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 毫秒
1.
各位代表!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在我国国家生活中,是一件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事情。我国的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的首要任务,就是制定我国的宪法。现在提交大会的宪法草案,是经过了郑重的起草工作而完成的。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在一九五三年一月十三日成立了以毛泽东同志为首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起草委员会。宪法起草委员会在一九五四年  相似文献   

2.
各位代表!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宪法,在我国国家生活中,是一件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事情。我国的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的首要任务,就是制定我国的宪法。现在提交大会的宪法草案,是经过了郑重的起草工作而完成的。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在一九五三年一月十三日成立了以毛泽东同志为首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起草委员会。宪法起草委员会在一九五四年三月接受了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提出的宪法草案初稿,随即在北京和全国各大城市组织各民主党派、各人民团体和社会各方一面的代表人物共八千多  相似文献   

3.
(一)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一致通过中华人员共和国宪法起草委员会所起草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草案」,并予以公布。(二)全国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厅立即在人民群众中普遍地组织对于宪法草案的讨论,向人民群众广泛地进行对于宪法草案内容的说明,发  相似文献   

4.
日历     
《中国人大》2014,(12):4-5
1954年6月1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起草委员会第七次会议通过宪法草案。6月14日,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第三十次会议通过《宪法草案和关于公布宪法草案的决议》。决议要求全国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立即在人民群众中普遍地组织对于宪法草案的讨论,向人民群众广泛地进行对于宪法草案内容的说明,发动人民群众积极提出自己对于宪法草案的修改意见。  相似文献   

5.
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起草委员会根据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提出的「中华人民共和另宪法草案(初稿)」进行起草工作,从三月二十三日至六月十一日,历时八十一天,除开过收集和交换意见的非正式会议多次外,共开正式会七次,经过详细的周密的研究和讨论,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草案」。在起草工作进行期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以及各大行政区、各省市的领导机关,各民主党派、各人民团体的地方组织和武装部队的领导机关,组织了各方面人士八千余人参加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草案(初稿)」的讨论,在讨论中提出的修改意见共计五千九百余条,这些意见中有许多是合用的,对于起草工作给了重大的帮助。起草委员会所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草案」,  相似文献   

6.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草案,即将与六月十五日左右由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通过公布。宪法草案公布后,将在全国人民中展开广泛的讨论  相似文献   

7.
《协商论坛》2014,(10):57-59
1954年6月14日,毛泽东主持召开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第三十次会议,一致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草案》和《关于公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草案的决议》.最后,毛泽东作了《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草案》的讲话.他开头第一句话就是:“这个宪法草案,看样子是得人心的.”紧接着又说:“经过讨论,证实了宪法草案初稿的基本条文、基本原则,是大家赞成的.草案初稿一切正确的东西,都保留下来了.  相似文献   

8.
山西省第一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在听取了山西省人民政府邓初民副主席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草案的报告,并认真学习和讨论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草案」之后,一致认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草案」的公布,是我国人民政治生活中一项具有极其重要意义的事件。宪法草案,总结了我国人民一百多年来,特别是近三十年来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进行革命斗争和建国以来的丰富经验,记载了我国人民已经获得的各种权利及其保证;反映了国家在过渡时期的根本要求,表达了全国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社会的共同愿望,规划了我国建设社会主义社会的具体道路。因此,一致表示衷心的拥护!  相似文献   

9.
一个月前,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在公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草案」时,发布决议说,全国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立即在人民群众中普遍地组织对于宪法草案的讨论,向人民群众广泛地进行对于宪法草案内容的说明,发动人民群众积极提出自己对于宪法草案的修改意见。依据这一决议,全国各地现在正开展着广大群众性的对于宪法草案的讨论。在讨论中,人民群众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逐步了解了国家这一根本大法的主要内容和它对于自己的切身关系,加深了对于自己国家的认识和热爱。对于宪法草案的补充和修改的意见,也从各地不断地提了出来。  相似文献   

10.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五次会议讨论并修正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兵役法草案」,并决议将这一草案,交由国务院发给各级人民委员会讨论和征求人民意见,以便再加修正,提请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下一次会议讨论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一百零三条规定:「保卫祖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每一个公民的神圣职责。依照法律服兵役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光荣义务。」现在这个兵役法草案就是根据这一条宪法的精神的,是完全符合于我国人民的利益和国防的需要的。我国的义务兵役制是根据我国的具体条件和实际需要并且吸取了苏联先进的军事建设经验,逐步建立的,是我国军事制度上的一项重大改革。  相似文献   

