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医疗、教育、住房”被民众戏称为“新三座大山”,而其中医疗首当其冲。医疗改革也因而万民期盼,举国关注。酝酿两年的新医改方案今年将在部分省市展开试点,为全国推广积累经验。  相似文献   

2.
医疗立法是保障公民健康权的重要途径,是我国卫生法制建设的重要内容,是保证新医改关于医疗服务体系健全和公立医院改革顺利进行的重要保障之一,是依法卫生行政的内在要求。在分析医疗法立法的依据和-原则后,借鉴Et本、德国、台湾医疗立法经验,建议以总则、医疗法人制度、医疗安全保障、病人权益保护、信息公开制度、监督管理体制、法律责任作为医疗法的基本框架,并就我国医疗立法的相关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3.
医疗法律人才是“新医改”方案中“八柱”之一的“建立健全医药卫生法律制度”目标实现的重要基础。本文以人才培养为视角,对我国医疗法律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总结与反思,进而提出相应建议,旨在提高医疗法律人才的培养质量。  相似文献   

4.
聂瑜 《证据科学》2007,14(3):208-216
现在医药领域里,回扣泛滥成灾,有着深刻的社会原因。医生收取回扣刑事上能否定罪,医生处方行为的性质定性以及受贿罪还是商业贿赂罪的定位在学界存在很大的争议。完善相关的法律制度。明确对医疗回扣的刑事民事行政责任的认定。寻求更好的法律救济,需要完善刑法立法,确定医生收取回扣刑法上的定罪量刑。建立医疗服务合同,加强行政监管,国家宏观调控的引导下结合市场经济的调节,保护患者合法利益,治理医疗腐败,解决医疗回扣问题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5.
黄清华 《法治研究》2013,76(4):62-68
发达国家医疗过失责任法社会化改革主要体现在美国《病人安全和质量改进法》和英国《国民保健服务矫正法》这两部社会立法上。这种社会化改革有其深刻的法理根据,并对我国落实新医改政策安排具有启发意义。为此,梳理并简要分析《医改意见》有关医疗质量和病人安全问题的政策安排,进而与英美有关医疗质量和病人安全的法治化做法进行对比,据此讨论中国医疗过失责任法的发展方向,设想建立一种与建设中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相适应的"基本医疗卫生服务损害救济制度"。  相似文献   

6.
我国医疗费用占国民生产总值比例一路飙升,成为沉重的经济负担.医疗改革牵动着亿万民众的心,过度医疗莫过于是最难啃的硬骨头.过度医疗行为的存在主要在于我国现有法律法规不健全、政府监管措施缺失以及医生素质低下等原因造成的,解决这些难题需要各个层面的共同努力,我们需要完善如《侵权责任法》等法律法规,确定过度医疗行为的行为认定标准客观化,规范并创新医疗诊断行为,改革医疗保险制度等举措来对过度医疗行为进行遏制,保护患者的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7.
医疗注意义务要求医务人员在诊疗活动中做到高度谨慎和注意,避免给患者造成不必要的危险或伤害。医疗损害鉴定中,诊疗规范是评价医务人员是否尽到注意义务的客观标准;个体化医疗考虑患者的不同因素,体现相同疾病的不同患者的不同注意义务,是主观标准,且要求更高。个体化医疗中未能考虑不同患者的个体化因素,是医务人员未尽注意义务的主要原因,但过度严苛要求医务人员的注意义务反而会使过度医疗问题更加严重。过度医疗超出患者病情的需要,增加患方负担,造成医疗资源浪费,损害社会医疗公平,恶化医患关系。用适度医疗的标准评价个体化医疗之注意义务,考虑地域、医院、医生、患者等因素,有利于医疗的发展和患者的利益,也应当成为医疗损害鉴定中对医疗过错的评价标准。  相似文献   

8.
医疗干涉权作为医生的一项职业特权,因李丽云案件而引起广泛关注。对医疗干涉权的准确界定是前提条件;医疗干涉权的适用条件与原则是基础;目前我国医疗干涉权的行使存在着与患者知情同意权的对立,法律与伦理的冲突以及法律适用弊端等问题;应该从行使主体、社会环境、立法体制等方面加以改革和完善。  相似文献   

