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数字化时代,数据已成为一种重要资源。数据的流动尤其是数据出境可能会对个人安全、社会公共安全乃至国家安全造成重大影响,因此需要对数据出境进行科学合理有效地监管。文章在分析数据出境典型安全事件的基础上,指出了当前我国数据出境监管实践中存在的若干问题。参考国外相关做法,结合我国国情,提出了健全数据安全监管相关法律法规制度体系、制定并完善数据分级分类统一标准、构建顺畅高效的数据出境监管体制机制、做好数据安全监管专门人才培养和队伍建设、创新数据出境监管技术手段、加强数据安全的宣传教育与督查等对策建议,在保障数字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确保国家安全。  相似文献   

2.
刑事司法数字化带来数据安全保护问题。数据监管作为网络刑事司法数据保护中的重要一环,在其中发挥重要作用。现行《数据安全法》坚持以“保障数据安全”“维护个人、组织和国家的合法利益”为宗旨,并在第四章专章规定数据安全保护义务。就网络刑事司法领域的数据监管而言,现行制度规定略有不足。因此,有必要在检视现行司法信息化活动中数据应用及数据安全风险的基础之上,明确网络刑事司法数据监管的基本思路。在规避数据风险、保障数据应用得以有效进行的基础上,探索网络刑事司法中数据安全保护的监管机制。  相似文献   

3.
总体国家安全观既重视中国的国家安全,又重视国际社会的共同安全。自总体国家安全观提出以来,我国对国家安全体系进行了一系列的调整和重构,加强了顶层设计、战略谋划和制度建设,成立了中央国家安全委员会、制定了新《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安全法》、加强了对涉及国家安全重点领域的防护能力建设,推动国家安全工作取得显著成效。  相似文献   

4.
马海群  张涛 《电子政务》2023,(3):118-128
随着数据与算法成为新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重要驱动,其衍生出的安全风险逐渐被社会所关注。自“棱镜门”事件爆发后,我国政府对数据安全治理的需求应运而生,通过发布相关法规政策来凸显数字化社会发展过程中数据安全的重要性,《网络安全法》《数据安全法》《个人信息保护法》的出台为我国数据安全治理指明了方向。而数据爆炸式增长引发自动化决策不确定性的问题,使得算法风险成为数据安全治理的关键,《互联网信息服务算法推荐管理规定》的实施开启了我国算法安全治理的新时代,也使我国算法安全治理有规可循。以数据与算法安全为治理对象,以实现总体国家安全为治理目标,从治理主体和治理内容两个层面对我国数据与算法安全治理现状进行全局性分析,总结形成治理的典型特征,进而有针对性地剖析问题并形成适用于我国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正>国家安全是安邦定国的重要基石。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立足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准确把握国家安全形势变化新特点新趋势,创造性地提出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国家安全道路。数字化时代,数据资源作为生产要素是国家基础性战略资源,政务数据安全关乎国家安全和公共利益,  相似文献   

6.
当前,数据安全已成为事关国家主权、安全与发展利益的重大现实问题。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指出,要推动大数据技术产业创新发展,构建以数据为关键要素的数字经济,加快法规制度建设,切实保护国家数据安全。我国正在制定“数据安全法”,借此机会引入数据信托(Data Trust)制度,有利于解决个人数据保护制度供给不足难题,有效应对境内外数据安全风险。  相似文献   

7.
我国意识形态领域斗争形势复杂严峻,维护意识形态安全任务艰巨繁重。我们需要从总体国家安全观高度探讨意识形态安全的基本内涵、定位、功能等一系列理论问题;需要借助于总体国家安全观这一分析框架,把握当前我国意识形态安全面临的主要风险;需要从国家意识形态安全战略的高度,探讨做好意识形态工作的基本路径。  相似文献   

8.
熊婧文 《前沿》2014,(19):38-40
邓小平国家安全观,是邓小平理论关于国家总体战略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家安全理论的重要内容,对我国新时期国家安全和外交战略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学术界关于邓小平国家安全观的研究成果层出不穷,研究内容主要集中于研究邓小平国家安全观的形成背景、主要内容、基本特征和重要意义等方面。在今后的邓小平国家安全观研究中,研究工作要密切联系实际,加强系统研究,注重研究视角和方法的创新。  相似文献   

9.
正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发展进入由大向强的新阶段,国家安全呈现拓展深化的新需求,安全态势呼唤掌控全局的新观念。习近平总书记深入思考新时代"实现什么样的国家安全,怎样保证国家安全"这一重大战略课题,创造性地提出总体国家安全观。党的十九大明确把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列入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方略,阐述了完善国家安全制度体系、加强国家安全  相似文献   

10.
总体国家安全观是新时代国家安全工作的纲领性思想及根本遵循,但以总体国家安全观检视当前全民反恐战略的主流设计,存在定性与价值追求模糊、暗示恐情"严重"、诱发族际间偏见等不足。科学的公众参与反恐活动方式应以总体国家安全观为指导,在厘清全民反恐与专群结合、人民战争等传统话语关系的基础上,围绕原则、理念、制度三个维度对全民反恐战略进行改良,具体包括确立全民反恐的原则、树立"反恐中主体"理念,以及建立全民反恐分级制度。  相似文献   

