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近年来,我国部分地区试行婴儿安全岛,从生命至上的价值观出发,其意义是值得肯定的,但是由此带来的对遗弃行为的犯罪认定却值得我们探讨。如果将遗弃婴儿至安全岛的行为一律认定为遗弃罪,势必将造成有法不依,有罪不罚的局面。对此,本文认为有必要出台相关法律或者司法解释区别对待将婴儿遗弃在婴儿安全岛的行为,区分行为的罪与非罪,以协调现行法律与婴儿安全岛设立之间产生的法与情的矛盾问题。  相似文献   

2.
舒锐 《法庭内外》2014,(5):35-35
广州市婴儿安全岛设立于今年1月28日,根据民政部门在2月12日公布的数据,该婴儿岛在启用15天后就接收了79名弃婴。婴儿安全岛的设立引发了伦理和法律的双重质疑。抛弃家庭成员,这确实触及了传统伦理道德的底线,同时,现行法律上规定着父母对孩子有抚养的民事义务,更规定着遗弃罪,是指对于年老、年幼、患病或者其他没有独立生活能力的人,负有扶养义务而拒绝扶养,情节恶劣的行为。  相似文献   

3.
正2013年11月底,南京儿童福利院的"弃婴安全岛"正式投入使用,"岛"内设置婴儿床、保暖设施和保温箱,保证孩子生命安全。对于各地纷纷设置的这种"安全岛",民政部表态:这体现了生命至上、儿童权益优先的原则,与我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的立法精神是一致的。"弃婴安全岛"有积极意义,可以避免某些人遗弃孩子时选择隐蔽地点,造成孩子因未被及时发现而死亡。然而,仍有人提出质疑。人们的质疑在于,这会不会鼓励和增加弃婴行为?对此,民政部门表示,弃婴是违法犯罪行为,设置"安全岛"与《刑法》打击弃婴犯罪并行不悖。  相似文献   

4.
广州“婴儿安全岛”启动近两个月收治弃婴262名,因超负荷而暂时关闭。弃婴数量之多令人震惊,也引发了人们关于“未婚妈妈”现象的追问。据了解,不少弃婴都是妈妈未婚先孕,且缺乏优生优育常识,导致孩子出现疾病并最终遗弃,而这种现象在珠三角打工妹群体中尤为严重。  相似文献   

5.
在东莞,90后父亲温湖的遭遇引起了人们广泛的讨论,同时,也引发人们对弃婴安全的广泛关注。根据有关统计数字,东莞每年有据可查的弃婴事件大约有400多起,大多数弃婴案因为各种原因无法侦破。各地设立婴儿安全岛婴儿安全岛是指收容被遗弃婴儿的保护设施。2011年6月,石家庄市社会福利院在全国率先设立婴儿安全岛——在福利院门口,配备一间有小床、空调、保温箱、远红外报警装置等设备的温馨小屋。  相似文献   

6.
设立弃婴岛(又称婴儿安全岛)是近年来新兴的社会福利机构为保障弃婴儿的生命健康所采取措施,其是在人道主义关怀的具体体现。然而,弃婴岛的设立却与我国遗弃罪的正常适用间存有诸多矛盾之处。本文将主要从遗弃罪的犯罪构成要件入手,阐述遗弃罪适用的法律困境,进而分析"弃婴岛"的存在是如何为行为人规避"入罪"风险的,最终论证作者关于"弃婴岛"存在的不合理性的观点。  相似文献   

7.
弃婴问题总是牵动着社会神经.据2010年发布的《中国儿童福利政策报告》显示,我国每年大约有10万名儿童被遗弃,大多数为残疾儿童或女童,其中绝大部分是弃婴. 2013年7月,民政部下发《民政部办公厅关于转发中国儿童福利和收养中心开展“婴儿安全岛”试点工作方案的通知》,要求从2013年8月起至2014年12月底在全国开展“婴儿安全岛”试点工作.此后,南京、西安、厦门、哈尔滨等城市都设立了“婴儿安全岛”并投入使用,而深圳、杭州等城市也将在2014年设立“婴儿安全岛”.  相似文献   

