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高丙中为该书所撰的《序一》中说:本书既是切实关怀人类现实问题的应用人类学读物,实际上特别能够代表人类学的原初理想在今天找到了实现的途径。我们看到,人类学从单一文化的立场、单一国家的工具,经过社会批判和学术的自我批判,发展到人类多元文化的立场、全球未来的立场,从关于人的科学的玄想,发展到关于人的经验研究的学术。本书不但在一定程度上超越了传统人类学的局限,而且又回归到了人类学的原初理想一门有关研究人与人性的科学。先哲曾说,“无产阶级要解放全人类,必须首先解放自己”。  相似文献   

2.
美国教育人类学的早期发展主要是由文化人类学家所推动的。人类学家对于少数族群儿童成长,尤其是族群文化与儿童人格养成问题的关注,促进了美国教育人类学的萌生和发展。本文着重论述了20世纪美国文化人类学与教育相结合的过程,讨论了美国博厄斯学派的文化与人格研究对教育问题的理论与观点,以期对中国教育人类学的发展有所借鉴。  相似文献   

3.
文化相对主义述评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文化相对主义的产生及其理论的应用,使美国文化人类学有了自己的理论体系,形成了自己的研究方法。由于鲍亚士及其门生对文化相对主义的不断充实与发展,使它替代了进化学说和传播理论,使其理论在一定时期成为权威性的解释而广为流传。这在一定程度上有自己的进步性和合理之处,对丰富文化人类学的研究和推动文化人类学的发展作出了一定的贡献。文化相对主义远不是文化人类学思想的终结,它显然存有理论研究的缺陷和方法论上的不足。  相似文献   

4.
博厄斯的文化历史主义的人类学思想,主张从文化的历史个性来研究各民族文化,引出结论。博厄斯的思想观念和研究方法,深受新康德主义历史哲学关于历史的个别性和科学分类原则的理论影响。在这种理论的指导下,博厄斯及其学派推进了文化人类学的实证科学研究,使这门科学摆脱了19世纪文化人类学受旧形而上学影响而造成的理论上和科学认识上的局限,取得了一系列有重大意义的研究成果。但同时,他们也把经验主义的片面性和不可知论的错误思想带进了文化人类学研究中,形成了良莠并存的现象。  相似文献   

5.
关于文化变迁的相关理论研究,如果要从历史发展的进程来看,大多数都是由于文化人类学中各个理论学派或学术流派在时间的长河中不断相互批判,以及不断探索创新的过程中,逐渐得以发展和形成的。在中国,文化人类学研究的起步相对较晚,其能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存在,时间也不算长,尽管中国的文化人类学和民族学研究目前已积累了数量不少的成果与成就,但还有许多需要深入探索与研究的领域迫切要求我们去不断地进行思考与分析,而关于布依族文化变迁的相关研究正是这许多需要深入分析研究中比较重要的内容之一。因此,相对而言,选择这样的一个课题去进行探讨、分析与研究具有重大和深远意义。  相似文献   

6.
实现西方文化人类学的中国化,建立有中国特色的理论体系,前提条件之一,就是打破传统的学科研究对象的分割模式,把中国56个民族各个形态的文化纳入研究的视野,用结构主义和系统论的思想给予新的统合。中华民族文化学以中国民族学、中国文化研究和西方文化人类学作为理论来源,将典籍文化、民间文化;汉族文化、少数民族文化和各区域、各形态的文化纳入统一的中华民族文化整体结构之中,进行跨学科的综合性的探讨,其理论体系的进一步完善,将有利于推动实现西方人类学中国本土化的进程。人类学的理论特点之一,就是坚持整体性的观点,以…  相似文献   

7.
法兰克福学派大众文化批判理论评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徐向阳 《长江论坛》2006,(3):78-80,86
法兰克福学派在对大众文化的全盘否定中忽视了蕴涵于日常生活中的审美特质,否定了文化价值的人类有效性。该学派倡导的精英文化流露出与大众文化相类似的单一化倾向,这使得其建构的理论大厦在逻辑上是矛盾的。重视文化现象内在的普适性与差异性,对法兰克福学派的大众文化理论作出科学理解,对我国当前的文化建设将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8.
音乐人类学视野下的中国民族音乐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民族音乐作为我国音乐领域的重要艺术瑰宝,具有极其深厚的历史文化渊源,是我国传统文化的象征与重要载体。随着音乐人类学在中国的不断发展和深化,中国民族音乐与世界音乐的交流日益频繁,音乐人类学理论启发了我国传统民族音乐的发展。新形势下,以音乐人类学为主要依据,以科学的比较方法和田野工作的实例作为根本出发点,从发展的角度分析和研究音乐人类学视野下的中国民族音乐,对促进中国民族音乐的传承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文化人类学是研究整个人类文化的发生、发展、变迁和演化的过程,并比较世界各民族、各群体、各国家、各地区文化的异同,藉以发现人类文化的普同性与特异性,建立符合社会实际的文化理论,以便构筑或指导人类文化发展的一门科学。  相似文献   

