毒品问题不仅长期危害当地社会治安和普通民众健康,而且一直影响着两国国家安全及双边关系。面对共同危害,美墨两国在缉毒行动、情报、司法、边境安全和推进墨西哥安全部门的现代化等领域不断加强合作,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成效。美墨禁毒合作不仅提高了墨西哥相关部门的禁毒能力,打击了毒品集团的嚣张气焰,还提升了两国在安全领域的合作水平,巩固了美墨双边关系。但双方在合作中的非对称性、美国国内各部门政策的不统一、两国具体禁毒措施上的不同策略影响了禁毒合作的深入,甚至在某些方面还产生了负面效果。综合来看,美墨两国禁毒合作给我们带来了有关合作对象、合作领域、合作模式、合作目标等方面的启示。  相似文献   

17.
战后墨西哥的对外政策与国际关系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对外政策的基本目标战后墨西哥的国际关系大致可分为两个时期。第一个时期(1948~1970)墨西哥尚未摆脱历史长期形成的“孤立主义”传统。“奉行防御的,在某种意义上是消极的对外政策。墨西哥的这种“孤立主义”外交传统形成的原因复杂,主要是因为在历史上墨西哥长期遭受外国列强,特别是美国的统治、掠夺、欺凌和干涉。自1846年起,美国曾多次发动侵墨战争,仅1846~1848年美国就劫掠墨西哥一半以上的领土。1861年12月  相似文献   

18.
"近岸外包"是特指企业将业务外包给地理、时区、语言相近的邻国或邻近地区的供应链领域专业术语。近年来,"近岸外包"论调在美国等美洲国家渐成气候,美墨制造业产业链的近岸转移态势也日趋明显。本文认为,"近岸外包"与美墨国家利益密切相关。美国希望借此打造全球产业链与中国"脱钩"的新格局,而墨西哥具有承接美国产业转移的优势和需求。短期内,受统计数据暗藏"水分"、疫情暂缓产业转移进程、美墨产业合作难以剔除中国成分、美墨关系非"铁板一块"等因素制约,美墨"近岸外包"影响可控。但鉴于美墨利益的加速融合、非传统安全因素的演进以及先进制造技术的发展,中长期内"近岸外包"趋势发展动力强劲。对中国而言,美墨"近岸外包"构成潜在隐患,恐将放大中国产业结构转型"阵痛"、助长西方对中拉大宗商品贸易的舆论攻势、弱化中美经贸联系、削弱中国"离岸大国"地位等。对此,中国应该在产业升级和稳定外资上苦练内功,在双边和多边层面主动布局产业链合作。  相似文献   

19.
俄美能走多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9·1 1事件”后 ,俄罗斯当局根据形势发展加快了对美关系的战略调整 :积极主动与美开展反恐合作 ,关闭驻越南和古巴的军事基地 ,对反导条约立场也出现松动 ,并多次声称要加入北约。美国方面也予以积极回应 ,不再称俄为潜在对手 ,而是称作“合作的朋友”和“反恐的盟友”。布什甚至把普京请到其得克萨斯家中做客 ,连与他关系最“铁”的墨西哥总统也未曾享受这样的礼遇。俄美关系究竟发生了哪些变化 ?它们之间能走多近 ?其对国际局势和中俄美三角关系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 ?带着这些目前各方普遍关注的问题 ,本期我们邀集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所 6名专家举行了对谈 ,为大家提供他们的分析意见  相似文献   

20.
美墨关系涉及面广,内涵丰富,两国关系已经形成了相互依存模式.美墨之间传统的地城关系深嵌于两国广泛而又复杂的关系中,但又超越了边界问题,由于两国关系涉及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等多个层面,因而不存在简单的解决之道.美墨交流在不断加强,互相影响的力度也与日俱增,但彼此在心理和意识形态上的刻板印象,却有着强大的社会基础,对双方的相互交流与理解造成了障碍.价值观与传统是理解民族认同运行方式的核心要素,也是美国和墨西哥在社会层面上深入探讨合作方案的基本问题.国家间的互动不应仅仅停留在商品与人员交流的层面上,还应该将文化价值观的交流纳入其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