8.
正今年3月,又一家弃婴临时庇护场所——婴儿岛在瑞士提契诺州首府贝林佐纳市设立。自2001年5月9日设立首家婴儿岛以来,以设立婴儿岛来保护弃婴的方式在瑞士日趋普遍化。新添婴儿岛3月开放当今时代,弃婴问题在世界各国仍然普遍存在,弃婴往往被丢弃在隐秘的场所或野外,生命常常得不到保障。多年来,全球各国也一直在就弃婴问题的立法及保护等方面进行不懈的努力。为了  相似文献   

9.
石东坡 《法治研究》2015,(1):113-119
婴儿安全岛的设立和实施使得弃婴权益保障依赖怎样的体制机制加以实现成为一个越发突出的问题。婴儿的生命权保护,处于家事法律关系和行政法律关系的双重视域中。前者居于基础和主导地位,后者按照给付行政的辅助性原则,居于补充和协助地位。与此同时,国家具有保障和维护前一法律关系的强制权力,具有在后者确立和实施中的及时性、有效性和平等性的职责。因此,弃婴权利保障应该是社会救助立法中的应有内容,应当是儿童权益保护立法中不可或缺的基础构成,同时鉴于弃婴往往是出生缺陷儿童,因此,又具有残疾人权益保障的性质。然而,出生缺陷儿童无法自主行使其请求权,这样,便构成最应“托底”保障的生命权、健康权与救助权的复合权利主张形态的法律主体。这样,需要在政策试验和立法创设之间保持一种更加适宜的协调与转换关系。在地方社会救助立法探索中,就立法依据、立法理念和立法内容以及立法方法上似乎可以有进一步的调适和优化,以更加具有后体系时代立法的引领功能和规范功能。  相似文献   

10.
《江淮法治》2014,(8):50-50
今年3月.又一家弃婴临时庇护场所——婴儿岛在瑞士提契诺州首府贝林佐纳市设立。自2001年5月9日设立首家婴儿岛以来.以设立婴儿岛来保护弃婴的方式在瑞士日趋普遍化。  相似文献   

11.
依据我国法律的规定,未成年人是指未满十八周岁的公民,鉴于未成年人不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特点.决定了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保护,特别是民事权益的保护完全其监护人能否基于未成年人的利益依法行使其监护权.因此对监护人的选任和指定是未成年人合法权益能够在多大程度上依法得到维护的前提和基础。  相似文献   

12.
对于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的未成年人犯投放危险物质罪是否应负刑事责任,存在限制论与扩张论的对立。从立法背景分析,投放危险物质罪是国家为了更好地打击恐怖活动而修改的;从罪刑法定原则出罪功能分析,对法律的解释应当尊重法律条文、具有合理性;从刑事政策分析,对未成年人的权益进行特殊保护也是国际上的一贯做法。因此,"投毒罪"不等同于包括投放放射性、传染病病原等物质在内的"投放危险物质罪",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人不对投放危险物质罪负刑事责任。  相似文献   

13.
刘春  蒋宁君 《法制与社会》2011,(31):231-232
未成年人是社会的未来,其合法权益是社会保护的对象。监护人是法律为保护未成年人合法权益而设定的法律角色,我国监护人制度在保护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申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实践中监护人通过积极或消极的行为侵犯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现象时有发生,对监护人上述渎职行为,我国现行法律中对其规定了民事、行政、刑事法律责任。在法律对监护人渎职的行政、刑事法律责任规定中,仍存在规定不明确、责任不适当等问题。  相似文献   

