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第一部分: 1.中国在二十世纪经历了哪三次历史性的巨大变化? 2.世纪之交,我们面对着哪些前所未有的有利条件和大好机遇? 3.下个世纪我们的奋斗目标是什么? 第二部分: 1.党的十四大作出了哪三项具有深远意义的决策? 2.过去五年,全党工作的突出特点是什么? 3.过去五年,我们取得了哪些巨大成就?在前进道路上还有哪些矛盾和困难? 第三部分: 1.为什么说“一定要高举邓小平理论的伟大旗帜”,是党从历史和现实中得出的不可动摇的结论? 2.为什么说邓小平理论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 3.为什么要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优…  相似文献   

2.
商界奇才,曾任国家副主席的荣毅仁先生已经离我们而去了,他留给人们最大的遗产是什么?我以为不是他的亿万家业,而是他的座右铭:“发上等愿,结中等缘,享下等福;择高处立,就平处坐,向宽处行。”精读细品这24个字,让人感触很深,深受启迪,从中可以窥见荣毅仁运筹帷幄、纵横驰骋、雄才大略的一生。“发上等愿”和“择高处立”。就是一个组织、一个集体或个人做什么事都要有远大的理想和抱负,要有远景规划和近期目标,定位要高。中国共产党为什么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呢?就是因为中国共产党从诞生之日起,就把推翻国民党反动派,解放全中国,建立新中国作…  相似文献   

3.
<正>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实践告诉我们,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归根到底是马克思主义行,是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行。”马克思主义自诞生至今,无论时代如何变迁,始终占据着真理和道义的制高点。中国共产党人将马克思主义作为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  相似文献   

4.
《党建文汇》2002,(22):45-51
137.为什么说“党的干部是党的事业的骨干,是人民的公仆”?;138.党选拔使用干部的原剃是什么?怎样正确理解这个原则?;139.为什么要“努力实现干部队伍的革命化、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  相似文献   

5.
曹铁汉 《理论学刊》2002,4(5):23-24
80多年来 ,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列宁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 ,进行艰难的理论探索和理论创新 ,创立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江泽民“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 ,为马克思主义理论宝库增添了我们独创的理论成果。为适应新形势下我们党理论创新的迫切需要 ,反思上述过程 ,不禁要问 :我们党是通过什么方式 ,即以什么作为“结合”的关节点取得那些理论成果的呢 ?我认为 ,这是党制定和执行政策的结果 ,也是党的政策和党的思想理论建设辩证作用的结果。为什么这样说呢 ?第一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指导作用是党通过制定和执行政策来实现的。正确制定和…  相似文献   

6.
正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我们党历来重视党员干部的党性教育和党性修养。近年来,习近平总书记在多个场合指出党员干部要讲党性,要自觉加强党性修养,并强调党性是党员干部立身、立业、立言、立德的基石,必须在严格的党内生活锻炼中不断增强。那么,什么是党性?这是一个有必要深入思考和进一步讲清楚的重要问题。讲清楚“什么是党性”,既是一个重大理论问题,又是一个重大现实问题。为什么我们总觉得似  相似文献   

7.
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指出:“不坚决惩治腐败,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就会受到严重损害,党的执政地位就有丧失的危险,党就有可能走向自我毁灭”,并强调指出要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的方针,从源头上预防和解决腐败问题。那么,当前在我们党和国家机关中的腐败现象有哪些主要特点?其产生的社会根源是什么?怎样才能从源头上预防和遏制腐败呢?目前,我国正处于政治、经济重大变革时期,制度的“双轨”特征使腐败也有着鲜明的时代特点。在我国改革前的“国家社会主义”模式里,官员腐败主要形式是挪用或盗窃国家财物、渎职、贪污等以追求个…  相似文献   

8.
<正>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从三个方面学习和领会这一命题,对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具有现实意义和历史意义。一、深入学习“两个行”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实践告诉我们,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归根结底是马克思主义行,是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行。”学习“两个行”首先要深入理解经典马克思主义,深入理解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  相似文献   

9.
咨询台     
《先锋队》2003,(1)
十六大党章为什么要把“一个先锋队”进一步表述为“两个先锋队”?太原读者李太生问:十六大通过的新党章,对党的性质和党的最终目标进一步表述为:“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新党章为什么要进一步作这样的表述?本刊编辑部答:在当今世界各类政党中,公开声明自己属某一阶级的政党已经不多了,而我们中国共产党仍郑重声明自己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这充分表明,进入21世纪的中国,不论发生什么变化,中国工人阶级仍然是与中国先进生产力联系在一起的先进的阶级。从历史上看,工人阶…  相似文献   

10.
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发展市场经济,既是一个伟大创举,又是一个全新的课题,它对党的执政方式、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和考验。中国共产党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执政,究竟要遵循哪些规律?究竟与其他政党执政有哪些相似和不同之处?如何应对市场经济的挑战?这是中国共  相似文献   

