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农村城镇化建设不断加快,征收、征用农民土地的行为时有发生,在征地过程中,如何维护失地农民的合法权益,如何将征地补偿费这块“蛋糕”真正分配到农民手中,事关农村社会稳定的大局,事关构建和谐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型农村的大局。  相似文献   

2.
城镇化视角下农民土地权益保护的若干问题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为农业的核心区,中原经济区在突进农业发展,推动城镇化建设中的任务紧迫性和重要性不言而喻。本文将以河南为研究对象,通过剖析目前城镇化过程中农民土地权益保护存在的主要问题和成因,提出相应的对策和思考:适时完善土地管理立法,完善相关的配套实施细则;加强征地管理,最大限度地保障农民的土地权益;通过宣传教育及普法工作不断提高农民的维权意识。总之,必须着力处理好城镇化建设过程中的农民土地权益问题,从土地征收立法、利益补偿机制等方面完善各种措施做法,为河南省各区县进行城镇化建设,科学维护农民土地权益保护提供很好的借鉴和学习指导。  相似文献   

3.
刘雅馨 《法制与社会》2014,(16):212-213
在中国农业大学朱启臻教授主编的《农民为什么离开土地》一书中,其以案例的形式反映了当代中国农村的后续现状,即在中国快速城镇化、工业化的过程中,大量村民集体所有土地被征收征用,被转化为城市建设或工业需求用地,农民"被"离开土地已成为社会焦点,其中,农村妇女,尤其是婚姻变化中的妇女土地权益遭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威胁和不公平待遇。  相似文献   

4.
我国"十一五"计划中提出要使我国的城镇化比率提高到47%,城市化进程的加剧使得对农村土地的征用问题摆上了急需解决的日程。在土地征用过程中,由于政策制定上的一些疏忽使农民在城镇化过程中,生活水平呈下降趋势。这些失地的农民,他们既做不成市民又不再是农民,生活得不到保障,游离在城市与农村之间,成了社会的负担和安全的隐患,因而关于失地农民安置和征地补偿的改革是我们不容忽视的重要问题之一。  相似文献   

5.
成祥 《法制与社会》2013,(33):210-211
城镇化的发展趋势已然不可逆转,农村改革中土地问题永远是一个无法绕开和回避的核心问题。征地进行建设成为各地的一项普遍重大工程。高楼大厦的兴建原本是城镇化的体现,高额的房价却把农民群体彻底抛弃了。农民指着生存的最起码的土地被征收征用,然而对绝大多数农民来说,土地仍然是生存的最重要的生产资料,是命根子,一旦失去土地农民的后续生活能否得到保障,如何得到保障,值得深思。本文以设问的方式开题并贯穿,从农村土地管理制度的法律依据着手,结合城镇化发展的浪潮,提出农村征地补偿制度发展的一些建议,以期能对我国城镇化浪潮下的农村征地补偿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6.
李妍 《法制与社会》2015,(4):210-211
城镇化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趋势,作为山东省欠发达乡村的农民,在面对即将到来的城镇化,表现出的意向对后续的城镇化建设具有至关重要的参考价值.分析在城镇化建设进程中,农民遇到的主要关于土地与房屋补偿、就业、城市适应、养老问题四大突出问题,从政府和农民自身两方面切入,思考未来城镇化建设的走向.  相似文献   

7.
我国是农业大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较多,农民收入普遍较低。要破解“三农”难题,从根本上解决农民问题,城镇化是必由之路。换言之,就是使相当一部分农民从土地上解脱出来,实现剩余劳动力的转移。但不容忽视的是,以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为重要功能之一的城镇化,在征用农村土地过程中存在许多问题,已成为税  相似文献   

8.
张连民 《法制与社会》2012,(32):87-89,101
推进工业化和城市化是中国现代化的必然选择。随着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对农村集体土地征用的力度也越来越大,农村的土地被大幅征用转化为国家建设用地,越来越多的农民失去了赖以生存的土地。在征地过程中,因受法律制度不完善,法律法规执行不到位等因素的影响,对农地征用中农民利益的保护存在严重不足,再加上农民自身的法制意识淡薄,被征地农民的许多权益严重受损,生活困窘。本文从被征地农民利益受损的现状出发,通过对被征地农民利益受损的原因进行思考,分析了我现行农地征用制度的缺陷,并分别从思想意识转变、法律完善、政府角色定位、制度改进与救济等不同角度提出建议,论述农地征用过程中对农民利益的保护。  相似文献   

9.
吴敏 《政府法制》2006,(10):24-25
随着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加快,农村集体土地被征用呈逐年上升趋势,征收征用农民土地的行为时有发生。在征地过程中,因违法占用农民土地的行为及征地补偿款分配不合理而引发的纠纷逐年增加。权益受到损害的村民与村委会或村民小组产生纠纷后,或者直接向法院起诉,或者上访,甚至闹事,已成为影响农村社会稳定的重要原因之一。为此,正确运用法律手段解决农村的征地及补偿费分配纠纷,对于公平、公正地保护每一个村民的合法权益,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近期,接群众举报,本刊记者对山西省方山县大武镇举人头…  相似文献   

10.
在少数民族农村地区,城镇化建设使当地人们的生产生活发生了较大变化。本文选取恭城瑶族自治县、三江侗族自治县、凤山县三个在农村城镇化进程中经济发展水平不一的少数民族农村例,从婚俗角度,分析少数民族农村地区的城镇化建设与民族婚俗变迁之间的相互影响。探讨农村城镇化建设产生的效应问题。  相似文献   

