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28 毫秒
1.
姚同发 《黄埔》2007,(6):46-49
当前,台湾历史之所以引起人们的兴趣,尤其在台湾还被视为“显学”,主要是因为现实生活中的台湾问题以及台湾的前途与历史有关,人们迫切希望从历史中寻求答案。这里,有两种人寻求出两种不同的答案。一种人搞“去中国化”,不断地制造“历史失忆”,意图砍断历史上的两岸关系,进而砍断现实的两岸关系。  相似文献   

2.
高峰 《统一论坛》2012,(2):20-22
2012年台湾大选是一场蓝绿决战的重头戏,是“黄金十年”还是“沉沦十年”的分界线。2012年台湾大选牵动着两岸中国人的心,两岸关系能否持续和平发展,台湾海峡是繁荣稳定还是动荡不安终于有了一个可以期许的答案。台湾民众作出了睿智的选择,马英九连任成功,预示台湾将由稳步前行走向“脱胎换骨”,海峡两岸迎来新一轮的和平发展机遇期。台湾大选揭开了2012年大变局的帷幕,其结果预示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深入人心,成为不可违逆的历史潮流。  相似文献   

3.
今年1月台湾“大选”结束后,人们都认为两岸关系发展具有诸多有利条件,而且应当在既有基础上寻求新的发展,以利造福两岸同胞。但是,近些天来,台湾当局某些人士就两岸关系频频发表一系列不切实际的言论,甚至对大陆指指点点,实在不应该。笔者认为,这些言论反映了有些人仍然无法跳脱“筹码”的旧思维看待两岸关系,甚至继续在刻意制造某些麻烦来阻碍两岸关系和平发展。  相似文献   

4.
六、利用“千岛湖事件”恶化两岸关系推行“务实外交”制造“两个中国” 李登辉无视台湾同胞要求发展两岸关系的愿望,无视两岸交流给台湾经济和社会带来的巨大效益,一再干扰和破坏两岸关系。利用“千岛湖事件”恶化两岸关系,推行“务实外交”,拓展其所谓的“国际生存空间”,实质是在国际上制造“两个中国”,谋求“台独”。  相似文献   

5.
李立 《统一论坛》2007,(2):36-38
台湾人民“二·二八起义”已过去60年,今天,我们纪念“二·二八”,就是要尊重历史,以史为鉴,促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共创两岸中国人的未来。  相似文献   

6.
《两岸关系》2009,(1):29-30
贯彻胡锦涛讲话精神开创两岸关系新局面 国台办新闻发言人杨毅首先回顾了2008年两岸关系。他指出,2008年是两岸关系发展进程中不平凡的一年。“台独”分裂势力推动举办的“入联公投”遭到挫败,台湾局势发生积极变化,两岸关系发展迎来难得历史机遇,开始步入和平发展轨道。  相似文献   

7.
陈筠 《两岸关系》2008,(1):37-38
辞旧迎新之际,2007年12月25日,全国台湾研究会“台湾政局暨两岸关系回顾与展望研讨会”在北京举行。众多台湾问题专家、学者齐聚一堂,就当前两岸关系的现状及发展趋势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8.
瑞砚 《统一论坛》2012,(1):70-71
一、坚持“九二共识”是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根本保障 “九二共识”无疑是此次台湾大选的最热门议题。大选前国民党不断强化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政绩,强调“九二共识”是两岸关系和平稳定的基础,是为台湾带来“和平红利”的基本保障:民进党则拒不承认“九二共识”,通过“十年政纲”和“台湾共识”的“空心”论述,淡化、回避两岸议题。  相似文献   

9.
今年3月-7日,台湾“泛蓝”三党连访大陆,对两岸关系的缓和与稳定起到了重大促进作用。但台湾局势依然严峻,理性分析台湾局势,深刻认识党中央在台湾问题上采取的重大举措,这应当是把握两岸关系本质,清醒认识两岸关系中的新情况和新问题的前提。  相似文献   

10.
继1996年主编的《台湾历史纲要》之后,陈孔立先生的又一部与台湾有关的新作《台湾历史与两岸关系》近日由台海出版社出版。该书共26万字,分两个部分。第一部分为“关于台湾历史”,共选了13篇文章;第二部分为“关于当代两岸关系”,共选了11篇文章;另有二篇附录。这里想要谈的主要是“关于台湾历史”部分。如果说三年前出版的《台湾历史纲要》只是如实地记载历史的事实,正面地阐述自己的观点,并没有对不同观点进行批评的话,那末,《台湾历史与两岸关系》则主要是针对台湾方面的不同观点进行讨论,提出商榷的。这是本书的最…  相似文献   

11.
今年初,SARS疫情使两岸的交流交往暂时中断,而陈水扁借SARS制造两岸对立形成的“政治疫情”更使两岸关系雪上加霜。如今,SARS已渐渐离我们远去,两岸的交流交往又热络起来。只是陈水扁出于自己的政治需要,仍在操弄“公投”等议题以继续传播他的“政治疫情”,试图把两岸关系推向深渊。两岸关系何去何从,已引起人们的高度关注。7月29日,台声杂志社、全国台联研究室举办第二期“台湾问题高级论坛”,海峡两岸关系研究中心主任唐树备、中国社会科学院台湾研究所所长余克礼、清华大学台湾经济研究所所长刘震涛、北京台湾经济研究中心理事长李家泉等大陆著名学者应邀出席, 纵论两岸关系,剖析台湾局势,为我们描绘了一幅既深且广的两岸关系全景图。  相似文献   

