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合作制组织及其治理功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人类就进入了后工业化的进程,如果说工业社会的生产和社会治理活动赖以展开的基础是官僚制组织的话,那么,人类进入后工业社会之后,将会依赖一种新的组织形式去开展社会活动,这种组织应当是合作制组织。合作制组织在结构上是一种网络结构,它的规则体系是为了合作者开展合作而设置的,它的运行机制是一种高于协作机制的真正合作机制。合作制组织是通过信任而实现着对整个组织的整合的,它的社会治理功能表现出服务的特征。  相似文献   

2.
2008年的经济危机预示着人类进入了一个新的时代,或者说,这场经济危机是人类走向后工业社会过程中出现的社会振荡.新的时代需要新的社会治理方案,其中,承担社会治理职能的组织是行政学研究中首先需要加以探讨的问题.如果说官僚制组织是最为理想的承担工业社会治理功能的组织的话,那么合作制组织将是后工业社会的治理主体.与官僚制组织的线性结构不同,合作制组织所拥有的是一种网络结构.合作制组织将使官僚制组织中的一切病患得到解决,将彻底告别官僚主义和低效率,或者说,它是一种最具有整体效率特征的组织形态.  相似文献   

3.
20世纪后期以来,随着社会开放度的提高,合作的问题也开始成为人文社会科学关注的主要问题.其实,开放的社会也就是一个合作的社会,而且,社会的开放性首先表现为组织的开放性.就组织而言,以往的组织都是封闭的或相对封闭的组织形式,在20世纪成为最显著组织形式的官僚制组织也典型地反映了组织的相对封闭性.随着后工业化进程的开始,一种新型的组织形式正在生成,它就是合作制组织.合作制组织是一个完全开放性的组织,正是合作制组织的开放性,决定了它是最能适应于高度复杂性和高度不确定性社会环境的组织形式.  相似文献   

4.
王锋 《探索》2016,(4):111-117
从管理到治理反映了人类在管理公共事务方面的巨大变化。治理主体的多元化标示出公共管理关系的变化,但多元治理主体只表明政府的垄断地位被打破,它并没有说明多元治理主体的治理方式。合作治理则回答了后工业社会公共管理主体如何治理的问题。而合作治理作为一种全新的治理形式,意味着必须有与之相适应的组织形式,才能使合作变为现实。合作制组织的网络式结构、组织边界模糊化、组织的开放性以及差异性原则向我们展示出其可能的图景。在面向后工业社会的合作治理过程中,迫切需要通过加强合作制组织建设来推进社会治理方式的变革。  相似文献   

5.
近代以来的社会是一个逐渐实现了组织化的社会,社会控制也反映在组织之中。可以说,近代以来的组织就是控制导向的组织,所谓"管理就是控制",所描述的就是组织运行的状况。组织的控制包括两个方面;其一,是对自身的控制;其二,是对环境的控制。组织通过这两个方面的控制去实现组织目标。然而,人类在20世纪后期出现了一场全球化、后工业化运动,它意味着人类社会再一次面临着根本性的变革,即从工业社会走向后工业社会。在这场变革运动中,社会呈现出高度复杂性和高度不确定性的特征,包括社会控制和组织控制在内的一切控制都陷入了失灵的状态。因此,在社会变革中我们构想出一种新型的行动系统,它就是合作制组织。合作制组织将是一个非控制导向的组织,通过合作制组织,我们也将迎来一种非控制导向的社会治理模式。  相似文献   

6.
人们之间的交往是理解人类社会的一个重要视角,通过对人们之间的交往关系和行为的考察,可以把握社会发展的一般性规律并发现人类走向未来的方向.在农业社会,人们之间的交往主要存在于人的互助关系和行为中;到了工业社会,人们之间的交往被掩盖在因社会分工而造成的协作体系中.在今天,我们需要努力建构的是一种合作的交往,这是一种基于实践理性的交往,是排除了权力支配的"真正的交往".合作的交往发生在合作制组织中,是合作社会的标志.  相似文献   

