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田进 《长白学刊》2021,(2):32-38
新冠肺炎是一场突如其来的公共卫生突发事件.这一公共危机事件应该被纳入到国家共同体建设的政治哲学范畴当中加以研究.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原理为审视国家共同体应对公共卫生突发事件提供了政治哲学原理.马克思的“类本质”思想是国家共同体应对公共卫生突发事件的理论基础.当公共卫生突发事件对国家共同体安全构成威胁的时候,就变成了公共...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围绕卫生改革与发展这一主线,平阳县卫生局率先在全省卫生系统提出打造“平安卫生”,做到三个确保,一是确保医疗安全,二是确保公共卫生安全,三是构筑思想道德防线,确保人的安全,跟踪、督查到位,取得了良好成效。加强公共卫生建设。平阳县卫生局着力抓好应急队伍建设,提高应急快速反应能力,及时处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保证公共卫生安全。一是注重加强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建设;二是建立和完善卫生执法监督体系;三是完善公共卫生和疫情信息报告体系建设,在初步建立了三级卫生信息报告网络的基础上,实现信息网络联网。在处置重大突发公共事件…  相似文献   

3.
全球化与国家公共卫生安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公共卫生服务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保护伞”,是促进经济发展的“安全阀”,是社会政治稳定的“稳压器”。全球化加剧了公共卫生安全的危险因素,迫使我们要更加重视非传统安全因素。加强公共卫生安全必须强化政府对公共卫生的领导责任;建立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机制;加强公共卫生领域的国际合作。  相似文献   

4.
杜创 《人民论坛》2020,(6):78-81
2003年“非典”疫情后,中国公共卫生体系建设明显提速,特别是新医改以来国家加大了对公共卫生体系建设的财政投入,初步搭建了“国家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公共卫生筹资机制”的制度框架。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中,公共卫生体系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同时也应看到我国公共卫生体系建设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快速响应机制、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网底作用、政府购买服务中的竞争机制等方面存在短板。下大力气补短板,要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加强体制机制建设。  相似文献   

5.
吴鹦 《江苏政协》2010,(2):49-51
加强公共卫生体系建设,是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的根本要求,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举措。近年来,溧阳市高度重视公共卫生体系建设,不断完善各级公共卫生机构设置、基础设施和信息网络,着力提升服务功能,初步构建了覆盖城乡的公共卫生体系。但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以及公众对健康需求的日益提高,加快健全公共卫生体系仍然刻不容缓。  相似文献   

6.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本身的突发性、未知性1等特点,往往让人措手不及。我国虽然经历了2003年的“非典”,积累了一定的经验,但尚未完全解决依法处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重要问题。就立法层面看,我国公共卫生法律体系建设中,已经制定了传染病防治法、突发事件应对法、食品安全法、职业病防'冶法、动物防疫法和国境卫生检疫法等多部法律,还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重大动物疫情应急条例》《国内交通卫生检疫条例》《进出境动植物检疫实施条例》等法规。  相似文献   

7.
《今日上海》2014,(10):6-8
从2003年起,上海组织实施了三轮加强公共卫生体系建设的三年行动计划,其中第一和第二轮有效加强了公共卫生服务的基础设施、设备等硬件建设,提升了重大疾病预防控制能力、尤其是突发事件的处置水平。2011年11月,上海启动了第三轮三年行动计划。  相似文献   

8.
《今日上海》2012,(5):13-13
医改3年,上海医疗资源布局趋向合理:以实有人口配置公共卫生服务和资源不断“均等化”,人均基本公共卫生经费超过了50元;初步建立的“三纵三横”基本医保制度覆盖人群1800万;新农合人均筹资提高到980元,城保报销封顶线提高到28万元,  相似文献   

9.
《北京观察》2009,(7):25-26
2004年12月7日,市委,市政府下发了《关于加强首都公共卫生建设的意见》,明确了加强首都公共卫生体系建设的目标,任务和措施。经过全市共同努力,以“一个机制、四个体系”为核心的首都公共卫生体系建设取得重要进展和显著成就,为推进本市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0.
他山之石     
《公民导刊》2007,(8):5-5
北京人大:为促进首都公共卫生体系建设进一步完善,北京市人大常委会近期将征求市民对首都公共卫生体系建设情况的意见和建议。据介绍,首都公共卫生体系建设的主要内容包括“一个机制、四个体系”,即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机制、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医疗救治体系、卫生监督体系、公共卫生信息体系等。  相似文献   

11.
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后,14亿中国人民上下一心、同舟共济、全力以赴,迅速掀起了一场防控阻击疫情的人民战争,有效地遏制了疫情在全国范围内的进一步蔓延。肯定战疫成绩的同时,此次抗击疫情的斗争中所暴露出的短板和问题不能不引起我们正视。譬如在疫情早期,疫情防控机制监测、预警工作效果不理想,疫情信息公开严重不足以及信息误导,对妨害新冠肺炎等乙类传染病防治的违法行为难以得到及时惩治等,不一而足。种种漏洞导致错失疫情最重要的预防时间窗口和控制疫情的黄金时间,最终造成“小病酿成大灾”的严重后果。“强化公共卫生法治保障,提高应对突发重大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和水平。”按照习近平总书记的指示精神,只有抓紧从法律制度的设计入手,完善修改传染病防治法、突发事件应对法、野生动物保护法以及刑法第330条关于妨害传染病防治罪的规定,推进疾控机制变革,真正构筑起公共卫生安全的法治屏障,才能完全化解这场公共卫生危机,避免在有些方面重蹈2003年SARS灾祸的覆辙。从这个角度讲,这次公共卫生事件既是对中国法治的一次考验,更是中国法治成长的一次契机。我们期待通过公共卫生法治建设,将国家制度优势转化为国家治理效能,最终将我国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提升到一个新的境界。  相似文献   

