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灵魂,决定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方向,是中国共产党在新的历史时期对马克思主义的创新发展;不仅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更是新时期加强思想道德建设、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和先进文化建设的重要指针,是国家综合国力增强的重要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中国发展道路、发展模式的内在本质和灵魂,是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与中国具体国情相结合的产物.我们建设社会主义的根本目的就是为了实现人的自由解放,“以人为本”应当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本质要求,并贯穿于中国特色发展道路的全过程.  相似文献   

2.
在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中,构建“精神高地”至关重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兴国之魂,决定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方向。党的十八大提出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强调“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和主导权,坚持正确导向,提高引导能力。”探讨提高文化建设中构筑“精神高地”的引导能力,是贯彻十八大精神,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需要。一要提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理论创新能力;二要提高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增强理论自觉理论自信的能力;三要提高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过程中的宣传普及能力;四要提高以理想信念引导构建“精神高地”的能力。  相似文献   

3.
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要切实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最根本的是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武装全党、教育人民。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统一全党和全体人民的思想和行动,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用社会主义荣辱观统领思想道德建设,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  相似文献   

4.
柯健 《理论研究》2010,(1):58-60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激发全国人民奋发向上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力量源泉。马克思主义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灵魂;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最根本的是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坚定不移地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武装全党、教育人民;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为了在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基础上更好地发展马克思主义。  相似文献   

5.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是改革开放事业深入发展的需要,也是社会主义文化和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为精髓,以社会主义荣辱观为基础。  相似文献   

6.
以改革创新精神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要求我们努力学习经典马克思主义,着力从整体上把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来武装全党;着力在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过程中锻炼党的学习能力;深入学习贯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全党;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学习教育,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加强理论宣讲队伍建设和制度建设,建设学习型党组织。  相似文献   

7.
钥锦涛的马克思主义观——基于学习观视野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曹富雄 《唯实》2011,(4):25-29
中国共产党的全部理论和全部实践归结起来就是创造性地探索和回答“什么是马克思主义,怎样对待马克思主义”这一重大理论和实际问题,胡锦涛的学习观也不例外。它内含着对“为什么学习马克思主义,怎样学习马克思主义”的探索和回答,不但提出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指导理念——科学发展观,而且确定了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奋斗目标——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不仅明确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政治保障——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还确立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意识形态主题——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不仅总结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宝贵经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辩证法,还概括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理论成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由此形成了丰富的马克思主义观。  相似文献   

8.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着重阐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新时期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中的作用,指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国之魂,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精髓,决定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方向。全会所强调的关于马克思主义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的指导地位,都与大众化有着直接联系。在实践中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关键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与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紧密结合起来,充分认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关系,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和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程。  相似文献   

9.
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就是要坚持不懈地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武装全党、教育人民,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凝聚力量,用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鼓舞斗志,用社会主义荣辱观引领风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在整个文化建设中居于统摄和支配地位.而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必须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作为首要任务:一是要大力推进理论创新,不断赋予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鲜明的实践特色、民族特色、时代特色;二是要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宣传普及活动,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三是要培养造就一批马克思主义理论家,特别是中青年理论家;四是要切实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到国民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的全过程,转化为人民的自觉追求;五是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并积极探索有效途径,既尊重差异、包容多样,又有力抵制各种错误和腐朽思想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高价值观是当代中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最核心部分,与马克思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一致性。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与共同解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高价值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高价值观指引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与当代人核心价值念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1.
《理论导报》2013,(1):61-61
答题思路:1.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兴国之魂,决定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方向。要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学习教育,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凝聚社会共识。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坚持不懈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全党、教育人民,  相似文献   

12.
全球化视野下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需要在全球化环境中进行。全球化为中国经济发展提供了重大机遇,深入融入全球化是中国走向国家富强与民族复兴的必由之路。但全球化也给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带来严峻挑战。在全球化条件下,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需要我们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来凝聚力量;加强对外文化交流,弘扬中华文化;以及拓展互联网传播新领域,提高理论的说服力和感召力。  相似文献   

13.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方向,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这一论断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建设和发展指明了方向。作为新建立的一级学科,马克思主义理论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过程中肩负着特殊的历史使命:一方面,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承载着建设我国主导意识形态主渠道的重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从"自信"转向"他信"的重要载体;另一方面,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要发挥自身优势,从丰富的社会实践中凝练理论,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提供决策参考和智库支持。完成这一历史使命,需要广大马克思主义理论工作者齐心合力,共同应对挑战。  相似文献   

14.
《当代贵州》2011,(30):21-21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兴国之魂,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精髓,决定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方向。必须强化教育引导,增进社会共识.创新方式方法,健全制度保障,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精神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全过程,贯穿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各领域,体现到精神文化产品创作生产传播各方面,坚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在全党全社会形成统一指导思想、共同理想信念、强大精神力量、基本道德规范。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要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  相似文献   

15.
马克思主义学风体现着党的先进性,反映着党的旺盛创造力.弘扬马克思主义学风,是加强党的建设的一项基础性工作.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针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前所未有的新情况、新问题,在率领我们党努力开创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局面的伟大实践中,逐渐形成了颇具特色的马克思主义学风.  相似文献   

16.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坚定不移地坚持社会主义的发展方向,又紧密结合中国国情,是对马克思主义人类发展规律理论的继承、创新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发展为第一要义,是对马克思主义生产力是社会发展根本动力理论的继承、创新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坚持"以人为本",是对马克思主义解放全人类和人的全面而自由发展理论的继承、创新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全面建设理论,是对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合力理论的继承、创新和发展.  相似文献   

17.
傅济锋 《世纪桥》2010,(23):80-82
以核心价值体系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文化的根本,是社会主义社会伦理精神建设的根本要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深入发展阶段的重大课题。因此,要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必须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作为直接理论源、依托传统文化的优质资源,汲取改革创新的时代精神,借鉴和学习世界优秀文化文明成果,惟如此才能完成社会主义伦理精神建设的重任。  相似文献   

18.
冯德军 《唯实》2010,(8):39-42
“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首要的基本理论问题,而“什么是马克思主义、如何对待马克思主义”则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首要基本理论前提。科学的马克思主义观有助于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开辟与拓新,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与发展;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历史进程的推动会不断实现中国共产党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自觉。  相似文献   

19.
陈世润  彭文龙 《探索》2011,(5):24-27
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是马克思主义的实践指向,它凸显了马克思主义的实践性,正确回答了在中国怎样运用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问题,产生了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在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马克思主义的伟大实践中,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走出了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改造道路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取得了辉煌成就。中国共产党90年来的实践启示我们,运用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必须正确对待马克思主义,必须以中国化为核心,必须实现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有机统一。  相似文献   

20.
从内容上看,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灵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目标,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髓,社会主义荣辱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础.在当前,需要把握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关键: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奠定社会主义和谐价值体系建设的理论基石;以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为中心,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根本;以文化道德建设为主基础,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底蕴;以机制建设为依托,提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实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