11.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草案已经由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通过公布了。宪法草案肯定了中国人民长期革命斗争的成果和建国以来所取得的伟大成就,并明确规定了国家在过渡时期的总任务。因而这是继总路线宣布之后,中国人民政治生活中又一件极其重大的政治事件。全省各地必须像宣传和讨论总路线时一样,大张旗鼓地向人民群众进行宪法草案的宣传,并组织讨论。为此,中共山西省委特发出专门指示,要求各级党委加强对宪法草案的宣传和讨论的领导。全省从六月十五日至八月十五日两个月的时间内,要组织两万以上的干部参加工作队,并要大批训练基  相似文献   

12.
各位代表:现在提交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讨论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兵役法草案,是一九五五年二月经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作第一次修正通过,并决议交由国务院发给,交全国各级人民委员会和广大人民讨论,提出修改意见,又经一九五五年七月国务院全体会议第十四次会议修正通过的。兵役制度是关系人民利益和国家安全的重大问题。当一九四九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时候,就确定了我国必须实行义务兵役制的原则。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第二十三条规定:「准备在适当时机实行义务兵役制。」为了起草实行义务兵役制的法律,还在一九五三年三月,就在中央人民政府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的领导下,成立了兵役法起草委员会。起草委员会研究了我国的有关情况,征求了有关部门的意见,参考了苏联和各人民民主国家的兵役法,并先后经过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政治法律委员会和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政法组座谈研究,在一九五四年十一月拟出了中华  相似文献   

13.
“人民政协”是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简称。它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革命统一战线的组织。一九四九年六月在北平(今北京)召开筹备会,同年九月举行第一届全体会议,代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制定了起临时宪法作用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选举了中央人民政府,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一九五四年九月我国召开了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後,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就不再代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但仍是革命统一战线的组织。它的任务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加强全国各族人民的大团结,发展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团结广大知识份子和其他劳动群众,团结爱国民主党派、爱国人士、台湾同胞、港澳同胞和海外侨胞的革命统一战线。政协全国委员会的主席先後是毛泽东(任期一九四九至一九五四年),周恩来(任期一九五四至一九七六年)和邓小平(任期一九七六至一九八三年);现任主席是邓颖超——中国最杰出的女革命家之一!是已故周恩来的夫人。  相似文献   

14.
毛泽东同志的制宪思想,集中体现在他1954年《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草案》的讲话中。在纪念“八二宪法”颁布十周年之际,进一步学习和探讨毛泽东同志的制宪思想,对于提高我们的宪法理论水平,指导制宪工作,正确实施宪法,推行我国的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建设,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早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毛泽东同志就把马克思主义的宪法学理论运用于中国革命的实际,创造性地提出并阐述了新民主主义宪政的理论。进入社会主义时期,毛泽东同志根据他亲自领导中国人民制定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宪法的经验,进一步阐述了他的制宪思想。择其要者是:  相似文献   

15.
工作动态     
省府第二一五次行政会议纪要省人民政府第二一五次行政会议于八月十七日上午举行。会议通过了「江西省人民政府人民监察委员会关于一九五三年工作总结和今后任务的报告」,通过了「关于在全省开展『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草案』宣传讨论运动的初步总结(草案)」,通过了「省劳动局关于将现有技工训练班改为『江西省劳动  相似文献   

16.
序号名称通过时间公布时间征求意见期限征求意见情况所提意见和采纳情况意对见征的评求价年宪法19541954年9月20日,一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通过。1954年6月14日,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第三十次会议通过关于公布宪法草案的决议,6月15日宪法草案公布。两个多月全国共有1.5亿人参加了讨  相似文献   

17.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五次会义讨论并修正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兵役法草案」,并决议将这一草案,交由国务院发给各级人民委员会讨论和征求人民意见,以便再加修正,提请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下一次会议讨论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一百零三条规定:「保卫祖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每一个公民的神圣职责。依照法律服兵役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光荣义务。」现在这个  相似文献   

18.
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代表着我国六万万人民的意志,于一九五四年九月二十日,庄严地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这个宪法是中国人民一百多年来革命斗争胜利的产物,是中国人民从一九四九年建国以来的新胜利和新发展的产物。这个宪法确  相似文献   

19.
日历     
《中国人大》2014,(2):4-5
1953年1月13日,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第二十次会议通过了《关于召开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的决议》,决定于1953年召开由人民用普选方法产生的乡、县、省(市)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并在此基础上接着召开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决议还决定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起草委员会和选举  相似文献   

20.
工作动态     
省府第二○九次行政会议纪要省人民政府第二○九次行政会关于六月八日上午举行。会议通过了「江西省人民政府关于在全省人民中进行宪法草案的宣传和讨论的指示」,通过了「关于接收与分配军队转业干部的指示」,最后通过了干部任免名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