7.
工业社会中最具有普遍性的行动模式就是分工-协作。在社会实践的几乎所有领域中,都采用了分工-协作模式,从科学研究、教育到市场经济、组织等,都是以分工-协作的方式开展活动。在人的从身份向角色转变的社会运动中,分工-协作发挥了基础性的推动作用。由于分工-协作把人们安置到了社会结构之中,让人去开展角色扮演活动,而不再像农业社会那样基于身份去开展活动。在工业社会中,人的角色扮演受到分工-协作规定,但这种规定在表现形式上以规则的形式出现。当分工-协作模式得到了超越并建构起合作行动模式的时候,人的角色的外在性规定将为人的内在规定所置换。这时,即便存在着外在性的规定,对于人而言,也是暂时存在的临时性规定,而且要在得到人的内在因素响应的情况下才能发挥作用。从分工-协作模式向合作行动模式的转变也就是合作制组织的生成过程,而合作制组织也就是人类在高度复杂性和高度不确定性条件下开展活动的行动体。  相似文献   

8.
全球化、后工业化把人类引入一个创新的时代。因为全球化、后工业化是一场根本性的社会变革,所以需要通过创新去适应社会变革的要求。在工业社会的发展过程中实现了社会的组织化,人们是通过组织去开展社会活动的。组织既是构成社会的基本要素,也是社会的呈现方式。因此,全球化、后工业化进程中的一切创新活动都会发生在组织之中,会以组织创新去推动社会变革。组织创新可以分为两个层面:其一,是行为层面的创新,主要表现在技术创新方面;其二,是模式创新,即创建新型的组织模式。行为层面的创新在官僚制组织中也一直存在,但时常受到官僚制组织模式的约束和限制。从官僚制组织向合作制组织的转变属于模式创新。一旦我们建构起合作制组织,行为创新将不再受到任何限制,会成为一种常态化的创新。  相似文献   

9.
近代以来,最伟大的发明是组织。因为有了组织,人们才能在开展社会活动中放大个人的力量,才创造出了无比辉煌的工业文明。组织形式是多样的,社会生产和社会生活中的组织会各有自己的特征,公共领域中的组织与私人领域中的组织也有着很大的不同。但是,工业社会中的所有组织中都包含着官僚制的基轴,都属于官僚制组织模式的具体存在形式。官僚制组织是适应工业社会低度复杂性和低度不确定性条件下开展社会活动要求的。然而,人类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走进了全球化、后工业化进程,社会显现出了高度复杂性和高度不确定性特征。在此条件下,官僚制组织的适应性日益式微,并以集体行动无力的状况表现了出来。这意味着,我们需要寻求社会高度复杂性和高度不确定性条件下开展社会活动的组织新模式。合作制组织的构想就是在这一条件下提出的,是完全不同于官僚制组织的新的组织模式。  相似文献   

10.
近代以来,社会的组织化程度得以不断提高,因此,虽然等级制的消解使社会不再处于权力依赖的状态中,而在组织中,则存在着权力依赖的问题。由于我们的社会是由组织所构成的,组织中的权力依赖也反映在社会上,使我们的社会表现出了权力依赖的状况。在全球化、后工业化的过程中,正在生成一种新的组织形式——合作制组织。合作制组织是一种能够从根本上消除权力依赖现象的组织,因为,合作制组织不再承认等级权力,也不再承认权力与岗位和职位间的固定联系,而是仅仅承认从权威中生成的权力。在合作制组织中,所有权威都仅仅是因为知识和经验的原因而引起的。知识和经验的权威总是与组织任务的性质联系在一起的。组织所承担的任务的变动,也意味着对知识和经验的需求不同,权威也就会因此而处于不断转移的过程中,从权威中生成的权力也同样处在不断转移的过程中。这就是权力的流动性,它有效地消解了权力依赖。也就是说,由于合作制组织中的权力以及权威都不再与固定的主体联系在一起,也就不再会产生权力依赖。  相似文献   

