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杜伦芳 《前沿》2012,(1):54-56
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的"异化劳动"理论蕴涵了丰富的人本思想,这一思想借鉴并超越了费尔巴哈的人本主义,它与我国新时期科学发展观的"以人为本"具有密切的联系。正确认识"异化劳动"理论之人本思想及其与人本主义、以人为本的关系,对坚持马克思主义,坚持科学发展观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徐平华 《求索》2010,(8):126-128
科学发展观深深植根于传统治道土壤中: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与"天人合一"的治道本源论,"以人为本"的发展观与"以人为本"的治道目标论,如何实践科学发展观与"尚中贵和"治道方法论,都有重要渊源。本着"吸其精华,弃其糟粕,古为今用"的原则,发掘其渊源,继承并超越之,对如何学习和实践科学发展观,有重要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3.
对"以人为本"的理论探讨成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热点和焦点问题,"以人为本"中"人"指的是什么?各种观点可谓异彩纷呈,厘清这一问题是理解科学发展观的前提性问题,唯有明确以"谁"为本,才能推动和谐社会的健康构建。而探究以人为本中的"人",不能脱离科学发展观提出的现实背景去抽象地谈论以"谁"为本。必须从历史维度对照其他语境中的以人为本的"人"为何者,才能清晰把握作为科学发展观核心之"以人为本"的"人"为何者。  相似文献   

4.
当前,我们党正在进行的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是我们党历来高度重视马克思主义理论学习教育的优良传统的继承和发展,与党的十六大以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教育活动、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更是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从历史背景看,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是在世情、国情、党情发生深刻变化条件下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武装全党的重大举措;从内容要求看,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是在突出实践特色基础上的"三位一体",即党员干部受教育、科学发展上水平、人民群众得实惠,这"三位"统一于以改革创新的精神全面推进党的建设的伟大工程之中;从原则目标看,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最显著特点是突出实践特色,坚持从实际出发,解决突出问题;从具体方法看,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要求以求真务实的科学态度贯穿全党教育的整个过程。  相似文献   

5.
曹和修 《前沿》2011,(8):54-57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体现了鲜明的人本价值取向,这是对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的继承与创新。作为新时期我国主流意识形态的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都始终体现着以人为本的价值取向,这有力地推动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向前发展。  相似文献   

6.
《当代广西》2012,(16):9-9
"我们之所以能取得这样的历史性成就和进步,最重要的就是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勇于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形成和贯彻了科学发展观,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提供了有力的理论指导。"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专题研讨班上的重要讲话中,胡锦涛总书记作出的这一重要论断,  相似文献   

7.
欧健 《理论月刊》2010,(3):15-17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受多种因素影响,自然也可以从多个角度来研究。从市场经济的角度来看,它经历了一个对市场经济的选择、坚持和完善的过程:即邓小平理论对市场经济的选择、"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对市场经济的坚持、科学发展观与和谐社会理论对市场经济的完善。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形成的一条重要线索。  相似文献   

8.
效世伟 《湖湘论坛》2011,24(2):25-28
党的十七大报告首次将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统称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创新成果,它们与马克思主义具有鲜明的一脉相承性,即都具有共同的理论基础,共同的理论品格,共同的理论目标,共同的理论主题。  相似文献   

9.
这是中国共产党人引领的复兴之路。这是亿万中国人民心中高扬的旗帜。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在带领亿万中国人民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的征程中,提出了科学发展观这一重大战略思想,创造性地回答了"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发展的新境界。  相似文献   

10.
"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内容或根本原则,"五位一体"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总布局。科学发展观是"五位一体"总布局的思想来源和重要指导方针,而"五位一体"总布局则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和具体实践。因此,探讨"以人为本"在"五位一体"总布局中的作用问题,对于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之下,将"以人为本"的价值理念贯穿于社会发展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各个领域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实践是理论的基础,是理论发展的动力。马克思主义本身是发展的理论、开放的理论,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改革开放30年,马克思主义大发展,形成了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等重要理论成果,充分说明了只有改革开放才能发展马克思主义。改革开放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必须在改革开放新的实践中继续发展马克思主义。  相似文献   

12.
卢国琪 《求索》2011,(2):102-104
科学发展观是与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关于发展的思想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科学发展观进一步推进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它是对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思想的中国化的新概括,它遵循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基本规律,发扬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在发展中形成的优良传统。  相似文献   

13.
徐小雪 《前沿》2011,(18):63-65
本文抓住"科学"这一关键概念,先从历史的维度,即自然科学的孕育、起源、发展来揭示"科学"的"人文"背景及科学与人文的关系;然后从现实的维度分析"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是"科学"的"人文主义"思想在新时期的应用与发展,从而深入领悟"科学发展观"的精神实质。  相似文献   

14.
史小宁  胡祎文 《前沿》2010,(1):107-109
生态马克思主义与科学发展观既存在逻辑演进的一致性,又存在较大的价值差异。它们都是在全球性"发展问题"普遍凸显的背景下,在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基础上产生和发展起来的。然而,由于初始制度框架和社会发展阶段的不同,它们在对时代矛盾的解释、制度目标的追求等方面又存在分歧。目前,在我国深入贯彻和推进科学发展观的实践中,生态马克思主义对我国实施科学发展观提供了重要的借鉴和启示。  相似文献   

15.
中国共产党对全面发展的认识是个不断深化的过程。经历了一个由"三位一体"到"四位一体",再由"四位一体"到"五位一体"的认识过程。这一过程充分而生动地表明,"五位一体"的全面发展和总布局思想,是科学发展观对全面发展认识的新推进,是科学发展观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新贡献。  相似文献   

16.
科学发展观的核心为什么是以人为本,对这一问题的回答触及到当代中国社会主义的实践本质,深深地契入到马克思主义的本真精神。本文从历史的角度回答了"以人为本"思想提出的原因,从理论的角度探讨了马克思主义的人学内涵,从现实的角度阐述了党的"以人为本"与马克思主义人学的内在精神关联。  相似文献   

17.
刘孜勤  李莉 《前沿》2011,(6):105-107
科学发展观不仅仅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继承和发展,而且蕴含着丰富的道德意蕴:科学发展观强调全面可持续发展使得重视社会主义道德建设成为题中应有之义;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深刻诠释了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价值取向;更为重要的是,就传统道德的继承来看,科学发展观形成了对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真正意义上的"思想"解放。  相似文献   

18.
周立 《前沿》2012,(1):61-63
科学发展观是在总结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的实践经验基础上提出来的,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反映了我们党对新世纪新阶段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科学认识。科学发展观开创了当代中国实现科学发展的新局面,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根本要求。  相似文献   

19.
胡锦涛总书记在"七一"重要讲话中指出":在当代中国,坚持发展是硬道理的本质要求就是坚持科学发展",表明了邓小平、胡锦涛发展理论的一脉相承。深刻理解"发展是硬道理"的著名论断,对于深刻理解胡锦涛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推进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胡锦涛总书记在"七一"重要讲话中指出":在当代中国,坚持发展是硬道理的本质要求就是坚持科学发展",表明了邓小平、胡锦涛发展理论的一脉相承。深刻理解"发展是硬道理"的著名论断,对于深刻理解胡锦涛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推进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