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陈筠 《两岸关系》2010,(6):19-21
两岸农业交流与合作是两岸经贸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随着2008年两岸关系出现转折性的积极变化、两岸经贸论坛的成功举办、两岸直接双向“三通”实现……近年来两岸农业交流与合作进入了一个又一个新阶段。  相似文献   

2.
海峡两岸农业竞争与互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农业是两岸经贸关系中倍受关注的领域.两岸农业究竟是竞争的还是互补的,这一问题关系重大.一般认为,如果两岸的农业是互补的,则应加强双方相互间的交流,扩大合作范围,提高合作层次,以期共蒙其利;如果是竞争的,则对两岸农业交流应予以限制.  相似文献   

3.
《两岸关系》2006,(9):1-1
大力加强两岸农业合作交流,是深化互利双赢的两岸经济交流合作,实现两岸和平发展的有效途径。去年以来,祖国大陆积极贯彻落实胡锦涛总书记就新形势下发展两岸关系提出的四点意见,落实中国共产党与中国国民党、亲民党、新党等达成的共识和意见;在今年的两岸经贸论坛期间,又提出了包括扩大两岸农业合作交流在内的惠及台湾同胞的15项政策措施,并积极推动两岸农业合作论坛的举办。大力加强两岸农业合作交流已成为两岸同胞共同关注的重要课题。两岸农业具有较强的互补性,加强两岸农业合作交流是两岸同胞的共同愿望。台湾地域狭小,市场空间小,海洋…  相似文献   

4.
闽台农业高层次合作的必要性和构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两岸的农业交流与合作取得了有目共睹的成效,尤其是福建与台湾之间的农业往来已经形成了一个良性的互动局面.闽台两省农业资源和生产要素有很强的互补性,此种优势互补关系是构成两地农业合作并取得显著成绩的最佳条件.然而,由于两岸实行不同的社会制度,产业发展也存在较大的落差,更重要的是台湾与祖国大陆在政治上仍处于敌对状态,因此两岸的农业交流不可避免地要受到各种政治因素的制约.如何在现有的基础上提高闽台农业交流的层次,最终达到优势互补和合理配置资源的目的,是需要研究的课题.  相似文献   

5.
《台声》2016,(7)
正自2006年以来,台湾农民创业园在大陆可谓开花结果,除了29个国家级台创园外,各省市区也相继设立了省级台创园。10年来,台创园各地积极探索两岸农业交流合作新形式、新途径,在推动两岸农业合作共赢,造福两岸农民福祉,增进两岸农民情感融合上发挥了重要的平台作用,台创园总体进展比较好。但同时也应该看到,各地发展不平衡,台创园建设出现了一些制约性的困难。根据今年全国两会期间,全国人大台湾团代表陈蔚文、全国政协台联组委员陈玲在建  相似文献   

6.
李非  赖文凤 《两岸关系》2006,(11):18-20
两岸农业交流与合作的发展与特点两岸农业交流与合作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起步,90年代不断发展,至21世纪初期形成相当规模。(一)两岸农业交流与合作的发展两岸农业交流与合作,从第一阶段农产品民间小额贸易起步,到第二阶段台商赴大陆投资农业及农产品加工业,再到第三阶段政策开放与互动,先后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1.起步阶段(1979-1987):由于两岸经贸关系尚处恢复过程,两岸农业交流基本上以农产品民间小额贸易为主。初期,台商为规避台湾方面的政策管制,在大陆投资农业多以迂回的方式进行“投石问路”,或化明为暗,或化整为零,表现出隐蔽、零星、…  相似文献   

7.
《两岸关系》2006,(11):1-1
10月17日,由中共中央台办与中国国民党有关方面共同主办的两岸农业合作论坛在海南博鳌举行,主题是“加强两岸农业合作,实现两岸农业互利双赢”。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政协主席贾庆林与中国国民党荣誉主席连战分别在开幕式上发表了演讲。贾庆林在演讲中就进一步推进两岸农业  相似文献   

8.
赵辉 《台声》2006,(11):19-22
两岸农业合作论坛10月20日于海南博鳌胜利闭幕,在论坛闭幕式上国共两党达成了7项共同建议,中共中央台办主任陈云林宣布了促进两岸农业交流的20项优惠措施,这些都无疑表示着两岸经贸交流尤其是农业交流迈出了历史性的一步。通过这次的两岸农业合作论坛,台湾的农业无疑找到了一个新的春天。  相似文献   

9.
江泽民主席在十六大报 告中指出,为了两岸 同胞的共同利益,应扩大两岸民众的交流交往,开创两岸经济合作新局面;并预期两岸统一后,台湾经济将真正以祖国大陆为腹地,获得广阔的发展空间。这既为两岸农业交流与合作的实践所证实,也为面向经济全球化大潮流,进一步提升两岸农业竞争力,开创两岸农业合作的新局面开启了新的发展思路。 勿庸讳言,由于两岸客  相似文献   

10.
孙立极 《两岸关系》2006,(12):26-28
“两岸合作”、“共创双赢”—2006年10月17日,海南博鳌,两岸农业合作论坛主会场挂着这样两个红色条幅,道出了两岸农业合作的目标和愿景。两党沟通平台为两岸农业合作提供助力这次农业论坛主要围绕“加入WTO后两岸农业合作面临之机遇与挑  相似文献   