9.
浅谈建立强制医疗责任保险制度的关键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降低医疗机构和医生的执业风险,缓解医患矛盾。我国不少地方政府实行了强制医疗责任保险制度。在十多年的政府强制运行过程中,我国强制医疗责任保险在法制建设、医疗纠纷处理机制以及保险模式的选择等关键性问题上还有待改善。  相似文献   

10.
管窥美国医疗纠纷的替代性纠纷解决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仲裁在医疗纠纷领域的兴起 自二十世纪60年代开始,美国等西方国家的医疗纠纷急剧增多,医生们经常被卷入与医疗有关的诉讼中,西方国家经历了“医疗纠纷危机”。频繁的医疗纠纷诉讼、高额的损害赔偿使得医疗责任保险的费用不断提高,医疗服务机构不得不投入高额的保险费,甚至取消一些高风险的医疗服务项目。诉讼导致的保险费增长及为解决纠纷而支出的法律费用最终都转嫁到公众身上,整个社会的医疗服务费用急剧上升。以美国为例,1965年美国的医疗服务费用占国民生产总值的6%,但是2004年的医疗服务费用则提高到国民生产总值的14%。并且这个比例还在随时间的推移而增长。  相似文献   

11.
医疗作为民生之本,是人民关注的重点之一,医疗的完善关乎民心背向是国家重点整治的方面之一.近年来,医疗方面的纠纷频发,病患与医生的矛盾加剧,加上近年来一些医生医德的不规范,使得人们对医生的信任度大大降低.虽然网上曾公布一起医生是受害者的事件,但是对于绝大多数病患者来说,他们对医疗规范,设备使用上缺乏专业的认识,使得他们在维护自己权利上处于被动状态,他们也成为了无知的弱势群体.在处理纠纷问题上,法律是最有力的保障,面对弱势群体与医生之间的纠纷,为了维护法律的公平公正,法律应该充分保护弱势群体的利益,在责任分配上应该采取合理的规则,使得受害者得到应有的补偿.本文首先介绍了医疗损害的涵义,然后从举证责任倒置规则、举证责任转换规则、妨碍证明理论三方面对医疗损害赔偿举证责任分配进行了详细阐述.  相似文献   

12.
现在医药领域里,回扣泛滥成灾,有着深刻的社会原因。医生收取回扣刑事上能否定罪,医生处方行为的性质定性以及受贿罪还是商业贿赂罪的定位在学界存在很大的争议。完善相关的法律制度,明确对医疗回扣的刑事民事行政责任的认定。寻求更好的法律救济,需要完善刑法立法,确定医生收取回扣刑法上的定罪量刑。建立医疗服务合同,加强行政监管,国家宏观调控的引导下结合市场经济的调节,保护患者合法利益,治理医疗腐败,解决医疗回扣问题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13.
目前,我国一些省份的医院已经开始试行病人选医生,例如,江苏、浙江、四川、内蒙古等地的一些三甲医院开展了这项工作,并且逐步向全国范围内呈现蔓延的态势。所谓的病人选医生,根据各地医院的实践,基本上都是将原有的科室进行优化组合,将科室内医务人员分成若干医疗小组,供病人进行选择。因为医疗服务是一个需要多人相互协作、相互配合的工作,病人不可能选择单个的医生为其提供治疗,而只能选择一个医疗  相似文献   

14.
美国医疗损害责任体制改革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上世纪70年代起,美国医疗损害赔偿费用不断攀升引发的责任危机触发了医疗损害责任体制改革。纵览美国30余年改革之路可以发现,美国的改革经历了从对赔偿金封顶等保守措施,到替代诉讼,再向健康法庭这一新的诉讼方式回归的过程。这一过程揭示了:不合理的医疗损害责任体制是导致看病难、看病贵的重要因素;患者安全是责任制度的价值目标,应当客观看待医疗责任险的作用。通过对美国改革历史的分析以及对保守的侵权法改革模式、早期补偿模式、行政补偿模式及健康法院/法庭等4种改革模式的研究,作者认为:我国医疗损害责任体制应以维护医患双方的合法权益为目标,其中患者就医安全和医务人员执业安全是基本权益。应当坚持过错原则为主,树立诊疗规范在诉讼中的权威地位,结束多元化鉴定局面,同时改革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制度,使之向专业裁决方向发展。在诉讼公正的前提下,建立适当的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  相似文献   