14.
我国未成年人犯罪的问题是社会问题中较为严峻的问题之一,由于未成年人的身体和心理都不够成熟,所以对于未成年人不能实施严厉的刑事惩罚。在我国的法律规定中,对于年满14周岁但又不满16周岁的未成年人来说,目前只需要对八种犯罪实施负法律责任。对于未成年人来讲,不负死刑和无期徒刑以及无释放可能的法律刑罚,这也是国际公约对未成年人的基本要求,因为我国是缔约国,所以必须要遵守其规定。  相似文献   

15.
对于已满14周岁未满18周岁的罪犯,追究其刑事责任的法律制度是否应与成年人犯罪的追责机制有所不同呢?2013年刑事诉讼法为此规定了未成年人刑事案件附条件不起诉制度。被决定附条件不起诉的未成年人如果能在规定的时间内通过考验,此次司法记录将会被封存,不至于影响其在求学、就业等方面。文章分析了未成年人刑事案件附条件不起诉制度的现实意义,从制度层面解读了附条件不起诉的适用范围和适用程序及其存在的问题,进一步对该制度的完善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6.
正新生儿和婴儿死亡案件的调查是法医学上的一个难点。杀害新生儿最常见方式为遗弃。杀害婴儿的行为可分为5类:受虐儿童综合征、忽视和饥饿、窒息、摇晃婴儿综合征、其他。新生儿和婴儿的他杀案件往往与成人不同。一是其自我保护能力极弱,且轻微的暴力攻击可致其死亡;二是解剖时不易发现暴力作用的痕迹,由于脏器小,暴力作用面积小,采用传统的成人解剖方式可能  相似文献   

17.
未成年人犯罪的刑罚适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未成年人犯罪是指已满14周岁不满18周岁的人所实施的危害社会、触犯刑律并应当受到刑法处罚的行为。其在刑事责任的认定和刑罚的适用上有别于成年人犯罪。未成年人犯罪应坚持从宽处罚、不适用死刑、相称、双向保护四个基本原则,在具体量刑上,应适度从宽,从轻或减轻处罚。  相似文献   

18.
通常而言,未成年人是指未满十八周岁的公民,①其中当然包括未满十四周岁的公民。本文是从犯罪主体角度使用未成年人这一概念的,故其年龄界限为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八周岁。我国刑法总体上体现了对未成年人特殊保护的精神。刑法规定的累犯制度虽然迎合了国内形势变化的需要,较以前有了很大进步,然而对于未成年人的保护尚欠缺科学性、合理性。一、我国累犯的构成条件及法律后果我国的累犯制度属于混合累犯制,刑法第六十五条、第六十六条分别对普通累犯和特殊累犯作出了具体规定。其中第六十五条第一款规定:“被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的犯罪分子,…  相似文献   

19.
一、未成年人犯罪年龄的认定对未成年人犯罪年龄的认定主要根据最高人民法院的有关司法解释。依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未成年人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以下简称高法解释)规定:“对于没有充分证据证明被告人实施被指控的犯罪时已经达到法定刑事责任年龄且确实无法查明的,应当推定其没有达到相应法定刑事责任年龄。”司法解释明确规定,本解释所称未成年人刑事案件,是指被告人实施被指控的犯罪时已满14周岁不满18周岁的案件。刑法第17条规定的“周岁”,按照公历的年、月、日计算,从周岁生日的第2天起算。二、我国现行法律对…  相似文献   

20.
杨飞 《行政与法》2012,(6):67-70
因医院产前检查过失导致缺陷婴儿出生之损害赔偿案件在我国司法实践中并不鲜见,但世界各国对此类案件的处理则没有统一规定,在我国也没有相应的法律规范。本文从法理上剖析了人民法院以医院产前检查过失行为侵犯缺陷婴儿父母的生育选择权为裁判基础的不妥之处,评析了"缺陷婴儿不当出生之诉"的侵权不成立、违约救济之困境,提出在我国侵权法体系中应当增加"违反保护他人的法律规定之侵权类型",以消弭此类纠纷在司法实践中法律适用的困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