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行政处罚是行政制裁中的一种形式。所谓行政制裁是指由国家行政机关对违反行政法的单位或个人所依法实施的惩治措施。按照我国行政法的规定,行政制裁包括行政处分和行政处罚两种。一、行政处罚的概念和特征我们所要谈的行政处罚就是指由特定的国家行政机关对社会上各种违反行政法而尚未构成犯罪的轻微违法行为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所给予的一种法律制裁。从这个概念中,我们可以了解到行政处罚有这样几个特征:  相似文献   

2.
第七课违法复习提要: 一、什么是违法 1.违法的概念及两种表现:一般违法行为和严重违法行为(即犯罪)。 2.一般违法行为的概念;一般违法行为可能发展为犯罪。 3.一些青少年常犯的违法行为多是违反治安管理法规的行为。 4.《治安管理处罚条例》重新公布的意义。二、违反《治安管理处罚条例》的六类表现及青少年应取的态度。  相似文献   

3.
《法律常识》第八课第一节在阐明一般违法行为应受到哪些处罚这一问题时,谈到一般违法行为应受到行政制裁,行政制裁包括行政处罚和行政处分、对违反校规、厂纪的行为也要给予行政处分。在这里,有的同志提出,既然对一般违法行为应受到行政制裁,那么对违反厂纪、校规的人给予行政处分,不就等于说违反厂纪、校规的行为是违法行为吗?提出这个问题的同志主要是对课本内容没有作全面的理解。那么如何理解? 首先,应该正确理解第一节开头一句:“一般违法行为应受到行政制裁。”对这句话能否正  相似文献   

4.
行政违法行为与民事违法行为都是一般违法行为,对于它们的区别,现行初二教材及其参考书并没有作详细的分析。弄清二者的区别,对于帮助学生提高法律意识,增强遵纪守法的观念,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首先,二者违反的法律法规不同。行政违法行为违反的是行政管理的法律法规。如违反治安管理处罚条例、交通管理条例、义务教育法、环境保护法等行政管理的法律法规的行为,都属于行政违法行为。民事违法行为违反的是民事法律法规,这些民事法律法规主要有:民法通则、经济合同法、著作权法、继承法、专利法等。其次,二者承担的法律责任不同。…  相似文献   

5.
一、为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关于规章设定行政罚款处罚限额的规定,结合自治区实际,制定本规定。二、自治区人民政府和乌鲁木齐市人民政府在下列情况下制定规章设定行政罚款处罚,应当遵守本规定:(一)在尚未制定法律、法规情况下,规章对违反行政管理秩序的行为所设定的行政罚款处罚;(二)对于违反行政管理秩序的行为,法律、法规规定应当给予行政罚款处罚但无具体罚款数额,规章需要作出具体罚款处罚规定的。三、规章对非经营活动中违法行为设定行政罚款处罚,公民不得超过200元,法人和其他组织不得超过1000元。对经营活动中的违法行为,有违法所得的,设定罚款不得超过违法所得  相似文献   

6.
侦查违法行为与侦查合法行为相对,属于广义上的侦查行为,是指侦查主体违反侦查程序,侵犯犯罪嫌疑人权利的非法侦查行为。侦查违法行为的性质具有双重属性,一种是司法程序违法性质,一种是行政侵权性质。根据其性质,应从司法制约、制裁和行政诉讼、行政制裁两种思路去规制侦查违法行为。  相似文献   

7.
《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条例》 第八条规定:“违反抬安管理造成的损失或者伤害,由违反泊安管理的人赔偿损失或负担医疗费用。”根据这一规定,泊安违法中的损害赔偿责任是指由于违反治安管理而造成公私财物的损失或者他人人身伤害,行为人应当承担的民事法律后果。它可能与治安责任同时发生,也可能单独发生。通常,当泊安违法主体达到责任年龄具有责任能力时,他将同时承担治安责任和损害赔偿责任,损害赔偿只作为治安管理处罚的辅助措施,与治安管理处罚一并使用;但如果治安违法主体为无行为能力或限制行为能力人以及《治安管理…  相似文献   

8.
单位违反治安管理行为,是指在单位意志支配下,单位负责人或其他人员为了单位利益,以单位名义实施的依法应负治安违法责任的行为。单位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主体是单位本身,单位负责人或其他人员不应成为与单位并列的违反治安管理行为主体。单位违反治安管理行为有多种形式,其涵盖范围较大。对单位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处罚可分为两种:一是采"单罚制",只处罚单位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二是采"两罚制",既处罚单位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也处罚单位本身。  相似文献   

9.
现代国家一般在宪法下,把刑法、民法、行政法并列为三大基本法律部门,这是与现代国家运用法律工具统治和管理社会事务,主要以采取刑事制裁手段、民事制裁手段和行政制裁手段相对应的。而维护社会治安,则主要是由刑法和部分行政法来完成。危害社会治安的极端行为——犯罪,由我国《刑法》所规定的刑罚制裁;其他轻微危害社会治安的行为,由我国《治安管理处罚条例》(以下简称《条例》)所规定的治安管理处罚。由于治安管理处罚的最重处罚——行政拘留的最高期限为15人,与刑罚主刑之一的拘役刑的最低期限15天不谋而合。许多人便以  相似文献   

10.
治安管理处罚是公安机关依据治安管理法律、法规对违反治安管理,尚不够刑事处罚的行为所实施的行政处罚。其属于国家行政处罚的范畴。《行政处罚法》和《治安管理处罚条例》对公安机关实施治安管理处罚的主体、处罚的种类、处罚的程序、处罚的权限和执行等问题都作了明确而具体的法律规定。但是,在公安实践中仍有部分民警行政执法素质不高,影响治安管理处罚的效果,导致违法处罚现象的发生,严重影响了公安机关行政执法水平。目前,公安机关在治安管理处罚中存在以下主要问题:一、超越权限实施治安管理处罚在治安管理处罚过程中,有的公…  相似文献   

