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上百万人痴迷“法轮功”邪教,存在着深刻的社会根源。痴迷“法轮功”者,有思想意识、意志品质、性格特征等自身原因;“法轮功”邪教组织的诱惑控制,也是许多人痴迷“法轮功”的重要原因。必须预防和转化并重,全社会综合治理,标本兼治。  相似文献   

2.
法轮功邪教组织影响之大,危害之深,范围之广,发展之烈,组织之严,人员之众,乃前所未有.所以,同这股邪恶势力的斗争是必然的,也是长期的.本文从不同层面对法轮功练习者进行了心理分析,有助于我们在同法轮功邪教组织的斗争中,据不同成员的角色心理,有的放矢,提高斗争的艺术水平;有助于广大人民群众认清法轮功邪教组织蒙骗和蛊惑法轮功练习者的伎俩和真相,增强抵制法轮功邪教组织的自觉性和主动性.  相似文献   

3.
“法轮功”邪教组织的本质是反人类、反社会、反科学 ,其实施的行为大多为我国刑法所禁止 ,构成了各种犯罪。运用刑法武器打击邪教组织 ,是刑法学界和司法实务界的共同任务。  相似文献   

4.
"法轮功"是一个带有明显政治目的的邪教组织.它发展蔓延的原因是十分复杂的,其中社会心理因素是重要的基础.本文着重从传统宗教文化、社会转型时期、特殊年龄阶段社会亲和的需求、科学精神的缺乏以及社会从众心理等五个方面加以论述,以求研究并逐步解决可能危害社会政治稳定的相关因素.  相似文献   

5.
“法轮功”邪教组织反人类、反社会、反科学,对我国的经济建设、社会秩序和政治稳定造成了严重干扰,所以必须继续开展对“法轮功”邪教组织的斗争,取缔邪教组织,防范和惩治邪教活动。惩治邪教组织犯罪应采取的基本方针是:提高警惕,严肃对待,防止偏差,谨慎处置。  相似文献   

6.
当前,全省各级公安机关坚决贯彻执行党中央关于处理和解决法轮功问题的一系列重大决策和省委的指示精神,认真组织开展同法轮功的斗争。我省同法轮功邪教组织的斗争取得了决定性胜利,法轮功邪教组织已被依法取缔,绝大多数法轮功练习者幡然醒悟退出法轮功组织,依法逮捕和劳动教养了一批法轮功骨干分子,有力打击了少数顽固不化分子的嚣张气焰。但是,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以李洪志为首的一小撮人不甘心退出历史舞台,他们仍负隅顽抗,与党和政府为敌。少数中毒较深的  相似文献   

7.
在人类社会不断发展和进步的今天,作为社会毒瘤的邪教,竟在世界各地日趋猖狂。日本奥姆真理教曾于五995年制造东京地铁沙林毒气事件,受到沉重打击,今年又有死灰复燃之势。美国的“大卫教”、“人民圣殿教”和意大利的“撒旦”等邪教组织也在活动。我国以李洪志为首的“法轮功”邪教组织,窃取佛教、道教等宗教和国外邪教一些名词术语,胡乱拼凑,建立起既是非法组织,又是邪教的邪恶势力。综观古今中外的邪教组织都有一个共同特点,均以宣扬迷信邪说为内容。“法轮功”邪教组织也不例外,它具有如下几个特点:一是编造迷信邪说,鼓吹修…  相似文献   

8.
从总体上看,大学生思想的主流呈健康向上的趋势,他们的政治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以及公平竞争、讲究效率等时代意识明显增强.在1999年5月8日抗议以美国为首的北约轰炸我驻南使馆暴行的活动中,高校大学生表现出来了强烈的爱国激情;在与"法轮功"邪教组织的斗争中,广大大学生在思想政治上自觉地与党中央保持一致,旗帜鲜明地同"法轮功"邪教进行了坚决的斗争.这些都充分说明了当代大学生是值得信赖的,也体现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成效.  相似文献   

9.
"法轮功"等邪教根本不是宗教,而是宗教的天敌.宗教与"法轮功"等各种邪教有五点本质不同社会性质不同;崇拜偶像不同;组织方式不同;活动目的不同;适用政策不同.  相似文献   