12.
<正>观察记者:请问什么是公共卫生安全?陈坤:我国的公共卫生安全经过50年的发展,已经形成了较为完整的体系。从整个过程来看,公共卫生安全的概念也在逐  相似文献   

13.
黄燕 《中国减灾》2014,(11):22-23
突发事件是指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严重社会危害,需要采取应急处置措施予以应对的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和社会安全事件.在网络发达、信息传输迅速的当代社会,突发事件可谓“和平年代的战争”.处置突发事件的相关政府人员,在应对突发事件的同时,往往还要注意应对“战争”中的舆情。  相似文献   

14.
《半月谈》2004,(5):25-26
温家宝总理在作政府工作报告时说,发展卫生事业,今年重点抓好三件事:一是加强公共卫生体系建设。力争用三年时间,基本建成覆盖城乡、功能完善的疾病预防控制和医疗救治体系,提高应对重大传染病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能  相似文献   

15.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舆情治理,事关重大舆情和突发事件舆论引导机制的健全、公共安全体制机制和国家安全体系的完善以及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实现。当下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舆情呈现出新特征:舆情信息供给稳定,官方发布和移动端成为舆情走势主推力量与渠道;舆情演化模型与事件发展阶段、事物认识过程一致,舆情热点在多元主体之间互动以及网络与现实交互下有所分散;社会整体关注之余凸显“不对称”特征,以往同类事件被再度热议。相应的舆情治理要略包括:官方发布积极引导,正确处置化解危机;媒体报道保量增质,新媒体运用加强规制;秉持协同治理理念,掌握重点处置策略。  相似文献   

16.
重大公共卫生事件的突发使各类犯罪现象出现新特点和新趋势,不仅表现在犯罪类型结构的骤变,更体现在犯罪数量较以往的显著差异上。针对此次疫情,及时总结归纳并建立基于突发事件社会环境下的犯罪预测模型成为警务情报部门工作研究的重点。以犯罪预防学中的“犯罪三角”理论范式为基础,根据此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各类犯罪呈现出的特点,综合评估预测犯罪管理者、犯罪监管者、犯罪操训者三类犯罪防控主体在诸多疫情防控措施作用下的犯罪防控效能。建立基于突发事件的犯罪防控效能评估预测模型,可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传统犯罪预测中因突发事件等特定环境变化带来的预测盲区,还可通过预测结果,为各类疫情防控措施提供有力保障。  相似文献   

17.
由于某些高校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预防管理不力,加之高校扩招造成高校对公共卫生事件预防管理难度的增加,导致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近年来在高校有上升的趋势。因此应当通过对高校卫生部门防病体系、救治体系和食品卫生的加强管理来预防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发生,同时还应当从设置高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理预案、处理组织机构、应急报告制度、人力资源调配模式、紧急状态控制模式等方面来建立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18.
马晓媛 《半月谈》2020,(7):52-53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公共卫生”成为社会关注的热词。公共卫生队伍现状如何?队伍建设发展过程中遇到哪些梗阻?半月谈记者在多地进行了调研。公共卫生专业:入学不愿报,就此不愿选中部某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成立于上世纪50年代,拥有公共卫生硕士点、博士点和博士后流动站,虽然专业实力靠前,但近年本科招生情况不理想.  相似文献   

19.
2003年突如其来的“非典”,暴露出我国原有公共卫生管理体制存在的弊端,引起社会各界对公共卫生问题的广泛关注。此后,党和政府高度重视公共卫生,加大了公共卫生体系建设力度,在疾病预防控制、医疗应急救治和卫生监督等方面狠下功夫,初步建立了适应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实际的公共卫生体系,不仅彻底战胜了非典疫情,对当前应对禽流感疫情也发挥了强有力的作用。这些成绩有目共睹。然而,公共卫生如何适应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健康需求,如何有效承担起保障人民健康、社会安全的责任,仍然是普遍关注的焦点和热点问题。在此,我代表农工党中央提出以…  相似文献   

20.
黄样兴 《江西政报》2008,(19):40-42
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提出“完善突发事件应急管理机制”。加强应急资金的管理就是完善应急管理机制的一个重要内容。近年来,我国在编制应急管理预案、建立健全工作机制等方面有所加强,但总体来说,我国的应急管理还处在起步阶段,特别是应急资金的管理还有待进一步探索和规范。应急资金是指应对突发事件的资金。突发事件是指突然发生造成或可能造成严重社会危害需要采取应急处置措施予以应对的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和社会安全事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