11.
对违反道路交通管理行为实施处罚,是公安机关及其公安交通管理部门一项重要的勤务内容,处罚是否合法合理,直接关系到行政相对人的合法权益,直接影响公安机关的执法形象和警民关系。针对现行的交通违法处罚法律依据中有关处罚种类及设定、违法行为定性和量罚、处罚程序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建议有权机关通过制定规范性文件加以解决和完善。  相似文献   

12.
何传新 《前进》2017,(5):39-41
<正>审计事项结束后,审计机关都要对审计情况出具审计报告,针对发现的违法违规问题,依法作出审计处理和审计处罚。审计处理和审计处罚是审计机关依照《审计法》和《审计法实施条例》及有关法规作出的决定,是对被审计单位违反财经法规的行为采取的行政纠正、行政制裁措施,具有强制性。审计决定是审计工作成果的最终体现,也是实现审计目的,维护国家财经法纪的重要手段。然而,审计机关在做出审计处理和处罚决定后,往往会在执行中遇到一些阻力,使  相似文献   

13.
在依法制裁违法犯罪分子时 ,常用到“拘留和拘役”、“罚款和罚金”的制裁方法。它们既有相同点又有不同点。一、拘留和拘役(一)相同点 :都是对违反了国家法律法规的公民 ,应承担法律责任的制裁方法。都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二)不同点 :1 概念不同。拘留是公安机关对需要受侦查的人的一种紧急措施 ,把他在规定时间内暂时押起来。或是把违反治安管理的人短期关在公安机关拘留所内 ,是一种行政处罚。拘役是对犯罪分子实行短期监禁 ,剥夺其人身自由的一种刑罚。2 对社会危害程度不同。除某些刑事拘留的情况外 ,被拘留者一般对社会危害…  相似文献   

14.
关于不服行政裁决的复议与诉讼问题吉雅行政裁决是作为国家行政机关根据法律、法规的授权,依照一定程序受理和解决平等主体之间与行政管理相关的民事争议的一项行政法律制度,目前我国已有不少法律、法规对之作出了具体规定。如《治安管理处罚条例》、《土地管理法》、《...  相似文献   

15.
行政处罚是指特定的行政主体基于一般行政管理关系,对违反行政法上的强制性义务、破坏行政管理秩序的行政管理相对人所实施的一种行政惩戒措施。《行政处罚法》第八条规定:“行政处罚的种类:(一)警告;(二)罚款;(三)没收违法所得、没收非法财物;(四)责令停产停业;(五)暂扣或者吊销许可证、暂扣或者吊销执照;(六)行政拘留;(七)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它行政处罚。”而刑事处罚是法律制裁中最严厉的一种,是指司法机关对触犯刑法、犯有罪行的人,依照刑事法律规范所实施的制裁。包括主刑和附加刑两大类。主刑有:管制、拘役、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死刑五种,附加刑有:罚金、剥夺政治权利和没收财产三种。《行政处罚法》第七条第二款规定:“违法行为构成犯罪的,应当依法追究刑事责任,不得以行政处罚代替刑事处罚。”  相似文献   

16.
行政违法是指行政主体及行政公务人员违反行政法律规范但尚未构成犯罪而应当承担行政责任的行政行为。其构成要件包括:主体为行政主体及行政公务人员,所侵害的是受行政法律规范所保护的行政关系,实施了违反行政法律规范的行为,实施行政违法行为时主观上有过错。探讨行政违法行为,对于追究行政主体及其公务人员的法律责任,推进依法行政、建设法治政府等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警察行政救济制度是国家行政救济制度的组成部分,也是警察法体系中一项重要的法律制度。国家行政救济,是指公民、组织因国家行政机关的违法或不当处分,使公民、组织的合法权益蒙受损害,请求国家行政机关予以补救的方法,称“国家行政救济”;规定行政救济补救方法的法律规范,称“国家行政救济法”。警察行政救济是国家行政救济的一种,它是指公民、组织因警察机关的违法或不当的警察行政行为,使其合法权益遭  相似文献   

18.
行政拘留,是公安机关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条例》的规定,对于那些违反治安管理者所采取的一种行政处罚手段。凡尚未达到触犯刑法的程度,但又超过了罚款或批评教育所能解决的限度,需要执行一定的处罚的违法者,即给予行政拘留。行政拘留的期限为半日以上,十日以下;加重处罚不超过十五日。  相似文献   

19.
编辑同志:   张某在 1998年 8月丢失了一辆价值 100余元的小推车,但他未向公安机关报案。 2000年 6月其邻居向公安机关举报了李某盗窃小推车的违法事实。但《治安管理处罚条例》第 18条规定,违反治安管理行为在 6个月内公安机关没有发现的,不再处罚。请问:该案应如何办理 ?  黑龙江 李树海 李树海同志:   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条例》第 18条的有关规定,违反治安管理行为在 6个月内公安机关没有发现的,不再处罚。这里的“不再处罚”是指对行为人不作警告、罚款和拘留处理,但是对其违反治安管理所得的财物,应当依照规定退回原主…  相似文献   

20.
侦查程序违法的法律制裁体系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侦查阶段程序性违法现象仍然严重。构建完善的制裁体系不失为遏制程序性违法的有效措施。侦查人员实施了程序性违法行为,应由侦查机关和侦查人员双方承担法律责任。程序性违法造成的危害结果不仅具有多样性,而且常常表现为多层性。因此,对违反刑事程序法中规定的侦查程序性违法行为首先应当予以程序性制裁,在此基础之上再视该行为造成的其他危害结果给予其他法律制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