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70 毫秒
1.
李国平 《人民论坛》2020,(23):18-21
"新发地"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后,北京市迅速响应,以最短的时间、最有效的防控方式将此次疫情狙击在了暴发"萌芽期",体现了强大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能力。应急管理制度建设、各级部门快速反应、分级精准防控措施、医疗和检测技术支撑、以及广泛的全民动员,是打赢本次疫情防控阻击战的重要基础。作为大国首都和超大城市,北京市有责任以最高的防控标准为全国城市树立典范,引领建立更加高效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管理体系,持续推进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进程。  相似文献   

2.
《小康》2020,(11)
正"平时心中有数,战时应对有术",广东省在联防联控的机制下,全面落实防控措施,构筑新冠肺炎疫情的严密防线。经过多年的发展,广东已经建立起较完整的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在控制重大传染病疫情、处理各类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等方面积累了丰富经验。  相似文献   

3.
2020年我国刑法适用要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2020年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的爆发促使刑法对疫情防控作出及时反应,系列刑事法律法规的出台使得应对公共卫生突发事件犯罪的法律体系逐步形成。《刑法修正案(十一)》针对未成年人犯罪、高空抛物、疫情防控、冒名顶替上大学等社会现实关切的热点、疑点、难点等作出了积极回应。要报主要围绕以下内容展开:低龄未成年人犯罪的刑法规制,正当防卫的再检视,高空抛物行为的刑法规制,冒名顶替入学问题的刑法规制,突发公共事件的刑法规制,野生动物的刑法保护。  相似文献   

4.
朱亚 《群众》2020,(7):52-53
新冠肺炎疫情突发以来,江苏按照中央部署要求,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实施分区分级精准防控,坚决守住外防输入、内防扩散的防线,持续打好疫情防控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全省疫情防控形势继续积极向好,取得阶段性重要成果。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江苏"早、实、细、新、严"多维并举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防控措施运用得当.  相似文献   

5.
导读: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给人民健康、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带来极大影响,我们要从此次疫情中总结经验、吸取教训,进一步完善重大疫情防控体制机制,健全国家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为保障人民健康构筑牢不可破的坚固防线。  相似文献   

6.
各市、县、自治县人民政府。省政府直属各单位:我省自2006年4月13日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机制启动以来,在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经过有关部门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事发地市县政府的共同努力,以8月龄到15岁儿童应急接种麻疹疫苗为主的综合防控措施得到了有效落实。全省共预防接种1919721人,接种率为87.18%,麻疹发病数大幅度下降。专家分析论证认为我省的麻疹疫情已经得到有效控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隐患和相关危险因素已被消除。根据《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相似文献   

7.
《四川政报》2020,(3):32-33
各市(州)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有关单位:根据《四川省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结合当前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形势,我省已启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Ⅰ级应急响应。经省政府同意,现将《应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I级响应措施》印发你们,请认真遵照执行。  相似文献   

8.
当下暴发的新型冠状病毒疫情影响P覆盖全国,从中央到地方,各级政府施行严格措施,防控防治疫情。鉴于疫情传播和发展变化具有不确定性,防控措施的手段方式和解除期限在空间.时间上仍难以预测。从法律角度观察,新型冠状病毒疫情作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不可避免地会作为一种法律事实引起权利义务关系的变化,给司法带来新问题、新挑战。  相似文献   

9.
张明华 《群众》2020,(9):54-54
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提出,要研究和加强疫情防控工作,从体制机制上创新和完善重大疫情防控举措,健全国家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提高应对突发重大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水平。落实这一要求,既要聚焦重点领域,完善疫情防控相关立法,又要创新和完善配套制度,形成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疫情防控制度体系。从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实践看,信息公开是应对重大公共卫生事件的关键环节之一。适应疫情防控常态化需要,必须更加注重提升信息公开质量,并以此为基础加强风险交流和公众参与,努力释放信息公开在疫情防控中的乘数效应。  相似文献   

10.
当前"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在我国已进入到防控后期,防控措施从应急化逐步转向常态化,犯罪形势也较之前疫情爆发期间又发生了一些新的变化。经过对后疫情时代犯罪形势特点的分析,通过借鉴公共卫生机构的"三级疾病防控模式"来设计犯罪的诊断式防治对策,可实现对后疫情时代犯罪的有效预防。  相似文献   

11.
谈计算机网络犯罪及其技术防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计算机网络犯罪作为一种高智能型犯罪,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技术的进步不断呈现出新态势。文章对当前我国计算机网络犯罪的现状特别是犯罪类型进行了深入分析,并就计算机网络犯罪类型中几类高发案件进行了技术防范措施的探讨。  相似文献   

