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1 毫秒
1.
本文从理论上梳理了均势生成的一般机制,认为均势这一体系状态的形成和维持主要依靠三种途径,分别是外部制衡、内部制衡和大国的自然成长。在不同的权力结构中,有不同的主导生成机制起作用。在多极体系中,均势主要依靠大国之间联盟关系的形成与转换来维持;在两极体系中,均势的维持主要依靠大国之间的军备竞赛,即内部制衡;在单极体系下,均势依靠权力中心的自然成长得以恢复。利用多极和两极状态下的历史案例,文章检验了这一核心假定,并考察了均势生成机制变化的原因,在此基础上探讨了单极体系下均势回归的可能性。文章认为,在权力结构与生成机制之间,联盟的可获性、制衡的实力门槛以及制衡所负担的成本等三个要素起着因果链条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陆洵 《法国研究》2012,(4):22-27
卢梭宏伟的思想体系的根本点是"回归自然",他的文学创作也深刻反映了这一点。20世纪普罗旺斯作家让吉奥诺也是书写自然的伟大专家,甚至被誉为"卢梭的门生"。"自然"在两者的文学创作上都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本文试从山川哲思的角度研究两位作家对自然与城市的文学表现,进而深刻揭示两者在文学创作上的自然观。  相似文献   

3.
“制衡”的困境——均势与二十一世纪的世界政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尽管均势理论在现代国际关系理论体系中一直占有重要地位,但随着冷战结束和苏联瓦解,这一理论却开始面临严峻的挑战,其中最突出的挑战之一来自冷战后开始并持续至今的单极世界格局。均势理论面临这一挑战的原因,就在于以往的理论家们总是将均势及相关各种命题看作一种适用于任何国际体系的普遍真理,但事实上很少有哪种理论是普遍正确的,它们一般都带有各种限制条件,均势理论也不例外。由于均势理论是在近代以来欧洲国家体系的经验基础上形成的,因此这一理论的主要限制条件之一是,它所揭示的那种历史上欧洲各大国对各种霸权觊觎国的制衡倾向,针对的主要是那种以庞大陆军力量为基础的陆上霸权,而不是那种以贸易、金融和海军为基础的海上霸权。这一限制条件对我们正确理解当今世界政治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和谐世界"是一种传承中国传统文化、弘扬新中国外交思想的外交理念,"民主联盟"是一种宣扬美国价值观,为美国国家利益服务的一种文化外交理念."和谐世界"与"民主联盟"在东盟问题上展开的角逐,也代表着中美两国软权力的较量.本文通过对两者在东盟问题上实践的目标、影响、阻力和前景四个方面进行对比,对两者进行一个较系统的比较研究.  相似文献   

5.
庞中英 《美国研究》2007,21(3):134-138
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王勇博士的呕心之作《中美经贸关系》①终于出版了.作者超越了中美经贸关系中的特定事件,从长时段的角度考察问题,发现了问题和趋势.这就是在全球化背景下,中美经济关系已从"贸易政治"逐步演化为包括"货币金融政治"的全方位经济关系,从国家与市场之间的相对简单关系演化为国家、市场和社会的复杂关系.  相似文献   

6.
陈修文 《法国研究》2021,(2):102-112
在对外法语教学与研究中,最近将来时与简单将来时常常借助事件发生时间与说话时间的距离远近或对某事发生的确认度加以区别,然而我们认为这些差异都不过是两种表将来形式的表象差异,并非两者在核心意义上的区别。本文基于Klein话题时间理论从核心意义上定义简单将来时与最近将来时,再由核心意义出发,解析两者在与时态、体态、情态系统中一些标记、语境或用法搭配共现情况的异同。我们认为从核心意义出发探讨两者异同将有助于法语学习者把握核心区别,灵活使用这两种将来表达法。  相似文献   

7.
"第三罗马说"与"中国论"是俄中两国在民族意识转型时期出现的一种自我身份定位的学说。从某种意义上说,两者并非菲洛费依或石介个人的观点,而是一个群体乃至整个民族对自我与外部世界关系的观察和投射。它们是日用而不知的文化观念,是对自我、他者认知的一种符号体系。在"第三罗马说"的"我-他"对立认同建构中,他者是认知自我的前提和必要条件,缺乏他者,"我"的身份辨认则无从谈起,在对他者的征服或救助中,自身的地位和作用才得以彰显。而"中国论"中的"我"与"他者"并非非此即彼的对立关系,自我封闭的华夏自我中心主义占主导地位,"我"的作用和地位是文明程度和道德伦理确定下来的,无需对他者给予过多关注,甚至无须与之交往,他者未必是被认知或被征服的对象。  相似文献   

8.
长期以来,德国的以色列政策不单纯以道德义务或现实政治为出发点,而是两者共同影响着德国历届政府的决策和行动。有鉴于此,本文首先分阶段概述德国的以色列政策,然后剖析德国对以政策中的道德义务因素以及现实政治因素,并在此基础上指出,只要在德国看来以色列的安全未受到威胁,德国出于自身国际定位、外交原则和经济利益的考虑,日益在谋求与以色列关系的"正常化"。但是,由于两国对如何能更好保障以色列安全有不同认知,未来德以关系的"正常化"依然面临根本性的障碍。  相似文献   