11.
五四运动前后,在中国国内已经拥有众多政党派别的历史背景下,为什么要建立无产阶级政党?又为什么选择俄国布尔什维克党为榜样?本文从“政党”的角度,剖析并揭示当时国内已有政党的历史现状及结局的经验教训,并把中国旧政党与布尔什维克党置于同一历史坐标中,探寻出中国共产党建立的历史方位。笔者认为,这将有助于回答上述问题,并论证中国共产党的创建是中国近代社会经济政治发展的必然结果,是中国革命发展的必然要求,以及揭示党建立的一大特点。当否,敬请学术界前辈及同仁教正。  相似文献   

12.
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离不开包括中国共产党请示报告制度在内的制度建设与制度保障。中国共产党请示报告制度并非空穴来风,而是由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权威思想作为理论基础的重要制度安排。中国共产党请示报告制度的发展大体经历了建章与立制、实践与探索、重建与发展、成熟与深化等四个阶段。洞穿历史现象、透视历史材料,我们可以揭示出中国共产党请示报告制度的发展历程至少蕴含着“两不变”与“两变”的守正创新规律、“自律”与“他律”相结合的内外联动规律、制度变化与事业兴衰的同频共振规律等。  相似文献   

13.
党要管党、从严治党是中国共产党建设的基本方针。《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试行)》和《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以下简称两个《条例》)的制定与实施,是我党贯彻党要管党、从严治党这一方针的重大举措。一、严格党内监督和纪律是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内在要求两个《条例》是对执政党建设内在规律的体现、反映。执政党建设的内在规律之一就是执政党必须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党执政后,成为一个与国家权力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党,由权力而产生了一系列前所未有的考验,比如,如何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能力以保证决策不失误?如何防止因滥用权…  相似文献   

14.
党的十六大报告中关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中提到:要“形成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全国上下结合贯彻十六大精神,一个以创建学习型社会为中心而展开的学习热潮正在兴起。那么,什么是学习型组织?工会为什么要创建成为学习型组织?工会如何创  相似文献   

15.
正新修订的《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于2018年10月1日起施行。这是党的十八大之后,党中央对条例的第二次修订,再次释放出以铁的纪律管党治党的强烈信号。此次条例为什么修改?修改了哪些内容?将对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起到什么作用?党纪处分条例是规范所有党组织和党员行为的基础性法规,在党内法规体系中居于十分重要的地位。  相似文献   

16.
《党建》2003,(7)
有人说,“和平与发展”仍是时代主题,“落后的社会生产与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这一社会矛盾没有变,邓小平理论仍然具有指导作用,为什么又要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写上党的旗帜?要回答这个问题,认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指导地位,必须深刻认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与邓小平理论的内在关系。从历史演进来看,“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基本问题的重大推进和“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基本问题的新回答。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我们党总结建国以来建设社会主义历史经验得出的基本结论,…  相似文献   

17.
党务信箱     
《党课》2006,(6):53-55
怎样保障党员的选举权和被选举权?什么是无记名投票?为什么选举一律要采用无记名投票方式?在选举中出现哪些情况要进行重新选举、另行选举和重新投票?党的各级代表大会代表名额如何确定。  相似文献   

18.
《实践》2017,(9)
<正>党的全国代表大会,是近一个世纪以来中国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也是党的历史的一个缩影。党的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将于今年10月18日在北京召开,将对党和国家各项事业作出全面部署。那么,党的代表大会是如何召开的?职权有哪些?代表如何产生?权威部门梳理了党的全国代表大会的相关知识,供大家学习和参考。一、什么是中国共产党全国代表大会?党的全国代表大会,是党的最高领导机关,承担讨论和决定党的重大问题,修改党章,选举中央委员会、中央纪律检  相似文献   

19.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蕴藏着深刻的思想内容,不仅重申了党的性质,即为什么要代表,而且还强调了党的宗旨,即代表什么,更重要的是规范行动的指南,即如何代表。一、为什么代表,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出发点,是基础,是根本,是对中国共产党的性质的重申。“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中国共产党历史经验的总结概括。自1840年鸦片战争以来近八十年的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中国人民反帝反封建的英勇斗争就一直没有停止过,但均遭失败,都没有取得成功。由于有了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在毛泽东思想的指引下,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经过长期的反帝、…  相似文献   

20.
以人为本和科学、民主、依法执政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邢贲思 《求是》2005,(8):18-20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后,理论界展开了热烈讨论。讨论的焦点集中在:中央为什么要提出“以人为本”,“以人为本”的含义是什么,“以人为本”和“执政为民”的提法有没有实质上的区别,“以人为本”的理念怎样才能贯彻等等。本文试就这些问题作一简述。提出“以人为本”的背景“以人为本”是作为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内容在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上提出的。为什么要提出科学发展观?它的背景是:在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的同时,存在着某种对发展问题的片面认识,认为发展就等于经济的快速运行,发展就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