12.
信息化时代带给人们诸多便利的同时,也使人民财产安全问题日益凸显。近年来,借助现代化通信工具实施的“民族资产解冻类”诈骗犯罪层出不穷,社会影响极其恶劣。通过对无讼网全国近8年(2011年-2018年)公开的“民族资产解冻类”诈骗犯罪121份案件判决书进行数据化分析发现,“民族资产解冻类”诈骗犯罪具有涉案金额大、涉案人员多、涉及地域广、组织化特征明显等特点。公安机关防治此种诈骗犯罪时,存在识别难、发现难、抓捕难、打击难的现实困境。为此,可从预防、打击、稳控三个层面入手,通过全方位宣传、加强预测预警、开展重点区域集中打击、做好重点人员回访工作等,提高公安机关应对这一社会治安难点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13.
当前绑架勒索案件呈现出犯罪主体团伙化、犯罪手段智能化、犯罪地点跨区域化、被害对象多元化等新特点。处置该类犯罪时应在了解案情的基础上,制定合理的应急处置方案,实战中要在保持人质安全的前提下,采取多种手段侦破案件,从而有效打击此类犯罪活动。  相似文献   

14.
新时期涉税犯罪的特点及侦防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税收是国家财政的主要来源,是国家实现政治、经济、军事等职能的经济保障,是贯彻落实经济和社会政策的经济杠杆。雄厚的财政实力是国家强盛、国防稳固、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和社会各项事业发展的根本保证。涉税犯罪严重破坏国家正常的税收征管秩序,危害国家财政和国库安全。深入研究新时期涉税犯罪的规律特点,全面梳理税侦工作面临的问题,严厉打击涉税犯罪,确保国家经济命脉的安全,是公安机关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重要任务和职责。  相似文献   

15.
巡逻防控是及时打击、控制和预防各类违法犯罪的社会治安管理的有效手段。它包括对现行犯罪的快速反应处置功能;对社会治安实施科学有效管理的功能;对治安事件和各类犯罪的预防控制功能;对各类突发性事件和自然灾害的抢险和救助功能;并作为公安机关的“主业”,在社会治安防控工作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很有必要对地震灾区治安形势进行分析,提出构建治安巡逻防控体系的一些方法,以期提升灾区整个社会面的治安防控效能.为灾后重建和社会经济事业的发展营造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  相似文献   

16.
对于未成年人犯罪心理特征的研究,有利于我们更好的把握未成年人的心理发展轨迹、深化对未成年人犯罪问题的认识。较之以往,未成年人犯罪方式呈现新的特点,如犯罪群体年龄呈现降低趋势、犯罪主体呈现集群化倾向、行为方式呈现出狂妄残暴等特点。针对对未成年人犯罪特点及其所呈现出的新趋势,既要分析影响其发展变化的客观因素,又要从未成年人犯罪心理层面进行探究,以寻求更加科学的防控对策。  相似文献   

17.
网际网络以其即时、便捷、无国界的特性带给人们更多的生活便利,但由于网络为开放之环境,有人利用它来从事电子商务,有人也会利用它传播迅速及隐密性高之特性,从事不法活动,进而产生了与传统犯罪迥异的新型犯罪。本文从现阶段网络犯罪的特点和类型着手,提出对网络犯罪进一步防治的方法,争取让网络犯罪者无空子可钻,真正做到法网恢恢,疏而不漏。  相似文献   

18.
经济犯罪具有贪利性、隐蔽性、复杂性与多变性的特点,自全球性金融危机爆发以来,经济犯罪案件日益增多,经济犯罪领域不断扩展延伸,经济犯罪出现新形式。必须强化预防和打击经济犯罪工作的观念,加大对经济犯罪案件的打击力度,提高政府各部门的监管力度,加强法制宣传力度,有效防治经济犯罪,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有序地发展。  相似文献   

19.
"两抢"案件系在街面、公共复杂场所以及偏僻路段实施抢夺、抢劫的案件."两抢"犯罪具有团伙作案多、作案时间短、手段多、防范难、逃窜快、不易侦破等特点.对此,文章详尽地阐述了公安机关应整合力量,建立打击"两抢"犯罪的网络体系,组建打击"两抢"犯罪专业队伍,控制销赃渠道,加强装备,引入竞争、奖励机制,采取和强化横向协作、宣传群众等侦查对策和预防对策.  相似文献   

20.
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大局中,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始终是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农村的发展一直是我国十分关注的问题,政策、力度和资金也向农村倾斜。但是近年来,随着新农村建设力度的不断加大,涉农职务犯罪也呈现出发案率上升、主体扩大化、形式复杂化的趋势。为了惩治和预防发生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职务犯罪,有必要对此类犯罪的特点、原因进行剖析,并及时提出针对性的预防措施,为维护农村和谐稳定,保障农民合法权益,促进新农村全面建设提供稳定的发展环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