11.
朱艳丽 《行政与法》2010,(11):33-35
本文从城镇化与土地流转问题之间的关系入手,分析了吉林省城镇化进程中土地流转机制的现状、特征及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解决吉林省城镇化进程中土地流转问题的思路与对策,并对推进吉林省城镇化建设,创新土地流转机制的模式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2.
郝雅菲  韩迪  甘健 《法制与社会》2013,(25):215-216
近年来,随着我国工业化、城镇化以及农业现代化进程的推进,农村劳动力不断向城市转移,土地作为重要的生产要素需要通过流转重新配置。但是在实际操作中,有关农村土地的征用、流转、补偿费分配纠纷等案件逐年增多。农村土地流转过程中农民权益受到侵害已经成为制约农村经济发展、影响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保护农村土地流转过程中农民的合法权益是一个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3.
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着力提高城镇化质量,是解决农业、农村、农民问题的重要途径。而如何从法律上给予并保障在城镇化进程中农民参与的权利与机会,是城镇化课题中极为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从这一角度切入,笔者着重剖析了政府如何行使城乡规划制定权、如何保障城乡规划制定中的农民参与权、如何保障被征地农民的优先开发权等三个法律问题。从规划制定权上而言,重视土地利用的现状考量,在规划编制过程中应当尽量避免与消除必要性和可行性所可能产生的利益冲突,而不能成为规划实施时未经化解的社会矛盾。在农民参与权上,改变大多数情况下仅仅停留在程序性意义与功能的现状,努力消除立法模糊、实施滞后的状态,其中,决策者的观念更新与立法上细化是重要环节。在优先开发权问题上,要在更高层次的法律理念上考虑土地优先开发权问题,而不是抱着现有的法条僵化理解执行法律:让被征收的集体土地的农民集体通过招拍挂去竞买原本属于自己的土地,确立土地优先开发权需要突破现行土地出让的招拍挂限制。  相似文献   

14.
城市化进程中土地储备的问题与对策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努力实施旧城改造、新城拓展和农村城镇化建设,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在城镇化进程中,实施城市土地制度改革,建立政府土地储备制度,是盘活城市土地资源,合理利用土地,提高政府在城市建设中的调控能力,缓解城市建设资金不足的根本途径。  相似文献   

15.
集体建设用地入市随着20世纪80年代我国土地利用体制改革而开启,但随后因《土地管理法》1998年的修改而被关闭,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的允许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是之前集体建设用地市场化改革的重启。在全面推行市场经济的今天,这一重启具有更加深刻含义,它不仅意味着城乡土地物权平等目的的实现,而且对开启农村自主城镇化,并通过城镇化实现城乡一体化也具有重大意义。不过,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面临农民集体所有权私法定位、土地征收制度改革和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分类体系建立三大制度障碍,需要在法律上研究和解决。  相似文献   

16.
朱璐艳  蓝天 《法制与社会》2013,(29):211-213
土地出让金制度的确立,促进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的同时,由于土地出让金收支结构的不合理,土地出让金与对农补偿之间形成了"剪刀差",加剧城乡二元化的同时,严重损害了农地保护以及农民利益,为农村建设的可持续发展埋下隐患。本文通过分析土地出让金的收支结构,指出三农问题在该制度下的困境,围绕土地征收过程前后,对农村可持续发展模式提出相应的意见和建议,以期对推动我国新形势下的农村建设具有实用意义。  相似文献   

17.
正2011年我国城镇人口首次超过农村人口,城镇化给我国发展带来巨大机遇,也对城市建设、社会管理、经济发展等提出了严峻挑战。城镇化是一个多方面的综合过程,过去几十年,传统城镇化得到了高速发展,但片面强调经济活动、人口地理、土地的城镇化,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问题十分突出:偏重数量和速度而忽略了质量和效益;有失公平缺乏包容,农民不能真正融入城市社会;城乡  相似文献   

18.
随着改革开放,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工业化、城镇化速度不断加快,大量的农村土地被纳入城市建设用地,不少地方农村在实施土地流转过程中,存在没有依法拆迁或补偿不到位的情况.通过拆迁,整合土地资源,加快了区域经济发展,但由农村征地、土地流转与拆迁所引发的矛盾也日益成为普遍关注的社会问题之一.  相似文献   

19.
当前中国农村城镇化进程中出现了农民集中居住的浪潮,但是从依法规划的视角分析,农民“被上楼”的过程中存在农民宅基地的合法权利受到侵害、集中居住规划缺乏充分有效的公众参与、保障条件和配套措施落后等多方面的问题。我国亟需加强立法,充分保障农民得到依法规划的居住用地的合法权利,保证集中居住规划的确定经过充分有效的公众参与,进一步完善集中居住规划的保障条件和配套措施,使集中居住制度真正实现节约土地资源、改善农村的生产生活环境、加快农村城镇化、工业化和农业产业化进程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20.
论我国土地征收制度的完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对农村集体土地征用的规模越来越大。但由于我国还未能建立起对失地农民完善的保障措施,征地过程中出现了大量侵害农民利益的现象,使得被征地农民和地方政府之间产生了许多矛盾,带来不少社会隐患。要解决这些问题,就必须通过对当前土地征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原因分析,进而完善我国土地征收制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