9.
本文着重分析了20世纪90年代以来俄罗斯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关系演变的轨迹,以及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在俄罗斯经济转轨,特别是在金融危机中所扮演的角色,探讨了两者非合作博弈与合作博弈的互动性等值得关注的问题,并对俄罗斯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之间关系的未来走向作了展望。  相似文献   

10.
现代均势论实际上继承了兰克基于对历史经验的总结形成的均势思想的两大根本前提,即大国倾向和欧洲中心倾向,而由此造成的结果是现代均势论同时也继承了兰克思想中固有的国际政治视野的狭隘性,即忽视历史上那个同大陆均势体系同时并存的大洋霸权体系。在战后出版的均势论著中,对兰克均势思想的狭隘性做出重要修正的,是20世纪德国大历史学家路德维格.德约。德约对兰克均势思想进行修正的意义,就在于指出了均势逻辑得以运行的两项前提条件,一是均势逻辑的适用范围仅仅是大陆体系而不是大洋体系,二是历史上欧洲大陆均势体系的形成主要得益于那些占主导地位的海上强国对大陆局势的干预。德约提示的这两项限制条件对促进现实主义理论的深入发展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近来年,随着人民币国际地位的提高,其国际竞争力也得到逐步提升.通过回顾马克与日元的国际化之路,总结了两种货币在国际化过程中成功与失败的原因,最后得出对应于人民币国际化进程的启示,从而为人民币国际化提供可借鉴的经验.  相似文献   

12.
中国与东盟经济的互补和竞争及其发展趋势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王勤 《东南亚研究》2004,97(3):4-10
长期以来,中国与东盟经济的互补和竞争关系一直是颇有争议的问题.中国与东盟经济之间的互补和竞争,是决定和制约双边经济关系发展的基础.近年来,随着各国要素禀赋、产业结构以及比较优势的演进,双边经济关系发展中的互补与竞争呈现出一系列变化.  相似文献   

13.
Abstract

In December 1978, the Far Eastern Economic Review discussed the prospects of the newly-fanned United Front for National Salvation (UFNS) in Kampuchea led by Heng Samrin. It quoted Western intelligence sources as saying that in villages where it was established, one of the first moves the UFNS made was to demolish the communal dining halls built by the Pol Pot forces. The sources commented: “surprisingly, the Front seems to be getting popular support.”  相似文献   

14.
15.
Abstract

In the years 1948-54, New York University suffered an anticommunist “purge” of its faculty which was extreme even in its day. That the “McCarthyite” period at NYU was so vicious is at first puzzling. National hysteria about atomic secrets notwithstanding, it remains true that some universities with greater prestige (and hence seemingly of greater political importance) and others with more conservative administrations stopped far short of the suspension of academic freedom experienced at Washington Square and University Heights. Further, the “purges” seem to have been the product of a minority movement of anticommunist activists, and not a rebellion on the part of libertarian-minded faculty or students. A politically conformist and usually passive campus had to be convinced of the need for an ideological crusade.  相似文献   

16.
农办科[2020]4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计划单列市农业农村(农牧)厅(局、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业农村局,部属有关事业单位,有关农业大学,各省级农业科学院:为深入贯彻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和中央1号文件精神。  相似文献   

17.
清政府开始仿效日本实行君主立宪之初,急需大量具备西学知识结构的新式人才,于是向日本广派留学生.基于当时国情与留学生自身特点,法政科的学习成为不少留日生的选择.留日学生在日学习期间,通过办报、译书等形式,将西方的政治体制、民主自由观念、法制思想等源源不断地介绍到中国.他们对西方法政思想的宣传活动,在开启国人视野,增强人们法政意识和观念以及推进中国法政体系近代化的进程,发挥了启蒙作用.  相似文献   

18.
中俄睦邻友好合作条约与中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以中俄睦邻友好合作条约的签定为主题,探讨了三个方面的问题:条约签定的条件,条约的意义和内容分析,条约签定之后中俄关系的课题。本文认为中俄关系10年发展的积累、两国对外战略的形成、俄罗斯国内政治的稳定是促使中俄睦邻友好合作条约签定基本因素;中俄睦邻友好合作条约的意义,其一是总结过去,梳理两国关系已取得的成果并以国家间条约的形式加以巩固,其二是面向未来,为两国关系的远景奠定可靠的基础。另外,本文探讨了中俄睦邻友好合作条约签定之后两国关系面临的主要课题。  相似文献   

19.
韩国扶持中小企业发展的经验与启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使中小企业在新一轮的改革中增创新优势 ,本文对韩国扶持中小企业的经验加以总结 ,并提出今后我国发展中小企业应采取的扶持措施。  相似文献   

20.
"统一俄罗斯"党目前是俄国第一大党。它自称人民党,是代表俄罗斯全民族利益的政党。它的思想基础是"政治中派主义",宣称采取介于左翼和右翼之间的中间立场;反对"政治激进主义",主张"保守主义";对苏联历史在批判其消极因素的同时肯定其积极成果;全面支持普京总统的路线政策;主张建立强有力的国家,保护人权和生态环境;要求把温和的自由主义与俄罗斯的传统价值观结合起来;外交上支持普京总统推行多边务实政策。俄国政党制度目前虽然保持多党制形式,实际上出现了一党独大的格局。"统一俄罗斯"党与普京总统结盟使它的影响迅速扩大,但也造成了对总统的高度依赖性,出现了"强势总统、弱势政党"的局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