11.
当前,国家号召积极开展数据要素市场培育发展,各地竞相探索数据要素市场的有效模式和可行路径。在理论滞后实践的情形下,研究明确了数据要素市场的内涵,探讨了数据要素市场的发展模式、发展定位、发展目标和发展原则,构建了数据要素市场供给、流通、应用、监管、制度、基础“六位一体”的总体框架体系,并从政策法规、试点示范、生态联盟、理论研究、基础设施等方面提出数据要素市场发展的总体思路,以期对我国加快推动数据要素市场发展提供指导和参考。  相似文献   

12.
<正>2014年4月1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国家安全委员会第一次会议上强调,要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走出一条中国特色国家安全道路。国家“十四五”规划纲要提出,要加快数字化发展,建设数字中国,实施能源资源安全战略,强化重要能源设施、能源网络安全防护。近年,油企不断推进“数字化油田”“智能化油田”建设,为实现油企高质量发展奠定了基础。油企的良好发展离不开核心竞争力——数据,更离不开国家安全的保障。网络安全、信息安全、数据安全作为新型国家安全表现形式,牵一发而动全身。所以,如何确保油企数据安全是亟待解决的问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3.
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和总体国家安全观都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内容。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丰富了总体国家安全观的深刻内涵,为理解总体国家安全观提供了新的视域和重要指引,明确了践行总体国家安全观的原则遵循和重要价值,对贯彻落实总体国家安全观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总体国家安全观高举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旗帜,顺应国家安全环境新变化,对国家安全发展形势的新特点、新目标、新任务的准确把握,以及对推动构建平等公正、互利共赢、和平安全的新型国际关系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4.
信息化时代的来临使得我国国家安全从内涵到外延都发生了巨大变化,各种可以预见和难以预见的风险因素明显增多,这增加了国家安全工作的难度,集中表现为对形势把握、结果预测以及方案备选的不确定性增加。大数据技术在信息收集、储存和信息分析方面的优势有助于减少这一过程中的不确定性。本文首先分析了总体国家安全的新形势下暴力恐怖主义等新增风险的不确定性及其表现,然后,通过对大数据技术相关优势的探究,认为大数据技术在缓解我国反恐决策中的不确定性存在巨大潜力,并认为,新颁布的《反恐怖主义法》为大数据技术作为管理工具在国家安全领域应用以及这一过程中存在巨大挑战和限制奠定了重要的制度框架。  相似文献   

15.
中国正在进入核电强国行列。核电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和特殊领域,安全是核电发展所面临的首要问题。构建完善的核电安全监管体制,提升其监管能力是核电安全发展的必然途径,是核电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制度保障。从国外经验看,核电安全发展都伴有监管能力的现代化过程。构建独立权威的核电安全监管机构、完善核电安全监管法规、提升人才队伍质量和规模、畅通公民参与渠道是当下核电安全监管能力现代化的切入点。  相似文献   

16.
从外交的角度来看,在和平发展的前提下,总体国家安全观需要国际合作,双边和多边领域的合作是推进国际安全治理的关键。贯彻"三个服务"、配合进行外宣工作、加大友城交流力度、保持城市治理合作交流等方面是现阶段开展城市对外交流工作的主要特点。城市对外交流通过构建信任机制、加强合作和增加软实力发展来推动总体国家安全观的实践。总体国家安全观是一个长期发展构建的过程,也会保障城市对外交流的正常开展。因此,双方实际上存在着互相促进的积极互动联系。  相似文献   

17.
<正>背景当前我国国家安全内涵和外延比历史上任何时候都要丰富,时空领域比历史上任何时候都要宽广,内外因素比历史上任何时候都要复杂,必须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以人民安全为宗旨,★以政治安全为根本,★以经济安全为基础,★以军事、文化、社会安全为保障,★以促进国际安全为依托,★走出一条中国特色国家安全道路。  相似文献   

18.
《台声》2015,(14)
<正>7月1日,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五次会议表决通过了新的国家安全法。新的国家安全法要求加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加快发展自主可控的战略高新技术和重要领域核心关键技术,进一步明确了外层空间、核安全等领域安全任务。新的国家安全法共七章,对政治安全、国土安全、军事安全、文化安全、科技安全等11个领域的国家安全任务进行了明确,还对维护国家安全的任务与职责,国家安全制度,国家安全保障,公民、组织的义务和权利等方面作了规定。新的国家安全法提出,国家安全工作应当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以人民安全为宗旨,  相似文献   

19.
国家文化安全与总体国家安全息息相关,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总体国家安全观是新时代条件下中国"新安全观"的全面深化。国家文化安全不仅是总体国家安全的有机组成,关乎国家的价值取向、内外形象、生活方式等方面,而且也充当着国家总体安全的精神引领,影响其他安全保障效能,日益展现出渗透性和全局性的战略地位。我国当前文化安全形势与总体国家安全形势都不容乐观,存在对文化安全定位不清、对西方文化渗透认识不足、主流文化淡漠和文化生产力滞后等问题。为此,协同文化安全与总体国家安全的发展,培养国民文化认同,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力发展文化事业和产业,提高文化开放水平将是未来加强文化建设、维护文化安全进而推动总体国家安全的重要探索方向。  相似文献   

20.
总体国家安全观是我国国家安全观与时俱进的新发展,从战略高度首次提出了国家安全在国际社会的公共性问题,更加关注非传统国家安全因素,开创性地论述了发展与安全的辩证关系,体现出对传统国家安全观念的超越和提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