12.
“一国两制”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在中国国家统一中的具体运用和发展。它把两岸关系视为对立统一关系,强调实现统一的主要矛盾在于坚持一个中国原则;占支配地位的祖国大陆处于两岸关系的主要矛盾方面,台湾也影响着两岸统一进程,两者间是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它是生产关系一定适合生产力发展规律的客观要求,发展两岸合作的经济形式符合初级阶段生产力发展状况,有利于两岸统一,两岸存在两种生产关系与生产力发展的状况,必须承认差别,求同存异。科学社会主义的和平共处原则和“利用资本主义、促进社会主义”思想是其主要立论依据,在一个中国原则下保留台港澳资本主义制度长期不变是进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特殊形式;它坚持实现国家完全统一的原则性,又有尊重台港澳历史和现实的灵活性,港澳回归已证明其战略策略思想的威力。关键词:##4一国两制;;基本国策;;马克思主义;;台湾问题  相似文献   

13.
张华 《两岸关系》2012,(2):25-26
惊心动魄的2012年台湾“大选”平静落幕,马英九以过半选票优势顺利连任。选举结果显示,肯定“九二共识”、支持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反对“台独”已成为台湾民意主流和台湾民众的自觉行动。近年来,台湾南部地区民进党铁杆支持者因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共享“红利”受益匪浅,其“反马”、“反中”立场开始松动。从总体上看,  相似文献   

14.
中美《上海公报》签署 30年来 ,“中美台”三边关系互动的曲折历程留给人们许多有待深入反思的问题。作者认为 :第一 ,不能盲目夸大美国因素对两岸关系互动的影响力 ,两岸中国人的意志才是两岸关系互动的决定性力量 ;第二 ,“中美台”三边关系受到结构性因素的制约 ,美台关系必须服从于中美关系及两岸关系的利益要求 ;第三 ,中美对抗不符合两国根本利益 ,随着中美共同利益的深化 ,中美之间在台湾问题上的歧见将趋于淡化 ;第四 ,“反对台湾独立 ,反对武力解决” ,维持台海地区的和平稳定是当前美国对台政策的“底线” ;第五 ,美国的一个中国政策只会加强不会削弱 ,寻求两岸中国人共同的政治基础是台湾民众利益之归宿。  相似文献   

15.
自2008年国民党再次执政以来,两岸关系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变化,迎来了难得的历史发展机遇,两岸进入大和平、大交流、大发展时期,各种交往有序展开,取得的成绩备受各界瞩目和肯定.然而,刚经历2012年台湾“大选”后,两岸关系又呈现出新变化,面临着新挑战.如何深化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成为当前面临的新课题,而南部台湾又恰好是决定这一...  相似文献   

16.
曲阳 《两岸关系》2012,(2):31-31
在不久前结束的台湾“大选”中,台湾民众清晰表达了认同“九二共识”、支持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愿望。两岸同胞正期待两岸关系能够继往开来、再创新局。近期国台办主任王毅先生已就进一步开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新局面提出了设想,令人鼓舞。然而,台湾方面大陆事务主管部门负责人赖幸媛女士日前在美国哈佛大学中国研究中心的演讲及回答提问所传达的信息,却使人们不免有几分错愕,甚至感到某种担忧。  相似文献   

17.
相较于过去4次台湾地区领导人选举(以下简称“大选”),2012年“大选”选民出现了以两岸关系和平发展为主要投票取向的新特点,“统独”认同投票被经济投票取向所取代.这说明台湾民众的政治热情已由激情、狂热过渡至理性、成熟,也展现出支持“九二共识”及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反对“台独”的主流趋势.同时,经过4年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实践,岛内民众对大陆的态度出现向好转变.未来,随着台湾民众所获两岸关系和平红利逐渐增多,推动两岸关系继往开来的民意基础必将不断厚植.但因台湾民众的中国认同依旧未提升,两岸关系长远深入发展仍面临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8.
在两岸同胞共同努力下,台湾局势发生了重大的积极变化。当前,两岸关系呈现良好发展势头,面临难得的历史机遇。如何把握和利用好难得的历史机遇,开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新局面,是摆在两岸同胞面前的共同任务。  相似文献   

19.
征稿启事     
《台湾研究集刊》2014,(5):F0004-F0004
《台湾研究集刊》创办于1983年,由厦门大学台湾研究院主办,厦门大学台湾研究中心协办,原为季刊,主要发表关于台湾问题的前沿研究成果,包括台湾政治、经济、法律、历史、文学、宗教、社会、教育以及两岸关系等方面的论文、书刊评介、学术综述等。  相似文献   

20.
征稿启事     
《台湾研究集刊》2013,(2):F0004-F0004
《台湾研究集刊》创办于1983年,由厦门大学台湾研究院主办,厦门大学台湾研究中心协办,原为季刊,主要发表关于台湾问题的前沿研究成果,包括台湾政治、经济、法律、历史、文学、宗教、社会、教育以及两岸关系等方面的论文、书刊评介、学术综述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