10.
论湖湘文化是具湖南地方特色的文化形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谷嘉 《湖湘论坛》2008,21(6):61-63
湖湘文化是宋代湖湘学派形成后出现的颇具湖南地方特色的区域文化。湖湘学派是湖南有史以来出现的第一个哲学流派。湖湘学派性本论的哲学体系不仅为湖湘文化的形成奠定了理论基础,而且也规定了湖湘文化的特质和价值,构成了湖湘文化的基本精神。  相似文献   

11.
旅游快速发展的50年内,旅游和人类学学科的关系错综复杂,它们之间更多的是矛盾而不是和谐共处的关系.人类学的理论体系一直被用来批评旅游以及阐述旅游给当地社会文化所造成的不利影响.大众旅游对少数民族文化的影响尤其受到指责.但是近年来,情况有所变化,人类学的理论开始用于指导旅游的发展、减少旅游对社区的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12.
文化自觉是社会主体在反思人类文化发展的进程中提出的一个重要文化理念和范畴。文化自觉范畴的确立及其理论雏形的构建,不是凭空想象而来,而是有着深厚的人类学、文化学基础,马克思主义哲学基础和社会学基础作为其理论产生的重要依据和支撑。对这些理论支撑进行科学解读和溯源,既是推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和中华文化衔纵深发展的需要,也是现时代发展和繁荣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提升文化软实力的基本前提和时代诉求。  相似文献   

13.
田野工作的意义   总被引:9,自引:2,他引:7  
田野工作是文化人类学研究的基础,两年以上细致的野外调查是田野工作必不可少的一环.要使田野工作卓有成效,调查者必须接受严格的文化人类学方法论的训练,只有掌握了扎实的文化人类学理论,才能通过实地调查升华和建构出新的理论,也才能对不同社会形态进行深入的比较研究.  相似文献   

14.
民国初叶,中国社会学处于初兴之期,社会学的学术流派还处于酝酿阶段,此期国人开始自主地吸收西方社会学的理论和方法,编写适用于学校所需的社会学教材,此举对于作育人材和社会学的落地生根有重要的作用。民国中叶,是中国社会学的建构期,这一时期活跃于中国社会学舞台的社会学学派主要有美国文化学派、英国功能人类学派和马克思主义派。从学术史的角度而言,各个主要学派都有典型的理论架构、分析工具以及对于社会学本质属性的定位。梳理它们在民国中叶社会学学术史上学术主旨和学术路径方面的异同和得失,由此进一步评析它们在20世纪社会学学术史上的价值和地位,可以对近代社会学学术史有更深切的体悟。  相似文献   

15.
民族旅游是一种以民族文化及其自然生态环境为资源进行的旅游开发。基于人类学基本理念和方法的基础上取得的文化研究成果对民族旅游开发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主要从人类学的文化研究、文化变迁理论、田野调查等方法、民族平等观念等方面阐述人类学研究在民族旅游开发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苏永前 《思想战线》2012,38(5):33-36
20世纪80年代后期,以文学人类学为标志,中国文学研究出现人类学转向的趋势。90年代以后兴起的文化诗学和少数民族文学研究,进一步深化了这一转向。前者在有关"文化"的理解、对于文学现象的文化解释、文学观念的起源研究方面,均受文化人类学的影响;后者则直接借用文化人类学的理论与方法。  相似文献   

17.
按照判断理论体系的一般标准 ,以科学的视角解读江泽民文化思想 ,可以看到 :它有一条贯串于各个理论观点的主线和精髓 :有自己的核心范畴 ;它的各个原理和观点之间有着严密的逻辑关系 ;它来源于实践 ,又对实践具有全面的指导和推进作用。深入探讨江泽民文化思想的理论体系 ,有助于人们全面系统地理解、掌握江泽民文化的思想及其精神实质 ,深化对“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研究。  相似文献   

18.
中华民族是一个多民族融合的大家庭,各民族在适应所处自然生态系统和社会文化背景的过程中,形成了独特的民族文化。在跨文化跨区域的经济活动中,民族文化等众多非经济因素的影响不容忽视。《相际经营原理》一书正是在这一前提下,通过在贵州的田野调查资料,将西方经济人类学理论与中国实情相结合,提出跨"相"经营的理论,形成了独具中国特色的经济人类学理论体系。  相似文献   

19.
本文认为,中国特色文化人类学的主要研究内容包括民族生活与文化、民族传统文化与现代化和民族文化旅游等,应根据基础知识、基础理论研究,应用性和开发性研究等类型采取不同的研究方法;历史与现实、理论与实践、本国与外国相结合是中国特色文化人类学研究的主要特点。  相似文献   

20.
曹惊明  肖晓运 《前沿》2006,42(12):3-6
研究文化的本质要以研究人的本质为逻辑起点。文化不仅是外部世界的人化,同时又是人自身的主体化。没有文化,人就不成其为人。毛泽东深谙此理。毛泽东领导中国文化转型就是从调查研究中国社会广大人民群众的文化状况起家的。在毛泽东的文化视野中,人是他的文化本质的逻辑起点,人的实践是他的文化本质的现实根基,而毛泽东提出的“人的自觉能动性”则构成他的文化本质的最终归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