11.
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社会转型时期,我国经济社会中出现的失信行为和信用危机,已经严重地危害了经济社会的健康发展。因此必须加快国家信用管理体系建设,奠定社会诚信制度的基础;加快法制建设步伐,为社会诚信制度建设提供法律支持;大力弘扬诚信精神.扎实推进社会诚信制度建设。  相似文献   

12.
公共风险是现代社会的一种常态。公共风险如果不能及时有效化解,就有可能演变为社会公共危机,公共财政往往是公共风险的最后一道防线。构建公共财政应急机制是公共财政框架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应急预算制度应当是公共财政应急机制的核心。  相似文献   

13.
我国弱势群体的制度特征及制度化保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改革中形成的弱势群体具有群体同质性和弱势因素高度重合性两大制度特征。由于现有社会保障制度相对稳定,而改革过程中新的弱势群体还会持续生成,所以在社会保障制度与社会实际之间必然存在着滞后效应,表现为城市中以单位为载体的保障和农村社会保障的基本空白,已经不能为弱势群体提供全面的保障。目前的制度设计应当以住房、大病保险和教育保险为立足点,同时加强制度创新,以组织建设提升新弱势群体的社会资本,增强这些群体自我发展的能力。  相似文献   

14.
建立健全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中之重。社会保障制度具有三种功能:经济功能有利于保障贫困者的基本生活,有利于企业公平参与市场竞争,有利于产业结构调整;社会功能有利于调整社会秩序,保持社会稳定;民主功能表现在它是公民的一项基本权利。搞好社会保障是我国社会性质的要求,也是我国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必需,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客观保证。  相似文献   

15.
社会组织参与公共危机治理过程具有非常重要的价值,它可以提升公共危机治理的科学性、及时性和有效性。目前,我国社会组织在参与公共危机治理过程中虽然成效明显,但仍面临着相关法律制度不完善、组织化程度较低、自治能力较弱等多重困境。因此,必须从政府与社会组织自身两个层面入手,进行制度性框架的构建,优化公共危机治理的过程和效能,促进社会组织治理能力的提升。  相似文献   

16.
社区是社会生活的共同体.社区建设是加强社会建设和管理,推进社会管理体制创新,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项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17.
社会核心价值观是一定社会的文化的精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精髓。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必须立足于大力发展和繁荣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推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在全党全社会形成统一指导思想、共同理想信念、强大精神力量、基本道德规范。  相似文献   

18.
完善我国危机管理体制对于应对公共危机具有重要的意义。我国危机管理体制当前存在着危机意识缺乏、信息沟通不顺畅、法律法规不完备等问题。为进一步完善我国危机管理体制,需要我国政府从提升危机意识、建立危机沟通机制、完善危机法制基础、加强危机的参与协调与指挥决策机制等方面作出努力。  相似文献   

19.
马克思的"重新建立个人所有制"指的就是建立社会主义社会的公有制(社会所有制)。"社会主义社会的公有制"不同于"过渡时期的公有制"。只有到了马克思讲的消灭了阶级差别的社会主义社会,全社会的劳动者才能作为无阶级差别的个人联合为"社会个人",实现"社会个人所有制"(社会所有制),即"重新建立个人所有制"。现实社会主义中的公有制,实际上是"过渡时期的公有制",因而用重建个人所有制或社会所有制思想指导过渡时期公有制的改革在理论上是不适当的,由此而论证股份制是公有制也是不能成立的。  相似文献   

20.
以信用为核心的诚信制度是市场经济的基石。当前社会普遍的诚信危机源于信用缺失,惩罚背信行为乏力,民间自律性组织不足,政府的朝令夕改行为以及企业间的信用报复,等等。诚信危机已严重阻碍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因此,制定实施信用法律法规,建立相应的监督与惩戒机制,加快信用制度建设步伐,在全社会加强公民诚信道德教育,已是刻不容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