11.
两岸于2001年底和2002年初相继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来,伴随着农业的开放,两岸农业都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在新的形势下,如何加强两岸农业经贸合作,利用和发挥各自的优势,共同应对农业贸易自由化的挑战,实现两岸农业的持续发展,是两岸农业界共同关心的问题,也是我们面临的一个现实的挑战。一、大陆发展对台湾农业带来的机遇(一)大陆为台湾农业外向拓展提供了广阔空间目前两岸农业发展水平还存在很大的差距。台湾农业生产总体上技术水平高,农业研究和技术推广体系比较完善;资本势力雄厚,农业生产、储运、加工装备水平高;农民组织化程度高,…  相似文献   

12.
海峡两岸农业交流协会和台湾省农会共同主办的首届‘两岸乡村座谈于7月22日在上海朱家角镇温馨落幕。经过两天多深入的座谈交流,海峡两岸57个乡村在相互协商的基础上,自主结成了30个两岸乡村农业合作对子,并签署了“两岸乡村农业合作备忘录”。这是两岸乡村首次采用这种“结拜”的交流合作形式,使两岸农业交流合作真正推向乡村基层。  相似文献   

13.
两岸在农业资源和经济条件等方面存在差异,通过农业合作可以实现资源优势互补,互惠共赢。大陆与台湾农业合作取得了重大的进展,但是还存在不足,表现在两岸农产品贸易的比重偏小和种类受限,农业资金合作具有单向性,台商对大陆农业投资的规模偏小,投资领域和区域高度集中,两岸农业技术合作还较多停留在人员交流,农业园区建设的状况和效果并不十分令人满意。克服存在不足,可以释放两岸农业合作发展的巨大潜力。  相似文献   

14.
李立 《台声》2007,(10):33-35
多年来,祖国大陆采取了很多措施,鼓励和支持两岸农业界进行交流,两岸农业同行之间的交流和往来日益频繁,两岸农业交流与合作取得了丰硕成果。特别是从去年开始,大陆实施了一系列促进两岸农业交流与合作,有助于台湾农业发展、惠及台湾农民的重大决策和重要举措,获得了两岸各界乃至国际社会的广泛好评,特别是台湾农民从中直接获益。那么,两岸农业交流与合作有着怎样的有利条件?目前两岸农业交流与合作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是怎样的?如何进一步促进两岸农业交流与合作,实现互惠互利、互补双赢的局面?本文试就这些问题作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15.
刘树 《统一论坛》2002,(4):36-38
自1989年以来,祖国大陆开始了有计划、有步骤地吸引台商赴大陆投资农业,首先在福建省的东山岛取得成效,之后又逐步发展,至20世纪90年代末期(1997)台商投资祖国大陆农业则出现了一个新形式——两岸农业合作试验区(以下简称试验区)。  相似文献   

16.
王建民 《台声》2009,(10):26-27
海峡两岸农业合作已走过近30年的时光,取得了较为显著成绩,投资或合作项目约6000个,投资金额约70亿美元,但也存在一些障碍或问题,值得省思与检讨。在目前海峡两岸关系形势出现重大变化与两岸经贸合作迈向制度化的背景下,就如何有效推进与加强两岸农业合作,本文提出一些初步看法。  相似文献   

17.
运用DEA—Malmquist生产率指数测算了1995—2009年的海峡两岸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变化指数,并分析了其时序增长和差异演化趋势。结果显示:虽然两岸农业生产率增长差距缩小,但增长的动力源不同,两岸农业增长方式仍存在根本区别。另外,大陆各省份吸引台商农业投资状况是导致其区域农业生产率不平衡增长的主要因素。未来,大陆应进一步密切两岸在农技创新和推广上的合作,加强两岸农业合作组织间的交流,同时引导台商在大陆农业投资由东部地区向中西部地区扩散。  相似文献   

18.
《统一论坛》2006,(5):1-1
10月17日,中共中央台办海研中心与中国国民党国政研究基金会在海南博鳌共同举办两岸农业合作论坛。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政协主席贾庆林出席论坛开幕式,并作了题为《共创两岸农业合作互利双赢的新局面》的演讲。贾庆林指出,我们将认真履行对台湾同胞作出的庄严承诺,既不会因局势的一时波动而迟疑,更不会因少数人的干扰而停滞。他就进一步推进两岸农业交流与合作提出了四点建议:一、共同努力,优化两岸农业合作的环境和条件。两岸的管理机构要实施更宽松的政策、采取更有效的措施,为两岸农业交流与合作搭建平台、铺平道路。要通过协商,就…  相似文献   

19.
当前两岸人员往来不断密集、交流渠道不断通畅的态势,客观上为两岸社会融合创造了重要条件,也为两岸社会一体化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两岸社会一体化进程已呈现出不可逆转的发展态势.两岸社会一体化虽然是历史趋势,但两岸社会一体化也会带来一些负面的冲击和影响.我们要站在促进国家最终统一的历史高度,对两岸社会一体化进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努力规划好两岸社会一体化的路径,尽量避免两岸一体化进程对两岸社会的稳定造成冲击.因此,我们要洞察先机,未雨绸缪,对两岸一体化的进程善加引导,兴利除弊,从而有力推进两岸关系的和平发展.  相似文献   

20.
时讯快递     
涉台要闻 贾庆林会见台湾 "两岸农业交流访问团"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政协主席贾庆林11月9日在政协礼堂会见了由台湾知名人士许信良率领的台湾"两岸农业交流访问团"。贾庆林对客人来访表示欢迎。他说,发展两岸经济交流与合作,有利于两岸经济共同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