15.
"新医改方案"的社会保障新思维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农村合作医疗与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制度的建立,困扰我国多年的"看病难、看病贵"问题虽有所缓解,但却没有根除。酝酿近三年的"新医改方案"终于在2009年初获得通过,其中透露出的政府责任、医疗服务均等化等思维让大家感到"全民医保"的重新回归,稳步推进的阶段性目标时间表表明医疗体制改革已经步入进行时。  相似文献   

16.
高巍 《知识产权》2007,17(6):69-73
发展国家经济、促进公共福利的政策考虑是世界各国专利制度对医疗方法的不同态度产生的根本理由。像美国这样的经济政治以及文化实力雄厚的超级大国,尚且在医疗方法专利问题上出现异议与动荡而无法自圆其说,足以看出对医疗方法授予专利的保护方式还不是成熟的方式,还不是国际上的最优选择。决定一国对医疗方法是否授予专利权,应当充分考虑该国的国情以及政策,并参考国际上的有关惯例,切忌不切实际地照搬照抄国外的现成规定。就现阶段的我国而言,要保护医生的创造性劳动以鼓励医疗方法的发明创造,如果不采取专利制度,一是国家应该加大对医疗科学研究事业,特别是医疗基础科学研究的投资力度;二是国家应该对于医生在医疗方法领域的创造性劳动予以科技奖励和补偿。  相似文献   

17.
日本医疗诉讼改革及对鉴定结论的评价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夏芸 《证据科学》2009,17(3):261-287
自2002年以来,日本针对医疗诉讼中鉴定人选任困难、鉴定结论提出期间长、证据价值不高、法院对鉴定结论等医学证据难以作出评价等长期存在的问题,对医疗诉讼体制作出了重大改革。鉴于我国医疗诉讼中也存在类似问题,本文对日本法的改革措施以及效果展开详细考察,以供我国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18.
英美法在医疗过失之认定上,遵循着基本的"合理医生"标准。英美法中的Bolam测试标准和"两种流派"原则在贯彻"合理医生"标准的同时,提供了一个司法者有必要对医学行业观点给予极大尊重的场景。英美法在医疗诉讼中的因果关系认定上,强调法律上因果关系与科学因果关系之不同,法律上因果关系的推断规则进一步强化了法官的主观能动性。在技术层面,"若无则不"法则和"实质诱发"规则是获得一致认可的因果关系认定规则。"风险之实质性增加"规则和"机会丧失"理论在医疗诉讼中的应用存在诸多疑问。不管是医疗过失的认定,还是因果关系的认定,医疗诉讼中的知情同意案件均呈现了特殊的一面。  相似文献   

19.
临床误诊是医生对疾病本质的一种错误认识,是临床上普遍存在的一种现象。误诊本身一般不会产生法律责任,只有当医生的过错导致误诊(医疗过错)才会产生相应的法律责任。临床误诊是医疗纠纷的常见原因。如何判断误诊,误诊是否存在过错,成为目前解决医疗纠纷的一个棘手问题。有必要从医疗实践和司法实践等视角对其准确定义,形成判定标准,并明晰临床误诊与医疗过错的相互关系及其法律责任。  相似文献   

20.
朱慧卿 《政府法制》2011,(19):49-49
注册的是医疗投资管理公司,实际上既不搞医疗投资,也不搞投资管理,却专门从事商业贿赂。“武汉国杏医疗投资管理公司,从不开展正经业务,而是专门通过旅游贿赂医生。”根据群众举报,工商部门日前对该公司进行了调查。据调查人员介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