10.
经过对法轮功的严厉打击之后,国内依然还有其残余组织及其他邪教组织,影响我国社会稳定.在我国和谐化社会建设进程当中,必须要加大力度打击、预防邪教犯罪组织.可通过分析中外在邪教组织打击、预防方面的制度措施,针对我国实际情况,抓紧制定专门打击邪教犯罪的法律,建立健全邪教打击预防组织,进一步加大宣传教育,促进全民参与打击、预防邪教犯罪.  相似文献   

11.
警务活动是由公安机关的职能与性质所决定,并与公安机关的职责与义务相适应,随着社会治安形势的变化及人民群众的需求不断发展变化的。对公安机关警务活动的内涵进行科学界定,外延进行正确分类,对于公安机关在实践中正确区分警务活动与非警务活动,有效地履行职责,实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派出所工作是公安基层基础建设中最重要的一环。派出所“三队一室”警务模式改革,着力解决长期困扰基层派出所工作运行中的警力难以下沉、机构设置不合理、职能分配不明确、勤务效率不高、防范不到位、打击不及时等突出问题,保证了基层基础工作在“大防范”中基础性、先导性的战略地位,有利于实现统一、高效、完整的现代警务运行机制。  相似文献   

13.
法轮功在我国的产生和发展有着特定的历史文化背景和社会基础,它带有鲜明的中国传统文化特色,迎合了当前部分中国人的心态,满足了不同层次民众的精神需求和健身需求.铲除这一基础,任重而道远.  相似文献   

14.
浅析公安机关组织结构“扁平化”改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公安机关组织结构的“扁平化”改革在近年来公安管理体制改革中得到了广泛的重视。根据我国目前公安工作的发展趋势、国外先进的警务模式,结合我国公安工作的特点,我国的公安管理体制改革的基本思路是压缩管理层级,收回现有的公安分局,进一步做大做强公安派出所,实现公安机关组织结构“扁平化”改革的目标。  相似文献   

15.
公安实战部门的机关化、治安类职能部门和刑侦类职能部门的重复设置、种属关系混乱,是造成整个公安系统“机关化严重”和机构重叠、职能交叉等问题的主要原因。解决的办法是将实战部门与机关分离,形成包括一个指挥机关和两个基层分局在内的品字型的正金字塔的公安组织机构模式。从而使精简机关、警力下沉一步到位,使“小机关、大基层、强基础”的改革目标变为现实。  相似文献   

16.
公安新闻宣传应坚持“警方立场”,以正确引导舆论和维护警方权益。公安机关新闻报道的“警方立场”,首先是对于报道的话语权的坚持,其次是从维护社会稳定、维护公共安全、服务服从公安工作大局的角度和高度考虑问题,分析形势,解说案例。最后是维护警察权威和警察形象,妥善应对警察形象危机。  相似文献   

17.
论警务化管理中的“以人为本”理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人为本"是现代大学教育的哲学观,是现代大学最重要的办学理念,也是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重要理念。公安高校担负着为公安机关培养和输送高素质公安人才的重任。为此,公安高校学生警务化管理工作更应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在管理工作中注重树立"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通过观念创新、内容创新、机制创新等完善原有的警务化管理的体制和方法,这样,才能培育出全面发展的公安人才以服务于公安实践。  相似文献   

18.
防范管理工作不能满足现状,应当开创新局面.要"创全国最安全城市",就要夯实治安防控的基础,强化派出所职能,管住公共娱乐场所,有效控制阵地,建立并完善治安防控体系.  相似文献   

19.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既给公安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也赋予了公安机关更大责任和更重任务."和谐公安"理念的提出正是回应现实需求与公安发展规律的优先选择,体现了新时期人民公安工作的重要特征.为此,公安系统必须以维护社会和自身的和谐为工作的目的和宗旨,从进一步提高"以人为本"的执法理念、深入推进"三基"工程建设和切实改进公安队伍的结构等方面着手,努力构建和谐的公安队伍和公安体系.  相似文献   

20.
警务督察是公安机关所特有的一种监督制度,其独特性为:一是具有相对独立性,不与党的纪律检查机构、行政监察机构合署办公;二是其督察重在事前和事中监督,目的是及早发现和及时纠正问题,避免发生较为严重的后果;三是有很强的针对性,即全方位地对公安机关的各项警务活动,遵纪守法情况实施动态的、同步监督,保证了监督的有效性。因此,警务监督制度的建立,进一步完善了公安机关内部监督制约机制,为全面改善公安工作和加强队伍建设发挥了独特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